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100位中国名人改变命运的故事
18436600000007

第7章 诸葛亮 喂鸡延时为求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诸葛亮出身于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父亲诸葛圭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三岁时母亲章氏病逝,八岁时父亲也离他而去,于是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一起随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后来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牧刘表。建安二年(197)诸葛玄去世,诸葛亮与其弟诸葛均隐居起来。

诸葛亮的童年虽然坎坷曲折,但是他从小就十分好学,且性格坚毅。诸葛亮少年时代,曾经跟随有名的隐士水镜先生司马徽学习。那时,没有钟表,计算时间只能用日晷(guǐ),但是一遇到阴雨天气,时间就不好掌握了。司马徽就用定时喂食的办法,训练公鸡按时鸣叫。

诸葛亮天资聪颖,求知欲也很强,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就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上课时间总是以鸡鸣为准,于是诸葛亮想:如果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后一点,那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的时候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在估计公鸡快要打鸣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刚开始,没人察觉到上课时间的变化,但是时间一长,引起了司马先生的注意,于是他留心观察起来。不久他就发现了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的事情。司马先生并没有当场指责诸葛亮,而是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故意问学生们:“你们知道鸡为什么不按时打鸣吗?”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只有诸葛亮心里明白,他承认是自己在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的授课时间。

航司马先生听了很生气,当场就把诸葛亮的书烧了。诸葛亮求学心切,见老师很生气,只得去求师母司马夫人。司马夫人听了事情的原委,知道诸葛亮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就向司马先生说情。

刚开始司马先生还是不肯原谅诸葛亮,他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下功夫,倒使小伎俩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成就。”司马夫人听后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其他的意图。”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诸葛亮后来成为一代名士,隐居在隆中。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问是谁,答曰:“诸葛孔明、庞士元(即庞统)也。”刘备听后十分信服,就亲自前往隆中,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出山后,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

微阅读

诸葛亮(181—234),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声名远播,世称“卧龙先生”。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为刘备定计取天下。刘备称帝后,任丞相。当政期间,为刘备、刘禅父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著有《诸葛亮集》,其中《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对后世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