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18994900000011

第11章 千古处世名句——学经世之言,铸练达人生(1)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出处】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

【释义】“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的两句话来的,是指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解析】战国时代,楚国大臣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跟随着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长此以往,国家就危险了。”

襄王听了,大为光火,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

庄辛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是感觉到事情一定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不是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是一定要灭亡的。你如果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将来究竟会怎样。”

庄辛在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就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他这想起庄辛的话,于是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诚恳地说:“我听说过,‘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只要你痛改前非,一切还来得及。”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出处】出自西汉·陆贾《新语·辅政》

【释义】原文中有这样的论述:“秦以刑罚为巢,故有覆巢卵破之患。”“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又作“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比喻整体遭殃,个体(或部分)亦不能保全。

【解析】《三国志·魏书·孔融传》中有如下的记载:汉献帝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次,曹操准备率领大军南征刘备、孙权,孔融坚决反对,劝曹操停止出兵。曹操不听,孔融便在背地里发了几句牢骚。御史大夫郄虑平时与孔融不睦,知道后,便向曹操报告道:“孔融一向瞧不起您。祢衡对您无理谩骂,完全是孔融指使的。”曹操一听早就有杀孔融之心,于是以此为借口,当即下令将孔融全家抓起来一并处死。孔融被捕时,他的两个八九岁的孩子在下棋。家人以为孩子不懂事,大祸临头还不知道,便偷偷地叫他们赶快逃跑。不料两个孩子竟不慌不忙地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跑又有什么用?”结果,两个孩子从容不迫地和父亲一起被抓去处死了。

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出处】出自东晋·习凿齿《襄阳记》

【释义】“德操曰:‘儒生俗士,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三国志·蜀书》中也有此句:“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认清时代潮流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豪杰。

【解析】《三国志·蜀书》中也有此句:“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这句话说的是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他依靠叔父诸葛玄生活。十六岁那年诸葛玄也去世,于是他在襄阳城西的隆中置了一点田产,盖了几间屋子,一面耕种,一面读书。诸葛亮在隆中过了十年耕读的生活,在这期间他读了大量经史和诸子百家的著作,研究了当时的政治形势,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并逐步形成了一套政治见解。后来,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他迫切需要有智谋的人来辅佐,因此他一直在物色有见识的人才。当时,他去拜访在襄阳很有名声司马徽,并问他对当今天下大势的看法。司马徽说:“平庸的书生文士怎么会认清天下大势?能认清天下大势的人才是杰出人物。这里的卧龙和凤雏,才是这样的杰出人物。”于是就有了后来“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终于请出了诸葛亮,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实现了三分天下的目标。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出处】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

【释义】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解析】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

魏国有许多人给打怕了,不敢抵抗。大将段干子建议魏王将南阳的地方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

谋士苏代反对,并且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国的土地去求和,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

魏王不听,将南阳割给了秦国。秦国得了南阳,并不收手,公元前225年,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出处】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释义】意思是:上天赐予的东西不接受,反而会受到惩罚;时机到了不行动,反而会遭受灾祸。

【解析】原文是: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辱乎?”

后来,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齐人蒯通劝韩信谋反时,也引用了这句话。《史记》中蒯通试图说服韩信自立为王的言语有三大段:第一,蒯通先从相术入手,谈天下形势,分析了自立为王的可行性与好处,从天下的角度来说服韩信自立为王。第二,当韩信因为刘邦恩待自己而不忍向利背义时,蒯通又从张耳、陈余为刎颈之交而反目,文种为勾践忠信之臣而身亡来告诫,如果今日不自立,日后恐怕难以全身。第三,过了几天,看看韩信犹豫,蒯通说了一大段犹豫的害处,要韩信当机立断。最终韩信没有下决心反汉。

最后,当韩信被杀害时,曾经说“悔不用蒯通之计”,可以说是“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的典型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出处】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

【释义】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

【解析】晋灵公非常残暴,时常无端杀人。有一天,厨师送上来的熊掌炖得不透,他就残忍地当场把厨师处死。正好,厨师的尸体被赵盾、士季两位大臣看见了。他们非常气愤,进宫去劝晋灵公。士季先去朝见,晋灵公从他的神色中看出他是为自己杀厨师这件事而来的,便假装没有看见他。直到士季一直走到他跟前,晋灵公才瞟了他一眼,轻描淡写地说:“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士季听他这样说,便温和地劝道:“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为谁没有过错呢?如果您能真诚地改正错误,您就是一个好的国君。

但不幸的是,晋灵公并没有真正认识和改正自己的过错,他行为残暴依然如故。相国赵盾屡次劝谏,他不仅不听,反而恼羞成怒,竟派刺客去暗杀赵盾。不料刺客因不愿去杀害赵盾,而自杀。晋灵公又假意请赵盾进宫赴宴,准备在席间杀他。结果赵盾被卫士救出,他的阴谋又未能得逞。最后这个作恶多端的国君,终于被一个名叫赵穿的人杀死了。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出处】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齐悼惠王世空》

【释义】意思是,该果断时不果断,反而因此就会遭受祸害。

【解析】公元前187年,汉惠帝去世后,吕后独揽大权。她在执政期间,大量分封吕姓本族子弟为王,以此削弱刘氏家族的势力。

公元前179年,吕后去世。这时,赵王吕禄是上将军,吕王吕产是相国。他们在长安城中聚集兵力威胁大臣,企图作乱。齐王刘襄的弟弟朱虚侯刘章和东牟侯刘兴当时也在长安。他们听到这个消息,立即派人跑出长安向他哥哥报告。

齐王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与手下商议准备起兵。不想,齐相召平不同意起兵,还派兵围住了齐王府。危急时刻,中尉魏勃对召平说:“齐王起兵没有朝廷调兵遣将的虎符,你派兵围住王府,是完全正确的。我愿替你领兵围住王府。”召平听信了魏勃的话,派他领兵围守。魏勃掌握兵权之后,立即倒戈,命令军队包围相府。召平没想到形势会发生这样的逆转,长叹道:“唉!道家说过见机当断不断,会反受其灾难。这正是如此啊!”说完,便自杀了。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出处】出自《论语·子罕》

【释义】意思是:年轻人是可敬畏的,谁说他们将来不会超过现代(的人)。

【解析】相传孔子在游历的时候,在荆山下碰到了三个小孩。其中两个在一起玩耍,另一个小孩站得远远的。孔子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那个小孩回答说,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会伤人的身体;退一步说,即使不伤害身体,有时也可能撕破衣服,总之没有任何好处。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小孩用泥土堆积成一座城,他自己坐在里面,眼看孔子的车子要过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子让路。孔子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为什么不避让车子?”他说:“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有听说过城堡还要避车子的!”孔子只得让自己的车子绕过这座“土城”。后来,孔子觉得小孩的话很有意思,于是又返回来询问小孩的姓名,赞叹他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小孩子有些不高兴,就反问孔子道:“我听说鱼生下三天,就能在江海中潜游;兔子生下来三天,就能在三亩地的范围内活动;马生下三天,就能跟在母马后面行走;人生下三个月就能认识父母。这些都是天地间的自然现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孔子不由得感叹地说:“好啊,我现在才知道少年人实在了不起呀!”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出处】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十年》

【释义】意思是: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指财宝能致祸。

【解析】当初,虞叔有块宝玉,虞公想要得到它,虞叔没有给他,然后,虞叔为此感到很后悔,说:“周这个地方有句谚语说:‘一个人本来没有罪,却因为拥有宝玉而获罪。’”于是就把宝玉献给了虞公。可是,虞公又来索要虞叔的宝剑,虞叔说:“这实在是贪得无厌。如此贪得无厌,将会给我带来杀身之祸。”于是就发兵攻打虞公,把虞公赶到共池那个地方去了。

这句话告诫人们不要贪图财宝,这样可以免祸,同时,一个人去炫耀或者贪图财宝、才华、美貌的时候,常常会招来祸患,财宝、才华、美貌本身都没有罪过,但是,以此来炫耀或者贪图这些的时候,就可能引来灾祸了。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出处】出自《论语·先进》

【释义】如果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其学问和修养)就达不到精深的程度。

【解析】按胡适先生的解释,“不践迹”,就是说做一件好事不必要看出来是善行;“亦不入室”,就是说不要为了做好人好事而用“善”的观念把自己束缚起来。为善要不求人知,如果为善而好名,一心希望成为别人崇敬的榜样,这就不好了。

真正的善是默默无声的,把善意埋藏心底,行善无迹。大戏剧家莎士比亚说过,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露一样从天降下尘世,它不但把幸福给予受施的人,也同样把幸福给予付出的人。所以,行善是一种幸福。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施舍不倦,求善不厌

【出处】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三年》

【释义】资助困难的人毫不厌倦,勉励从善永不满足。

【解析】一个人做一两件善事不难,难的是坚持做一辈子善事,这种坚持的背后就是拥有一颗善心。善心可以导致善行,善心支配善行!有善心,对处于困难中的人就不会袖手旁观,常常向落难者伸援手,给失利者加把劲;有善心,从来不因为帮助别人而感到厌倦,而且不断勉励自己坚持行善。人之初,性本善。善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只是在不同环境中生活,才逐渐变得自私自利。

人们喜爱太阳,是因为它永远消耗自己,无偿地供给光和热;人们喜爱花,是因为它无私地为美化人间而盛开。一个有善心并做善事的人,永远受人们的欢迎。

从善如流

【出处】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

【释义】乐于听取正确的意见,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像流水一样。

【解析】从善如流就是一种美德。凡是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从善如流,虚心纳谏,诚恳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因为每个人所认识事物的好与坏都不相同,所能接受的就更加不同。所谓从善如流,就是要接受自己认为的好的东西,在别人的开导下或者自己的领悟中去完善自己不足的地方,使自己更接近完美。

一个人如果过分自信就成了自大,没办法从别人的意见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因为太过自信了,所以自己就是最正确的,就是最好的,不断标榜自己的好、自己的独到、自己的清高,这样的人是没办法做到从善如流的。说白了,还是个人的修为不够。以一颗谦虚的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你会获得意外的收获。

为善最乐

【出处】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

【释义】做好事最快乐。

【解析】为善,就是为他人做好事,同时在自己的心中萌生“最乐”的感觉。古今中外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心理体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做善事可以使人在精神上产生愉悦感,尤其在受到人们尊敬与爱戴的同时,自己的身心会得到慰藉。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做善事时心绪安宁,心胸坦荡,身体内分泌协调,各部位得到平衡,增加了机体抗病的能力,就不容易患病。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捞取钱财和做其他不正当之事,心里始终处于高度亢奋紧张状态,有损健康。

为善最乐,而且是真的快乐,又是有益身心的大快乐。

人有急难,倾财救之

【出处】出自唐·李肇《唐国史补》

【释义】别人有急难时,应拿出全部钱财去救助。

【解析】帮助别人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语就可以做到的,有时是对你的考验,需要你去抉择。有些人,如果认为自己条件优越,就会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如果自己也面临困境,就往往会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助人之心就会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而有些人在救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时会倾囊而出,尽管自己并不富有,却毫不吝啬。

一个人能将道德要求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这种献身精神是被人们普遍敬重的。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出处】出自北宋·张商英《素书》

【释义】不断地为善就是积福,不断地作恶就是积祸。

【解析】什么是“善”?“善”就是诚实、善良、宽厚、无私等优良的品德。什么是“恶”?“恶”就是虚伪、恶毒、刻薄、仇视、自私等恶劣的品德。有优良品德的人,在奉献爱心、与人提供方便的过程中,自己所能收回的善意、同情、扶助也愈多。而品行恶劣的人,平时就对他人指责、猜忌、恶语相向,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不但得不到理解与帮助,对别人来说反而是一件快意之事。

人的福与祸不是简单的时运问题,自古有识之士就已经认识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个道理了。行善者,他所结下的善果芬芳馥郁,香泽万里,令人心向往之。作恶者,必将收获苦果,被人所鄙弃。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出处】出自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释义】做好事不求报答。但:只是。

【解析】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凡事但求问心无愧,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该做的事,不必去想是否会有回报,一切自有规律可循,却不是你我所能左右的。控制我们所能控制的部分,剩下的,就由它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