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害怕不熟悉之物。孩子对于任何他没有见过的东西、没有听过的声音都会感到非常害怕,虽然这在成人眼中,是绝对不会造成伤害的。譬如孩子可能知道吸尘器是用来清洁房间的,但是他无法肯定那个吸灰尘的大口会不会把他也吸进去。
4.想象力带来麻烦。一般而言,四五岁的孩子不仅对亲眼看见的东西会感到害怕,经过想象力加工的各种场景也会让他们担心不已。他们会想象,如果父母不在时,躲在床下的怪兽就会出来,晚上可能溜进房间的叼走自己的狼……这时的孩子很难区分现实和虚幻,而这个年龄真是最易受到噩梦骚扰的时段。
聪明的父母解除孩子的恐惧,通常都会这样做:
1.加强孩子面对恐惧的毅力。任何儿童在生活中,必然会遭遇恐惧情境。我们若想预防恐惧发生,首先要增强儿童面对恐惧的毅力,不宜过度保护,但也不应放任不理,忽视孩子害怕情绪。应鼓励孩子主动面对他所害怕的事物,提升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2.减少人为恐惧情境。虽然儿童的恐惧情绪是自然、无可避免的,但也有部分是父母有意、无意的不当处理所促成的。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可以听到父母说:再不听话,要把你送人了;若不睡觉,大灰狼会把你捉去。诸如这类的话,父母完全忽略孩子对害怕的感受,无形中增添许多恐惧情境。假若平常为人父母或师长者都能谨慎避免制造这些害怕情境,将可减少部分儿童恐惧情绪的产生。
3.促进孩子了解恐惧事实。家长要让孩子知悉:在人们生活中,恐惧、害怕是极为平常的事。不要把害怕视为一件懦弱行为,应勇于接受,让害怕表露出来,不使害怕心理埋在心底而产生紧张的情绪。
4.提供给孩子满足、乐观的榜样。悲观、恐惧的父母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父母若能适当提供满足乐观的榜样,无疑可减少儿童的恐惧情绪。父母若能保持冷静、自然和乐观态度,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无形之中亦能化解孩子恐惧、害怕的情绪。
★百害而无一利的自我否定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常见诸报端,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15~34岁的青年自杀已占自杀死亡人数的40%,18~20岁是青年自杀的高峰年龄段。为何在如花一样的年龄选择死亡?仔细分析起来,内里原因千差万别,根据国内学者库少雄先生的研究成果,对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影响自杀的危险因素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大类,分别是生理危险因素、心理危险因素、认知危险因素和环境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一旦综合作用达到了个人承受能力与应对技能的极限,自杀意念就有可能产生。当自杀意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可能以预警信号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可能因触发事件而得到加强,最终导致自杀行为的实现。
生理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个体的生理生化因素的差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大脑中的神经传递物质也许是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从而是自杀的间接原因。
心理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抑郁的情绪、绝望和无助的感觉、不良的自我概念与低自尊、不良的自我防御机制与应对能力,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怀疑。对于青少年来说,其中的绝望心理特别值得关注。已有研究表明,与抑郁、不良的自我概念和低自尊相比,绝望度能够更准确地预测自杀行为。青少年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各方面都尚不成熟,他们必须受家长和学校的约束,受同辈群体的压力,必须寻求社会的接受并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必须努力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有时,这些努力会遭遇不可克服的困难,让人绝望——一些在成人看来并不严重的问题却足以使青少年感到伤心绝望,其中又以繁重的学业(特别在父母过高的期望下)、情感问题(往往缺少父母老师的指导以及他们与孩子的沟通)居多。
认知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青少年已经达到的认知水平。处在前运算思维阶段的儿童若想自杀特别危险,因为这一阶段的儿童不知道死亡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准确地判断儿童与青少年处在哪一个认知发展阶段有助于诊断其自杀的危险性并制定适当的介入策略。
第二个方面来自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以及适应外部环境的方式,也可称之为“自我谈话”。消极的“自我谈话”可以导致对环境的不良适应,而积极的“自我谈话”有助于对环境的适应。自杀者倾向于不断进行消极的“自我谈话”,这会加强已经存在的否定性的思维方式,从而加速自杀意念的产生。
第三个方面是消极刻板的认知,包括过度概括、糟糕透顶、消极归因等等。过度概括即对事件的评价以偏概全,常片面地根据某件事情的一方面评估自己的价值,其结果常导致自暴自弃、自责自罪,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只认为事件的发生会导致非常可怕或灾难性的后果。这种非理性信念常使个体陷入羞愧、焦虑、抑郁、悲观、绝望、不安、极端痛苦的情绪体验中而不能自拔。这种糟糕透顶的想法常常是与个体对己、对人、对周围环境事物的要求绝对化相联系的。
环境危险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成长环境。例如,否定性的家庭经历有助于产生自杀的意念与行为。在自杀儿童的家庭中,虐待与忽视是经常遇到的,而自杀青少年的家庭中,父母的关系往往是不和与紧张的。因此,不良的家庭环境是生命各阶段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第二类环境危险因素是否定性的生活事件。既包括考试失败高考落榜,也包括亲人与朋友得重病或不幸去世。对那些已经有自杀念头的人来说,这样的损失——特别是当它们接踵而至的时候——就可能彻底摧毁其脆弱的生存勇气而成为自杀的触发事件。
触发事件不一定是青少年最严重、最糟糕的事件,但它犹如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最脆弱之时压在了他们柔弱的肩上。这个时候自杀的青少年可能表现出、也可能不表现出预警信号。常见的预警信号如他们也许会说一些不想活、想自杀之类的似乎是开玩笑抱怨的话,而最危险的预警信号是以前的自杀行为。许多以前尝试过自杀的青少年最终还是自杀了。其他常见的预警信号还有吃睡不宁、学习成绩下降、社交方面渐渐退缩、与父母或其他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人中断交往以及有似乎是不顾一切的、自我伤害的、非常独特的行为,如严重的吸毒、酗酒,不顾一切地乱开车等。
帮助孩子走出困境,父母应该这样做。
1.保持镇静。不要让孩子的悲伤影响你的判断。孩子需要他人尤其是做家长的你帮助他恢复理智和客观,而不需要一个本身就情绪不稳的人来帮助他。
2.指出孩子自身的优点。谈论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是有益的。例如,孩子可能曾经是举止文雅、乐于助人、努力工作、待人诚恳、活泼开朗、富于吸引力的等等。想自杀的孩子很可能只看到他自身及其生活中不好的一面,而忘记了好的一面。
3.不要与孩子发生争论。避免就生命与死亡的哲学问题与孩子争论。同时也应避免说一些陈词滥调,例如“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等着你,你的生命才开始”等等。这种说话方式使孩子觉得你是在泛泛而谈,而非真正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企图自杀的青少年最需要的是客观的、设身处地的、感情移入的理解和支持。
4.帮助孩子获得客观的态度。一个被各种问题和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很可能无法冷静、客观地评价自己和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做家长的首先要保持客观的态度,并帮助孩子尽可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环境。
5.抓住想活下去的愿望。想自杀的孩子几乎都是矛盾的,一方面想死,另一方面还想活下去。发现并紧紧抓住他们想活下去的愿望是非常有帮助的。
6.指出其他的行为选择。由于个人经历、生活压力等原因,人们常常囿于个人对生活的一己之见——他们也许只看到了目前的危机而看不到其他的东西,平时注意与孩子谈谈其他的可能选择是有益的。有时想自杀的人处于其情绪的最低点,他们认为人生从来就是如此糟糕而且永远如此糟糕。实际上,人生如潮水,有涨也有落。一个想自杀的人很可能曾经“涨”过,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将再次“涨”起来。指出这种生活涨落的规律是有益的。
7.帮助孩子获得资源。对孩子最有力、最具体的支持就是帮助他们得到想要的东西。因为想自杀的人一般说来比较孤独,因此,家长要帮助他们获得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家庭和朋友,也许还包括帮助孩子去见一位他想见的老师、电影明星或心理医生。最终,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长期的关心和帮助。
★帮孩子克服害羞心理
你的孩子是否曾经有过的这种感受?或者曾经出现过下面的一些征兆?
1. 站在陌生人面前,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似乎自己正在被人审视,不敢迎视对方的目光,感到极难为情;
2. 与人交谈时,面红耳赤,虚汗直冒,心里发慌。即使硬着头皮与人说上几句,也是前言不搭后语,结结巴巴的;
3. 不善于结交朋友,于是常感孤独,常因不能与人融洽相处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而烦恼;不善于在各种不同场合对事物坦率地发表个人意见或评论,因此不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换意见,给人拘谨、呆板的感觉;
4. 常感到自卑,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不是考虑取得成功,而更多的是考虑不要失败。
那么,可以肯定,当时你的孩子正在害羞,或者正拥有一种被称为羞怯的心理。羞怯的本质就是一种不自信。其实,几乎每个人都有害羞的时候,对青少年来说更为普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结果表明,97%的学生认为做公开演说和核武器是世界上两件最可怕的事情。那么,羞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是先天原因。有些人生来性格内向,气质属于粘液质、抑郁质类型,他们说话低声细语,见到生人就脸红,甚至常怀有一种胆怯的心理,举手投足、寻路问津也思前想后。
二是家庭教育不当。过分保护型与粗暴型的家庭教育方式都可能造成子女怯懦的性格。前者,家长代替了子女的思想和行为,子女缺乏经验,生活办事能力差,单纯幼稚,遇事便紧张、恐惧、焦虑。后者,家长剥夺了子女思维和行动的机会,子女时常担心遭批评和斥责,遇事便紧张、焦虑、消极、被动。有些家长对儿童的胆小不加引导,孩子见到生人或到了陌生的地方,便习惯性地害羞、躲避,没有自信心。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逐渐加强,敏感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自己有一个“光辉形象”留在别人的心目中,为此,他们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视,惟恐有差错。这种心理状态导致了他们在交往中生怕被人耻笑,因此表现得不自然、腼腆,心跳。久而久之,便羞于与人接触,羞于在公开场合讲话。
三是缺乏自信和实践锻炼。有些人总认为自己没有迷人的外表,没有过人的本领,属能力平平之辈,因此他们在交往中没有信心,患得患失。长期的谨小慎微不仅使他们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而且使他们更加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加之多数学生生活环境比较顺利,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这些往往是导致害羞的重要原因。
四是挫折的经历。据统计,约有四分之一害羞的成人在儿时并不害羞,但是在长大后却变得害羞了。这可能与遭受过挫折有关。这种人以前开朗大方、交往积极主动,但由于复杂的主客观原因,屡屡受挫而变得胆怯畏缩、消极被动。
克服孩子的害羞心理,父母需要这样做:
1.帮助孩子正确估价自己,树立自信心。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让孩子多考虑“我要怎么做”;在各种社交场合中,应让孩子顺其自然地表现自己不要担忧人家是否注意。当他与对方交谈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的眼睛,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对对方的注意,减少对方对孩子的注意。
2.让孩子勇于和别人交往。让孩子向经常见面但说话不多的人如邮递员、售货员等问好;与人交往,特别是与陌生人交往,要善于把紧张情绪放松。使用一些平静、放松的语句,进行自我暗示,常能起到缓和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的作用。
3.告诉孩子一些谈话的技巧。比如:在连续讲话中不要担忧中间会有停顿,因为停顿一会儿是谈话中的正常现象。在谈话中,当感觉脸红时,不要试图用某种动作掩饰它,这样反而会使脸更红,进一步增加了羞怯心理。想到羞怯并不等于失败,这只是由于精神紧张,并非是不能应付社交活动。
4.让孩子不要过于敏感。凡事尽可能往好的方面想,多看积极的一面。平时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情绪和情感,让孩子相信大多数人是以信任和诚恳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不要把自己置于不信任和不真诚的假定环境中,那样,对别人就总怀有某种戒备心理,自己偶有闪失,或者并无闪失,也生怕别人看破似的,这样自己就会惶惶然,更加重羞怯心理。
★帮男孩驱散紧密相随的孤独
当前,独生子女已相当普遍,独生的环境,易使孩子产生孤独的性格,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平时的观察,我们发现有不少孩子不爱讲话,不爱与人交往,非常孤僻。有位独生子女说,作为孩子,有些话题和父母是谈不来的,自己平时很多心事只能放在心里,快乐和忧伤都是自己一个人承担。
中国心理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的吴世煌教授说,目前在一些城镇地区,独生子女比例占到90%。他们是“心理脆弱的一代”,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宠爱甚至溺爱。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使他们难以客观地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上,往往表现得过于敏感或处理不当。专家认为,孩子们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每天都陷入紧张的人际关系中,极易受到孤独、寂寞、自卑和疑虑等心理问题的困扰。独生子女中有多少人在孤独中挣扎呢?调查显示,大部分独生子女的伙伴关系是令人满意的,但是自述“感到孤独”的独生子女也达到了约20%,其中,感到非常孤独的为6%,感到比较孤独的为13.9%。据1997年的一项大型调查表明,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福建五大城市独生子女的三口之家中,“最让人担忧的问题”里,“孩子孤独、有压力”仅次于“老龄化”,居第二位。当然,孤独也不仅仅是独生子女独有的心理问题,很多非独生孩子也会感到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