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经商从做人开始:李嘉诚给年轻人的忠告
18666800000015

第15章 长江不择细流(1)

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准备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去等待和创造每一个生意机会。

——李嘉诚

“准备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去等待和创造每一个生意机会。”

这正是李嘉诚生意成功的重要法宝。

在李嘉诚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屋村黄埔花园屋村的项目上,李嘉诚就是运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以其惊人的耐力获得成功的。

1981年,李嘉诚就准备推出这一宏伟计划。当时,黄埔花园所用地盘是黄埔船坞旧址,按港府条例,工业用地改为住宅的商业办公楼用地,应当补交地皮的差价。而当时正好是地产狂热的阶段,按协议的价格,和黄需补地价28亿港元,由于代价太大,李嘉诚不得不对此计划暂缓实施。

1983年,香港地产业出现低潮,李嘉诚立即抓住大好时机,与港府进行谈判。结果他仅用39亿港元就获得了商业住宅的开发权。这样,李嘉诚大大降低了发展成本,屋村的每平方英尺成本不及百元。屋村计划尚未实施,李嘉诚就取得一笔可观的价值。就此一点,可见他经商术的高明。

1984年9月2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订。香港前景骤然明朗,恒生指数回升,房地产界又大显神威。因此,1984年年底,李嘉诚领导的和黄共投资数十亿港元兴建黄埔花园屋村。

这样宏伟的屋村工程在香港地产业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即使在世界范围,它也足可称雄。据行家估计,整个项目完成以后,李嘉诚及和黄集团能获利60亿港元。如此高的回报,实属罕见。地产低潮补地价,地产转旺大兴土木,地产高潮出租楼宇(整个计划分12期,首期1985年推出,1990年全部完成),这就是李嘉诚在香港地产界立于不败之地的秘密之所在。

紧抓住政策的手

许多钱不是靠我的经营才能,而是靠政策赚来的。

——李嘉诚

真正的经营者不仅善于影响政府决策,使政策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倾斜,而且,即使在有关方针政策并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他们也能做到应付自如、游刃有余。

1963年,“中共即将武力收复香港”的谣言四起,香港人心惶惶,触发了自“二战”后第一次移民潮,移民以有钱人居多,他们纷纷贱价抛售物业,新落成的楼宇无人问津,整个房地产市场卖多买少、有价无市。地产、建筑商们焦头烂额,一筹莫展。

拥有数个地盘、物业的李嘉诚忧心忡忡。他不时看报纸,密切关注事态发展。香港传媒透露的全是“不祥”消息。作为资产者,最关注的莫过于“中共会不会以武力收复香港”。

“不可能,中共若想武力收复香港,早在1949年就可趁解放广州之机一举收复,何必等到现在?香港是大陆对外贸易的唯一通道,中共并不希望香港局势动乱。”

经过深思熟虑的李嘉诚,毅然采取惊人之举:人弃我取,趁低吸纳。

李嘉诚又一次判断正确。1977年,这是李嘉诚事业上不寻常的一年。香港境外的大气候由阴转旺,世界性石油危机已成为历史,香港经济以113%的年增长率持续高速发展。百业繁荣刺激了地产的兴旺。李嘉诚以他丰富的经商经验和敏锐的政治嗅觉,为自己的地产事业又添上了辉煌的一笔。这为他成功地赚钱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1995年度中国十大富豪之首的亿万富翁。

李嘉诚将自己发家的“秘密”归结为:依靠政策赚钱。

他说:“许多钱不是靠我的经营才能,而是靠政策赚来的。要说我有过人之处,那就是我比别人更会利用政策。”

的确,优秀的经营者不仅要非常熟悉国家以及主管部门的有关方针政策,而且要善于领会政策变动的精神、原因以及趋势,并以此来具体指导自己的经营活动。因此,一个企业自身的经济行为必须在符合国家政策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才能正常运行和发展。但是,精明的经营者决不会守株待兔般坐等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他们会以自身的行动来影响政府的决策。

不放过每个机会

机遇来了,许多人都能发现,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

——李嘉诚

李嘉诚最初萌发独立创业的念头,是基于对时势的准确判断。

20世纪中期,大批难民从陆路涌向香港,使香港人口从40年代的五六十万人一下子激增到了1950年的近200万人。这批内地人给香港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劳动力,也使香港本地的市场容量扩大了许多。

此外,外国资本家在大陆利益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设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的外国洋行及工厂,纷纷撤到香港。

这一切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20世纪30代初世界经济危机以及日本占领时期给香港带来的创伤。香港经济获得了资金的起动力和人才的辅助力,加上南洋大量的廉价劳工,使香港经济获得了翻身的机会以及重振的基础。

不过这时的香港却谣言四起,认为中国政府会趋胜利之威,收复香港,弄得大家人心惶惶。

但是,整个世界经济自“二战”后迅速恢复,开始迅速增长。这一切都显示着香港经济起飞的迹象。

李嘉诚坚定地看好香港经济的前景。他十分肯定地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创立自己的事业,现在是最好的时机,不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则悔之晚矣。

李嘉诚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毅然辞工,独立创业的。他选择塑胶业且作为发展方向,是基于两种考虑。

首先,他在塑胶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全盘经营塑胶厂的经验,这完全可以作为他创业的本钱。

李嘉诚后来在回忆塑胶公司的经历时,感慨地说:“这段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锻炼,尤其是做推销员,使我学会了不少东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这些,是我今天用10亿港元也买不到的。”

其次,塑胶业在当时世界上尚属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塑胶制品加工容易,投资少、见效快,适宜小业主经营。塑胶原来从欧美日进口,产品既可在本地市场消化,又可扩展到海外,销售渠道比较广。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

李嘉诚为什么能做出如此明智的选择呢?这是因为他在工作之余,时刻不忘关注时局的变化,对各种行业前景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机会和挑战,都有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法。因此,他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

每个正在或者企图创业的人,都有必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前景有清醒的认识。经营往往受非人力所为的客观因素影响,我们应该明查善断,未雨绸缪。

机遇来了,许多人都能发现,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成功者没有天生的把握机遇的能力,他们只不过是在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而已。

洞悉危机所在

一个企业跟一个手表一样,一个齿轮坏了,表就停了。

——李嘉诚

李嘉诚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可以在一项业务的极盛时期洞悉其危机所在,然后迅速做出新的部署和尝试。现在看来,读书不多的李嘉诚之所以能学得这样一套经商的高超技巧,除了其在工作中的留心观察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善于学习一切先进的知识和理论。

这一点早在他童年时就已经十分明显了。1940年,李嘉诚随父母为避战乱来到了香港,为解决广州话和英语的障碍,他以表妹、表弟为师,勤学苦练,很快就能讲一口流利的广州话。特别是学英语,简直是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一到夜深人静,他便独自跑到路灯下读英语。

1942年,李嘉诚14岁,父亲因病去世,家境的贫穷使他过早地走向社会。为了生存下去,李嘉诚与他母亲一起挨家挨铺找工作,但却没有着落。母子俩拖着满是血泡的双脚回到家中。终于,经过艰辛寻找,李嘉诚进入一个茶楼做跑堂。他把闹钟调快10分钟,每天都是第一个赶到茶楼,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即使是那样恶劣的环镜下,李嘉诚仍然利用短暂的空闲默读英语单词。

正是靠了这样一种学习精神,当年他生产塑胶花的时候,塑胶花行业正大行其道,大有带动香港工业起飞之势。然而李嘉诚却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前途有限,于是转向房地产发展,全力拓展房地产市场,并在紧接着面来的房地产高潮中获得可观的回报。

那时的李嘉诚,已经成为香港炙手可热的富豪级人物,可他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在香港房地产最高峰时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危机。1997年,他开始不断出售手上的物业,努力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把资金纷纷投于电讯、基建、服务、零售等多个领域,使集团避开了金融风暴中楼价大跌的重大打击。

在后来的几年中,李嘉诚调拨更多的资金发展高科技项目和电讯业务。同时,和记黄埔在海外的投资,比如加拿大的石油、英国的货柜和巴拿马运河港口等,也正一步步发展起来,这样的投资技巧完全是李嘉诚依据自己对全球经济走向以及各行各业基本趋势的认识而做出的。

李嘉诚在数十年的经营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地调转企业经营的船头,另一方面又不断地使自己的航船变得更加庞大和结实——正是依据这两点——他才能在巨大的金融危机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事不过三

大前年赚了,前年赚了,去年也赚了,如果今年还能赚到那就好了。可是这个世界没有那么顺利的事。

——李嘉诚

经营理念是一切企业经营的根本。李嘉诚认为,正确的经营理念是经商成功的一半,经商必须有正确的经营观念和使命感。公司的经营观念和方针如果明确,经营者和管理监督者,就能基于这些观念和方针,达到有效领导;员工也遵守这种观念和方针,判断是非,人才自然容易培养。而相反没有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针,就会使公司的方针缺乏一贯性、连续性和统一性,使经商过程被情势或热情所左右,当然既不容易培养出真正的人才,也容易导致公司的经营混乱。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懂得利用经营理念进行创新和发展的道理,他们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对过去的老办法加以革新,用崭新的观念领导公司继续前进。

老办法经营事不过三,是企业经营的常规,好的商人在经营中总有成功的经验和手段,而这些手段往往是获得成功的本钱。但是我们常常发现好事情接连出现了三次以后,就会有失败跟随而来。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因为人的本性往往是连续胜利三次以后,就会自大起来,做事也就不专心谨慎了,如此就变成自以为是,我行我素,该做的事情不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反倒做。所以经商时不可因顺利而冒进,越是成功越要注意。

李嘉诚对于李氏企业的经营也是本着这样一种态度进行的,他总是透过参股控股来获得其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而在这种控股过程中,总是在权衡了对方与自我实力的基础上,以尽量少的投资来获得尽量大的收入。可以说,李嘉诚的一生,投资中从未出过重大的失败,而这正是他稳妥经营战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