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古代,人类还处在朦朦胧胧的童年时期,由于对自然威力的无法理解,许多历史真相都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因此,一首感人肺腑的古老诗歌,一个美丽的传说或是一则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都蕴藏着人类的一段历史,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人类成长的经历,《荷马史诗》就是其中的一例。相传在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的小亚细亚沿岸,常常有一个名叫荷马的双目失明的艺人,以卖唱为生。他弹着一把七弦竖琴,吟唱着一首首动人的诗篇。人们从他那略带悲伤的歌声和琴声中,听到了美丽的金苹果的故事:有一天,古希腊王古希腊的著名盲诗人荷马,正在吟唱自己编撰的希腊英雄史诗。帕琉斯和爱琴海海神的女儿西蒂斯举行婚礼,他们邀请了奥林帕斯山的众神,但惟独不敢邀请争吵女神厄里斯。为了报复,这位女神偷偷来到了婚礼现场,丢下了一只金苹果,上面刻着一行字:送给最美丽的女神。结果来参加婚礼的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情女神维纳斯都认为自己最美,众神之神宙斯便要她们去特洛伊,请一个名叫帕里斯的人来评判。三个女神分别代表了权利、智慧和美丽,对帕里斯都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美女,将金苹果递给了爱情女神维纳斯。时隔多年后,已成特洛伊国王子的帕里斯果然为了得到斯巴达美女海伦的爱情,给特洛伊城带来了无尽的灾难,斯巴达和特洛伊为了海伦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战争,最后斯巴达人用奥德塞的“木马计”攻陷了特洛伊城,海伦也回到了斯巴达身边。荷马经常还用他那琴声和歌声向人们叙说着英雄奥德塞的故事,时而琴声激昂,那是在歌唱奥德塞与各种海神战斗的场景;时特洛伊国王帕里斯和美女海伦是
《荷马史诗》中的人物。而琴声悠悠,那是在吟诵着奥德塞在思念远在故乡的亲人。最后那完满的结局也让揪着心的听众大松一口气。由于荷马所吟唱的诗篇太美丽动听了,所以他所到之处都围着众多的听众,有些听众也禁不住把荷马的诗篇背诵下来,就这样,这些诗篇便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经过后人的整理和补充,到公元前6世纪写成文字时,便被整理成了一部伟大的抒情诗篇——《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塞》两部长篇叙事诗,上面所述就是这两篇诗的主要内容。
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千百年来,引起了不少人的丰富遐想。《荷马史诗》是否是毫无根据的凭空捏造?历史上是否存在过特洛伊战争?古希腊到底有没有美丽的海伦?甚至有的人对荷马是否确有其人还提出了质疑。直到19世纪,一个名叫谢里曼的德国考古学家的伟大发现,才使《荷马史诗》真正具有了它的历史价值,从而也使盲艺人荷马的历史地位遽然提高。
这是《荷马史诗》“木马屠城计”中的木马。
那是1829年的圣诞之夜,7岁的谢里曼得到了父亲送给他的一份特殊的圣诞礼物——一本图文并茂的《伊利亚特》通俗读物。书中那神奇曲折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年幼的谢里曼。他发誓要找到那神秘的“伊利亚特”——特洛伊城。由于家境贫寒,谢里曼从小就中断了学业。他25岁时开始了商业活动,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冒险精神,不到十年,便成了一名拥有百万家产的富翁。但是,他一直没有忘记孩提时的梦想,在经商的同时,自学了希腊文、拉丁文、古典文学和考古学知识。36岁那年,谢里曼毅然停止了商业活动,开始寻找特洛伊城遗址,他曾对朋友说;“我在特洛伊发掘上如能获得成功,与我一生中那些最幸运的经商相比,将1000倍地令我感到高兴。”当谢里曼为寻找特洛伊城而将近破产之时,幸运之神降临在这位执着的学者身上。1870年,位于土耳其的希沙立克山丘的特洛伊古城墙遗址出现在了谢里曼面前,这就是斯巴达人用“木马计”攻陷的特洛伊城,那大火焚烧的痕迹依稀可见,分明是向人们无声地叙述着3000前这里发生的一切。特洛伊城遗址的发现大大鼓舞了已经很贫困的谢里曼,他继续寻找着更大的奇迹,时隔3年后,他又意外地发现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其中最珍贵的是一顶由一万六千块金片、金箔缀连而成的、玲珑剔透的王后之冠。谢里曼手捧金冠,激动地大声嚷道:“这说不定是美丽的海伦皇后当年戴的那顶金冠!”谢里曼还发现了和《荷马史诗》记载中相符的金酒杯。《荷马史诗》中记载:涅斯托尔王在招待特洛伊战争中受伤的勇士时,描写他手中举着的酒杯是这样的:杯的提耳一共有四只,每个提耳上面站着一双黄金鸽子,好像正在啄饮;提耳下面有两条长柄支持。而谢里曼在遗址中发现的鸽子杯就是一种双把手高脚杯。两个把手上端装饰着两只黄金鸽子。激动不已的谢里曼当时就命名这杯子为“涅斯托尔王杯”。
金冠是否是海伦皇后的?海伦是否确有其人?黄金鸽子杯是否是涅斯托尔王的?涅斯托尔王是否确有其人?这些都无从证明,但谢里曼的发现,至少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荷马史诗》和它的作者荷马。
释迦牟尼真人之谜
佛经中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开悟之后,智慧通达,无所罟圭碍;此时大地有18种瑞相显现,天鼓自然发出美妙的声音,香风缓缓吹拂,杂色瑞云降下甘露雨,园林中的花果不等季节到来竞相开放,天地之间一片祥和。
在大梵天王劝说之下,释迦牟尼佛首先前往鹿野苑演讲佛法,度化数位比丘。
由于年代久远,今天的人们对于释迦牟尼是否真实存在已经产生了怀疑。
佛经中写道,释迦牟尼(约前566~前486)原名乔答摩·悉达多,是释迦族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母亲摩耶夫人是天臂国王的女儿,生下他刚刚七天就去世了。相传,释迦牟尼在最后一次降临这个世界前,早已投生过五百五十次,先后成为过各种动物、人和神,已经功德圆满。当他最后一次转生时,就变成一头白象,趁摩耶夫人熟睡时钻入其腹中。摩耶夫人怀孕后按照当地习俗要回娘家去,但当走到蓝毗尼园的一棵婆罗树下时,中途生下了他。
释迦牟尼从8岁起学习写字,并习练武艺。16岁时,父亲净饭王为他娶了漂亮的耶输陀罗,很快他们就有了一个儿子。
但是,释迦牟尼却在29岁那年出家了。为什么呢?据说一天,当他出宫游玩时,出东门,看见一位满头白发的驼背老人,衰老得可怕;出南门,看到一个垂死的病人,痛苦地捶着胸膛,在地上滚来滚去,并发出绝望的呻吟;出西门,看到许多人围着一具尸体失声痛哭;出北门,却看到一群沙门(出家人),个个脸上洋溢着自得其乐的神情。释迦牟尼悟到世间一切事物都变化无常,人的一生也充满烦恼痛苦,生老病死不可抗拒,惟有出家才能彻底摆脱这些苦恼。
释迦牟尼出家后,他的父亲净饭王见多次劝说都不能使他回心转意,只好派跋堤、跋波、摩诃男和阿说示几人去照顾他。他们一行六人拜访当地著名学者,寻求人生真谛,却始终找不到答案;来到尼连禅河边的苦行林中苦修六年也终无所获。释迦牟尼放弃苦修,在尼连禅河中洗去六年的污垢,又吃了牧羊女献上的乳糜。在一棵菩提树下冥思苦想了七天七夜之后,终于大彻大悟而成佛。
尽管佛教徒坚称释迦牟尼是一位真实存在过的人,很多习惯于把佛经作为理论甚至哲学范畴的东西加以研究的人,却觉得释迦牟尼是虚构出来的神。由于释迦牟尼成佛与传法是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距今已经2750年左右,不少人都怀疑历史上是否真有释迦牟尼其人了。
但是考古发现却常常给人们带来意外的惊奇。1898年,人们在迦毗罗卫遗址附近一座古墓中挖掘出一把舍利壶,上面用公元前的古代文字刻写着如下的句子:“此为佛陀世尊之舍利壶,为知名释迦族人与其妹妹、妻子所共奉祀。”在吠舍离遗址,人们也发现了舍利瓶。人们现在对舍利还研究不透,它光洁坚硬,只有得道的高僧圆寂肉身焚化时才会有。就是在我们中国,佛舍利也接连被发现:北京西山的佛牙舍利塔内,就珍藏着佛牙舍利;1981年11月,在北京房山云居寺雷音洞内发现两颗佛舍利;1987年5月,在重修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时,又发现了佛指舍利。
图为唐代的佛祖像,传说他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太子。
佛舍利数千年不朽的存在,证明释迦牟尼确有其人。有的学者认为,他是在传教过程中慢慢被人神化的。当然还有学者认为,释迦牟尼出家并不是因为他对人生的领悟,而是由于痛感祖国迦毗罗卫国的弱小,因迦毗罗卫国长期以来一直是邻国拘萨罗国的附属国,一直处于被其吞并的阴影之下,释迦牟尼放弃王位是出于对这种政治现实的逃避。但有句话我们不该忘记:人各有志。释迦牟尼修炼开悟之后传法四十九年,使佛教在印度发扬光大,并远播东南亚、东亚等地,甚至传入我们中国。而按照佛教的解释,佛即“觉者”,觉悟了的人,并没有什么神秘色彩。
斐力庇第斯与“马拉松”之谜
马拉松是人们熟悉的一项体育运动,但对它的起源是希波战争引起的,却鲜为人知,而与它有关的英雄人物斐力庇第斯,更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位于现在伊朗高原的波斯帝国在大流士一世当政时期,对外不断扩张。大约在公元前514年,大流士一世侵占了爱琴海北岸的色雷斯一带,直接威胁到希腊半岛的各城邦。公元前492年的春天,波斯帝国派出大批战舰入侵希腊,历史上著名的希波战争爆发。不料波斯舰队在途中遇到了飓风的袭击,三百艘战舰全部沉入海底,两万余名士兵葬身鱼腹。波斯第一次入侵希腊的军事行动就这样失败了。
不甘心失败的波斯国王在第二年春天又派出使者来到希腊各城邦,扬言要希腊各城邦的“土和水”,言外之意是让这些城邦向波斯帝国俯首称臣。有些城邦迫于压力,只得献上“土和水”,表示屈服。但是希腊两个最大的城邦——斯巴达和雅典却坚决拒绝,雅典人把波斯的使者扔下了悬崖,斯巴达人则把波斯的使者带到了一口井旁边,对他说:“这里面有土又有水,你尽管下去拿吧!”说完,就把波斯使者推到了井里面。斯巴达和雅典的态度大大激怒了波斯国王,他决定对希腊进行第二次战争。
公元前490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率领大军在雅典城东北六十公里的马拉松登陆,亡国的危险笼罩着整个雅典城,雅典人立即派善于奔跑的斐力庇第斯前往邻邦斯巴达求援。这位快跑能手以惊人的速度,在两天之内跑了一百五十公里的路程,来到了斯巴达。没想到却遭到斯巴达人的拒绝。斐力庇第斯忍耐着疲惫,又返回了雅典,把斯巴达的态度转达给雅典的将军们。雅典的将军们把全体公民组织起来,甚至把监牢的奴隶也释放出来,就这样也才聚集了一万人的军队,而强大的波斯据说有十万人,雅典的著名统帅米太亚对战士们说:“雅典城就要沦陷了,你们是想戴上奴隶的枷锁,还是要永远做一个自由人,就看今天这一战了。”快要亡国的雅典人斗志昂扬,在马拉松与波斯军队展开了激战。
激战刚一开始,雅典军队就首先占领了马拉松山坡的高地。这是一个三面环山的河谷,向下是一个大斜坡,站在高地上的雅典军队可以清楚地看到驻扎在平原上的波斯军队。一天清晨,雅典的精锐部队在米太亚的率领下,在一片喊杀声中直奔波斯军营,波斯军队仓促应战,雅典军边打边退,把波斯士兵引到了河谷地带,正在这时,雅典军突然喊声震天,从两侧的山坡上冲出了大量的士兵,对波斯军两侧夹攻,把波斯军打得落花流水,雅典人取得了胜利。为了把这胜利的消息传到雅典城,米太亚将军又选中了斐力庇第斯。这位长跑能手虽然在战场上受了伤,但还是毅然接受了任务。他以飞快的速度从马拉松跑到了雅典广场,向着焦急的人们说了一句:“大家欢乐吧,我们胜利了!”就倒在地上牺牲了。
马拉松战役的胜利,迫使波斯帝国订立了和约,承认小亚细亚各希腊城邦的独立,使希腊摆脱了波斯帝国的奴役,经济上走向繁荣。为了纪念马拉松战役的胜利和英雄斐力庇第斯的功绩,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增加了一个新的运动项目——马拉松赛跑。参赛的运动员从马拉松起跑,沿着当年斐力庇第斯经过的路线,到达雅典,全程402公里。1290年,经确切的测量,确定为42195公里。
在充满竞争和欢乐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人们在享受马拉松运动时,希望也能想起这位希腊的英雄人物——斐力庇第斯。
伊索的身世之谜
伊索并没有写下他的寓言,他完全凭记忆口授。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廷僧侣普拉努德斯收集的寓言以及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编订的。其中大多以动物为主:有的用豺狼、狮子等比喻人间权贵,揭露其残暴、肆虐的一面;有的则总结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原则。其形式简洁精练,内容隽永深奥,含义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颇耐人寻味。伊索讲述寓言的天赋从何而来?这要追述到他那离奇的身世。
伊索(前260~前560)出生在希腊。伊索童年期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他的意思;再加上他长得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他是个疯子。但是他的母亲非常爱他,时常讲故事给他听;他的舅舅恨这个又矮又丑的外甥,常常强迫他在田里做最艰苦的工作。
母亲去世后,伊索跟着曾照料过他的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学到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和动物的故事。他们在一起过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后来,伊索被牧羊人卖了,从此以后伊索就变成一个奴隶。
有一天,伊索梦见了幸运之神和气地向他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进他的嘴里,放松他的舌头。醒来后,他意外地发现自己已经可以说话了。
大家都喜欢伊索说故事,也都敬佩他过人的聪明。伊索曾经靠机智救朋友和主人的急难;凭机智避免敌人的伤害,解除奴隶的桎梏。
伊索是一位奴隶出身的寓言作家,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古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形成时期。那个时代,奴隶主贵族作威作福,为非做歹,奴隶和下层平民备受欺凌。奴隶和下层平民对奴隶主贵族的专制并不是逆来顺受的,他们把寓言当做武器,向奴隶主作斗争。在众多的奴隶和平民出身的寓言作家中,伊索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