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父母要积极创建欢愉的家庭氛围。除了遗传因素外,幼儿时期的生活环境对男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父母之间如果亲密和谐、互敬互爱,男孩就会感受到温馨和愉悦,心情也会随之开朗。
小坚的爸爸妈妈关系不好,整天吵架,根本就无视他的存在。父母从不好好和他说话,他误以为是自己不够好,才导致父母常常吵架。久而久之,小坚就产生了自卑感,他不愿意和身边的人说话,也从不主动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如果父母不和睦,整日争吵,男孩就会有心理压力,久而久之会影响男孩的身心健康,严重的会引起男孩自闭,不爱和外界交流,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所以,父母要积极创建欢愉的家庭氛围,让男孩感到温馨和快乐,这样有助于自闭的男孩敞开心扉。
第三,要让男孩学会宣泄不良情绪。自闭的男孩往往不自信,对自己的行为不满意,但是因为缺乏生活经验,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父母要将正确表达情绪的方式教给男孩,让男孩合理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父母可以让男孩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写下来,或是大声喊出来,也可以鼓励男孩拥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在情绪不佳的时候将注意力转移过去。通过这些方式,男孩能及时宣泄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第四,父母要鼓励男孩和外界接触。父母要鼓励男孩多和外界接触,多结交朋友。接触中男孩联络和他人的感情、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应变、活动能力,促进了男孩的身心健康。
父母如果一味地限制男孩的自由,不允许男孩走出去,容易使男孩产生逆反情绪,产生自闭心理。男孩多出去走走,多接触大自然和其他环境的人,多结交朋友,就能远离自闭。
★让自卑的孩子昂首向前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而一个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无疑,自卑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将产生负面影响,更对一个人的身心两方面的正常成长起消极作用。专家指出:当家长的须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应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避免随年龄的增长最终形成自卑性格。
毛毛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大学里的教授。毛毛是独生女,因此爸爸妈妈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亡,希望他们的女儿和他们一样有知识,甚至超过他们。于是从毛毛很小的时候起,爸爸妈妈就给她制定了发展计划。当毛毛刚会咿呀学语时,父母就教她念英文。等毛毛长到三四岁时,她每天的时间就被父母安排得满满的。如早晨起床要练声,上午学知识,下午学跳舞,晚上练琴。毛毛的爸妈希望童重成为一个全才,所以对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严格。
毛毛起初的表现很出色,不论在幼儿园里还是后来的学校里,她都是一个活跃分子,老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在德智体等方面,她都不会落于人后,但这样仍不能让她的父母满意,因为父母给毛毛定的标准是第一。每当毛毛拿着自己还认为满意的成绩单高高兴兴地回家时,得到的总是父母的训斥:“这一道题怎么能错呢?这么简单,真是笨呀!”听到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毛毛伤心地低下了头。上小学一年级时,毛毛参加了全市的歌咏比赛,拿了二等奖,下台之后,她欣喜地向爸爸妈妈跑去,没想到面对的却是爸妈冰冷的面孔:“你看人家获一等奖的那个小朋友,嗓子多甜美,表情多自然,可比你强多了,你呀,真让我们失望。”可怜的小毛毛,流下了委屈的泪水。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小毛毛慢慢地变了。现在,她已经十二岁,上小学五年级了。据老师说,这几年来,小毛毛仿佛换了一个人,原先她是一个特别开朗、调皮、聪明可爱的孩子,而现在她总是一个人独处,很害羞、胆怯,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上课从来不主动回答问题,就是老师把她叫起来,回答也是含含糊糊,犹犹豫豫,总是说我不行,我不知道,再也看不到小毛毛那充满自信、活泼可爱的样子了。
专家认为,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出如下早期征兆。
常年情绪低落。 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过度怕羞。儿童,特别是女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如怕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
拒绝交朋结友。 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难以集中注意力。 自卑感强的儿童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经常疑神疑鬼。 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长此下去,他们还可能发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或者怪自己。
过分追求表扬。自卑儿童尽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诚实、不适当的方式,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
贬低、妒嫉他人。 自卑儿童的另一变态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如可能为邻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家因自卑而产生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尽管这往往并不奏效。
自暴自弃。占大比例的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要是遭到家长指责,便以“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辩解。
回避竞争、竞赛。 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断定自己绝不可能获胜。由此,绝大多数自卑儿童都是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有的虽然在他人的鼓励下勉强报名参赛,但往往在正式参赛时又会临阵逃脱,甘当“逃兵”。
语言表达较差。 据专家所作的统计,高占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极有可能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
对挫折或疾病难以承受。 自卑儿童大多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极因素带来的压力,每每即便遇到小小失败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时甚至对诸如搬迁、亲人过世、父母患病等意外都感到难以适从。
父母不正确的态度是孩子自卑的重要原因,因为自卑的孩子往往根据父母对他们的评价来进行自我评价。解铃还要系铃人因此,孩子自信的获得大都要靠父母。如何纠正孩子的自卑?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
1.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当。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克服自卑,家长的要求要适当,不能苛求孩子,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应该与孩牛实际的能力和水平相适应。孩子取得成绩,家长应及时表扬、鼓励,使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于平时学习成绩差,考试总不及格的孩子,家长应以关心和安慰的态度,帮助孩子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给孩子以耐心的指导,一步步地提高孩子的成绩,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逐渐树立自信心,,
2.关心孩子的困难和挫折,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失败。孩子在生活中难免遇到失败和挫折,由于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弱,对自己的评价还不客观全面,在困难面前就容易产生自卑。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给孩子以指导,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3.丰富孩子的知识,开阔孩子的眼界。我们常常会发现当好多孩子在一起交谈时,有的孩子讲得津津有味,绘声绘色,有的孩子却只在一旁听着,一言不发。孩子之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这主要是孩子的知识面不同,有的孩子见多识广,有的孩子见识短浅,相比之下,那些知道的很少的孩子就容易产生自卑。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丰富孩子的知识,开阔孩子的眼界,提高孩子的能力。为此,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多读书,多接触新事物,广交朋友,让孩子觉得自己有知识,有能力,从而消除自卑。
4.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树立孩子的自尊心非常重要。有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如果做错事,自己就很内疚。如果家长再对他冷嘲热讽,甚至拳脚相加,就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会“破罐破摔”,越来越差。这时家长应关心、体谅孩子,对他说人人都会犯错,只要知错就改,下次不犯就行了。这样,孩子会排解消极情绪,越来越自信。
★帮男孩甩掉“胆小鬼”的帽子
在面对陌生人或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时,胆小害羞的孩子往往显得局促不安,不能与人坦率自然地交往,同时也让旁边的人感到不舒服;当遇到不熟悉但认识的同学,胆小害羞的人常常因为不好意思而没有与人打招呼,结果可能会让人误解为高傲、目中无人,从而影响了人际关系; 当一项新的任务摆在面前的时候,胆小退缩的人总是缺乏信心,认为自己可能胜任不了这项任务,可能就会放弃或逃避,于是可能就比其他人少了很多发展的机遇; 胆小害羞的人总是过于在乎别人的评价,对于别人的话过于敏感,所以别人的一句否定或批评可能就会让他们闷闷不乐、耿耿于怀,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情; 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胆小退缩的人在追求目标时,总是缺乏主动性、勇气和信心,所以可能错过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
梦梦很胆小,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孩子,看起来很柔弱。同学们都把她当做小弟弟,平时有什么事情,大家都帮助他,迁就他。
这天梦梦和同学们去郊外野营。临走前,妈妈嘱咐:“这是锻炼你的时候,要和同学们相互照应,不要总是找同学们帮忙,自己的事自己完成……”梦梦高兴地拍拍胸脯,回答道:“放心吧,妈妈。我不会拖累同学们的!”
刚到郊外,梦梦就迫不及待地向同学们宣布:大家不要像以前一样处处帮助自己,我能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的。话虽然这样说,可是梦梦还是没少让同学们操心。他的行李包裹都是由其他同学拿着;在山林中走的时候,梦梦总是害怕地紧紧拽着同学的手。梦梦最怕的是夜晚,觉得郊外的夜晚尤其恐怖。他一个晚上都没有合眼,一直惊恐地睁着眼睛到天亮。
野营活动结束后,梦梦回到家。妈妈看到他因为一夜没睡而发黑的眼圈。问道:“怎么就出去一天,眼睛就凹了下去,觉睡的不好吗?”
梦梦忍不住抱怨道:“郊外的夜晚到处都是猫头鹰的叫声,很恐怖,我害怕得根本就不敢睡觉。”
妈妈问道:“那其他同学害怕吗?”
梦梦摇摇头:“他们很勇敢,睡得很香!”
妈妈忍不住骂他:“看看,就你一个人麻烦,你真是个胆小鬼,真麻烦,唉。”
妈妈的话让梦梦觉得很委屈,连妈妈都觉得自己是胆小鬼,那同学们一定都觉得他是胆小鬼了……
一般说来,孩子怯懦的形成主要与家庭教育相关,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孩子经常受到大人的恐吓。当孩子调皮捣蛋时,家长为了制止孩子胡闹,经常恐吓孩子说,“你再闹就让老虎把你吃了”,“你再不听话,晚上魔鬼会把你抓走的”,等等。虽然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孩子安静下来,殊不知,这些话对于一个辨识能力不强的孩子来说,会带来相当大的心灵创伤。
2.家长动不动就训斥孩子。许多家长都望子成龙,对孩子要求很苛刻。当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家长的愿望时,家长就会严厉地训斥孩子,骂孩子没有本事,甚至体罚孩子。这样做会大大地挫伤孩子的自信心。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利用时间好好学习,把孩子管得过死,甚至剥夺了孩子除学习以外的一切自由。长期发展下去,孩子的活动范围就特别小,甚至不敢和人打交道,怯懦的性格就慢慢形成了。
3.家长对孩子的爱太多。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疼孩子疼得太过分,对孩子的一切都大包大揽。有人这样描述一些溺爱孩子的家长的举动:“饭不用他自己盛,生怕烫着;苹果不用他自己削,生怕伤着;路不让他多走,生怕累着;高处不让他去,生怕跌着;学骑自行车,父母双双跟着扶着,生怕摔着……”这样做实际上是在暗示孩子,你什么都不能做,孩子自然就对父母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
4.家长经常向孩子灌输“卑微”的思想意识。我们经常听见一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我们家穷,没权没势,也没什么本事,你要少出头露面,少与人搭话,吃点亏就吃点亏。”在这种意识的诱导下,孩子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觉得自己各方面都比不上别人。
要矫正孩子过于胆怯的心理,家长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鼓励孩子走向社会。要改变孩子的懦弱性格,首先必须纠正家长的过分保护或过分严格。家长要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外出活动及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尤其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带养的孩子,更应从家庭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应经常带孩子到公园或其他公共场所去,让他们走向社会,接触外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家长还应带他们走亲访友,去各地旅游,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家长应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们一起游戏、交往,参加各种文体活动。
2.鼓励孩子不怕陌生,大胆说话。一些内向懦弱的孩子,不喜欢多说活,更不善于争辩,尤其在陌生人面前、大庭广众之中,更是如此。对于这种孩子,家长应多为孩子创造条件,为其提供大胆讲话的机会。比如孩子不敢在生人面前讲话,每当客人来时,家长应让孩子与客人接触,并求得客人的配合,让客人有目的地发问,一回生,二回熟,可逐渐改变孩子的懦弱性格。此外,家长可多为孩子提供独立思考、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碰到事情,家长应多问孩子:“你看怎么办?”如果孩子说得对,家长应大加赞赏,给孩子以鼓励,使孩子获得自信和勇气。如果孩子说得不对,或表达得不确切,也不要责怪孩子,不要让他感到难为情,应指导孩子,让他自己思索为何说得不对。这样,可不断提高孩子说话的能力,克服孩子懦弱的性格缺陷。
3.一点一滴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孩子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包办,而要让他们自己想法解决。当然,开始时父母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使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处理各种事,而不能一下子就不管不问使孩子手足无措,以至于更加胆小。父母应该充分地意识到对孩子的溺爱、娇宠,只会造成孩子怯懦、任性的性格。父母要树立起纠正孩子怯懦性格的信心,要认识到只有教育得当,才能使年幼的孩子得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