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功的西方家教大全集
18566000000092

第92章 如何照管好你的孩子(3)

服从是一种精神上的敏感表现,也是心灵平静带来的结果,更是孩子内心力量的表现。怎样解释这种服从力量最好呢?适应可能最合适。生物学家认为,一个人要适应环境需要用极大的力量。这里所指的适应环境的力量,是一种让人按自然规律行事,尝试融入周围环境的重要力量。事实上,这种适应的力量是在发生作用之前就已存在的,并不是我们需要的时候才会自动出现,而是需要我们提前准备好。

要想让孩子在发展上达到健全的状态,就必须让孩子在精神上达到平衡和协调,这样孩子才有力量服从。这个道理和自然界中只有强者才能够适应环境一样,能够顺应和服从的人往往是精神上坚强的人。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最好竭尽全力地遵从孩子的天性让其发展。孩子只要能够健康成长,其以后的成就实际上远远超过我们的期望。

这个孩子整体发展到了何种程度从孩子的精神即专注能力发展的程度上可以看出来,这之后他会控制好他的身体,自如地行动,还能学会十分小心,这一切行为也就视为理所当然,从孩子能够完全安静下来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他可以做到全神贯注。孩子做事的专心程度有时候超过成人,孩子达到这一程度的方法我们是不可以忽略的,我们更不要忘了在发展中孩子扮演着怎样的重要角色。

在这里,我有必要提醒读者,对这一整套教育原则,我不是一开始就有非常完善的想法,不是据此来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相反,我是通过观察孩子的自主权,获得孩子的尊重,才对这些原则有所了解的。有些规则实际上具有普遍的价值,这正说明了孩子们在自己本能的作用下发现了自己的道路。

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的世界

作为父母,总是会有这样一个疑问:自己孩子眼中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英国儿童健康协会曾在伦敦动物园举办的“孩童世界”展览,这一展览为人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此次展览模仿了不同年龄的孩子的体验。当成年人戴上厚厚的眼镜时,他们眼前的模糊世界就仿佛是孩子感受到的世界;当他们戴上手套系鞋带时,体会到的是学步阶段婴儿的动作协调能力。

心理专家认为,这个展览重现了人的成长经验,让成年人重新获得了对儿童的全新认识。我认为,作为父母,如果没有经历过这种降级感觉,永远无法真正了解孩子。在圣诞节期间的展览会上,成人会为琳琅满目的礼品而高兴,而在孩童的眼里,这是一个杂乱的场面,充满着人的大腿、屁股、鞋子以及其他庞大的物体。所以,成人们可以把自己的心态落到与孩子一样的水平线上,用孩子的眼光来看现实世界,这样大人对孩子的很多想法和行为,就很容易理解了。来看一则实例:一家人到户外去活动,弟弟和哥哥发生了一点小矛盾,扭打在一起,结果弟弟的鼻子被擦破了一点皮。父母当时既生气又紧张,把哥俩都教训了一顿,并责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玩,竟然打架?弟弟非常委屈地说:“我和哥哥本来是好好玩的,我们只是想比比谁的力气大,摔跤玩,不小心就摔倒了。”哥哥说:“是啊,都是那个地不好,那么硬,把弟弟的鼻子都弄破了。”听到这里,父母不禁脸上有些发红,是啊,孩子们并没有因为鼻子的问题而不高兴,他们还沉浸在摔跤的乐趣中,摔跤所带来的乐趣远远大于鼻子被碰破这点儿小事;更何况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俗语说:吃一堑长一智。孩子们都这样不以为意,当父母的为什么还要训斥他们呢?这时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告诫他们,以后玩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父母应该意识到,孩子眼中的世界与大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有时甚至是截然不同的。作为成人,不能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审视孩子,滔滔不绝地训斥孩子,而应该蹲下身和孩子在同一水平线上,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孩子。那么,父母如何才能做到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世界呢?

首先,学会倾听,成为孩子忠实的听众。孩子是一本无字的书,书的每一页,浸透着父母的心血和关爱。很多父母把孩子当做“小太阳”,众多行星围着“太阳”转,孩子却不愿当“太阳”,而要做“星星”,因为“太阳”太孤独,“星星”却有很多朋友。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他们害怕孤独,渴望倾听,渴望父母当他们的“孩子王”,成为自己的好朋友。因此,聪明的父母是做一个高明的倾听者,而不是做一个高明的说者。孩子的问题有时候似乎就是“鸡蛋里挑骨头”,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满脑子都是稀奇古怪的想法,不管孩子的问题在父母看来是多么简单、多么幼稚,父母都应该保持微笑,热情地看着说话的孩子,并常常表现出惊讶的样子,赞叹道:“真是这样吗?”“我跟你想的一样哦!”“你的想法太好了,请继续说!”“你真棒!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样可以表示出对孩子的重视,对孩子所说的话有兴趣并感到愉悦。即使父母再忙也不能表现出漫不经心,不能眼睛左顾右盼,手里不时地翻动书报,嘴里不停地说着“我早就知道”。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进行热情的点拨,并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这样孩子们便会认为你“够朋友”“了不起”,自然乐意向你敞开心扉。

其次,父母要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世界,要能尊重孩子,向孩子请教,父母还应知道孩子有自己独立完整的人格,也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增长自己的知识面,他们开始独立观察、思考问题,也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成人如果一味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的思考和行动,那么就会压抑孩子健康的个性和心理发展,不利于孩子完整人格的培养。因此,父母应该学会和孩子平等相处,遇事多和孩子商量:“这样做行吗?”“你喜欢不喜欢?”“这件事这样处理好不好?”“这样讲你听得懂吗?”这样,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尊重与关心,自觉努力向上,不断达到父母的期望。

最后,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还要对孩子的过错能以一颗平常心去理解和宽容。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不要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相比,应该将心比心,给孩子充分的理解,对孩子宽容。总之,教育好孩子,父母就必须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的评价合情合理,与孩子产生共鸣。如何做到这些呢?前提就是要你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的世界。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的未来就是走向社会,独立生活,父母不可能跟随孩子一辈子。所以,对父母来说,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读书和成绩,还要培养孩子独立处世和生活自理能力,这个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将更为重要。玛利亚已经十二岁了,但是她是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父母一旦不管,她就什么都不会做了。每天早上起床,刷牙,洗脸,吃饭,晚上回来做作业,睡觉……父母得给她安排好一切,如果某一天少了一样,她的生活就陷入混乱。她的父母每天工作都很忙,面对这样的情况,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她的妈妈在心里总是暗暗羡慕同事的孩子特别懂事,不需要操太多的心。同事也曾建议她不要事事给孩子都安排好,尽量让她独立完成,可是她总是不放心,一看到孩子面对问题茫然无措,手忙脚乱时就不忍心了。玛利亚在学校的成绩优秀,还是班干部,其他方面都不错,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她,可是一回到家里,她就什么都不会做了。显然,玛利亚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而原因就在于她的母亲对她过于关心,没有从小培养她的自理能力,结果让自己劳心劳力,疲惫不堪。现实生活中,像玛利亚父母这样做的有很多,孩子什么都不会,只能把自己搞得很累。孩子一升入大学,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孩子由于缺乏独立性,把自己弄得非常狼狈,有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叠被子,有的孩子想吃饭不知道去何处买,有的孩子拥有了新手机却不知该如何使用,有的孩子不会整理东西,乱摆乱放,经常找不到东西,这样的情况很多很多。发生这样的现象,就是因为这些孩子小时候做事情从来不用自己动手,都是父母为他们做好现成的,没有给他们提供动手的机会。这样造成的不良影响就是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维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即便学习成绩好,也会成为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不能学以致用,理论脱离实际,这样的人缺乏创造力,他们只是记录知识的机器。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那么,自理能力指的是什么?如何培养自理能力呢?自理能力一般是指一个人能自己安排学习、生活、工作、交往,能妥善处理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最重要的是放手,大胆让孩子去实践,给孩子提供积累经验的机会。经验长知识,实践出能力,只有在不断的、长期的实践中孩子良好的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才能培养出来。这就要求家长不要怕孩子吃苦,也不要怕孩子做不好。尽力让孩子自己做事情,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定不要替他包办,而要让他独立完成。

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收拾房间,整理床铺,除此之外,还要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家长在生活中应该慢慢教会孩子做饭,洗衣,凡是学校里的各种事情,都让孩子自己操心,自己整理所用的东西。家庭作业,除了一些需要父母配合才能完成的作业,其余都要让孩子独立完成,父母不应该代劳,也不用总是陪孩子做作业,尽量让孩子独立解决各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提供一些指导,但永远不要代替。无论是孩子之间,还是孩子与老师之间的事情,都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处理,鼓励孩子与人交流,学会表达、商量、道歉和原谅。如果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意外、变故,父母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但这种帮助应有分寸,只有这样,孩子的自理能力才能提高,孩子将来才更坚稳地走向社会。要让孩子多动手、多实践,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积累经验的机会,从小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教孩子自己整理床铺,收拾书桌、抽屉、书架;让孩子自己洗手帕、内衣、红领巾、鞋等小件衣物;要求孩子自己准备学习用具等。孩子一开始从事这些劳动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可避免,这时候家长不要指责,首先要给予肯定,然后给孩子以耐心而具体的指导。如果孩子一次没做好,鼓励孩子重新做一遍。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后,就逐渐地具备生活自理能力了。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对孩子的事情切忌大包大揽,尽力做到该放手时就放手。

幼儿是成人之母,教育要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

当今流行的主流思想是:儿童教育从七八岁开始最适宜。一些人对这种理论深信不疑。除了这一理论外,还有一种理念让很多家长感到非常担忧,那就是早期教育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这种理念跟主流观念相冲突。我的教育经验是,幼儿是成人之母,教育必须从出生那天起就开始进行。虽然有许多人反对我尽早开始教育孩子的观点,但我仍然这样去做了。孩子从出生到三岁的这段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接受事物的方式同他长大后是不一样的。婴儿在刚出生时并不能够分辨出人们的面孔,但是过两个月或是再晚一些,他就能将母亲和别人的面孔分辨出来。这是他通过反复观察,将母亲的面孔在他的大脑中做了一个“模式”,而不是对不同面孔的特征进行了什么理性的分析后才记住的。婴儿的这种识别的能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所以对于三岁之前的婴儿,我们有必要采取这种“模式教育”的方式。而且三岁之前的这一段时间是可以对孩子进行“硬灌”的时期,因为这个阶段的婴儿对于多次重复的事物不会厌烦,他们依靠动物似的直觉,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事物物体的模式,他们的这种识别能力,大大地超过了成人。孩子在三岁以前,大脑还处在一个白纸状态,不能像成人那样对外界的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因此,可以说他具备一种不需要理解或领会的吸收能力。如果你认为正确的东西,不能经常地、生动地反复灌入尚幼且未具备自主分辨好坏能力的大脑中,那么,大量坏的东西也会被他的大脑毫无区别地吸收进去,最终形成人的素质。就像古谚说的那样:“从小时候就可以看到你成人以后的样子。”孩子在三岁时,长大之后一些基本性格的素质就已经形成。如果对所有的人进行仔细分析,那么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三岁以前的环境,以及这种环境对他性格及素质形成造成的影响。所以,可以说这一时期决定了人的一生。那么对于三岁之前的婴儿,我们应该给他们“硬灌”些什么呢?我想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要反复灌输大脑基础模式,如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这样可以为婴儿智力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要给他输入一些人生的基本准则和做人应有的态度。

我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臆断。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天生就具有一种特殊的能力——潜能。这种能力从人们表面上看不出来,它隐藏在人体内。例如,如果一棵树按其正常状态生长,它能够长到四十米高,当然它最终不一定能长到这么高,但是具有长这么高的可能性。同样的道理,让一个孩子在理想的状态下成长,他的智商可以达到一百分,所以,父母必须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理想的成长状态,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的孩子就有可能成为天才。当然,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即使大树具备长到四十米高的潜能,但是真正达到那样的标准也不容易,因为一般的树最多长到二十米左右。如果没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它的长势就会更不好,但是如果你能一直精心栽培、施肥,它也许能够长到十八到二十一米,甚至可以长得更高。同理,就算一个孩子天生智商为一百,但是如果不对他进行正确的培养教育,最后孩子的智商可能就变为三十分,远远低于原来的智商。如果对孩子给予正确合适的教育,智商达到七十或者更高是完全可能的。换句话说,潜在智商的七成或九成能被开发出来,当然,让孩子的潜力达到十成,这是非常理想的教育。一个孩子的潜力被开发出来,他就可以做出丰功伟绩。世界上的天才为什么如此少呢?这是因为没有几个父母能给予儿童适当的教育,孩子的潜力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如果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能够挖掘出孩子的这种巨大潜力,就可以培养出伟大的天才人物。所以对父母来说,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仅仅是第一步,之后要走的路更长,要承担的责任也会更加重大。因此,从孩子一出生起,父母就应该对他们施行正确而合适的教育。

怎样对待孩子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