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古今历史秘闻总集
18447200000032

第32章 近代历史名人悬案全破译(6)

19世纪70年代,巴斯德开始研究炭疽病。炭疽病是在羊群中流行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畜牧业危害很大,而且还传染给人类,特别是牧羊人和屠夫容易患病而死亡。巴斯德首先从病死的羊血中分离出了引起炭疽病的细菌——炭疽杆菌,再把这种有病菌的血从皮下注射到做试验的豚鼠或兔子身体内,这些豚鼠或兔子很快便死于炭疽病,从这些病死的豚鼠或兔子体内又找到了同样的炭疽杆菌。在实验过程中,巴斯德又发现,有些患过炭疽病但侥幸活过来的牲口,再注射病菌也不会得病了。这就是它们获得了抵抗疾病的能力(我们今天叫做免疫力)。巴斯德马上想起五十年前詹纳用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可是,从哪里得到不会使牲口病死的毒性比较弱的炭疽杆菌呢?通过反复试验,巴斯德和他的助手发现把炭疽杆菌连续培养在接近45℃的条件下,它们的毒性便会减少,用这种毒性减弱了的炭疽杆菌预先注射给牲口,牲口就不会再染上炭疽病而死亡了。1881年,巴斯德在一个农场进行了公开的试验。一些羊注射了毒性减弱了的炭疽杆菌;另一些没有注射。4个星期后,又给每头羊注射毒力很强的炭疽杆菌,结果在48小时后,事先没有注射弱毒细菌的羊全部死亡了,而注射了弱毒细菌的则活蹦乱跳,健康如常。在现场的专家和新闻记者欢声雷动,祝贺巴斯德伟大的成功。

巴斯德的成就开创了人类战胜传染病的新世纪,拯救了无数的生命,奠定了今天已经成为重要科学领域的免疫学的基础。1885年,巴斯德第一次用同样的方法治好了被疯狗咬伤了的9岁男孩梅斯特。后来梅斯特成了巴斯德研究院的看门人,1940年,当法国被德国占领时,64岁的梅斯特因为拒绝法西斯军人强迫他打开巴斯德的陵墓而自杀了。

巴斯德并不是病菌的最早发现者。在他之前已有基鲁拉、包亨利等人提出过类似的假想。但是,巴斯德不仅热情勇敢地提出关于病菌的理论,而且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的正确性,令科学界信服,这是他的主要贡献。人们经常将巴斯德同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比较。琴纳发展了一种抵御天花的疫苗,而巴斯德的方法可以并已经应用于防治很多种疾病。

由于长期的辛苦工作,巴斯德患了尿毒症,在与疾病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抗争以后,1895年9月28日下午,这位一直把“造福于人类”作为一生奋斗目标的伟大科学家与世长辞。

托尔斯泰为何要出走之谜

1910年10月28日夜,一位老人乘着马车,冒着绵绵秋雨,离开了他在雅斯纳亚·波良纳的家,走上了流浪的旅程。几天之后,他得了肺炎。11月7日,这位老人在阿斯坦堡车站孤独凄惨地死去。他就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生于1828年8月28日,他的家乡是莫斯科附近的雅斯纳亚·波良纳。其父母亲的家族却是古老而有名望的大家族。母亲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远亲,使托尔斯泰从小就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在托尔斯泰不到10岁时,他的父母就亡故了。但由于家资厚富,所以他的童年是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度过的。1844年,托尔斯泰考进喀山大学东方学系,一年后转入法律系学习。在校期间,他受到法国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开始对沙皇专制制度不满。1847年,他退学回家,在自己的土地上尝试改革,设法改善农民的处境。从1851年起,托尔斯泰到高加索的沙皇军队中当下级军官,曾亲自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几年的军旅生活不仅使其进一步看到俄国农奴制度的腐朽和反动,而且为以后在《战争与和平》中生动描绘战争场面打下了基础。1855年,托尔斯泰从军中退役,在彼得堡发表了处女作——自传体小说《童年》,从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为了探求俄国社会的出路,托尔斯泰先后于1857年、1860年两次到欧洲旅行考察;1862年后,他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尝试改革俄国社会。1862年,他与一位莫斯科名医的女儿索菲亚·安德烈耶芙娜·别尔斯结婚。在此期间,他还创作了《一个地主的早晨》、《瑞森》等作品。

结婚后,托尔斯泰将主要精力放在文学创作上。1864年至1869年期间,托尔斯泰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该小说以库拉金·罗斯托夫·保尔康斯基和别竺豪夫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为情节线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描绘出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生活画卷。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形象鲜明,被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称为“我们的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里亚特》”。该著作的完成,是托尔斯泰创作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1873~1877年,托尔斯泰经过12次修改,完成了他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在该小说中,托尔斯泰以惊人的洞察力和鲜明的艺术形象,精确而深刻地揭示了19世纪60、70年代俄国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急剧变化的历史特点。托尔斯泰因此获得了“艺术之神”的美誉。

写完《安娜·卡列尼娜》后,托尔斯泰从1881年起迁居莫斯科,直到1901年一场大病痊愈之后,才又重新回到雅斯纳亚·波良纳,在此期间,俄国正处于阶级矛盾空前激化时期,一方面是封建农奴制进一步瓦解,资本主义急剧发展;另一方面是人民反抗斗争日趋高涨,形成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高潮。托尔斯泰积极参加救济灾民的活动,参加贫民区人口调查,访问监狱、法庭、教会、修道院等,更深刻地认识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和沙皇机器的反人民本质。同时,他也加紧对哲学、宗教、伦理等问题进行深一步研究。客观上社会的急速变革和人民革命运动的高涨,主观上紧张的精神探索和思想矛盾的进一步深化,促使其世界观由贵族地主向宗法制农民的转变。这段时期他创作的作品主要有剧本《黑暗的势力》、中篇小说《伊凡·伊里索之死》和《哈泽·穆拉特》、短篇小说《舞会之后》、长篇小说《复活》。其中,《复活》是托尔斯泰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作家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的一篇不朽巨著。

托尔斯泰和他的吉卜赛妻子。

托尔斯泰的社会活动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引起了全世界进步人类的敬仰。列宁称其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高尔基认为他是“十九世纪所有伟人中最伟大、最复杂的人物”。

1910年10月28日,托尔斯泰离家出走。当时他年已八旬,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这样一位德高望重、耄耋之年的老人离家出走呢?

一种说法是,托尔斯泰经过长期紧张的精神探索和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摆脱贵族生活,弃家出走,以实现自己“平民化”的夙愿。我们知道,从年轻时候起,托尔斯泰就受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影响,不满沙皇专制,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同时身体力行,尝试在自己的庄园中进行改革,改善农民的处境,对农民子弟普及教育,并努力维护农民利益。到了晚年,他的思想认识又进一步深化,形成宗法制农民的世界观。他辞去显贵族长的职务,拒绝担任法庭陪审员,从事体力劳动,力图按照农民的生活方式生活,决心和本阶级决裂。1910年的离家出走,只不过是托尔斯泰向农民转化的一个重要举措。

另一种说法认为,托尔斯泰与妻子发生了争吵之后而出走。索菲亚和托尔斯泰结婚后,一直幸福美满,曾被俄国文坛传为佳话。但是托尔斯泰进入晚年后,一心要实现“平民化”,他解散自己的庄园,把财产分给穷人,索非亚因此不满。1910年夏,托尔斯泰又背着家人立了一份遗嘱,表示在他死后,要将作品的著作权交给大众无偿出版。由于遗嘱问题,索非亚与丈夫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导致托尔斯泰在一个阴冷的雨夜离家出走。

还有人认为,托尔斯泰的悲剧应由一个名叫切尔特科夫的退伍军官负主要责任。是他导致了托尔斯泰夫妇的争吵。切尔特科夫出身于贵族家庭,尽管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但掌握了一套见机行事,夸夸其谈的本领,尤其擅长投人所好、吹捧奉承。他常常装出一个哲学家的样子,将他认为合理的理论渲染到极端。在托尔斯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思想转变不为人所理解、甚至遭到社会舆论责难和沙皇当局摧残时,切尔特科夫乘虚而入,赢得了托尔斯泰的信任。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托尔斯泰那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为了达到目的,切尔特科夫处心积虑地挑拨托尔斯泰同妻子及子女的关系。他一方面在托尔斯泰面前说尽索非亚的坏话,一方面利用托尔斯泰放弃私有财产的善良愿望,让托尔斯泰立遗嘱将其所有文稿、著作、信件等由其小女儿继承并移交给切尔特科夫出版,由此引发了托尔斯泰与妻子失和,索非亚与其女反目。在这不能止息的家庭争吵漩涡中,托尔斯泰为了求得安宁而离家出走,最终客死他乡。对此,索非亚曾说过:“我的一切不幸都是从切尔特科夫来访开始的。”

托尔斯泰离家出走之谜,因其不久便逝世,至今不能解开。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革命”之谜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1828年7月生于萨拉托夫城一个神父家庭。18岁进彼得堡大学文史系,开始与彼得堡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接近。同时他还潜心研究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对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也产生浓厚的兴趣。1850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萨拉托夫,在中学教授语文,宣传进步思想。1853年结婚之后,车尔尼雪夫斯基回到彼得堡,成为《祖国纪事》和《现代人》两家进步杂志的撰稿人。在《现代人》杂志上,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著作,如《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俄国文学果戈里时期概观》等。而《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篇论文则向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美学进行了大胆的挑战,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义。同年冬开始发表的论文《俄国文学果戈里时期概观》,则系统探讨了俄国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他还积极从事秘密的革命活动。1816年撰写了革命传单《告领地农民书》,并指导过革命组织“土地与自由社”的活动。

就在1856年,《现代人》的掌门涅克拉索夫出国就医,车尔尼雪夫斯基接管《现代人》杂志,使它成为宣传革命思想的强大阵地。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作为俄罗斯公认的革命领袖和导师,车尔尼雪夫斯基遭到反动派的敌视和仇恨。1862年6月,《现代人》杂志被勒令停刊八个月。7月7日,沙皇政府捏造罪证,逮捕了他,关入彼得保罗要塞。在狱中,他以惊人的勇敢和顽强的毅力继续着革命的写作活动。从1862年12月开始,他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创作了长篇小说《怎么办?》。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是矗立在俄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巍峨的丰碑。这部小说,可以说是这位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艺术升华。它是作者在被囚于彼得保罗要塞期间写成的。从1862年12月14日至1863年4月4日,作者用了一百一十天的时间,完成了这部文学巨著。他是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去创作的。小说的思想和形象使他激动不已,以致有时他不得不去演算一些微分学的习题,心情才能平静下来。小说最初发表在1863年第三期到第五期的《现代人》杂志上。不久被沙皇政府查禁。尽管如此,它还是在当时俄国的进步青年中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并且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影响。

《怎么办?》的基本情节很简单。从表面看,它似乎是欧洲的一个传统的三角恋爱的故事,只是它给予了这种故事以一个新的结局而已。作者本人就说过,在这里,“不会有极为夸张的冲突,事情结束时没有暴风雨,也没有雷鸣和电闪”。房产管理人的女儿韦拉在医学院学生洛普霍夫的帮助下拒绝了父母包办婚姻的企图,脱离家庭,与原医学院学生洛普霍夫结合并创办了一所实行社会主义原则的缝纫工厂。两年后,韦拉与洛普霍夫的好友基尔萨诺夫相爱,洛普霍夫感到韦拉与基尔萨诺夫性情相投,他们在一起生活会更幸福,于是毅然出走,假装自杀,使他们能够结合。以后,洛普霍夫受职业革命家拉赫梅托夫的委托,出国进行革命活动,数年后由美国回到彼得堡,与波洛佐娃结婚,并同基尔萨诺夫和韦拉重新会面,两对夫妇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着他们所热爱的事业。

小说描写的是19世纪初至60年代的俄国。在这个时期,一切社会问题都归结为与农奴制及其残余作斗争。围绕着对待农奴制的态度,俄国出现了两种历史力量和两种历史倾向,即贵族自由派和以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为首的革命民主派的斗争。

车尔尼雪夫斯基写作《怎么办?》一书的时候,正是俄国解放运动进入第二阶段——平民知识分子或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时期(1861—1895),平民知识分子开始占据了社会斗争的前台。

19世纪下半叶俄国的文学批评家N·H·特卡乔夫在小说《怎么办?》1880年法文译本的序言中指出:“当时在青年小组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就是怎么办的问题。要把国家从卑劣的政治和经济专制制度的压迫下,从这种制度使之陷入的崩溃的绝境中解救出来该怎么办?要把铭刻在青年心中的道德和社会主义理想贯彻到个人和社会生活中去该怎么办?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自己的小说中谈到了这一切问题……。”著名的民主主义批评家D·N·皮沙列夫指出:“小说的真正意义在于它创造性的纲领,因此它成为了年轻一代的旗帜……。”

著名画家列宾亲切地回忆道:“在文学作品中有两个主人公作为供人仿效的楷模在大学生中占了优势,即拉赫梅。托夫和巴扎洛夫。《怎么办?》这本书使人入迷,不仅仅是那些被读烂了的破旧不堪的书籍一册册在人们中间流传,还有手抄本……。”普列汉诺夫认为,“在每一个出色的俄国革命家身上,都有过许多拉赫梅托夫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