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常识1000问
18576600000071

第71章 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3)

荀子在《王霸》中议论到君主用人的时候说,君主应该不顾亲疏,不拘贵贱,任用有真才实学的贤能,才能建立像舜、禹一样称王天下的大业,否则,就会误入歧途。就此,荀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魏国的杨朱走到十字路口时,不知该何去何从,情不自禁哭了起来,他说:“这就是那如果错误地迈出半步,等到觉察时已经相差千里了的地方啊!”君主用人,也如同走到荣或辱、安或危、存或亡的十字路口,稍有差错就会酿成悲剧,比在十字路口走错路更可怕。

《淮南子·说林训》在说到用人的方法时,也引用了这个故事。杨子见到四通八达的大路,便哭了起来,因为那些岔路有的可以往南,有的可以向北;墨子看到白色的丝绸也哭泣起来,因为它可以被染成黄色,也可以被染成黑色。

透过“哭泣”这一表面现象,“墨子悲丝,杨朱泣歧”的故事其实包含很深刻的哲理。“道路”可往南可往北,杨子不知何去何从而哭;白色丝绸能染黄能染黑,墨子不知如何是好而泣。如按照西方近代以来的自由理念,“墨子悲丝,杨朱泣歧”的故事实质讲的就是意志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反映对选择的困惑、对自由的焦虑,以及不习惯于承担因自我决定而来的个人责任。

●何谓“利之所在,皆为贲、诸”?

见韩非子的《韩非子·说林下》:“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渔者持鳣,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贲、诸。”贲、诸是两个勇士名,贲指战国时孟贲,诸指春秋时专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鳣虽然像蛇,但渔人不怕它,因为它可以获利;蚕虽然像蠋,但蚕妇不怕它,因为它可以获利。所以说只要有利,人们就什么都不怕。见到了有利的事,人人都成了孟贲、专诸那样的勇士。韩非子这句话在于说明,只要有利可图,就会什么都不顾,可喻指见利忘义之人。

同儒家相反,法家主张“性恶论”,韩非子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眼中的“性恶”着眼于人的自私:人是绝对自私的,这种自私是天生的,是一种本性。人天生只知道关心自己,保护自己的利益。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有什么真情爱心,人的一切言论行动,无不以自己的切身利益为指导,“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的自私自利是一种本性。医生肯冒死吸吮患者的脓血,胜过了血肉亲情,是因为这样做可以给医生带来利益(金钱和名望)。木匠希望人人都快点死,并非他没有人情味儿,是冷血,也不是因为木匠与人人都有仇恨,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人死多了,棺材的生意就好了。

如何遏制人这种赤裸裸的肮脏人性呢?韩非子说,要建立严格的赏罚分明的律法。你不是唯利是图吗?好,就利用你这种自私心来主赏,使你“利庆赏”。你不是贪生怕死吗?好,就利用你这种自私心来设刑,使你“畏诛罚”。君主只要牢牢掌握赏罚二柄,就可以横行天下。

●法家何以善谋国,不善谋身?

“善谋国,不善谋身”,说的是法家人物在历史中的命运。法家虽然强调法治和刑罚,但却不是为个人谋私利,而是为国家谋福祉。这一点,正是法家和纵横家最大的差别。权术是用来谋身的,法律才是用来谋国的。谋身,还是谋国?这是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两者兼得固然很好,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却是只能选其一而从之。卑微的人献国以谋身,伟大的人献身以谋国。境界之高低,已不言自明。

而且,法家人物推行自己的主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非个人的富贵荣辱。比如,商鞅为了推行新法,竟然处罚了太子的老师。难道他不知道得罪了太子的老师就等于得罪了太子,而得罪了太子就相当于得罪了未来秦国的一把手?如果过于算计个人的得失和荣辱,这样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可是,就是这样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因为他们有“才”而无“德”。国君可以利用他们,但绝对不会信任他们。一旦大功告成,往往就会卸磨杀驴。商鞅、范睢、张仪、吕不韦、李斯这些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法家人物的下场,无疑说明了这一点。商鞅车裂,范睢退绌,张仪建逐,吕不韦被杀,李斯被腰斩。这些人,善于谋国,却不善于谋身,下场不是身败,就是名裂。

●田忌赛马出自哪里?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据说出自兵法家孙膑之口。说是有一天,齐王要田忌和他赛马,规定每个人从自己的上、中、下三等马中各选一匹来赛,并约定,每有一匹马取胜可获千两黄金,每有一匹马落后要罚千两黄金。

当时,齐王的每一等次的马比田忌同样等次的马都要强,因而,如果田忌用自己的上等马与齐王的上等马比,用自己的中等马与齐王的中等马比,用自己的下等马与齐王的下等马比,则田忌要输三次,因而要输黄金三千两。但是结果,田忌没有输,反而赢了一千两黄金。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赛马之前,田忌的谋士孙膑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去与齐王的上等马比,用自己的上等马与齐王的中等马比,用自己的中等马与齐王的下等马比。田忌的下等马当然会输,但是上等马和中等马都赢了。因而田忌不仅没有输掉黄金三千两,还赢了黄金一千两。

这个故事表明,在有双方参加的竞赛或斗争中,策略是很重要的。正如德国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有言:“你必须通过巧妙地运用你所拥有的一切,而在某一次决定性的地点,创造出一种相对优势来。”采用的策略适当,就有可能在似乎一定会失败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结果。研究这种竞赛策略的数学分支,叫做博弈论,也叫对策论,它是运筹学中的重要内容。

●同舟共济出自哪里?内容如何?

“同舟共济”这个成语出自《孙子兵法·九地》:“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说在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经常交战。一天,在吴越交界处河面的一艘渡船上,乘坐着十几个吴人和越人,双方谁也不搭理谁,气氛显得十分沉闷。

船离北岸后,一直向南岸驶去。刚到江心,突然天色骤变,刮起狂风来。刹时间满天乌云,暴雨倾盆而下,汹涌的巨浪一个接着一个向渡船扑来。两个吴国的孩子吓得哇哇大哭起来,越国有个老太太一个踉跄,跌倒在船舱里。掌舵的老艄公一面竭力把住船舵,一面高声招呼大家快进船舱。另外两个年轻的船工,迅速奔向桅杆解绳索,想把篷帆解下来。但是由于船身在风浪中剧烈颠簸,他们一时解不开。如果这时不赶快解开绳索,把帆降下来,船就有翻掉的可能,情势非常危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年轻的乘客,不管是吴人还是越人,都争先恐后地冲向桅杆,顶着狂风恶浪,一起去解绳索。他们的行动,就像左右手配合得那么好。不一会,渡船上的篷帆终于降了下来,颠簸着的船得到了一些稳定。老艄公望着风雨同舟、共度危难的人们,感慨地说:“吴越两国如果能永远和睦相处,该有多好啊!”

但故事中老艄公的话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因为这条船上岸以后,吴国人和越国人又会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拿起刀枪,兵戎相见。当时之所以能够同舟共济,“相救如左右手”,是因为“死地”逼出的“活路”。

★典故公案

●慧能凭借什么成为禅宗六祖?

慧能初见弘忍,弘忍便问他:“你是哪里人?来这里求取什么?”慧能回答:“弟子是岭南人,来到这里不求其它,只求‘作佛’。”弘忍听后问道:“你是岭南人,哪里能‘作佛’!”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这非凡的志向让弘忍刮目相看。为了不引起众人的注意,就安排他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慧能乐于从命,终日舂米,干得甚欢。

在慧能入寺八个月之后,弘忍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语,这实际上是一场考试,他要选择继承人。神秀是众僧中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时分,独自掌灯,在佛堂的南廊写下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清晨时,弘忍见到此偈后漠然不语,慧能闻声来到廊下,他要求也做一偈,得到许可,于是便高声念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看到是慧能,就叫他退下,第二天弘忍把慧能叫去,为慧能讲经又把世代相传的法衣交给他,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

●风动幡动的公案是什么内容?

说起禅宗公案,最有名的恐怕莫过于“风动幡动”了。禅宗六祖慧能受具足戒之前住在法性寺,有天晚上他偶然听见两位僧人正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争论不休,于是他朗声插了句话。此言一出,非但两位僧人若有所悟,连主持印空都颇感惊愕,乃亲自为他剃度,并拜其为师。

那么目不识丁的慧能究竟说了些什么能令老和尚也大为折服的话呢?原来他说的是:“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风和幡是外在的、虚幻的,人心才是超越时空,永恒寂寥的,它的本体是清静的。人应该领悟自性的空寂,向内心求佛,不被外物迷惑。那两位僧人执著于风、幡之类的具体形象,殊不知“本来无一物”,倒徒惹得心旌动摇,把清静的本性给覆盖住了。

禅宗主张人要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反对立偶像、拜偶像。梁武帝尝问达摩:“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何功德?”达摩的答复是:“并无功德。”表上看,梁武帝为造寺院大兴土木,劳神费力,可谓虔诚,自然是功德无量。可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如今安在哉?这种拘泥于形式,不肯自省地“求佛”,全求错了!达摩说他“并无功德”还算是客气的,宋朝的虞愿直斥欲建湘宫寺的宋明帝:“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之,当哭哀愍,有何功德?”佛是要普度众生的,愚蠢的统治者却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侍佛,这走的哪里是正道啊!

●狗有无佛性?

(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

师曰︰“无。”

(僧)曰︰“上至诸佛,下至蝼蚁,皆有佛性,狗子为什么却无?”

师曰︰“为伊有业识在。”

又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

师曰︰“有。”

(僧)曰︰“既有,为什么入这皮袋里来?”

师曰︰“知而故犯。”

对于这宗“狗子有无佛性”的禅宗公案,重“无”的多,重“有”的少。从义解说,赵州初答为狗子“有业识在”,所以说它无佛性;次答狗子虽有佛性,因它“知而故犯”,所以入皮袋受狗子身,而佛性则未失。但在一般大乘经典,尤其是为禅宗所重视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涅槃经》所谈佛性义,禅的“明心见性”即要见此佛性,今赵州直截地说狗子无佛性,显然是扫除学人坐在经典里的知见,指出应直下照了自家的才是,莫数他人宝,使业识习气逐境现起,把堂堂真佛装入狗皮袋去。谈有谈无,话题不离狗子,而赵州指的却在学人自己分上,要检点自家是否“知而故犯”或“有业识在”。

●什么是赵州和尚吃茶去?

有一个和尚来参拜赵州和尚,赵州和尚问他是第一次来还是第二次来,那个和尚说是第一次来,赵州和尚告诉他“吃茶去”。过了几天,又有一个和尚来参拜他,赵州和尚同样问他是第一次来还是第二次来,他说是第二次来,赵州和尚同样告诉他“吃茶去”。当时在他身边的寺院负责的和尚就问赵州,第一次来的你叫他吃茶去,我们可以理解,怎么第二次来的也叫他吃茶去呢?赵州和尚就叫这个和尚的名字,说:“你也吃茶去”。

这则法语在禅林相当有名。禅宗认为佛在心内,不必外求,不用苦心修行,不需读许多佛经,只要静心省悟,即可顿悟成佛。曾在赣县龚公山结庵居住二十年的马祖就有“平常心是道”的说法,指出人人都有成佛之根器——自我心性,都可通过心性的修习而成佛。从谂是马祖的徒孙,深知“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三称“吃茶去”,正是巧借机缘,指点迷津,消除学人的妄想分别,不论来没来过,相不相识,只要真心真意地以平常心在一起“吃茶”,就可进入“茶禅一味”的境界,一旦落入妄想分别,就与本性相去甚远了。

●南泉何以斩猫?

南泉普愿(748年—834年),本来是一位学问僧,他精通《华严经》,领悟般若之“空”理,之后又专研戒律,尽管如此,最后他还是舍弃了一切的学问,师事马祖道一禅师,以一位禅师者自居终其一生。

有一天,一群和尚为了一只猫而争论不休,这时南泉禅师见到了,就抓起猫脖了高高地提起说:“各位,你们其中有谁能为猫儿说句话,我就不杀这只猫,不能的话,我立刻斩了它。来!道一句!”

这时,大伙儿却默然以对。

于是南泉立刻将猫斩杀。

到了晚上,弟子赵州自外归业,南泉禅师便将白天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他,赵州听罢一语不发地把草鞋脱下来戴在头上,径直走出了房门。

南泉禅师看了便说:“当时你要是在场的话,猫儿也不会被杀了……”

问题就在这儿:赵州将草鞋戴在头上是什么意思呢?

不执著于猫是不是猫,就像不执著于鞋就是鞋一样,同样也不执著于有佛无佛。猫虽死了,但猫的形象还在,人心中的欲望也还在。本来鞋子是穿在脚上的,赵州把鞋子放头上,是想表明,只要大家不执著,猫杀不杀都不是问题,就象鞋子,你不把它当鞋子,就怎样处理都可以了。赵州承继了禅师激烈冷峻的风格,用最极端的做法:放在头上!

●什么是不执著于一物,不执著于一念?

古时候有两个和尚,老师父带着一个小徒弟下山去化缘,两师徒一边谈论着佛法一边悠然自得地行路。来到山脚边,一条不深不浅但水流湍急的河横在眼前,师徒俩正要过河,突然迎上来一个妙龄少女,那少女温柔而可怜地向老师傅说:“师父你好,能否请您帮一个忙?”

老师父说:“施主请讲。”少女楚楚可怜地说:“我以前过这河时,河水都没这么急,今天河水汹涌,小女子眼看过不去,能否请师父背我过河?”老师父毫不迟疑地说:“来吧。”说完就把美少女背了起来,一步步走过了河。

过河后,少女千恩万谢地颖颖道别。师徒二人继续前行,走了很久以后,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和尚突然问道:“师父,我们和尚是不能近女色的吧?”

老和尚点点说:“是啊。”

小和尚又问:“那你刚才怎么还去背那个女人呢?”

老和尚问到:“什么女人?”

小和尚:“就是你背她过河的那个啊!”

老和尚:“哦,你说的是那个人啊,我都已经把她放下了,你还没有放下?”

西方哲学卷

★师徒之间

●亚里士多德与亚历山大的师生缘如何?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古典世界最博学的人。亚历山大大帝是马其顿帝国最负盛名的缔造者。一个是伟大的思想家,一个是伟大的政治家。二人的师生缘一直是历史上津津乐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