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事半功倍的生活法则:懒人非常成功的14个秘密
18972900000009

第9章 懒人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事半功倍的思考法则(2)

富于个性魅力的人重视人际关系,而且会使他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好。你接受对方,对方也会喜欢和你交谈、和你一起工作、和你交朋友、愿意和你在一起。

其次,不应只把对方当做普通人对待,而要把对方当做VIP(Very Important Person)来加以考虑。

假如有一位对你非常重要的人出现在你的面前,我想你绝不会无礼相待,因为你尊敬、重视对方。同时在接待方式上也会采用最隆重的礼节,并且以最高级的物品来款待他。对于70分的人则要以80分或更高分的方式来对待。要经常看对方的长处,而且当对方成功时,你要和对方共同庆贺。当对方在思考问题时,你也会绞尽脑汁努力帮助解决问题,而不是谈论自己的事,并帮助对方分析问题的重点。你或许可以对他说:“我找个时间帮你解决”或是:“我们一起来寻找你的幸福”。

人人都想获得自己的幸福,想获得自己的利益,这一点可以从好几个人合照时得知。当照片上的自己闭上眼睛或露出奇怪的表情时就会说:“这摄影师技术不好。”相反,当自己照得很好看时,便会说:“他的技术很好。”也就是说,人们一般只有在对自己有利时才称赞他人。

所以,帮助别人、与别人分享、分担很重要。你要经常把别人视为贵宾加以礼遇,如果你给对方最高的礼遇,自己也将会受到最高礼遇的回馈。

●不要绝对依赖外部环境

懒人常常依靠外部环境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可是最后却发现什么东西都靠不住,只有抛弃每一根拐杖,破釜沉舟,依靠自己,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自立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自立也是力量的源泉。锻炼意志和力量,需要的是自助自立精神,而非靠来自他人的影响力。

爱迪生说:“坐在舒适软垫上的人容易睡去。”

依靠他人,我们就会因为有人帮自己做事而不去努力。这种想法对发挥自助自立和艰苦奋斗精神是致命的障碍!一个身强体壮、背阔腰圆、重达近150磅的年轻人竟然两手插在口袋里等着救助,这无疑是世上最令人反感的一幕。

你有没有想过,你认识的人中有多少人只是在等待,而且其中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具体在等什么。他们总是梦想,会有什么东西降临,会有些好运气,或是会有什么机会发生,或是会有某个人帮他们,这样他们就可以在没受过教育、没有充分的准备和资金的情况下为自己获得一个开端,或是继续前进。而有些人则是在等着从父亲、富有的叔叔或是某个远亲那里弄到钱,也有些人是在等那个被称为“运气”、“发迹”的神秘东西来帮他们一把。

这种行为实质上是对自我的否定,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一家大公司的老板说他准备让自己的儿子先到另一家企业里工作,让他在那里锻炼锻炼、吃吃苦头。他不想让儿子一开始就和自己在一起,因为他担心儿子会总是依赖他,指望他的帮助。

在父亲的溺爱和庇护下,凡事都依赖他人、过于自由散漫的孩子很少会有出息。

把孩子放在可以依靠父亲或是可以指望帮助的地方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在一个可以触到底的浅水处是无法学会游泳的,而在一个很深的水域里,孩子可能会学得更快更好。当他无后路可退时,他就会安全地抵达河岸。依赖性强、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而只有“迫不得已”的形势才能激发出我们身上最大的潜能。

呆在家里、总是得到父亲帮助的孩子一般都没有太大的出息就是这个道理。而一旦当他们不得不依靠自己,不得不动手去做,或是在蒙受了失败之辱时,他们通常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惊人的能量来。

一旦你不再需要别人的援助自强自立起来,你就踏上了成功之路。一旦你抛弃了所有外来的帮助,你就会发挥出过去从未意识到的力量。所以说,自立精神能给人以力量与自信,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培养成就感和做事能力。

如果你决定依靠自己、独立自主,你就会变得日益坚强。

也许你有时候会觉得外部的帮助是一种幸运,但是,从不利的方面看,外部的帮助常常又是祸根,给你钱的人并不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鞭策你、迫使你自立、自助的那些人。

有很多年纪比你大的人,他们只有一条腿或一只手,却能自食其力,而你作为一个身体健全、能够工作的人还要指望别人的帮助,这难道不令人脸红吗?

没有哪个寄人篱下的健全人会觉得他是个真正的男子汉。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职业,他就会力量倍增,充满活力,内心充实,这种感觉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责任感往往带来能力、许多年轻人在第一次自己经商后才发现了真正的自我,而在此之前他或许已经为别人工作多年了,却都没有找到真正的自我。

通常,为别人工作是无法发挥出一个人的所有潜力的。因为没有动力,没有雄心壮志,没有热情。不管他责任心多强,都难以激发出上帝所赋予的所有潜在能力。因而,不要总认为别人对你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只有靠自己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怎样才能避免祸害

赖人都不爱惹麻烦,而祸害必然给你带来麻烦。过于显露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过分地招摇,往往会招致对自己的损害。

大凡历史上的名人、能人、英雄豪杰,都常常是身怀绝技,但他们也都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能人背后有能人”的道理,所以他们往往都是深藏不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不轻易地暴露和表现自己的才能。真正聪明的人,不会自以为是,他们为人处世时以谦虚好学为荣,常以自己的无知或不如人而渐愧,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向别人求教、丰富和完善自我则是他们的目的。即使自己确有才智,他们也不会四处去出风头,不会去刻意地炫耀或展示自己,并懂得克制和忍耐自己争强好胜的心理。

懂得克制和忍耐是有好处的:一则能使自己谦虚向上;二则可以保护自身不受损害,有利于聪明才智的发挥。

一般情况下,忍住显示自己才智的欲望可以获得更多的才能。保持不自满的心态,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为炫耀自己的才能而招致他人对自己的妒嫉、诋毁、攻击和陷害。

东汉末年的杨修以才思敏捷、颖悟过人闻名于世。杨修曾在曹操的丞相府担任主薄,为曹操掌管文书事务。曹操为人诡谲,自视甚高,因而常常爱卖弄些小聪明,以刁难部下为乐。但杨修的机灵、颖悟又高过曹操,这常使曹操自愧不如和嫉妒。

有一天,曹操招了一些工匠在丞相府后面修建花园。花园是按曹操的设计图修建的。花园落成之际,曹操亲自去察看了一下。花园修建得错落有致,景物相宜,曲径通幽,极富情趣,曹操对此十分满意。走出花园后门时,曹操忽然停下脚步,上下打量一番,皱了一下眉头,随即从侍从手中要过笔来,在门上写了个“活”字,没说一句话转身就走了。

究竟是什么意思,工匠们琢磨来琢磨去,就是琢磨不透。

这时,杨修走了过来,工匠们像见到救星一样,忙拉住他,把刚才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杨修一听,对工匠们笑笑说:“丞相嫌后门宽了,要缩小一点”。“丞相是这个意思吗?”一个工匠不放心,问了一句。

杨修摇摇头,用手指指门:“活”字在门中,这不是‘阔’字吗?”

匠头埋怨说;“丞相跟我们说一声不就行了,何必要跟我们打哑谜呢?”于是,工匠们按杨修给的新尺寸将花园的后门改窄了。

第二天,曹操又来了,看了看改装后的园门,完全符合自己的心意,便不露声色地问匠头:“是谁叫你们这样做的?”

匠头战战兢兢地告诉丞相,是杨主薄吩咐的。曹操笑着说:“我就猜到是杨修教你们这么做的。这小子,也算是机灵到家了。”

还有一次,北方来人向曹操进献一盒精心制作的油酥,曹操开盒尝了尝,觉得味道很好,因此连说了两声‘好’,随即盖上盒盖,在盒上题写了一个醒目的“合”宇,便走开了。

曹操的侍从们凑到了一起,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谁也不知曹操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于是请杨修来琢磨琢磨。

杨修来后,默默地思索了一会儿,便动手打开这盒油酥。一个老文书连忙说:“不要动,这可是丞相喜欢吃的呀”

杨修对大家说:“正是因为它味道好,丞相才让我们一人一口分了吃,大家尝尝吧!”

老文书不解道:“可是丞相没有这样说啊。”杨修大笑着说:“这盒盖上写着‘合’字,不是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一人一口’吗?你胆小,你就不要吃,反正我是要吃的。”于是,他拿起一块油酥就塞进嘴里了。

大家一想有道理,都开始吃了起来。不一会儿,这盒油酥便被众人吃得干干净净。

曹操得知又是杨修猜中了他的心思,于是口中喃喃地说道:“杨修果然是一个机灵之人。”不过自负的曹操心里却是酸溜溜的。曹操自知不如杨修,心中充满了嫉妒,但表面上却丝毫不动声色,后来还是把他杀了。

机灵、聪明是杨修的特长,也是他的短处。所以说,做人不能太锋芒毕露,不要表现得太聪明,那样只能给自己招来祸害。

●懒人更应该激发潜在的能量

每个人对于自己潜在的才能、最高的力量总不能有清醒认识,除非是大责任、大变故或生命中的大危难的磨练,才能把它催唤出来。

制革工厂的工人、转运木材、当店员、在市镇中做短工,这种种境遇都不足以唤起格兰特将军酣睡着的“传奇性”,甚至连西点军校、墨西哥战争都不能把它唤起,直到南北战争的爆发。如果没有这一战争,格兰特将军的名字必然被埋没,必然不能流传后世。

同样,耕田、砍木、做铁路员工、测量员、州议员、律师甚至国会议员,这种种境遇都不足以燃起林肯的生命之火,迸发林肯的生命动力、只有把国家危急存亡的重任扛在了肩上,这位美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的生命之能源才爆发了出来。

历史上还有许多伟大的人物,都是到了危难时刻,或被逼到绝境而不得不谋求死里逃生时,他们的潜能才被激发出来,成就了丰功伟绩。

可见,伟人是在“危难”的学校中训练出来的!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伟人,就因为他们是一切困难的克服者、一切危急情形的超越者,他们在克服种种阻碍中得到了力量。

除了环境的逼迫,激发人潜在能量的另一因素就是责任心。

因不测等变故而被迫担负起重大责任的青年,往往在经过一年半载的磨练之后,反而取得了自己前所未有的成就。因为他已经练出了以前所没想到的坚强力量与品格,是“责任心”造就了他!

这种创造、综合的力量,这种应付非常的力量,这种从不断地集中才智以对付艰难的环境、寻求解决困难的方法中所得来的力量,这种可以使人应付危急存亡局面的力量,只有在重大责任之下常年的实地训练中才能培养出来。

有人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果一个人真的有才能,他的本领迟早会显露出来的。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金子需要挖掘才能发光,人的才能也需要外界的刺激、环境的影响才可被激发出来。

●学会放弃

懒惰者不喜欢过分执著于一种事物,他们更明白如何放手。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衣服,一个人去山中居住了。

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了一块布。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考虑地就给了他一块布。

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有一只老鼠,常节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用来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于是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又想——“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莱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头乳牛,这样子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生。

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觉得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母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他遇到了一个可怜的流浪汉,于是就把流浪汉带回山中居住,帮他照看那头乳牛。

那个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跟修道者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老婆,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

修道者想一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这样继续演变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到了后来,也许是半年以后,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去了。

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都不能满足。

《百喻经》里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猕猴,手里抓了一把豆子,在路上高高兴兴地一蹦一跳地走着。一不留神,手中的豆子滚落了一颗在地上,为了这颗掉落的豆子,猕猴马上将手中其余的豆子全部放在路旁,趴在地上,转来转去,东寻西找,却始终不见那一颗豆子的踪影。

最后,猕猴只好拍拍身上的灰土,准备去拿原先放在一旁的豆子。谁知不仅那颗掉落的豆子没找到,原先的那一把豆子也都被路旁的动物吃得一颗也不剩了。

如果对于某些事物的追求缺乏理性判断,只一味地投入,就像故事中的猕猴那样,只知顾及掉落的一颗豆子,却将所有的豆子都拱手让人了,损失多大呀!因此,我们应该想一想,自己现在所追求的是否也可能会顾此失彼、因小失大,是否也是放弃了手中的一把而去追求掉落的一颗!

在印度的热带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但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这种方法之所以能捉到猴子,是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惯——不肯放下已经到于的东西。

人们总会嘲笑猴子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逃命,但审视一下我们自己,也许就会发现,并不是只有猴子才会犯这样的错误。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有些人因为放不下到手的职务、待遇而整天东奔西跑,耽误了更远大的前途;有些人因为放不下诱人的钱财,费尽心思,利用各种机会去大捞一把,结果常常作茧自缚;还有一些人因为放不下对权力的占有欲,溜须拍马、行贿受贿,不惜丢掉人格的尊严,一旦事情败露则后悔莫及……

让我们从猴子的故事中吸取一个教训,牢牢记住:不要因小失大,该松手时就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