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侃立身做好官
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五月,陶侃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荆州(治所在今湖北省江陵市)刺史,荆州一带的百姓们高兴得奔走相告,因为他们早就听说陶侃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有“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的美誉。
陶侃的确不同于一般醉生梦死的官僚。陶侃出生贫苦,凭着才干和军功,由一个小官吏一步步升为地方长官。在陶侃任广州刺史时,曾平定王机等人的叛乱,因此被封为柴桑侯。平叛之后,日常无事,陶侃每天清晨要把书斋里的一百块砖搬到室外去,到了晚上,又把这一百块砖搬回书斋。别人看了很奇怪,问陶侃干么这么搬来搬去,白费力气。陶侃回答说:“我立志收复中原,就要准备艰苦奋斗,如果成天生活很安逸,身体也得不到锻炼,以后怎么能担起这个重任呢?”所以,陶侃用穷乏自身的方法来砥砺意志。
陶侃从广州调到荆州后,办事更加勤奋。陶侃常常说:“大禹是圣人,尚且爱惜每一寸光阴;我们这些普通人,就应该爱惜每一分光阴才对!如果只知道安逸享乐,醉酒嬉戏,活着无益于当世,死了无闻于后代。这不是自己抛弃自己吗?”
陶侃对有些官吏崇尚清谈、不务正业的恶习,深恶痛绝。倘若谁因饮酒赌博,误了公事,陶侃便命人把他们的酒具、赌具全扔到江里去,甚至抽他们一顿鞭子。
陶侃不仅珍惜时间,而且珍惜物品。有一次,陶侃外出,在田间遇到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把尚未成熟的稻禾。陶侃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你拿它有什么用啊?”
那个人笑嘻嘻地回答说:“没什么用。我是走路经过时,顺手把它拔下来的。”
陶侃一听这话,立即发火了:“好啊。你自己不种田,还要闹着玩,糟蹋人家辛辛苦苦种的庄稼!”马上命人把他抓起来,狠狠地抽了一顿鞭子。
这件事传开后,大家都注意爱护庄稼。于是收成好了起来,荆州地区逐渐人人都能有吃有穿了。
陶侃还重视废物利用,不浪费任何东西。当时因为造船,剩下了许多锯末和竹头。干活的人认为这些东西没用,准备把它们打扫干净。陶侃说:“扫掉了多可惜啊!赶快把它们收拾好,存起来。以后还能用。”收拾的人觉得奇怪,不知道这些木屑、竹头还能派什么用场。
有一次,陶侃会集亲友,可是雪后初晴,道路泥泞,在上面走,一不小心就会摔一跤。陶侃让人把以前存放起来的锯末拿出来,洒在地上,很快吸干了水份,使路好走起来。
后来,桓温带兵去讨伐西蜀,又要造船,但是钉子不够。陶侃便让人把竹头拿出来,做成竹钉,用到造船上去了。
由于陶侃处处爱惜时间、人力、物力,他所管辖的地区,节约勤俭蔚然成风。这对于陶侃为国家建树功业都有积极的作用。
做官与做人,本有先后之分。若不会做人,又怎么做得好官?即使勉强做官,也必将遗害百姓,辱及切身及父母。所以,做官应先立身做人,只有做得好人,方可做得好官。
二、张廷玉代子谦让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三月,数百名举子参加殿试之后,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结束了。士子们在焦急地等待着结果。此时,谁不望金榜题名,谁不望名列前茅呢?然而,就在张榜之前。却发生了一件历次考试中罕见的事,它不是人们担心的权贵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而是一位身居高官的人代子谦让,把其子本来列在一甲的名次降到了二甲。随着考试结果的公布,以及雍正帝为此事所拟谕旨的颁发,大学士张廷玉代子谦让之事很快在世间广为流传。
张廷玉(公元1672年—公元1755年),宇衡臣,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之子,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中进士后步入仕途,雍正初晋大学士,后兼任军机大臣。张廷玉虽身居高官,却从不为子女们谋求私利。张廷玉秉承其父张英的教诲,要求子女们以“知足为诫”,其代子谦让一事即为突出的例子。
张廷玉的长子张若霭在经过乡试、会试之后,于雍正十一年三月参加了殿试。诸大臣阅卷后,将密封的试卷进呈雍正帝亲览定夺。雍正帝在阅至第五本时,立即被那端正的字体所吸引,再看策内论“公忠体国”一条,有“善则相劝,过则相规,无诈无虞,必诚必信,则同官一体也,内外亦一体也”数语,更使他精神为之一振。雍正帝认为此论言辞恳切,“颇得古大臣之风”,遂将此考生拔置一甲三名,即探花。后来拆开卷子,方知此人即大学士张廷玉之子张若霭。雍正帝十分欣慰,他说:“大臣子弟能知忠君爱国之心,异日必能为国家抒诚宜力。大学士张英立朝数十年,清忠和厚,始终不渝。张廷玉朝夕在朕左右,勤劳翊赞,时时以尧舜期朕,朕亦以皋、夔期之。张若霭禀承家教,兼之世德所钟,故能若此。”并指出,此事“非独家瑞,亦国之庆也”。为了让张廷玉尽快得到这个喜讯,雍正帝立即派人告知了张廷玉。
自从科举制度兴起之后,金榜题名便成了读书应试者的奋斗目标。按照常理,得到儿子考中一甲的喜讯,作为父亲没有不为之高兴的。然而,张廷玉却不然,张廷玉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还年轻,一举成名并非好事,应该让儿子继续努力奋进。于是,他没有将喜讯通知家人,而是做了另一种安排。
张廷玉要求面见雍正帝。获准进殿后,张廷玉恳切地向雍正帝表示,自己身为朝廷大臣。儿子又登一甲三名,实有不妥。没容张廷玉多讲,雍正帝即说:“朕实出至公,非以大臣之子而有意甄拔。”张廷玉听罢,再三恳辞,他说:“天下人才众多,三年大比,莫不望为鼎甲。臣蒙恩现居政府,而臣子张若霭登一甲三名,占寒士之先,于心实有不安,倘蒙皇恩,名列二甲,已为荣幸。”按照清代的科举制度,殿试后按三甲取士,一甲只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称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同进士出身。凡选中一、二、三甲者,可统称为进士,但是一、二、三甲的待遇是不同的。一甲三人可立即授官,成为翰林院的修撰或编修,这是将来高升的重要台阶;而二、三甲则需选庶吉士,数年后方能授官。也有二、三甲立即授官者,但只是做州县等官。张廷玉是深知这一、二甲的这一差别的,但是为了给儿子留个上进的机会,他还是提出了改为二甲的要求,雍正帝以为张廷玉只是一般的谦让,便对他说:“伊家忠尽积德,有此佳子弟,中一鼎甲,亦人所共服,何必逊让?”张廷玉见雍正帝没有接受自己的意见,于是跪在皇帝面前,再次恳求:“皇上至公,以臣子一日之长,蒙拔鼎甲。但臣家已备沐恩荣,臣愿让与天下寒士,求皇上怜臣愚衷。若君恩祖德,佑庇臣子,留其福分,以为将来上进之阶,更为美事。”张廷玉“陈奏之时,情词恳至”,雍正帝“不得不勉从其请”,将张若霭改为二甲一名。不久,在张榜的同时,雍正帝为此事特颁谕旨,表彰张廷玉代子谦让的美德,并让普天下之士子共知之。
张若霭十分理解父亲的做法,而且不负父亲的厚望,在学业上不断进取,后来在南书房、军机处任职时,尽职尽责,颇有其父遗风。
张廷玉代子谦让的事。一直为后人所称道。人们只是盛赞其谦让之美德,而忽略了他的良苦用心。其实,张廷玉和千千万万个做父亲的人一样,也是望子成龙。所不同的是,张廷玉知道一个人的上进,要靠自己的努力。因此,张廷玉积极为儿子争取的.只是给儿子留下不断上进的机会。这种教子方法是值得后人借鉴的。
在过分优越的环境中,后代总是容易娇生惯养,导致自立能力很差。因此,为官者切不可以权势滋长子女的贪婪,而应让他们学会做人道理。
三、容人之量:吕蒙正肚里能撑船
大权在握者,应只求正直为人,公正处事,不计较背后言论;若认真追究,也是胜之不武、败之无能。
北宋的吕蒙正在少年时代,就随失宠的母亲一起,被狠心的父亲逐出家门,开始了清寒艰辛的生活。有一年年关将近,吕蒙正穷得拿不出食物祭祀灶神,只得奉上清水一碗、七绝诗一首。其诗曰:一炷清香一碗泉,灶君司命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蒙正文章不值钱。从诗里可以看出吕蒙正对自己的遭遇的愤恨,也显示出他的才智与幽默。
吕蒙正从此日夜发愤读书。皇天不负有心人,吕蒙正在科举殿试中独占魁首,成为令人羡慕的状元郎,从此他步入了仕途。吕蒙正的宽厚恤民、持正不阿的为政作风,深得宋太宗的赏识,因此在他踏入仕途12年后,便被宋太宗提拔为参知政事,这是一个与宰相同议朝政的副宰相之职。吕蒙正仕途一帆风顺,升迁迅速,令同僚刮目相看,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忌恨。
吕蒙正担任新职后的第一天,去宰相议事办公的政事堂上班,他在同僚的簇拥和陪同下,进入大门,穿越庭院,经过通道,向政事堂走去。吕蒙正所经之处,官员竞相从两边的厅往里走。
这时,只听一个官员在一间房里嘀咕道:“这个小子也配当参知政事吗?”这话虽然声音不大,却清楚地传到陪同吕蒙正的一行人的耳朵中。吕蒙正好像什么也没听见,目不斜视,眉也不皱一下,继续往前走。一个同行的官员却气愤之极,认为这是藐视宰相的无礼行为,他马上停下来,刚表示要派人去追究这件事,就被吕蒙正一把拉住,一道进了政事堂。
办完公务退朝时,这位官员还为此事耿耿于怀,很后悔当时没有坚持查找说话的人,他对吕蒙正说:“您今天刚来政事堂上班,就有人跟您过不去,而您却如此平静,像没听见一样。身居宰辅之位,没有威严哪行!今天如不查处这个人,今后便会不断有人来捉弄您。现在追查还来得及!”
吕蒙正十分平静地说:“说这话的人或许是一时说漏了嘴,这与他固然无益,但对我也无所损。一旦要追查,就会弄得满朝风雨,别人会笑咱们小题大做;真查了出来,知道了这人的姓名,就会一辈子也忘不了。何苦要为这点小事记恨他一辈子呢?”
官员们都钦佩吕蒙正气量大,说他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实际上,这也是吕蒙正聪明过人、深得为官之道的体现。身居宰辅高位的人,与下级官员相计较,胜了,别人会说是以势压人;输了,别人不是说你无能,就是说你本来就理亏。总之,无论怎样,都得不偿失。“大人不计小人过”,才是聪明人的高明见解啊!
吕蒙正曾三次登堂为相,前后执掌朝政长达十多年时间,被人称为一代名相。应该说,吕蒙正在仕途上,从自己的这种高明的见解中得益不少。
四、傅昭廉洁谨慎留英名
当官的要诀,概括起来只有3个字:清、慎、勤。了解这三点,就可以保住官职,远离耻辱,可以得到上司的赏识,得到下属的拥戴。
纵观历史,大凡名垂青史的官员都是尽心尽责为民请命的清官,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好官。俗话说: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为官到底该如何?要自身清正廉洁、谨慎处事、勤政爱民。对官员的评价最有力的衡量标准是老百姓,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为官者只有做到了清、慎、勤,那百姓的评价应是公正的,好官会被铭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