书城科普读物世界帝王之谜总集
18433600000025

第25章 中世纪政坛悬案全破译(7)

公元前111年至公元前105年,罗马属国、位于东非的努比亚掀起了反抗罗马的朱古达战争。由于罗马小农破产,兵源已显不足。加之军队腐化,战斗力大大削弱。至公元前107年,朱古达战争已进行到第七个年头,罗马仍无力取胜,战争难分难解。罗马政府深为此事而感到头疼,故派执政官马略带兵前去平叛。苏拉随马略出征,苏拉利用一个合适的机会,同朱古达的岳父交上了朋友。朱古达与其岳父有矛盾,苏拉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一举生擒了朱古达,迅速结束了这场灾难性的战争。苏拉也因此被罗马人当做民族英雄来崇拜。这一切,使苏拉身价倍增。政治上有一定资本的苏拉又认识了罗马实权人物大祭司之女麦特拉,并娶她为妻,使他网络了更多的罗马上层势力。苏拉五十岁那年,东方的本都国王反叛,元老院决定出兵东方,但在军队统帅人选一事上,苏拉与马略竞争激烈。苏拉借助麦特拉及贵族派的支持,终于当选为执政官,同时取得了军事的统帅权。但当他一离开罗马,马略便控制了元老院,杀死了包括苏拉女婿在内的许多苏拉拥护者。苏拉闻讯,便带领少量部队,匆匆赶回罗马。马略虽战败,但当苏拉重去东方时,他又在罗马推翻了苏拉的势力。苏拉在匆忙之中结束了在东方的战争,率领四万大军回师罗马,与马略派开始了一年半的血战。整个罗马城血流成河,十余万人死于非命。最终,苏拉夺回罗马,马略兵败外逃。这次战争首开了罗马人攻打罗马城的先例,苏拉也因此在罗马历史上留下了骂名。公元前82年11月.苏拉彻底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率领军队长驱直入罗马城,苏拉由此被罗马元老院授予无限期的独裁官,集立法、行政、司法、经济、军事等大权于一身,成为一个无冕之王。以前,独裁官一职是国家处于危难之时才选举产生的,任期不得超过半年。而现在苏拉变独裁官为终身制,表明自己要永坐宝座。为了维护在罗马的统治,苏拉还实行恐怖政策,颁布《公敌宣言》,对马略党人大肆捕杀,弄得整个罗马人人自危。苏拉由此被人称为“一半是狮子,一半是狐狸”。

然而,令人不可理解的是,苏拉在取得终身独裁官的第三年,突然宣布辞职,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隐居到一座海滨别墅。权力和财富,是苏拉一生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不惜以道德的沦丧、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生命为代价。而正当他的权力如日中天时,却莫名其妙地引退,其中的原因让人琢磨不透。

据说,当苏拉决定放弃权力时,他曾在广场上发表过一次演说。在演说中,他提出,如果有人质问他引退的原因,他可以毫不保留地回答。当然,在场的人都惧怕他,没有一个人敢出声。后人对苏拉的引退问题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苏拉在三年独裁统治后还政于民是明智之举;有人认为是苏拉大幅度的改革无望而急流勇退;还有人认为是苏拉在满足权力欲望后厌倦战争、厌倦权九厌倦罗马面向往田园生活;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苏拉得了严重的结肠溃疡,腐烂的肌肉竟长出虱子来。随着病情的加重,这些虱子爬得到处都是。苏拉的这种病况让他无法理政,只能引退以度残年。

公元前78年,苏拉因肠出血而死去,对自己的墓志铭,他是这样口授的:“我乃快乐的苏拉!我的生活历程,曾经超过了我的朋友和我的仇敌!前者我尝报之以善;后者我则待之以恶。”

大流士靠“马夫”称王之谜

在伊朗的克尔曼沙阿城东面,有一个名叫贝希斯顿的地方,一条从埃克巴坦那通往巴比伦的古代商道贯穿其间,商道一旁、离地一百五十米高的峭壁上,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幅巨大的浮雕。浮雕图案中心是位威风凛凛的胜利者,他头戴王冠,左手持弓,右脚踏着伏在地上的失败者;在他的身后,站立着两位身佩箭袋,手持弓箭和长矛的贵族。九名被俘的国王伏倒在他的脚旁,双手反绑,脖子上系着绳索,似乎正在狼狈不堪地向胜利者求饶;在胜利者的头上方,有一个扇动双翅的神在空中飞翔,表明胜利者的权力是神赐予的。浮雕的下面还使用了三种楔形文字——巴比伦文、波斯文和亚述文,用长达一万五千余字记述了这位胜利者的功绩。铭文一开首便充满骄傲和自信:“我,大流士,伟大的王,万邦之王,波斯之王,诸省之王……”。这个图文并茂的浮雕让人们认识了两千多年前波斯帝国的一位英雄人物——大流士。

公元前6世纪,位于伊朗高原的波斯,在其首领居鲁士的率领下,迅速崛起而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而这个帝国在居鲁士的继承者——冈比西斯手里,已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局面,连王位也要丢掉了。公元前522年3月14日,当冈比西斯在埃及的军事行动受挫时,在波斯国内的庇里什瓦德的阿尔卡德里什山地方爆发了高墨达暴动。高墨达是打着冈比西斯的弟弟巴尔狄亚的旗号起兵的(因为据说冈比西斯杀死其弟巴尔狄亚一事还不为人知;也有学者认为高墨达就是巴尔狄亚)。他自立为王,并号召各地人民(包括波斯人)拥戴他而抛弃冈比西斯。高墨达曾派人到各地去宣布免除三年兵役和赋税。暴动很快得到了包括波斯人、米底人在内的各地人民的响应,波斯帝国面临着全面崩溃的危险。正在埃及的冈比西斯得到高墨达暴动的消息后,即刻起身回波斯,却莫名其妙地死在半途。

高墨达夺了王位后,入住宫廷中,接管了冈比西斯的权力,杀死了许多以前认识巴尔狄亚的人。同时,也接管了前国王的全部妻妾。但让人奇怪的是,这位新国王总是深居简出,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偶然露脸,也都是用东西紧裹着。他的这种举动引起了波斯贵族们的怀疑。冈比西斯的皇妃帕伊杜美的父亲欧塔涅斯就想探个究竟。按照波斯王室的规矩,皇妃平时在宫外住宿,定期入内宫陪伴国王。轮到帕伊杜美入宫时,欧塔涅斯吩咐她注意新国王有没有耳朵。因为高墨达在居鲁士当政时由于犯罪而被割去双耳。当夜帕伊杜美留心一看,果然新国王没有双耳,她迅速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父亲。欧塔涅斯立即找到六名贵族同党,策划推翻这个假国王,其中就有冈比西斯的堂兄弟大流士。

七个人经过商定,决定由他们亲自率家丁及手下兵卒突然袭击王宫。没过几天,假国王的消息很快传遍京城,高墨达害怕京城内波斯贵族盘根错节,自己稍有不慎就会危及生命,于是决定离开京城,回到米底。大流士等人听到消息后,也尾随到了米底。在9月的一个宗教节庆日,大流士等人终于等到了机会,他们冲入宫内,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将高墨达和他的亲信斩尽杀绝。

阿黑门尼德的天下虽然被夺回,但波斯帝国实际管辖的范围只局限于伊朗高原的部分地区,其他省分事实上已经独立,新生的、自封的国王多如牛毛,势力大的至少有七八个,波斯帝国正处于四分五裂、分崩离析的状态中。这样的局面为英雄人物的诞生提供了机遇,为伟大人物的出现提供了舞台,大流士正是在这个时候担任了强者的角色。在杀死高墨达等人以后,大流士等七人便商议选择政治形式。在讨论中,有人主张采用民主政治,有人主张实行贵族寡头政治,而大流士极力要求建立专制统治,他认为民主制可能为坏人所利用,寡头政治则会引起派系倾轧。他提出“没有什么能够比一个最优秀的人物的统治更好了。”而这个最优秀的人是谁呢?七个人互不相让。最后决定,次日清晨除欧塔涅斯不参加外,其余六人乘马在市郊集合,看谁的马先嘶叫就由谁为王。

大流士统治的波斯帝国十分强大,周围的许多国家和

地区都要向其纳贡。这些都是向波斯纳贡的人。

散会后,大流士苦苦思索,如何让自己的乘骑能在明日清晨最先嘶叫呢?他绞尽脑汁,毫无办法。忽然,他想起了自己的马夫,那聪明的马夫肯定有他的诀窍。大流士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马夫,马夫只是笑笑,让大流士尽管放心。深夜,马夫选了一匹大流士乘骑最喜欢的母马,拴在清晨将要比赛的地方。过了一段时间,再将马牵回。天明日出时,那精明的马夫随大流士乘马赴郊外。他左手插在裤子里,右手拉着马嚼子。待六人全到齐后,他迅速而自然地抽出左手,佯装抚弄马鼻子,那马激动不已,仰天嘶鸣。那五人见状,急忙翻身下马,跪倒在地,连称大流士为大王。原来,马夫临行前曾把左手伸入那母马的阴部呆了一会,大流士的所乘的马闻到了母马的气味,哪有不鸣之理?

大流士就这样,依靠手腕成了国王。他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从公元前522年9月到公元前521年12月,共打了十八次战役,采取以少数兵力,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斩杀和擒获八个暴动首领,终于扫灭群雄,平定天下,奇迹般地扭转了帝国摇摇欲坠、日趋瓦解的势头,重新统一了波斯帝国。公元前520年9月,帝国重新统一后十个月,大流立功成名就,踌躇满志,在从巴比他去埃克巴坦那的旅途中,于克尔曼沙阿城以东三十二公里的贝希斯顿村旁的一块悬崖峭壁上刻石纪功,这就是上述的贝希斯顿铭文。

波斯帝国在大流士的手下重新崛起,成为一个横越中亚、西亚、小亚、北非的强大国家,在波斯的历史上实属空前。两千多年以来,贝希斯顿铭文始终矗立山间,向人们展现着波斯帝国这位神秘的英雄人物——大流士。

腓力二世是被儿子刺死的吗

公元前336年的夏天,在马其顿国旧都伯拉的王宫内,正在举行一场规模宏大的婚礼,新娘是国王腓力二世的女儿克罗巴特拉,新郎是伊比鲁斯的国王,也是新娘的舅舅。婚礼奢华而热闹,一切就绪,只等国王宣布婚礼的开始。只见腓力二世身穿节日的白袍,没有携带武器,喜气洋洋地在一群喜庆的宾客的簇拥下走向礼堂。就在腓力经过礼堂入口处时,突然一个士兵打扮的人从人群中冲了出来,拔出短剑向腓力二世的胸前刺去,国王未来得及躲闪就倒在血泊之中。人们被这突发的事件惊呆了,王宫内一片混乱,而凶手则跃上早就准备好的马匹逃跑,后因马腿被野藤绊住,凶手从马上摔了下来,很快被追赶上来的人当场杀死。由于没有了口供,马其顿的英雄人物腓力二世的死因也就成了千古之谜。

后来经查证,凶手叫鲍舍尼亚斯,是位年轻的贵族,传说他曾受到贵族阿塔拉斯的侮辱,向国王腓力二世投诉,但由于阿塔拉斯是当时的国舅,因而腓力二世根本没有理会鲍舍尼亚斯,于是愤怒的鲍舍尼亚斯决心刺杀腓力二世。当然这只是事情的表面现象,它有更深的背景,那就是腓力二世在位时,曾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革,他的改革措施损害了马其顿氏族贵族的权益,这些氏族贵族遂密谋刺杀了腓力二世。

另一种意见认为,刺杀腓力二世是其离异的妻子奥林匹娅斯的报复行为。奥林匹姬斯出生于公元前375年,原是古希腊伊比鲁斯王国的公主,后慕名嫁给了腓力二世,由公主而变为王妃,并生下了王子亚历山大。在长期的生活中,腓力二世对奥林匹娅斯的许多行为产生了反感。如奥林匹哑斯酷爱伊比鲁斯的原始宗教,常常用蛇来进行她的敬神活动,许多蛇都因此可以自由进入她的书房或卧室,这使腓力二世感到既恐怖又嫌恶。而且腓力二世的部下和马其顿的一些贵族从内心根本看不起这位王妃,认为这种“野蛮边疆”的伊比鲁斯的女人,没有资格母仪天下。当腓力二世宠爱奥林匹娅斯时,这些部下和贵族不敢在腓力二世面前说这位王妃的坏话,而当腓力二世疏远奥林匹娅斯的时候,种种不满意见就出来了,这些外在的舆论对腓力二世产生了一定影响。腓力二世在公元前338年,宣布与奥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是被儿子刺死的吗?林匹娅斯离婚,准备另娶阿达拉斯将军的侄女克丽欧佩特拉为妻。这就进一步激化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使之矛盾公开化。奥林匹娅斯对此怀恨在心,不得不带着亲生儿子亚历山大回到伊比鲁斯,希望得到她弟弟伊比鲁斯国王的支持。而腓力二世虽然决定与奥林匹姬斯离婚,但是不想破坏马其顿与伊比鲁斯的关系,竟然提出把他与奥林匹娅斯所生的女儿嫁给伊比鲁斯国王。而伊比鲁斯国王欣然应允了这门婚事。对此,使奥林匹娅斯更加恼羞成怒,决心报复腓力二世。奥林匹姬斯刺杀腓力二世的另外一个原因还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腓力二世自公元前359年继承王位,至公元前336年遇刺身亡,其在位的二十多年中,几乎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故对其儿子亚历山大的教育,除了请来当时世界一流的亚里士多德作为教师外,他自己则很少过问。亚历山大的成长受其母亲的影响很深。失去了腓力二世爱情的奥林匹娅斯,把自己全部的热情,都倾注在亚历山大身上。而且奥林匹姬斯认为自己王妃位置的丢失,使儿子亚历山大王位的继承问题遇到了很大的障碍。所以从种种目的而言,奥林匹娅斯极有可能是这次谋杀活动的幕后策划者。当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以后,奥林匹姬斯在凶手鲍舍尼亚斯的尸体上放置一顶黄金做的冠冕,并且予以厚葬。奥林匹娅斯对杀夫弑君的凶手不但不追究,反而如此给予礼遇,这种违背常理的做法更使一些学者坚持了上述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