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史上99个活生生的经验大全集
1855000000048

第48章 一心奉公,笃守节操——9个关于修身养性的历史经验(2)

刘秀的老同学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自年轻时就有高名,刘秀对他很有好感。刘秀当了皇帝后,他隐姓埋名不愿相见。刘秀令人画了他的像,天下张贴寻找。后来发现他在齐国一个湖边钓鱼,三次派人才把他请到。刘秀很高兴,当天就亲自去看他,他躺在铺上不起来,也不说话。刘秀就和他躺在一起,摸着他的肚皮说:“唉,唉,子陵,就不能帮帮我的忙?”严光还是不答应。过了好久,才睁开眼睛看着刘秀说:“人各有志,何必勉强我呢?”然后又闭上了眼睛,刘秀失望,只好离开,并叹息说:“子陵,决心不肯为我当臣下吗?”过后,刘秀又见他,只讲旧日的交往,不讲要他做官的事,叙谈了好几天。刘秀从容地问他:“我比以前怎么样?”他回答说:“陛下比以前有些长进。”刘秀和他同床共卧,他把脚压到刘秀的肚子上。刘秀坚持要他做谏议大夫,但他仍不干,后隐居富春山(在今浙江桐庐)。

刘秀对于臣下的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常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时甚至会产生厌恶的态度,但是他却时常表扬一些刚正不阿的官吏。在他的诏书中,经常说自己“德薄”,要上书者不要称赞他圣明。各郡县经常报告一些所谓“嘉瑞”事物,群臣要求史官将这些“嘉瑞”记载撰写成书,以传后世,刘秀一律不许。

经验要诀:

刘秀柔以中兴,通过实施深得人心的政策,使广大民众安居乐业,幸福生活。从而,也巩固了汉朝的统治基础。可见,只有做一个“仁”者,才能获得世人的拥戴,才能成就一番伟业。

治理一个公司,管好一个家也是同样的道理,要讲究一个“仁”字。对待自己的下属要施行“柔道”,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否则动辄就大肆批评,只会引起下属的不满和抱怨。对待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果有什么做错的地方,要耐心地教诲,不能动不动就拳脚相加,这样只会使孩子更加叛逆,或者暂时屈从于威严,但根本不会起到真正的效果。

★经验4:要想船不翻,就不要让水起旋涡——贞观之治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中李世民毫无疑问是一代明君。明君之明,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能够以“仁”治国,深得民心,如果没有这一点,他恐怕就无法在战争中取胜,也无法在与兄弟的争夺中走上皇位。李世民以宽、信、仁、慈的策略笼络了大量的人才,确保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公元627年8月,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次年改元“贞观”,但他面临的政治形势却并不是那么妙。那时,农民战争刚刚结束,政府对各地区的统治还不稳固,加之连年灾荒,生产萧条,人口流动,许多农民军的头目还隐匿在民间,各地仍有革命风暴的隐患,避免人民起来暴动仍然是当务之急,这就牵涉到对人民的看法问题。

李世民即位后,一部隋朝的兴亡史向他提示出:人民好比是水,国君好比是舟。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这是一条千真万确的道理。

李世民君臣总结隋朝灭亡的原因是:隋朝对人民“动之也”。怎样避免人民起来造反呢?关键是静止。李世民君臣反复强调,“静之则安,动之则死”。

李世民目睹过大规模的营造给人民带来的危害。于是他竭力避免过多的营造。为了减轻物资运输的压力,下令不在洛阳修造宫室。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他下令修乾阳殿。张玄素上奏说:“假如动工修乾阳殿,终究不过是大乱罢了。”于是李世民下令所有工程一律停止。

李世民执政的二十三年中,为避免大规模巡视给人民造成更大的负担,他的活动大都在长安、洛阳一带。

李世民对隋炀帝好大喜功的印象非常深刻。所以他即位以后,对外关系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贞观时代,周围有许多强大的敌手,处置不当。就会引起极严重的后果。李世民君臣采取的总方针是“务静方内而不求辟土”,行动上就是能谈和就谈和,能和亲就和亲,但绝不屈服和投降,而且以坚强的武备为后盾。

李世民君臣反复强调“清静”,务必使天下无事。当然,“清静”的目的和实质是使自己长葆富贵,但在封建时代,一个统治者能够竭力省事,使人民安心生产,把对人民的剥削的最大程度控制在法制范围内,那就难能可贵了。

李世民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他选拔人才的总原则是“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计较人才来源于何种政治集团。他的手下有农民起义军官,也有隋朝旧臣。

二是不计较思想亲疏。长孙无忌建国后曾提出辞职,但李世民坚持任用他为宰相;魏征曾跟随李建成设计谋害他,但也得到破格任用。

三是不计出身和经历。在唐朝大臣中有不少曾是小官吏,还有不少曾是少数民族的将领。

四是善于用人之长,不求全责备。他认为:用人如用工具一样,工具各有各的用处。

五是注意官员品德,防止佞臣得逞。他要求大臣们正派,他自己首先以身作则。

李世民身边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居安思危”、“善始克终”是魏征要求李世民时刻不忘的座右铭。凡是影响居安思危、善始克终的言行,魏征总是尽力谏止。

唐制男女十八岁成丁,开始服徭役和兵役。李世民即位的当年,听取封德彝的建议征兵从十六岁以上身体健壮的人中征集,但魏征坚决反对,他连举了一连串的例子说李世民说话不守信用。李世民听后不仅不恼反而奖赏魏征一个金瓮。

魏征针对李世民怕亡国的心理,时时用隋炀帝的失败教训来提醒他,使他从奢纵的道路上猛醒过来。

经验要诀:

李世民虽然是一个封建皇帝,但他从来不把自己看做是神秘的超人,也不把自己当做一个永不犯错误的圣贤。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一言之不当就会招致万众解体,人民造反。所以他愿意常常自我反省,唯恐上不合天意,下不符民心。把“纳谏”看做关系国衰人亡的大事。由于他虚心纳谏,收到了兼听则明的效果。

李世民反复强调“清静”,以民为重,务必使天下无事。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统治者,能够竭力省事,使人民安居乐业,是难能可贵的,创建一番伟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世民“以仁治国”的事例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听从他人的建议,从中汲取精华加以利用。同时还要能经常进行自我反省,这样才能算是个有心机的人。

★经验5:言必信而行必果——季札挂剑

在社会生活中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因为只有取得别人的信任,才能取得别人同你共事的机会。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做人言而有信,那么做事就有了一种人格力量来担保。

“人无信不立”,所以做人就要讲诚信,这也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原则。

“季札挂剑”的故事很有名,就是讲做人要守信的。季札是春秋时吴国有名的公子,德才兼备,誉满天下。有一次他出使别国,路过徐国,与徐国国君会晤,席间,徐君看到季札腰间的宝剑,欣赏不已。季札考虑到自己还要出使别的国家,而佩剑是使者的必备之物,不能送人,当时就没有表态。

等他完成出使任务回国时,又经过徐国,他想把那把宝剑送给徐君,可是徐君却已经去世了。季札十分惋惜,他来到徐君的墓前,把宝剑挂在墓前的树上,完成了自己心中的约定。

做人讲诚信,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事业越做越强;做事讲诚信,事情不仅办的得体,而且漂亮。中国是几千年的礼仪之邦,以信义为本,自古有“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各种遗训教条。

历史上著名改革家商鞅为尽快实施自己的变法主张,便设计谋树立“守信誉”的形象,这也算是深刻理解诚信,并赞赏和运用诚信的典故。

公元前350年,商鞅积极准备第二次变法。商鞅将准备推行的新法与秦孝公商定后,并没有急于公布,因为他知道,如果没有百姓信任,新法难以施行。为取信于民,商鞅采用了这样的办法。

这一天,正是咸阳赶大集的日子,城区内外人声嘈杂,车水马龙。时近中午,一队侍卫军士护卫着一辆马车向城南走来。马车上除了一根3丈长的木杆外,什么也没有,好奇的人便凑过来看个究竟,结果引来了更多的人,人们都弄不清怎么回事,反而更想把它弄清楚,人越聚越多,跟在马车后面一直来到南城门外。

这时候,军土们将木杆抬到车下,竖立起来。一名带队的官吏高声向众人说:“有令,谁能将此木搬到北门,赏给黄金10两。”

众人议论纷纷。城外来的人问城里的人,青年人问老年人,小孩问父母……谁也说不清怎么回事,因为谁都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有个青年人挽了挽袖子想去试一试,被身旁一位长者一把拉住了,说:“别去,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搬一根木杆给10两黄金,咱可不去出这个风头。”有人跟着说:“是啊,我看这事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人们就只是这样议论着,看着,没有人肯上前去试一试。官吏又宣读了一遍商鞅的命令,仍然没有人站出来。

城门楼上,商鞅不动声色地注视着下面发生的一切。过了一会儿,他转身对旁边的侍从吩咐了几句。侍从很快奔下楼去,跑到守在木杆旁的官吏面前,传达商鞅的命令。官吏听完后,提高了声音向众人喊道:“大良造有令,谁能将此木杆搬至北门,赏黄金50两!”众人哗然,更加认为这不会是真的。这时一个中年汉子走出人群对官吏一拱手,说:“既然大良造有令,我就来搬,50两黄金不敢奢望,赏几个小钱还是可以的。”

中年汉子扛起木杆直向北门走去,围观的人群又跟着来到北门。中年汉子放下木杆后被官吏带到商鞅面前。商鞅笑着对中年汉子说:“是条汉子!”拿出50两黄金,在手上掂了掂,说:“拿去!”消息迅速从咸阳传向四面八方,国人纷纷传颂商鞅言出必行的美名。商鞅见时机成熟,立即推出新法。第二次变法就这样取得了成功。

经验要诀:

做事先树信,有了信誉便有了威言,有了信誉便有了众人的支持,诚信——不仅仅是人的一种品德,更是为人处世的必备。

人无信不立。为人处世就是应该以“信”字当先,只有这样,才能使你有所发展,有所作为。

诚信在古人的心目中,把它作为立身处世之本,古人尚且如此,那我们是否应该做得更好呢?

★经验6:光明磊落不藏私——石苞解疑

石苞是西晋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晋武帝司马炎曾派他带兵镇守淮南,在他的管区内兵强马壮。他平时勤奋工作,各种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当时,占据长江以南的吴国依然存在,吴国的君主孙皓有一定的力量,他们常常伺机进攻晋朝。对石苞来说,他实际上担负着守卫边疆的重任。

在淮河以南担任监军的名叫王琛。他平时看不起贫寒出身的石苞,又听到一首童谣说:“皇宫的大马变成驴,被大石头压得不能起。”石苞姓石,所以,王琛就怀疑:这“石头”就是指石苞。于是他秘密地向晋武帝报告:“石苞与吴国暗中勾结,想危害朝廷。”在此之前,风水先生也曾对武帝说:“东南方将有大兵造反。”等到王琛的密报送上去以后,武帝便真的怀疑起石苞来了。

正在这时,荆州刺史胡烈送来关于吴国军队将大举进犯的报告。石苞也听到了吴国军队将要进犯的消息,便指挥士兵修筑工事,封锁水路,以防御敌人的进攻。武帝听说石苞固守自卫的消息后更加怀疑,就对中将军羊祜说:“吴国的军队每次来进攻,都是东西呼应,两面夹攻,几乎没有例外的。难道石苞真的要背叛我?”羊祜自然不会相信,但武帝的怀疑并没有因此而消除。凑巧的是石苞的儿子石乔担任尚书郎,晋武帝要召见他,可他却没有及时来到,这就更加引起了武帝的疑惑,于是,武帝想秘密地派兵去讨伐石苞。

武帝发布文告说:“石苞不能正确估计敌人的势力,修筑工事,封锁水路,劳累和干扰了老百姓,应该罢免他的职务。”接着就派遣太尉司马望带领大军前去征讨,又调来了一支人马从下邳赶到寿春,形成对石苞的讨伐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