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园辅导员宝典
18443200000007

第7章 培养少先队队员(2)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少先队的根本任务中就提出要引导少年儿童有爱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审美意识……对于当前中小学少先队工作来讲,应该特别突出规则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

一、规则意识的培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古以来的教育,都崇尚培养学生讲规矩,守规矩。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这里的“习惯”,不仅指学习习惯,更为重要的是行为习惯。

2012年,全国少先队辅导员远程培训时,陆昊同志指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首先应该建立和培养规则意识。为了促使学生行为习惯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已是刻不容缓。我们生活在集体中,必然会有一些规则来约束大家的行为。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少先队员,要遵守少先队的章程,作为中队队员,要遵守中队的制度要求。

1. 做好动员宣传,树立规则意识。有的辅导员老师在活动之前不向队员提出任何要求,当发现出了问题时,怒气冲冲责问队员,其实这样对队员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事先并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辅导员只有把要求提在活动前,队员才有可能在活动中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每学期开学之初,大队或中队辅导员利用开学典礼或第一节收心课进行的教育,就可以看成是规则意识的教育。辅导员有义务告知队员哪些是可以去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去做的,不该做的事情做了会有什么后果等。把规则贴在墙上,时时提醒队员。

2. 提倡互相监督,互相促进。规则制订出来,还需要一个监督者,辅导员不是时时刻刻和队员待在一起,有些不良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因此需要队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出现不良行为应及时去制止,督促其改正;做了好事也要及时表扬,让其他队员向做好事的队员学习。有的辅导员让同桌结成对子相互监督和竞争,每周公布考核结果,队员的积极性相当高。

3. 理解规则,了解规则,才能更好地执行规则。集体制订的规则,不能强硬地要求队员去执行,有时候,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队员不懂规则的意义,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可能会违犯规则。因此,在制订规则后,要耐心地为队员讲解为什么要制订这项规则,队员理解了规则,自然会了解辅导员的良苦用心。

4. 尊重成员意见,实行组织内民主。规则是为集体中的所有成员制订的,为了使队员心服口服地去接受、执行这些规则,我们要提供民主化的环境,让队员参与规则的制订。为使队员从思想上遵守规则,发挥队员在规则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队员自己制订班规,作为规则教育的突破口,在讨论、筛选、确定、执行班规中自己教育自己,达成一致性,这样才能制订出更合理的规则。

5. 奖惩及时明确,共同维护规则。辅导员平时事情多,有时可能忙起来就顾不上去处理班队的一些事务。但是,既然制订了规则,就要严格地去执行它,不能有懈怠,特别是制订之初。否则时间久了,规则就形同虚设,队员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违反了规则辅导员也不会惩罚他,这样队员的规则意识就会模糊,对队员今后的成长不利。但同时,辅导员要讲求惩罚的艺术性,惩罚要有一定的限度,并与说理和引导相结合,对队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6. 讲究方式方法,营造良好氛围。一方面,高年级学生存在着“逆反心理”。辅导员不能生硬地说教,要求队员必须怎么做,必须怎么怎么样。有时候,你不要求他们做的事情,他们越是喜欢尝试着去做。如在学生上下楼梯时,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上下楼梯都要靠右边走,这样会更安全、更方便”,而不能生硬地说:“不要靠左边走,靠左边走会很危险的。”如果辅导员正面提出规则,就会让队员感到辅导员老师是尊重他的,相信他的,更有助于增加遵守规则的意识。另一方面,禁止队员做的事,我们不能用商讨的口气来表达。和队员交流时,要让他们明确地感受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被允许的,而不是形成错误的或模糊的意识和判断。

不同的环境可以诱发不同的行为。一个良好、积极的校园环境,是一个能够积极强化学生行为规范的环境。校园硬件的创设和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首先,应规范辅导员自身行为,以身作则,带动全校队员逐渐树立起良好的规则意识。其次,应该通过大队和中队广泛宣传规则意识,在校园走廊及墙壁上展示一些标语、名人名言。比如“请讲文明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让队员在无意识中内化各种规则,从而自觉形成自身的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7. 注重长期坚持,提倡巩固渗透。有些队员常规习惯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辅导老师对队员的要求,不能做到始终如一,长期坚持。只是什么时候突然想起,什么时候才对队员提出要求,或者看到出现问题时才提出要求;有时活动前提了要求,活动后却没有进行检查评价。而队员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长抓不懈,才能日积月累,使规则意识得到巩固。总而言之,规则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成的,因为少年儿童的自控能力较弱,因此需要学校和家庭不断地提醒、监督,帮助引导他们逐渐形成明确的规则意识,使队员的个性和共性相得益彰。

二、科学意识的培养

当代少年儿童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思想活跃,富于幻想,爱动手动脑,好提各种问题,对新鲜事物非常敏感。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从小对他们进行科学意识的教育,尽早开发他们的智力资源。事实证明,很多著名科学家的智慧启蒙都是在少年,甚至是在幼年就开始启蒙和发展的。

科学意识是在深刻认识科学的本质、功能、发展规律和机制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观念,它能够促进人们投身科学事业或积极响应科学活动,并对参与科学活动的价值取向提供合理性指导。和科学意识紧密相关的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科学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

1. 大力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学校少先队要营造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教育改革以来,少年儿童科学意识的培养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少年儿童普遍的科学素养状况仍不容乐观,学生的科学素养偏低,是制约全面完成少先队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作为少先队活动主阵地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的力度,扩大科学阵地的建设。利用校园黑板报、校园电台、电视台开办和科普相关的栏目和节目。

一个人是否具备科学意识,首先在于他对科学成果的了解。因此我们在对少年儿童进行科技意识教育时,应从了解科技成果入手,开展“科技与生活”、“科技成果知多少知识竞赛”、“少先队与科技工作者座谈会”等活动,广泛宣传,进一步激发少年儿童热爱科学的情感。

2. 结合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针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就是科学精神的教育。科学精神是现代人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可以依靠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在活动中教育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提问,乐于表现自己,敢于与众不同;要大力开展和科学意识培养相关的少先队活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要引导学生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同时,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该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在实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同时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以人文精神作为科学精神的底蕴,使科学真正造福于人类。可以说,少先队活动和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保障和提高少年儿童科学意识的培养效果。少先队辅导员可以从小处着眼,从可行性出发,让广大少年儿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科技活动。如“气象小观察”、“航模小制作”、“我的一个发现”、“科学小实验”等。少年儿童积极参与这些活动,让他们能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从小树立勤奋学习、掌握科学的本领,长大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志向。

3. 进行观念革新。大力加强“少年科学院”的少先队品牌活动的建设,增设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外活动课程。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热爱科学的品质是在科学实践中培养的。科学精神中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真理、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等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是无法培养的,科学精神只有在科学实践中才能真正养成。因此,学校少先队应该给少年儿童提供尽可能多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机会,多开展少先队的小制作、小发明、种植养殖等活动,使少先队员在科学实践中锻炼、学习和体验,使他们在实践中享受科学探索的乐趣,激发科学创新的灵感,学会科学协作的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品格,让学生在实践中萌生科学精神。

三、劳动意识的培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是要使幼儿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现在大多数少先队员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水平高,劳动意识却越来越淡薄。有些家长,也包括某些学校只注重让孩子认字、学英语、学算术,梦想将来如何如何,却忽视了孩子应从小学会基本的生存技能,那就是劳动。因此,在6~14岁这段人的知识、个性、劳动意识等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作为少先队工作者,对少年儿童劳动观念的培养更要有紧迫感、危机感,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儿童进行潜移默化的劳动教育。

1. 结合教学,加强引导。辅导员在班队会中,结合五一劳动节等特定节日,运用唱歌、讲故事、情景剧表演等形式,让少年儿童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孩子们认识到劳动的意义。

辅导员应该精心设计每节活动课,合理地安排各个环节。比如,在手工课上,教师亲自示范,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学着怎样“做”,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又如,在语言活动课中,教师选取通俗易懂、能吸引孩子的小故事来教育孩子,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懂得热爱劳动的道理。

2. 参观成人劳动,进行劳动教育。如带少先队员参观邮局,了解邮递员的工作;观看交警指挥交通,认识警察的劳动;参观商店,观察售货员的劳动;到煤店、粮店、建筑工地等参观,让少先队员认识劳动的社会意义。

3. 通过各种角色游戏让儿童接受劳动教育。如,有的学校开展角色体验活动,设置有市长、警察、医生、售货员等各种社会角色,通过角色体验,让少年儿童了解社会各个行业的特点,激发少年儿童融入社会,热爱劳动的思想。

4. 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教育。在班级或中队设立劳动岗,教育队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鼓励少先队员乐于为他人服务,有意识地将责任感的培养贯穿到队员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

5. 多鼓励、表扬,增强孩子们热爱劳动的意识。有的孩子在家养成了坏习惯,变得懒惰,不愿意自己动手,有时还会吆喝别人来为自己做事;有的孩子因为在家里没有亲手尝试过,所以想做却不会做,显得很不情愿、无奈甚至是恐惧劳动。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孩子,教师都要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方法,来进行指导、帮助。如果发现孩子有了进步,教师就要及时对其表扬;而对于那些不敢迈出第一步的孩子来说,教师的鼓励才是他们最有效的奖励。

四、责任意识的培养

1. 辅导员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率先做到。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首先在上课铃响之前进教室;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教师也要当天批改好作业并发到学生的手中,不得隔日;要求学生进校门后不骑自行车,教师在校门口就应该下车推着走,等等。常言说得好,身教胜于言教。学生的责任心会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增强。“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教育,也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教育。

2.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的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如果从小就坚持反复不断地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今后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辅导员应抓住这个好时机,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1) 学习习惯。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根据学生的特点,首先对学生进行学习行为训练。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学生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举左手,略高于头,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响声,并且阐明举左手的宜处——不影响上课记笔记。同时讲明发言的体态及声音的高低,是对老师的尊敬,同时也是对同学的一种礼貌。

(2)

行为习惯。重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明确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反复训练日常行为,养成自觉自控行为的习惯。如有些学生总是忘记戴红领巾,一般情况是因为换衣服时不注意把红领巾取下来,或者取下来随地一扔,第二天上学匆忙就把此事忘了。针对这一情况,辅导员应建议学生放学回家后就把红领巾放在书包里,这样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3.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精心组织各种班级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责任心。如三八妇女节前夕,要求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给妈妈一分惊喜,以此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学会关心长辈,使他们感受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情感体验。

4. 家庭是培养学生责任心的重地。现在的孩子大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很多人不会做家务,不关心父母的疾苦,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于把责任推给他人。另一方面,家长相对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孩子应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穿衣、洗漱、整理书包、整理房间……逐步自理,不给父母增加负担。建议学生在家中养养花、养养小动物,看谁养得好,养的时间长。通过这些劳动,让学生懂得如果做事不负责任,连一棵花也养不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