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100位中国名人改变命运的故事
18436600000101

第101章 赵一曼 白山黑水除敌寇

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赵一曼)

1905年,赵一曼出身于四川一个偏远山村的封建地主家庭。家里有八个孩子,赵一曼排行第七,自幼聪明活泼,深得父母宠爱。

十三岁时,她的父亲去世了,大哥大嫂开始当家。封建的大哥不再让她上学,还让母亲对她严加管教。

一天,母亲把赵一曼叫到面前,郑重地对她说:“该裹脚了,再不裹,大脚丫子会被人笑话,长大了没人娶你!”赵一曼一听让她裹脚,就赶忙说:“我不裹脚!”母亲说:“女孩子都要裹脚,这是祖辈留下的规矩。”赵一曼倔强地说:“裹了脚走路都走不稳。”母亲生气地说:“不裹也得裹!”赵一曼见母亲不让步,就偷偷地从家里跑了出去。

过了几天,赵一曼觉得母亲的气应该消了,就回到了家里。可是母亲并没有放弃让赵一曼裹脚的打算。母亲找来村里的一位老婆婆,两人把赵一曼按倒在床上,强行把她的脚裹了起来。一层层的裹脚布把赵一曼的脚勒得钻心地疼。到了夜里,赵一曼实在受不了了,就用剪刀把裹脚布剪开,剪碎,扔了一地。

第二天,母亲看见满地的碎布,气得狠狠打了赵一曼一顿。可赵一曼铁了心,她不吃饭,不喝水,连头也不梳。不管母亲怎么哄她,她就是不肯裹脚,她坚持说:“再让我裹脚,我就不活了!”

一向宠爱她的母亲没法子,只得依了她。赵一曼终于用抗争保住了一双天足。

赵一曼的大姐夫郑佑之是一位爱国青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郑佑之回到农村办学校,宣传革命思想,在家乡进行革命活动。

赵一曼非常敬佩她的大姐夫。郑佑之见赵一曼年纪不大,却对封建传统非常痛恨,就抽出时间教她文化科学知识,还经常给她进步书刊看,并给她订了《新青年》《觉悟》《妇女周刊》等革命刊物。报刊上新鲜的思想和言论使赵一曼眼界大开,她渴望到城里读书,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可是她的这个想法遭到了兄嫂的坚决反对。大哥担心赵一曼读书多,会生出异端,就把她屋中所有的书扔到院里烧光,还扬言要把她嫁出去。大哥的话一出,就有媒婆不断上门提亲来了。一天,赵一曼见媒婆又来她家给她保媒,就割了一把藿麻,扔到媒婆面前,指着媒婆说:“如果再来管我的闲事,我就用藿麻收拾你们。”吓得媒婆从此不敢再登门了。

赵一曼把自己的遭遇写成一篇题为《被兄嫂剥夺了求学权利的我》的文章,用“一超”的笔名发表在向警予主编的《妇女周报》上。这篇长达三千多字的文章发表后,得到许多进步青年的声援和支持。

1926年,赵一曼终于冲破了封建家庭的阻挠,考入了宜宾女子中学(现宜宾市第二中学)读书。进入女中的赵一曼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这一年,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派到东北地区领导抗日革命斗争。1935年11月,赵一曼在掩护部队撤退的战斗中,负伤被俘。

在狱中,日军对赵一曼动用各种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向日军透露一个字。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在珠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英勇就义。

微阅读

赵一曼(1905—1936),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四川宜宾人。1926年夏加入共产党。1932年春被派到东北地区工作,更名为赵一曼。1935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女政委”。1936年8月2日,在珠河县被日本人杀害,年仅三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