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难题咨询手册
18771000000094

第94章 好性格要不断修炼(3)

(四)要学会与他人相处,善于察言观色

观察别人的喜好与行为特点,了解什么样的话题对方最感兴趣,这样,与人交往时就能投其所好,使人觉得你容易接近,容易成为朋友。

(五)还可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广泛的兴趣会使人将心理活动倾注于活动之中,而减轻对自我的过分关注;还会使人的不良情绪在兴趣活动中得到很好地宣泄与转移;兴趣犹如一条纽带,会把具有共同兴趣的人连接起来,从而使与人际交往的融洽程度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青少年正处于性格形成定型的时期,可塑性还很大,性格的内向,可以进过自己的努力变得开朗。

★8.他不能和年轻女性轻松谈话

问题困扰

小章最近一直在为一件事情苦恼着,似乎很难以启齿。他今年二十五岁,年龄也不小了,但我一直没有谈过恋爱。他的性格很内向,老家是农村的,也许内心有些自卑,一和女孩子说话小章就紧张,而和男孩子交往就没什么障碍,他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心理疾病。他很想改变一下自己的性格,可又不知道从何入手。

分析解答

单就小章目前描述的与异性交往过程中表现的情况看,可能患有“异性社交恐怖症”,建议去咨询一下这方面的心理医生。

自卑的人大多数都认为是别人“看不起”自己,可实际上,这是由于自卑的人对自我的评价偏低,并且把这种低评价投射给别人的结果。换句话说,你用自己的标准评价自己,得出自己“不够好”的结论,同时认为别人也在用同样的标准评价你,所以别人的结论必然也是一样的。这样的推测,看起来是对的,但是它实际上是不合理的,因为你的评价体系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家庭、教育等等,而且和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这种体系与其他人有很多具体的区别,不能把“自己的”当作“大家的”。

摆脱自己的异性恐惧感,提高自信是根本。心理学家分析,社交恐惧症往往缘于过于自卑,以至无法作出正常的社会应对。一位心理学教授就曾这样指出:“社交恐怖症者对自己太过于专注,例如一次普通的谈话,很简单,就是注意对方的谈话内容。但害羞的人所担忧的却是他给对方留下的是怎样的印象。这样一分神,他就往往跟不上对方讲话的内容。所以社交恐怖症者必须停止考虑自己而将注意力转向对方”。改变自己一方面要调整观念,一方面要在行动上进行控制。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表现有一种期望,如果达不到或预计不能达到期望,你就会产生自责,甚至回避交往,这是需要调整的。不论你表现出来的状态是否符合你的期望,你都要坚持与异性交往的行为,同时降低“期望”,只要你每次能进步一点点,就算是成功。从两个方面同时入手,坚持一段时间,你会有所改变的。

可见,对于社交恐怖症患者来说,一定要树立自信,认识自己的优势,在交往中积极地鼓励和暗示自己。只有自己先悦纳自己,才能在交往中自然大方,挥洒自如。

★9.她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怎么办

问题困扰

小源从小就是个害羞的人,只要是必须在人前说话的场合,她就很紧张,会脸红、出汗、心跳加剧。她自己心里也知道这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是控制不住自己。每当小源看到别人成熟大方的样子,就很羡慕。而且,小源将来的工作是管理方面的,她不知道怎样才能改掉自己害羞的毛病,怎样才能让自己也变得像其它人一样成熟大方。

分析解答

害羞是人的天性。有时我们会将害羞视为单纯、质朴的象征,害羞究竟是好是坏,不能一概而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十分害羞的人,他们一方面对自己缺乏信心,不在喜欢公开场合活动,遇事犹豫不决,不善交际,但另一方面又往往勤于思考,凡事很为他人着想;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开朗大方的人,他们往往对自己十分自信,善于交流沟通,能够捕捉到较多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太过冒失,容易与人争执,从而得罪和伤害了他人。可见害羞也不是完全不好。凡事都有一个“度”的问题,不能超过限度,过度的羞怯会使人消极保守,沉溺在自我的小圈子里,不利于一个人的成功,甚至会造成心理障碍。很多羞怯程度很高的人都希望能使自己有所改变,变得乐观外向一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

一般来说,害羞可能带来的如下弊端:不敢与陌生人接近从而减少于人交往的机会;不敢表达意见因而丧失个人权利;使人神经过敏,反应过度;增加依赖的心理而无法培养独立人格;常常因紧张而临场表现失常等等。

如何克服“羞怯”呢?有很多方法:

(一)接受自己“害羞”的现实

人的性格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果你已经形成了羞怯的性格,不要刻意追求奔放和外向,就像“邯郸学步”一样,到头来把自己的优点都丢失了。要认识到羞怯的人身上有很多长处,勇敢地承认自己就是“害羞”,同时也承认他人的长处,这样当别人注意到你的这方面时,你才不会紧张和掩饰自己,采取随和的态度,也只有这样,同别人的关系才能密切和友好。应顺其自然地表现自己,不要老是考虑别人会怎样看待自己或自己怎样迎合别人;相信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差,而别人也不是十全十美,自己是一个同别人一样有思想、有性格、有自尊的独立、完整的人,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强于他人。

(二)多参加团体活动

刚开始参加团体活动会不适应,很紧张。有一个小窍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当你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无论正是或非正式的聚会,应该记得手上握住一件东西,如一本书、一块手帕或其它琐碎的小东西。这样可产生一种比较舒服和安全的心理效应,从而有助于消除紧张和羞怯感。

(三)记下你感到不安的事情

当你记下你的害怕与担心时,你会觉得这些害怕和担心不可思议,而且完全没有必要。这是极有效的自我心理治疗方法,并且你可以为此预先做好克服它的准备。

(四)改变你的身体语言

害羞的人往往给人以孤僻、冷傲的表象特征,而实际上他们内心深感胆怯、孤独与渴望交流,但因为其表象使人们无法了解这些信息,反而回应以远离和同样的冷傲不屑,从而令害羞的人越发感到不安。改变这种状态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改变身体语言。人际交往的身体语言中,最具魅力的是微笑。微笑是友善的表示、自信的象征。微笑可以使你摆脱窘境,可以缩短你与他人之间的感情距离,可以化解朋友间的误会,同时微笑可以减少你羞怯的感觉。

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同时了解了专家的一些建议,听取朋友关于交际的成功经验,也许并不能让你一夜间就能完全克服羞怯心理,也许你内心深处仍感到害羞。但是,只要你不断和人们沟通,努力锻炼自己,那么你就能拥有自信与大方的笑容。

★10.他这么自私该怎么办

问题困扰

小强在家里是独苗,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里的大人处处以其为中心,小刚自己也不自觉地或不知不觉地以家庭的“中心人物”自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私的性格。小刚就在这种环境下形成了自私的性格。

分析解答

在家庭里,孩子应处于受教育的地位,衣食住行玩都应该由家长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合理的按排,切不可迁就他们的不合理要求。要纠正孩子的自私观念,家长就不能不合理要求给予满足,甚至是合理的要求亦不可百分之百给予满足。

欲望是滋生自私的根由,欲望的无止境,自私便随之而生。对儿童,家长切莫把他置于只享受,满足欲望,而不履行义务的特殊地位,要让他们懂得欲望的满足和履行义务是同等重要,如有好吃的,不是独自一个享用,而是主动与他人分享,在家务上,则常常想到自己应该帮父母干点什么。这样,孩子才会养成尊重长者,关心别人的习惯,而不会事事只想到自己。

自私心理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孩子不关心别人,只顾及自己的利益,不管什么东西到自己手中,别人就要不出来,久而久之就变得孤僻和自私。独生子女在家长的过分保护下,最容易有这种现象。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自私心理呢?

(一)家长不要一味迁就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自私不是天生带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造成自私心理的根源是家庭的娇惯和溺爱。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真是要星星不敢给月亮,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孩子以我为中心的毛病。俗语说“解铃还得系铃人”,因此,克服自私心理的关键是消除对孩子的过分支持、过分保护和对孩子“惟命是从”的现象。

(二)经常教育孩子关心他人

要经常教育孩子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当他有助人为乐的表现时要及时表扬。吃东西时有意识地让他先给长辈送去,最后留给自己,讲一些典型范例,让他学习。

(四)不要把自己的自私性格传给孩子

有一些父母本身就有自私心理,他们把自己的生活模式无保留地传给孩子,孩子也一点不少地照章行事,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在培养孩子的同时,家长应率先垂范,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克服孩子自私心理不可缺少的条件。

在孩子已经存在自私心理时,家长要及时给予关注并加以调适。自私作为一种病态社会心理,是可以克服的。作为自我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心理调适。具体来说有如下方法:

内省法。这是构造心理学派主张的方法,是指通过内省,即用自我观察的陈述方法来研究自身的心理现象。自私常常是一种下意识的心理倾向,要克服自私心理,就要经常对自己的心态与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观察时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这些标准有社会公德与社会规范和榜样等。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强化社会价值取向,对照榜样与规范找差距。并从自己自私行为的不良后果中看危害找问题,总结改正错误的方式方法。

(一)多做利他行为

一个想要改正自私心态的人,不妨多作些利他行为。例如关心和帮助他人,给希望工程捐款,为他人排忧解难等。私心很重人的人,可以从让座、借东西给他人这些小事情做起,多做好事,可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利他的乐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二)回避训练

这是心理学上以操作性反射原理为基础,以负强化为手段而进行的一种训练方法。通俗地说,凡下决心改正自私心态的人,只要意识到自私的念头或行为,就可用缚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弹不弹击自己,从痛觉中意识到自私是不好的,促使自己纠正。

对孩子的自私心理一定要加以及时的调整,帮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