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中午,倪萍赌气没有吃饭。后来爱丽姐把红皮鞋还回来了,但前后的红皮子都不见了,鞋子的原样已经没有了。倪萍病了,为了这双红皮鞋病的。姥姥自然心疼,一边抱着倪萍,一边给她讲道理:做人就要心眼好,人家就会记你一辈子,哪一家不是靠人家帮才能过好日子。人哪,就得心眼好,不管你做好事还是坏事,老天爷都能从天上看见。倪萍从没有见过姥姥这么认真、这么有耐心地反复讲这个道理。倪萍从姥姥的表情中揣摩出这席话有多么重要,于是,那一幕就永远地刻在倪萍的记忆里了。
一年冬天,倪萍的姥姥家来了个要饭的,姥姥把饭放回锅里,在灶里烧一把柴草把饭热热,才给她吃。临出门,姥姥说让她喝碗热水再走。倪萍不解地问,为什么对要饭的那么好?姥姥说,她们穿得少,吃了凉的就会更冷,肚子里有一口热水,有时抵得上一件棉袄。人哪有不要脸面的?要饭也实在是没法儿。
培养女孩乐于助人,可从培养她们关心别人入手。例如,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女孩从幼儿园回家后先去问问生病的奶奶好些了吗?妈妈下班回来,爸爸让女孩去问问妈妈累吗。爸爸出门办事,妈妈让女孩去代说一句“路上骑车要小心”。
培养女孩乐于助人,要从小事做起。例如,妈妈蹲着洗菜,爸爸就可以启发女孩注意,并让她送去小板凳;奶奶生病卧床,妈妈让女孩给递水、送药。走在路上,看到老人手中的报纸或其他较小的东西掉在地上,让女孩帮助拾起。
教女孩乐于助人,还要注意启发女孩的同情心。女孩的行为绝大多数是由感情冲动引起的,而且行为过程带有很浓的感情色彩。那么,在让女孩做某件事情时,最好从启发她的情感入手,例如“你看那位老爷爷弯腰多吃力呀!赶快帮助她把报纸捡起来吧!”这比“你应该帮助老人”的效果好得多。
培养女孩乐于助人,还有赖于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的榜样作用。女孩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的行为,常在女孩身上反映出来。因此,家庭成员间互相关心,邻里间的互相帮助等,都能直接地教育女孩。
家长对女孩的行为持何种态度,也是起重要作用的。对于女孩热心帮助他人的做法,家长要予以肯定、支持。万万不可教育女孩“少管闲事”,甚至女孩因帮助了别人还挨批评。要知道家长的态度时时影响着女孩,是在塑造着女孩的未来。家长在启发、支持、赞赏女孩助人为乐行为时,还可逐渐地向女孩讲明为什么要这样做,帮助女孩提高认识,逐渐形成较为明确的行为标准,亦即提高女孩的道德认识。
让女孩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
合作交往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21世纪是竞争激烈的时代,对人的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合作而安身立命,因合作而完善人生的经历,相信每个年轻的父母都曾亲身体验过。女孩虽然年幼,但合作的重要程序却丝毫不减,无论是拥有现时的快乐童年,还是顺利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都需要她们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及必要的行为经验。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作之道,他必然走向孤僻之道,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
今日身边的女孩多是独生子女,容易养成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气,然而她们将来要适应的却是充满挑战的社会,有责任感的父母应该摒弃“树大自然直”的懒汉想法,未雨绸缪,在女孩的重要观念养成之初便进行必要的引导。
现代社会在要求人们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又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其实,这两点并不矛盾。同样,人在社会上,如果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合作的能力,那么,她不仅在事业上不会有所建树,就连适应社会都很困难。
从女孩懂事时起,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女孩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女孩的合作能力呢?
(1)让女孩学会悦纳别人。所谓悦纳别人,是指自己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愿意接受别人。从实质上来讲,合作是双方长处的珠联璧合,也是双方短处的相互遏制。因此,只有相互认识到了对方的长处,欣赏对方的长处,合作才有了真正的动力和基础。所以家长要常和女孩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能因为别人有这个缺点或那个毛病,就嫌弃她、疏远她。为此,家长要教育女孩多看并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诚心诚意地加以赞美,而不是采取一种“不承认主义”。家长自己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应坚持这种态度来对待他人,成为女孩的表率。
(2)教女孩学会分享。假若女孩凡事都自私自利,斤斤计较,那么她就难以与人友好相处,更谈不上进行合作活动了。因此,家长有必要让女孩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慷慨大方,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这里面有些家长值得注意的原则和技巧问题,比如要让自己的女孩和别的女孩分享她所喜爱的玩具,切忌对她进行强迫,也无需向她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不妨这样跟她说:“你玩一会儿,让她玩一会儿,你们俩都高兴,不是很好吗?”适当地引导女孩,多给她鼓励,她就会感到分享对她不是一种剥夺,而是一种增添更新更多的乐趣的机会。当女孩较小时,父母不妨就对女孩进行这方面的“分享训练”。当女孩手中拿着画册时,父母可拿着一个玩具,然后温柔地、慢慢地递给她玩具,并从其手中取走画册。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女孩便学会了互惠与信任。
(3)让女孩多参加有利于产生合作关系的活动。家长可以让女孩玩一些诸如共同搭积木、拼图等需要协作的活动,还要鼓励女孩参与如足球、篮球、排球、跳绳等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既有团体之间的对抗与竞争,又有团体内部的协调与一致,这就更有利于培养参与者的合作精神。
(4)让女孩学会宽容忍让。
①要教育女孩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让她懂得她只是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不能对她娇惯,不能无限度地满足她的愿望,不能给她特殊权利,让她高高在上。
②要求女孩心中有他人,不要总是以“我”为中心,一切只顾自己。
③必要时让女孩有一些吃亏让步的体验,以锻炼女孩的克制能力。
④多给女孩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使之从中得到锻炼。让女孩在发生矛盾的后果中体味到只有团结友爱、宽容谦让,才能享受共同玩耍的快乐。
⑤要教育女孩理解和尊重自己的长辈,体谅长辈的辛苦,珍惜长辈的劳动成果和对自己的爱护。
⑥家庭成员间要友爱宽容,让女孩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使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步形成稳定的宽容忍让的良好品质。
女孩们将来要适应的是充满挑战的社会,有责任感的父母应该摒弃“树大自然直”的懒汉想法,未雨绸缪,在女孩的重要观念养成之初便进行必要的引导。
鼓励女孩去玩耍
一位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一群老鼠放在一个桌面上,让它们一个一个往下面的两个门跳:跳向左边的门,会碰得头破血流;而跳向右边的门,门会自动打开,门后放着甜美的奶酪,它们尽可以放开肚皮吃。经过几次训练,老鼠们尝到了甜头,乐滋滋地争先恐后往右门跳去。
就在老鼠们的选择方式固定了的时候,生物学家把奶酪从右门移到了左门。这下糟了,老鼠还没有回过神,仍争先恐后朝右门跳。自然,个个碰得鼻青脸肿。还好,经过最初的慌乱,老鼠又渐渐熟悉了新的情况,转身跳向左门。
刚尝到甜头,情况又变了:生物学家把门的颜色重新漆过,把奶酪一会儿放左,一会儿放右。这时,老鼠们惶惑了,反应也迟钝了。渐渐地,一个可怕的场面出现了:老鼠们变得固执起来,你就是明明白白把奶酪放在左门边,让它看见,它仍旧不顾一切地朝右门跳去,哪怕碰得血肉模糊也在所不惜。如果此时继续强迫它去做跳左或跳右的选择,场面就更可怕了:老鼠或是四肢乱颤,口吐白沫,或是吱吱乱叫着狂咬自己,直至最后全都昏死过去……
由此,生物学家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如果强迫动物去不断地改变行为方式,在它应变不过来的时候,就会坚决拒绝,甚至以自戕来抗拒。无独有偶,一位教育学家说得好:“只有纵情发展女孩们的天性,才能培养出大胆创新、勇敢质疑的头脑。如果一心一意要培养顺从听话的‘乖’宝宝,就不要梦想培育出智慧如天马行空的优秀人才。”
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情形:家长看到女孩在学习,就满心欢喜,仿佛读书的不是女孩而是她自己;如果看到女孩在玩,心里就不舒服,总要给女孩加点学习任务,女孩半个小时做完了作业,想出去玩,家长说不行,你再做10道数学题。不一会儿,女孩又做完了,家长说再加一篇文章,结果女孩一整天都在做作业。久而久之,女孩就会觉得,父母说话不算话,即使早做完了也仍然不能玩,还会被多加作业量,不如慢慢做,于是就会养成拖拉磨蹭的学习习惯。
其实,玩是小女孩的特点和天性,天天关在屋子里学习会让她感觉憋闷、压抑,旺盛的精力得不到宣泄。在低年级的时候,女孩对父母依赖性强,还不敢反抗父母,她就只能通过边做作业边玩来表达自己的不满。随着年龄的增加,父母的威信逐渐降低,女孩为了躲避作业,就会偷偷溜出去玩,而且玩起来特别疯,仿佛要把前面耽搁下来的玩耍时间在这次全部补偿出来一样。
学习不是搬砖头,不是说时间长了,就能多搬几块的。家长这种做法,一是反映出家长自身缺乏“效率”观念,以为通过延长学习时间,就能让女孩学到知识,谁知延长了女孩的学习时间,却降低了学习效率,导致女孩养成拖拉的不良习惯。二是说明家长不尊重女孩,没把女孩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头脑中还残留着“你是我的女孩就该听我安排”的观念,还是一副家长制作风。对此,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有明确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生活。”玩,对于女孩的成长,就像维生素一样必不可少,是女孩最喜欢的活动,是适合女孩人格健全发展的活动。我们随处可以发现,女孩在玩时都很投入,很快乐。虽然是在玩,但却像认真地做事。由此可见,休息、闲暇、活动对女孩多么重要。而玩,正是女孩们休息闲暇时间里一项主要活动,玩也是儿童的一种不可忽视的权利。
女孩一生下来,就开始通过玩来了解世界。玩不仅有助于拓展女孩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培养她们坚强的毅力和互助精神,增加她们与人交往的机会,以及学会理解他人、控制自己的本领。作为父母,千万不要以学习为名泯灭了女孩好玩的天性。文学家老舍先生特别珍视儿童的天真,认为这是天下最可贵的,万万不可扼杀之。他有一句名言:“哲人的智慧,加上女孩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可见,女孩的天真,在他眼里是何等重要,何等神圣!
怎样指导和帮助女孩去玩,让女孩好好玩呢?
(1)给女孩玩耍的时间。女孩只要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家长就应该支持女孩去玩。老舍先生有四条与众不同的教子“章程”,其中有一条:“应多玩,不失儿童的天真烂漫。”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只有玩得好了、休息好了,女孩学习起来才有充沛的精力。
(2)陪女孩一起玩。玩是女孩的权利,但女孩在小的时候常常不知道怎么玩,父母就要陪女孩一起玩了。在玩中不要教训女孩,不要总想给女孩增加点智力内容,玩就是玩,您也不要总说女孩笨,连玩都不会这些话。玩是为了放松精神的,如果女孩玩耍时还要不停地接受训话,那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3)在玩中帮助女孩。女孩毕竟还是需要指导的,当您和女孩一起游戏时,可以帮助女孩,如在对待输赢的心态上,在自信、细心、耐心等方面,都是可以培养的。
(4)鼓励女孩和朋友一起玩。父母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而且女孩也需要外出接触更多的同伴和更宽广的世界。所以,父母要经常鼓励女孩到外面和大家一起玩。在玩中,女孩不仅放松身心、增长智力,还学会与他人交往,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等。
(5)给女孩一些玩的规则。让女孩拥有玩的权利,并不等于放纵女孩玩的内容或方法,父母和女孩谈一谈,告诉女孩你内心的担忧,告诉女孩有些东西可以玩,有些东西最好不玩,有些东西根本就不能玩。告诉女孩规则是必须遵守的。
朋友多了路好走
如果我们对刚理完发的女孩说:“什么发型,难看死了!”青春期女孩的反应多半是鼻孔里冷冷地一声:“哼!”潜台词是:“你懂什么!”不过,如果这句话是出自同学之口,那可就不得了了,她很可能会把费了好大的劲理成的心爱发型弄乱重来。
“一起去公园转转吧!”节假日里,父母好不容易安排妥当一次充满温馨的出游,可女孩的反应已远远不再是童年时的欢呼雀跃,取而代之的那份勉强与拖拉倒像是你让她去拔牙:“非得我也去吗?”更有甚者,干脆一口拒绝:“不行,我和同学还有事呢。”后来你才得知,所谓“有事”不过是陪同学或朋友去商场挑一张光碟而已。
为了女孩的生日,父母亲转了无数商场,跑得腿脚发软,精心挑选了合体的衣服作为礼物(当然是父母认为既漂亮又大方的),可是女孩完全不领情;更让父母伤透心的是,在甜言蜜语向你争取到生日聚会的赞助以后,名单中却没有你的位置……
如果你已经有了上述类似的经验,切莫气愤伤心,因为你并不孤独,有许多家长与你一样有着共同的感受;如果你还没有这样的“机会”,也别太早得意,因为你恐怕在劫难逃。在子女的青春期内,这是一道少不了的风景线。不必埋怨女孩“没良心”、“不懂事”,更不用怀疑自己什么地方没有尽职以致女孩疏远了你。就如同女孩在三四岁时,曾有一段什么都要“我自己来”一样,这是又一次生命的飞跃。
心理学家对此有个十分贴切的称呼:心理“断乳期”。身为父母者都知道,无论是母乳还是牛奶喂养,婴儿断奶后的营养非同小可。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糖类等样样都少不得,因为这些将替代母乳和牛奶供给女孩身体发育所必需的一切,几乎所有的家长对于女孩断奶后的营养问题都关心备至。从人的心理发展来说,青春期与婴儿断奶期十分相似,是一个心理“断乳期”。友谊就成了心理“断乳期”的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