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中医认为,心脾同治。现在研究表明:脾胃功能失司,化浊生痰,痰热与痰湿互结,促成新陈代谢紊乱。血管失去营养,脆弱而失去了弹性,痰浊黏腻,阻遏气机,气滞则血流不畅,导致心脉不通。而黄芪含有黄芪甙类和多糖类等化学成分,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稠度及凝固性,松弛平滑肌,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循环,尤其改善微循环,可以抑制动脉血栓的形成;能有效地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对减轻中风缺血引起的损伤有显着效果。
心悸是病人自己能感知到心跳的一种心前区不适或心慌的感觉。心率加快时感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感搏动有力。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率失常,心率和心律正常者也可能有心悸。
在日常诊治病人中,常遇到一些患者,主诉胸闷、心慌、胸痛,自认为患了“心脏病”,忧心忡忡地来院就诊。但大多病人经检查,X摄片、心电图及超声心电图检查均正常。这并非器质性心脏病,而是一种以心血管症状为主的功能性失调的心脏神经官能症(即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
心脏为何有神经官能症呢?本症的发生常与平素体质虚弱、情志所伤、劳倦、汗出受邪等有关。平素体质不强,心气怯弱,或久病心血不足,或忧思过度,劳伤心脾,使心神不能自主,发为心悸;或肾阴亏虚,水火不济,虚火妄动,上扰心神而致病;或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上犯于心,心阳被遏,心脉痹阻,而发该病。由于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因素的作用,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出现障碍,受自主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随着发生紊乱,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症状。此外,过度劳累,体力活动过少,循环系统缺乏适当锻炼,以致稍有活动或少许劳累即不能适应,因而产生过度的心血管反应而致该病。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全身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在心血管系统的表现),其症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最普通的自觉症状是心悸、呼吸不畅、心前区疼痛和全身乏力等,还有容易激动、失眠、多汗、发抖、眩晕、多梦等表现。
中医认为,心脾同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衰则诸病生,心悸、心血失养,心病乃生,故有“心胃同病”之说。对于心病,病人一定要注意调理脾胃,切忌膏梁厚味、勿令饱餐等,即使是心力衰竭的病人,也不忘健脾和胃导滞之法,确可在心病治疗上收功,远比心病只从心来治效果好许多。
现在研究表明,脾胃功能失司,化浊生痰,痰热与痰湿互结,促成新陈代谢紊乱。血管失去营养,脆弱而失去了弹性,痰浊黏腻,阻遏气机,气滞则血流不畅,导致心脉不通。这样不仅形成痰浊、气滞、血淤,而且血淤又可作为新的致病因素使脂质代谢更加紊乱、血脂升高、血黏度升高、血管壁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进一步加重,直接导致心律失常、心衰、房颤、心绞痛等。究其原因,脾(胃)运化失常导致新陈代谢紊乱为诸多原因之重。再者如心悸、胸闷、胸痛、健忘、失眠、神昏、谵语、心下痞、忧思、晕厥、浮肿等心系诸病证,无不涉及脾(胃)者,而且多为脾(胃)病因在先。在治法上先使脾胃健,再活血化淤法,实为“标本同治”,更有利于机体内有害物的清除(氧自由基),使血脂、血黏度降低,心肌供血状态改善,血栓形成的不利因素消除。
那么,如何健脾胃?这里有个老偏方非常珍贵。具体做法是:黄芪20克,枸杞子15克,开水冲泡后每日代茶饮用,一个月为一疗程。其药理在于,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含有黄芪甙类和多糖类等化学成分,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稠度及凝固性,松弛平滑肌,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循环,尤其改善微循环,可以抑制动脉血栓的形成;能有效地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对减轻中风缺血引起的损伤有显着效果。肿瘤患者使用黄芪主要是利用了它的补气脾生血、固表止汗与利水之功。放化疗期间的患者,通常都伴有脾胃虚弱、纳食不佳、疲乏倦参、血象下降,大量使用药芪能有力扭转这类症状。对于癌性发热出汗或体虚自汗患者,药方中也多加入黄芪,能固表止汗。胸水、腹水与心包各液病人,用黄芪能利尿退肿。
黄芪是中医补气要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主要成分为黄芪总黄酮、黄芪总多糖、黄芪总皂苷和氨基酸等,据药理分析,它对正常心脏有加强其收缩力的作用,对因中毒或疲劳而陷于衰竭的心脏其强心作用更加显着;它还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可消除肾炎的尿蛋白,有显着利尿作用;能增强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及红血球;可保肝、防肝糖减少和抗菌作用;有抗病毒,防止感冒作用;能增强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和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其他还有降血糖作用,能改变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和促进溃疡面早日愈合等。总之,中医认为黄芪有益气固表、防病治病的作用。具有利尿降压、消炎镇痛、强心、抗氧自由基生成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大量的文献报道,黄芪可从多方面作用于机体,改善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肾病等相关血管性病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功能。
既然黄芪有如此大的功能,我们一定要经常食用。如果饮黄芪水单调,可以煮粥喝。
抑郁不要紧
症状:抑郁
老偏方:将人参切片,取5克左右,用热水冲泡后饮用,每日3次,饭前较宜,尤其是早上,一定不能漏服。建议早起后饮用人参,晚上饮用会影响睡眠。
药理:人参能维调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通过人参对动物脑电活动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其对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均有影响,但主要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所以说,人参对抑郁症、抑制神经过度具有一定的维调作用。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着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迄今为止,抑郁症病因与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也无明显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异常,概括地说,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正因为抑郁症目前病因不明,有关假说很多,比较常见公认的病因假设包括:①遗传因素:大样本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患病者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一级亲属患病的概率远高于其他亲属,这与遗传疾病的一般规律相符。
②生化因素:主要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突触间隙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下降有关;由于很多抗抑郁剂,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或者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使用后,虽然大脑突触间隙这些神经递质的浓度很快升高,但抗抑郁的效果一般还需要两周左右才会起效,因此又有了5-羟色胺受体敏感性增高的假说;③心理-社会因素:各种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或长期持续存在会引起强烈或者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导致抑郁症的产生。
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本人承受着精神甚至躯体的极大痛苦,影响生活治疗,影响患者的家庭或者职业功能,并且抑郁症自杀风险很高,一旦患者疑似有抑郁症,需引起患者及家人的重视,及时去精神卫生机构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需要特别指出的抑郁症一经识别最好接受及时、充分彻底的治疗(即急性期治疗获得临床痊愈,并有充分的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否则会导致疾病的慢性化和难治化,这时的治疗应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的特点是起效相对较快,疗效比较确定,适合于中度、重度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障碍的主要药物,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60%~80%,但是副作用很大,对患者的造成的心理承受力也很重,不如尝试饮用人参茶,这是一个老偏方,很多人屡试不爽。具体做法是:将人参切片,取5克左右,用热水冲泡后饮用,每日3次,饭前较宜,尤其是早上,一定不能漏服。其药理在于,人参能维调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通过人参对动物脑电活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对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均有影响,但主要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所以说,人参对抑郁症、抑制神经过度具有一定的维护和调节作用。建议早起后饮用人参,晚上饮用会影响睡眠。
另外,抑郁症患者尤其要保证睡眠质量,没有好的睡眠,就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除了人参外,干点力气活也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当然,体育运动也可以,不过要感兴趣,不然收效甚微,而干力气活可以在耗费能量的同时调节心理机制,现代研究表明,非生存性的劳动行为更能让人取得心理上的安宁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