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考试高手
1857400000051

第51章 高考状元谈复习迎考(1)

一、考入北大的体会

作为千万名考生中的一名幸运儿,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北京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然而在品尝了成功的喜悦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这段紧张的学习和生活,心里有许多感触。从中我也发现了许多值得自己总结的经验。我想这不仅于我而且于那些面临高考和将会面临高考的中学生们有所启发,也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应试有所帮助。

人们常说高考是对一个人十二年学习的一次大检阅,这一点儿也不夸张。高考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广,程度深,难度大。因而要想在考式中取得好成绩,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不行的。有了好方法,学起来会事半功倍。在这方面我有四点体会:

1.要充分利用起课堂时间,注意听老师的分析讲解,这在高三复习期间尤为重要。有些学文科的同学有这样一个错误观点,认为老师讲的没用,只要自己多背就行了,所以上课时不听讲,甚至逃课回家复习。我觉得这并不可取。就我自己来说,跟着老师的步骤进行复习可以使自己的复习思路清晰,复习起来有条理,有中心。同时跟着老师的引导进行思考记忆,效率高,印象深刻,这样就可以节约出大量时间。我体会最深-的是历史课的复习。历史课老师带着我们将古今中外历史线索贯穿起来,这样我在课下复习时就能根据线索进行复习,将史实对比记忆,或将一个历史事件和与之相关的其它史实联系记忆。这样对知识的印象就十分深刻,而且可以由此及彼。所以说,在课堂听讲一定要认真仔细,思路灵活,尤其是对老师所讲的那些关键性的话语更是不能放过。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可紧跟老师的思路做好笔记,也可以不做笔记,将老师所讲内容全部当堂理解。

2.注意知识自身的体系,从整体结构上把握所学知识。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严谨的知识体系,如果能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复习起来就很清楚明白。在政治复习中,老师就带着我们将高中内容总结成三个知识结构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比如政治常识部分我们就将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对比列表。对比项目有:国体、政体、国家职能、国家机构、民主、政党、对外政策等,将各项内容一一列表示出,同时还注意各个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一个复杂的关系就清晰地表示出来了。利用这个图表,既可以在一种制度内部研究各项目之间的关系,也可将两种制度进行对比。这样将纷杂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是一种很有效的复习方法。它可以避免机械的记忆,从而使知识的掌握更灵活,更便于应用。

3.注意解题的技巧。谁都知道做题时要又快又准,这就要求解题的方法既要对路又要巧妙。要想对路,就需准确地判断出题型,因而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要特别注意类型题。掌握了这些类型题便可在考试中迅速判断出试题的类型,从而“对症下药”。要想巧妙,就需从若干种解法中选择最简便、快捷的一种进行解题。比如下面这道数学题:求sinχ=lgχ有几个根?有些同学一拿到这道题不加思索就去解方程。这大可不必。因为题目中只问有几个根?并没有问根是什么?对这种类型的题通常可以采用画图法,即可明显看出是3个根。(图略)

我举上面这道简单例题旨在说明选择解题方法的重要性。经过这多年学习,我认为数学许多题型都是技巧性的;高考选择题所占比重较大,技巧方面的考察尤为突出,选择题既要求正确,也要求速度。像上面这道题如果用解方程来做恐怕所费时间太多,如果是考试,不免会影响下面其它题的解答。

数学题要求技巧与方法,其它科目也是如此。就拿历史来说,它的许多题目往往是对考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考查,答题一定要全面、仔细,理清线索。不要一拿到题就开始叙述历史史实,应该首先分析一下这道题问的是什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答,把握好整体结构,再往里面补充内容。这样答题既清楚又更全面,所以我认为不论做什么题都应讲求技巧与方法。

4.能否处理好自己的强项与弱项的关系也是影响高考成绩的原因之一。固然高考是对考生每门功课的综合性考查,但是由于某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有些同学几门功课成绩不平均,有些功课比较好,有些功课相对来说差一些,这就需要在高三复习中处理好强弱项之间的关系: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之内:使弱项成绩尽量提高,同时使自己的强项更强,以弥补弱项之不足。就我来说,语文是我的弱项,外语相对来说强一些。为了使自己的外语能够给自己提分,我花了较多的时间,而语文我基本上是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尽量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因为我很清楚,语文涉及知识面广,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并非短时间内所能赶上的。即使我将绝大部分时间花在语文复习上,也不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反而会影响自己其它几门功课的复习。所以我认为在自己的弱项并不是短时期所能赶上的,就不要把绝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上面,只要不放弃,使它尽量提高就可以了。当然这只是我对强弱项处理上的一点儿意见。不过这也要因人而异,每位同学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处理强弱项的关系,以便使时间配置达到最优化。

想要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除了注意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外,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我看来,高考不仅是对每个人知识、能力方面的考察,也是对每位应试者心理素质的考查。能否在考前经受住各种压力,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对高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高三复习过程中一般都要进行强化训练,进行模拟测试。由于模拟考试成绩的不理想,以致于一些同学心理压力过大,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在后来的复习中往往分散精力,总是在想自己怎么考得这么差!万一高考也考成这样怎么办?考不上大学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总是让自己精力不够集中,无法进行正常有序的复习。凡是经历过高考的同学都会深有这番体会。这种担心完全是不必要的,因为一次考试并不能说明什么;模拟考试之后你所要做的不是问自己以后考成这样怎么办?不要去计较自己得了多少分,而应该拿着试卷分析一下自己错在哪里?怎么会出错?虚心地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一下,弄清楚每一个出错的地方,以避免下次会发生同样的错误。如果这样坚持下去,几次模拟考试下来肯定会收益不小。

要提醒各位同学的是,在复习阶段一定要有序,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以免考前手忙脚乱。复习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按照自己的速度进行复习。不要去问别人复习了多少,看书看了几遍。这样不免会使自己的心理压力增大,总想着别人为什么会复习的那么快,而自己的进程却这么慢。这都是不必要的心理干扰。只要你能够保证自己在考前按计划复习完就可以了。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还应注意做到劳逸结合。我尽量充分利用白天的时间,晚上早点儿休息调节好自己的睡眠,以便使自己大脑兴奋期和高考时间合拍。这也是我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因素之一。我还每天抽出时间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如踢毽、跳绳、打羽毛球等。这样既提高身体素质,又可以减轻大脑疲劳,同时可以保持愉快的心情;至于饮食方面,也应该有一定的规律,有些同学由于时间匆忙,不吃早餐,这样不利于一天的学习。在高三时,我就非常注意饮食的规律性,坚持吃早餐。

以上这些是我在高三复习中积累的一点经验,仅供各位同学借鉴。最后,我祝各位应试同学都能在高考中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考入自己理想的学校。

二、宝剑锋从磨砺出

今年高考,我获得了广西文科考生综合分第一名。很多人问我是靠什么取得好成绩的。我想,这首先离不开学校老师的辛勤培养和家庭的支持。就我个人方面而言,则是多年努力和正常发挥水平的结果。常言道,“宝剑锋从磨砺出”。应试技巧固然需要,但关键还是靠平时的磨炼和积累。我的心得主要有:

1.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万丈高楼从地起,扎实的基础是进一步提高能力、取得好成绩的前提。我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打好基础的:

一是认真预习和听课,通过预习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听课,而认真听课则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抓好这一方面,才能使自己对知识初步形成正确的理解。

二是加强练习。这是知识转化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才能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从而熟练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一开始不能好高鹜远,先从最基本的题做起,待比较熟练后再由浅入深,根据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和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做题过程中还要注意比较和分析,才能提高成绩。

三是仔细分析错误,避免重犯。对于做练习或者各种测验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不能只简单更正一下就完了,而要认真地加以分析,找出造成错误的症结所在。这些症结正暴露了我们掌握得不够好的某些薄弱环节,因而要及时地查缺补漏。我习惯于每次都把它们记下来,到下一次考试前翻出来看看以避免重犯,这样就能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

四是善于归纳和总结。这是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和立体化的关键一环。有时这项工作已由老师代劳,但要变成自己的东西,更多地还是要亲自去反复实践。平时,遇到一些重要问题或独特的解题方法,我总是随手记在笔记本上,随后加以整理。对哪一条原理可以说明哪一领域的政治、历史事件,哪一种解题思路可适用于哪一类数学题目,以及哪一些知识点能够解决哪几类语文或英语问题,都作了必要的归纳和总结。因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牢固,考试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2.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

当今考试改革的方向侧重于对能力的考查,是死记硬背应付不了的。只有具备良好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要培养这些能力,主要是靠吸收老师的思维成果和运用逻辑思维进行独立思考。

高中阶段,老师讲课的内容都相当丰富,并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他们所讲的很多东西,都是多年教学实践的心血所得,是课本上找不到的,对培养我们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具有很大帮助。所以我在课堂上总是紧跟老师的思路,集中注意力听取他们一些独特的见解,掌握他们的思维方式及其认识规律,并认真作好笔记。正所谓“集腋成裘”,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汇集起来,就是一笔财富,可以使自己免于事事从头摸起,从而较好地增强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的另一个途径,就是经常自己运用逻辑思维进行独立思考,使自己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如在课堂上提问时,不管是否提问到我,我都先认真进行思考,然后将老师的讲解与自己的思路加以对比分析,以寻找问题的关键。又如数学课上作练习时,我牢记数学老师给我们传授的经验,注意逆向思维的训练,力图寻找出最简捷的解题方法,常有惊喜的发现。这样;既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到了课余,我还用逻辑思维去解决课堂上没有涉及的问题。比如在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课文时,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逻辑学中假言判断和选言判断的知识,使我对逻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借来一些书了解逻辑学中对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分类,并试着以此分析其他一些课文的论证思路,从而使自己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努力提高表达能力

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特别对于文科学生更是如此。努力提高这种能力,不仅对于历史、政治等科目至为重要,而且对准确、清晰、简洁地表达数学逻辑关系,提高解题速度也很有帮助。平时我主要是通过多读、多练、多想这三种方法来提高表达能力的。

多读,就是广泛地阅读各类文章。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通过阅读仔细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努力吸取其优点为己所用。比如“鲁迅杂文”就是我最爱读的书,常常反复地看某一篇文章,某一个段落,为作者幽默而又犀利、简洁明快而又一针见血的议论叫好。所以在自己的行文中也努力学习鲁迅的这种风格,力求以最简短的语句说清问题。

多练,就是通过练笔、演讲等各种途径在实践上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我每周都要写一篇东西,或散文,或议论文,或说明文,还有诗词什么的,每种文体都练一练。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作诗填词,为一个字绞尽脑汁,最后虽不见得做得好,但从中得到了锻炼。正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长期坚持演讲,也是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再有就是多想。复习阶段比较紧张,练笔的时间毕竟有限,但利用零碎时间多动动脑,也能提高表达能力。比如在读书看报的过程中遇到某个问题,可以先想一想:假如由我来阐述这个问题,我会怎么写?然后再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或是遇到一件很有感触的事,没有时间写成文章,可以在脑子里考虑文章的立意、结构等等,对增强表达能力也有所帮助。

4.精心制订好学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学的课程很多,手头上的学习资料也不少,只有精心制订好学习计划,才能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我除了对平时作息时间作合理的安排外,主要是在大考前制订比较周密的复习计划,特别注意对平时较薄弱的或是复习内容较多的科目和环节在时间上加以倾斜。例如在制订高考前最后一轮的24天复习计划时,我先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确定各科的复习内容,然后将周一至周五在家的复习时间定为早上6:15~6:45,中午1:30~2:00,晚上7:00~11:00,加上在校时间和周末时间,共有208个小时,再合理分配到各科去。零碎时间用于复习数学和英语,整块时间用于复习语文、历史和政治。历史复习的内容较多,就多分配给它8小时。数学的各部分知识中我对数列题解得还不够熟悉,所以在数学的复习时间中这项内容占的比重就最大。接下来定出完成每一项内容所需的时间,着眼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比如政治就规定复习课本每半小时看完17页,复习各省市模拟题每小时看完一套,而且强制自己按时完成任务。到了最后一周,我又依照老师的建议,对计划作了调整,适当减少复习内容,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以便以更好的精神状态迎接考试。通过这样的“集约化”复习方式,既可以使复习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提高了学习效率,保证了有张有弛,又有利于各科全面发展,增强整体实力。

5.开扩视野,拓宽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