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技巧的高低,不仅反映出说话者的口才水平,同时,也影响着沟通的效果。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父母只有掌握一定的说话技巧,才能和孩子进行更有效地沟通。
1.与孩子交流时应当多听少说
许多家长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都是自己说让孩子听。其实,这样的交流,家长不会了解孩子的想法与感受。家长应多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多让孩子说,而自己则应多听少说。
多听少说,是与孩子沟通中重要的一环。就算孩子真的犯了错误,父母也要静下心来,听孩子说出原因。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首先要了解真相。方法之一,就是积极聆听,以同情与认同的态度,站在孩子的立场,让他尽情倾诉,不要打断孩子说话,加插自己的意见与批评,否则,对孩子而言,交流对孩子来说根本就是无用的。专心倾听是父母的主要责任,孩子心中的感受得以抒发后,他的烦恼自然会消失一大半。
大耳朵、小嘴巴是最受孩子欢迎的。当孩子有话要对你说的时候,尽管十分忙碌,也不要说:“你看不见我正在忙着?等一下再说吧!”不然的话,当你有空想倾听孩子说话时,孩子可能已经失去再说的兴趣了,因此,当孩子想向你说话时,你必须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诚恳而温柔地蹲下来,细心倾听孩子的诉说。
当孩子功课上有难题时,父母不要马上指出他的错处或教导他正确的方法,也不要不时插嘴追问孩子:
“你究竟想到没有?”
“这么容易的题目,别的孩子早已懂得怎样做了!”
父母应该让孩子有一段空时间,让他慢慢思考,才可以获得灵感或唤回记忆。否则孩子在父母不断地催促下,会感到烦恼慌乱,无从做出思考。
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感受,不但可增进与孩子沟通的感情,也可以让孩子明白,当遇到任何烦恼时,回到家里都会得到爸爸妈妈的体谅和支持,这会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当然,孩子也更愿意在这种安全感中多与父母交谈和沟通,把自己的所感所想都倾诉给父母。
2.说话时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有些家长,常拿成年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甚至要求孩子做到与他的年龄不相称的高度。教育专家把这类家长的行为和思想命名为“成人主义”。
“成人主义”的家长要求孩子像成人一样思考、理解和行动,这对孩子来说不仅做不到,而且是一种不公平。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如果家长长期这样要求孩子,而孩子总是做不到,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认为自己微不足道,造成敌对情绪和反抗。因此,家长应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有位教育专家在他的《教育与家庭》一书中写道:
有一些家长,喜欢用完美无缺的标准,用高出孩子实际年龄的尺度要求孩子,这种持“成人主义”的家长总是对孩子挑剔指责过多,要求过高。他们认为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不是尊重他们,这样不光是极大地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而且使得孩子离家长远远的,有话也不愿意说,有情况也不报告,根本不与家长交流。
“成人主义”的家长总是这样问孩子:“你怎么总是这样?”“你为什么从不……”“你应该知道……”“我告诉你多少次了……”“你为什么总是孩子气?”“你什么时候能长大?”“你能不能……”
如果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抱着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换看法,就应该这样说:“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是怎样理解的?”“让我弄清楚是不是像你所说的。”如果家长肯丢掉成年人的认识框架,以孩子的眼光来理解孩子的世界,并给予引导,就会使孩子通过自己的经验学到知识。如果家长站在成人的立场,用成人的思维方式为孩子分析问题、指明方向,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去做,就会使他们怯于亲身去体验。如果家长坚持认为自己的知识渊博,滔滔不绝地向孩子灌输,不失时机地纠正孩子的错误,就限制了孩子自己去积累知识。
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孩子谈话,就是向孩子表示尊重他们的能力,尊重他们的独立性,这样有利于启发他们运用自己的思考与能力去探索。
尽管成年人对孩子所做的许多事情认为不尽如人意,但是也不能显出不屑一顾的样子。因为这样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自信,并把心扉向家长紧闭起来。
若想与孩子很好地交流和沟通,父母必须对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有所了解,特别是对孩子的所见所思及看人看事的角度有深刻体会。
孩子有很多想法未必与父母一致。当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情,而孩子因为自己的观点不同而加以拒绝时,父母不要即时做出强烈的反应,应先易地而处、站在孩子的立场想一想,这样有利于缓和与孩子的交流气氛,能够进一步有效促进父母与孩子的沟通。
3.与孩子谈话的内容要具体
和孩子谈话,内容一定要具体,如果过于空洞,则会导致孩子无所适从。
例如:在“学习”这个问题上,孩子听到家长说“认真点”这个词的时候,真正能够明白怎么认真学习的,真正认真去学习的人凤毛麟角。反之,那些语言里“认真点”少的家长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倒很不错,原因是什么呢?说“认真点”的家长通常并没有告诉孩子怎么学习才算是认真,怎么做才是认真,而往往只是用认真解释认真,孩子怎么会明白如何做才算是认真啊?就这样,一个汉语里非常好的词汇就被家长给用坏了。
在一本管理科学方面的书里有这么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是一位卓越的企业家,他曾公开地表示“讨厌质量”,但他著名的六个西格玛流程的主要焦点就是在提高质量、速度以及效率。最后的结果就是通用从每百万次35000个故障降低到了每百万次不到4个故障。这个质量管理的控制就在于不是从主观上对质量进行期望完成的,而是靠对质量实现的具体环节进行控制完成的。
所以,要想让孩子达到正确理解“认真”的意义,正确执行“认真”的目标,同样需要我们的家长耐心地、全面地、具体地、科学地给孩子讲解“认真”,并对“认真”做出具体的要求。
“认真”是形容词。形容词更多表达的是愿望和性质。如果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是需要用名词和动词表达和解释的。和“认真”一词相仿的单词还有“努力啊”、“细心点”等。可什么是努力?怎么努力?怎么做才是努力?努力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对的?我们的家长和孩子想的似乎就很不具体了。孩子在表达要“努力学习”的决心的时候,通常的表现不过是把嘴唇闭得很紧,还把拳头握得很紧,可结果又怎么样呢?正如许多家长说的那样,孩子就是只有三天的热度!毕竟努力不是掰手腕,使劲并不等于努力。
再说“要仔细”、“不要粗心”的问题。什么是仔细?怎么做是仔细?家长对孩子是否做过详细的说明呢?如果有的话,您的孩子不会粗心到现在!很多人似乎能说明白什么是粗心,但却基本没有人能讲清楚什么是仔细。
事实证明,越是频繁空洞地使用“认真”、“努力”、“仔细”等词汇,越说明家长教育认识的苍白,教育手段的无力。与其如此,趁早把这个词从头脑里忘掉吧。忘掉“认真”二字,从现在起不要和你的孩子说什么“认真”了,在需要的时候,与孩子说话具体些,并请告诉孩子该做什么,怎么做,多长时间做完就可以了。
4.用孩子易于接受的语言
说话讲究艺术,那是为了与人交往所必须的。凡是从事与社交有关的工作人员,都应当掌握这门艺术。这里所说的“与人交往”中的交往对象,在人们的心目中指的显然是“外人”,而不包括家庭成员,更不包括父母对孩子的交往。其实,这种认识和心理是不正确的,与家人交往,尤其是与孩子沟通,同样需要学会运用语言艺术。在与孩子的沟通中,用孩子易于接受的语言,就是一种家长应当掌握的艺术。
有关教育专家指出:“教育好孩子,父母是需要懂得与孩子的交往沟通艺术的。特别是与孩子说话的艺术,明显地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
确实,在现实社会中,许多父母是不注意这点的。甚至有的父母认为与孩子说话,没什么需要注意的,该怎么要求就怎么要求,难道他还敢不听咱的?是的,孩子在大多数父母眼里,他们只能听命于父母,因为他们还很弱小,根本无力与父母抗衡,更何况自己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自己怎敢违背父母的意志呢?
但是,教育专家告诉我们:“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他们虽然还小,但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好恶,有自己的爱恨,有自己的欲望。父母如果不考虑这些,只凭自己的一厢情愿采用孩子难以接受的语言与孩子说话,那么,你要想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则是很难的。”
在教育孩子时,只有放下架子,用孩子易于接受的语言,孩子才会真正把父母的话听到“心”里去,并实施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
有个叫东东的孩子,刚上小学五年级。他妈妈潘女士在一家直销公司跑市场。由于工作紧张、忙碌,潘女士一直没有耐心与孩子沟通,平时与孩子说话很没耐心,总是我行我素,从来不在意孩子是否听懂她的话。慢慢地,孩子对她退避三舍。孩子进入五年级后,学习成绩一直在中下游徘徊。
一次她在推销产品时认识了知心姐姐卢勤,她听说卢勤专门研究孩子教育问题,并写过几本这方面的书。于是她向卢勤反映了自己孩子的情况,并说:“这孩子小时候还好,现在越来越不听话了。”她请卢大姐给支个招。卢勤问她说:“你与孩子谈过心吗?你记得最后一次坐下来与孩子谈心是什么时候吗?”潘女士说:“我这几年工作压力很大,精神很紧张,哪顾得上这些呀!”卢勤说:“这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你觉得孩子的前途重要,还是现在多挣几个钱重要呢?”
潘女士听了恍然大悟,是呀,总是辛辛苦苦挣钱,却把更重要的事丢在了一边。她说:“我以后就是再忙,也要多与孩子交流谈心。”卢勤补充说:“在谈心时,一定要用孩子易于接受的语言。如果老是用大人的口气说教,是不会有太好的效果的。”
潘女士听了知心姐姐的指导,很受启发。她回去后,常抽时间与孩子谈心,问孩子学校的情况,同学情况,帮孩子解决学习上的难题。没过多久,东东的成绩就上去了,五年级下学期,他的成绩跃居到全班的前10名。
由上面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到,用孩子易于接受的语言与孩子谈心,而不是板着面孔教育孩子,是促进家教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方法,每个父母都应当学会这一点。
5.低声细语地和孩子沟通交流
和孩子交流,语气十分重要,是蛮横粗暴,还是低声细语,其结果会截然不同。
一位父亲带着8岁的女儿到野外踏青。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女儿很兴奋,不时蹲下来,对那些开得鲜艳,但又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儿说着什么。他很诧异,问女儿:“你对花儿说些什么?”
她回答:“我对花儿说,你们今天开得真好看。”“你为什么要蹲下来对花儿悄悄说话呢?”女儿说:“这样花儿才能听见呀。”
听了女儿的话,他心中感慨万千:连孩子都知道对花儿说话要蹲下来轻轻地说,而做父母的教育孩子时又是怎样做的呢?人们常常喜欢把孩子比喻成花朵,然而在“花朵”面前,父母与之交流、沟通,又有几次是悄悄说的呢?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父母发现孩子有过错时,常常不问缘由地大声呵斥、责骂,甚至大发雷霆。他们以为,这样才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而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有教育专家提出:家长们有必要来学学如何“悄悄”教育。
按照孩子的心理特点,用“低声细语”的悄悄对话方式教育孩子效果更好。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自控能力较差,情绪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化,高声训斥会使孩子因受到突然袭击而惊慌失措,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以致引起反感,根本听不进家长的话,也就谈不上教育效果了。有时,高声训斥虽然能暂时制止住孩子的不良言行,但孩子口服心不服,久而久之会产生对立情绪,引发孩子的沉默、固执等对抗方式,甚至养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坏习惯。
作为一种良好人际关系的反映,“悄悄对话”体现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相互间的尊重和依赖。当父母用低声调教育孩子时,孩子会察觉到大人的沉着和威严,从而稳定住自己的情绪。这时,父母也就有时间来冷静地观察孩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同时,低声细语与孩子进行悄悄对话,孩子感到自己与父母处于平等的地位,能使孩子真正领会大人的话是正确而重要的,从而在不知不觉之中接受了大人所讲的道理。
常用这种温和亲切的低声调与孩子对话,还可以增强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增强孩子与父母进行交流的自信心,增进子女和父母间的关系。孩子也能从这种“悄悄”教育中找到自尊与自信,这对他今后健全人格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