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占卜好风好水好生活
19012400000002

第2章 风水学的缘起(1)

风水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以儒、道、释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和对自然的认识,几千年来不断形成和发展所认同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非常高超和丰富。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周易》所指出的“天人感应”、“道出于天”等内容,就已认识到人类社会是广阔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汉代大儒董仲舒更进一步提出了“天人之际,合二为一”的主张。到了宋代儒学派的理学发展,正式提出了“天人合一”的主张,把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说得更清楚、更透彻。

风水学,实质上是基于农耕文明的文化,缘起于“大地为母”,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最基本的哲学内涵,提倡人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自然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生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的最高境界。崇尚“和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风水学所探索和追求的理想境界。“天人合一”的有机自然观深深地渗透在风水学之中。风水学以中国古典哲学阴阳思想为根本,来认识大地,选择地形。古代的民居、聚落都依赖于自然、顺应气候和地势等自然条件来进行布局。因,此,可以说风水学是一种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观,是一种蕴藏着丰富哲理、可资借鉴的人类环境文化观。

风水学在我国的建筑选址、规划、设计和营造中几乎无所不在,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灵魂,是中国古代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技术。风水学与营造学、造园学共同组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三大支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水学是科学、独特的文化体系

风水学,实际上是融合了地球物理磁向、星体天文气象、山川水文地质、生态建筑景观和宇宙生命信息等多门学科于一体,并与哲学、美学、伦理学和宗教、民俗等众多的智慧,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很强的独特文化体系。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调谐自然,营造良好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获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风水学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通过理论思维,形成了实用性很强、并独具特色的风水学科。

风水学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生存环境进行选址和处理的一种学问,其范围涉及住宅、宫室、寺庙、村镇、城市规划建设等等。风水学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基址的选择,即选择能在人们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良好信息的地理环境条件;二是对居所住处的布置和处理,包括自然环境的利用和调谐,房屋的朝向、位置、高低、大小、出入通道、供水排水等方面的定位与调整;三是在上述基础上装饰增加某些符号信息,以满足人们避凶趋吉的心理需求。

风水学所倡导的寻求理想生存环境,是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人类如何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还得依靠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至于在一些风水学的名著中经常出现的“吉”与“凶”、“生”与“煞”、“神”与“鬼”以及“阳”与“阴”等,即是“福”与“祸”、“好”与“坏”、“善”与“恶”和“正”与“反”等的相对应形容词,甚至是为了特别提醒人们引起重视的用语,比如把东北方向的过渡段“土用”称为“鬼门”等,绝不是恐吓,更不是“迷信”和“神秘化”。

而民间的“风水术士”却是把风水理论加以神秘化,使其显得极为玄奥、深不可测,什么“主富贵”、“主升官”……则是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如果人们不去努力、不去争取、不去利用,甚至滥加破坏,那么再好的环境、再好的条件也都是无用的、不存在的。为此,我们应该深入学习风水学的真谛,倡导、宣传和在实践中弘扬风水学,使其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

风水学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

风水学以中国古典哲学的阴阳思想为根本,来认识大地、选择地形。西周初年的《易经》认为,阴阳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自然界和人类甚至动物没有什么两样,也是两性(即阴阳)的产物。万物都是在阴阳两势力的对立中变化而成,变化的形式则是通交感。《易经》善于用交感的观点观察动静变化,认为有动之象,有交感之象的卦便是吉卦。因为它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因此是有前途的。

风水学以阴阳为前提,以“气”为指导思想。“气”的概念在风水学中运用得最为普遍,如生气、死气、阳气、阴气、土气、地气、纳气、聚气、气脉、气母等。这“气”是一种无形而连续的物质。地气是藏于地中的,好似人之流血。由于“山泽通气”,大地充满着生气,“生气”预示着生机,代表着昌盛,在《易经》中属大吉。“气论”思想成为风水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柱。以“生气”为寻找目标而发生和发展。

“大地生气”说本身就是“大地有机”自然观的反映。只有在“大地有机”自然观的前提下,风水学的发展才有其价值。“大地有机”说与风水学中的“天人合一”有机自然观十分契合,其科学性也已被今天的科学发展所证实。“宇宙全息统一律”这一新学科的诞生,提出了一种新的宇宙整体观,它使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观察自身和世界。它使我们对风水学所遵从的“大地有机”说的认识有了更充分的理论依据。宇宙经络律认为,宇宙、大地跟人体一样,也是有经络结构的。大地、宇宙的经络律受启于人体经络律,即部分(人体)中包含有整体(大地、宇宙)的信息。通过人体的经络穴位来推知大地的经络穴位,中国古代早已出现。无论是“气论”还是“大地有机”说,都把大地看做是与人体相当具有生命的系统。古人所言:“天地——大天地,人身——小天地”,即是这种认识的反映。

现代科学的进展,从许多方面找到了大地有“生命”的特征,即大地与人体的全息统一性。有关风水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地确实有经络穴位,是个“有机体”,这揭示了人、大地、宇宙的全息统一。

风水学把大地本身看作是一个母体,同时又把大地各部分所在也看做是若干次一级的母体,这是完全符合宇宙全息统一律的,也是“大地为母”思想在科学文化中的全息反映。

从哲学、文化和科学的角度来审视风水学,便可以进一步揭开风水学的“神秘”面纱,让人们认识到风水学的科学性和新的内涵。

风水学对人与自然的独特认识

在人类的历史上,以易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独特的认识和追求。“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称为“天人关系”,亦叫做“天人之际”。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汉代哲学家、语言学家杨雄(公元前53~18)认为,能够通达天地人之道理的人,才可以称之为儒者;只通天地之道而不通人道者,只能算作是有一技之长的匠人。在“天人关系”上,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见解就是“天人合一”,即: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种强调天与人之间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天人合一”观念,可以说是数千年来中国农业文化的产物。老子哲学认为,宇宙间有“四大”’即:“道”、“天”、“地”、“人”。并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时主张师法自然,法地则天。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和法地则天的思想,对风水学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崇尚和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中称:“天地之道美于和”与“天地之美莫大于和”,这里所说的“和”,即“和谐”。它包括“天地之和”、“天人之和”、“人际之和”和“身心之和”等,崇尚和谐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和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所谓“天人合一”,实际上就是讲“天人之和”、“天人合一”,即天人构成一个和谐、有机统一的整体,人作为天(即自然)的一部分,理应与其和谐相处,风水学非常讲究“天人之和”、“人际之和”以及“身心之和”。

人类社会是自然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是自然环境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它又同时是自然环境的对立物。人时时刻刻都不能脱离环境而生活;环境每日每时都在影响着、制约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参与形成不同人群的各种特点。同时,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又不断地作用于自然环境,使它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因此,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极其错综复杂的。中国古代有着基本独立的文化系统和风水学理论。从萌芽时期开始就包含着对人地关系的独特认识。各种人地关系的认识又千丝万缕地深入与渗透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之中。

对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历来一直有以下三种观点。

1、听命于天

听天由命,在中国古代是以庄子为代表因任自然的顺天说。

这种思想在西方的地理学史上,叫做“地理环境决定论”。它将人的地位和作用,作为自然环境的奴仆与附庸,强调环境是塑人(类)生活的控制力量。人(类)并不是一个自由的因素,而是跟在自然所确定的方向后边走。

这是自然顺从论,是一种消极思想的倒退论,认为今天人类活动给自然界造成的影响,已经超出了自然界自我调节功能所能同化的限度,生物圈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参数开始变得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主张“退向自然”。然而人类的进化,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一切顺从自然的消极观点也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不过,这种重视自然价值和生态学的思想已提醒和迫使人们重新广泛地检验人类的行为,是否符合自然的法则和人与自然共生的法则。

2、人定胜天

人定胜天,在中国古代是以荀子为代表改造自然的制天说,这种观点是一种片面的激进思想。自从西方“戡天”(战胜自然)的思想传入中国后,苟子的学说受到高度赞扬。但是,这种狂热的激进思想一味讲“戡天”便会弓I起陷于破坏自然。事实上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如果盲目破坏自然,会引起破坏人类生存条件的严重后果。

这种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者、统治者,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环境可以由人的意志来支配、摆弄和摆布。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切。这种思想片面夸大了人的作用及人的主观意志和力量,认为一切客观的自然环境条件都可以由人来创造、由人来塑造、由人来安排。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大跃进”时期,曾走过弯路;其表现是流行于当时的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喝令三山五岳开道……要把山河大地重安排。”它蔑视自然本身生命的机理和客观世界内在的规律,酿下苦果,其危害程度是十分严重的,教训也是非常深刻的。

这是环境虚无论,也是一种人类中心论,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能力必将达到无所不及的程度。人最终一定能摆脱自然界的束缚,用技术圈、智慧圈代替生物圈,将建筑视作可以独立于环境之外为人控制的一个场所,人类会依靠自身的力量,在各种环境下,使自己得以生存。

这种征服大自然,视环境虚无的思想是相当危险的,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这样一个最简单的事实——人也是一种动物,其生于大自然,成长于大自然,人类每一行为都会受自然无所不在的规律所左右,自然环境将永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人、地协调

人、地协调,在中国古代是以《易经》为代表的天人调谐说。

这是一种整体、有机循环的人地思想。远在周代,由于农业的飞速发展,已经注意到发展生产与保护、协调环境之间的关系。相传西周初年,周文王就提出如果不爱惜自然资源,终有一天将“力尽而敝之”。自然环境会恶化、资源会枯绝。于是他提出“能协天地之胜,是以长久”,发展生产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基于这种保护动植物资源是保护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周文王在镐京召见太子发(后为周武王)谆谆告诫说:“呜呼!吾身老矣。吾语汝,我所保与我所守,传之子孙……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卵不馔,以成鸟兽之长。畋猎唯时,不杀童羊,不夭胎,童牛不服,童马不驰不鹜;泽不行害,土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天下不失其时。”这种谨慎保护生物再生产能力的思想,就是人地关系协调的思想。他的遗嘱中包含了保护自然生物繁衍的远见卓识。他反对掠夺式开发,反对开发性破坏,提出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他还提出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分别种植树木、藤本、竹子、芦苇、水草等。他要求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以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达到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作为“先王之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齐民要术》一书也提出“顺天时,量地利,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周易大传》主张:“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是一种全面的观点,人要利用自然就要顺应自然,应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既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以天人相互协调为理想应该肯定,这种学说确实有很高的价值。

风水对自然环境有独特见解

风水的若干原则得到了历代文人的共识和认同。日本的风水学家郭中端在论及“风水空间的构成”时说:

“中国人对自然环境有着独特的见解,这从六朝以后的绘画和文学作品就可以看出。中国文人所描绘的自然,并不是自然界本身,绘画和诗只不过是作者对自然的一种主观意念而已。具体来说,中国的传统山水画,并不是对外在物体的客观描写,而是由画家的思想所构成的风景。文学作品也是采用这种手法描写自然的,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就是一人突出的例子,它是中国文人对居住环境的一种乌托邦的描写。“林尽水源,便是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前面所述《入山观水口论》一书,就与绘画、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观相一致。也就是说,这种自然环境的观念与山水理论是一致的。桃源乡的地理环境就是由山围合而的要塞型,与山水书中的“环抱”相一致,是一种出入口很狭窄的利于防卫的空间形态。”

风水理论不仅研究具体地形、地貌及其周围的环境,而且,它还研究人们的视线所见不到的、非常遥远的地方的地理形态。下面从几个实例的情况来进行分析:

例一、三台玉带格

三台玉带格在江苏省承天府的东北部。龙(山脉)发源于大洪山,其特点是龙脉旺盛,象屏风一样横列,其中有若干支脉伸出,内外明堂(山间的平地)很紧凑,脉的末端是玉带砂(湖旁的山丘),内部聚气,而且能远眺秀丽的三台峰。外阳在很宽的有生气的北湖,溪水在周围环境,四方气势庄重,满足了三阳的要求,龙很旺盛,能够藏风聚水,是很好的地形。

例二、金土眠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