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话题中国文学史
19023500000074

第74章 明代小说:空前繁荣,跻身正统(2)

曹操是一位奸雄,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他性格多疑,擅长权谋,残暴奸诈,“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往往不择手段。全书贯穿着明显的“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处处表现着曹操的各种不堪的行径。书中对曹操的劣迹是浓墨渲染的,当然这和历史事实是不完全相符的。如军粮不足,借监粮官王垕之头镇住军心;因祢衡击鼓骂曹而借刀杀祢衡;妒杨修之才华而借动摇军心杀杨修;为防止刺客,说自己梦中好杀人,并杀侍者以恐吓众人。他杀吕伯奢一家,杀王垕、杨修、荀彧、崔琰、孔融及其二子、刘馥、董妃及伏皇后,并弑帝子。

如书中第四回因多疑而杀吕伯奢一家:

曹操因为刺杀董卓没有成功,逃亡途中路过他父亲的结义弟兄吕伯奢家。吕家人为了款待曹操而磨刀杀猪,没想到逃亡中的曹操草木皆兵,听到“缚而杀之”这句无头无尾的话,误以为他们要加害自己,于是将吕家在场的八口人全部杀了。离开吕家后路遇买酒归来的吕伯奢,为绝后患,曹操索性斩草除根又杀了吕伯奢。还说出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千古奸雄的名言。

小说中的曹操虽然不是作者所崇尚的忠义之士,但他智勇双全,个性突出,不愧为“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这一称号。他有智有谋,从小就机智善变。曹操少年时,喜欢放荡游侠的生活,他的叔父经常管教他、训斥他,并多次向曹操父亲打小报告。曹操很烦他,于是有一次见到叔父走过来时,假装眼歪嘴斜中风的样子,很痛苦地倒在地上。他叔父很担心,赶快去告诉他父亲,他父亲来询问曹操的病情,曹操却表现如常、安然无恙。他父亲问:“你叔父不是说你中风吗,怎么回事?”曹操说:“我没有中风啊,可能因为叔父不喜欢我,才说我坏话吧。”经他一挑拨,以后他叔父再在他爸爸跟前说曹操的坏话,他爸爸都不相信了。于是,曹操就更加放荡自由了。

成年后的曹操,为官不避豪强,颇有政声,国难当头,他不避官小位卑,挺身而出,献计献策。如小说第四回“孟德献刀”的故事,就充分显示了他的英勇和机智:

189年,董卓带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独揽大权,控制朝政,引起很多大臣的不满。众大臣秘密聚集在一起,商讨如何除掉董卓,却无计可施。苦思无计,司徒王允无可奈何,掩面大哭。这时曹操自告奋勇,借得王允的七星宝刀,一腔热血地承担了去行刺董卓的大任。

第二天,曹操佩着宝刀来到相府。董卓坐在床上,他的干儿子吕布侍立于侧。吕布的勇猛,当时无人能敌。刘备、关羽、张飞这三位当时的精英分子,合起来和他打,也只是勉强战个平手。董卓一见曹操,便问他为何来得晚。曹操回答说:“骑的马又老又弱,跑得慢。”于是,董卓让吕布从新到的西凉好马中选一匹送给曹操。吕布一出去,曹操觉得机会来了,就想动手,但又怕董卓力大,难以制服。正犹豫间,董卓因身体胖大,久坐累了,倒身躺在床上并转面向内。曹操见状急忙抽出宝刀,就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到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道:“曹操你干什么?”此时吕布已牵马来到阁外。曹操灵机一动,便表情镇静地双手举刀跪下说:“今有宝刀一口,献给恩相。”董卓接过一看,果然是一把宝刀:七宝嵌饰,锋利无比。董卓便将宝刀递给吕布收起,曹操也将刀鞘解下交给吕布。然后,董卓带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趁机要求试骑一下。董卓不假思索地把马交给曹操。曹操牵马出相府,加鞭往东南逃命去了。

曹操能够自告奋勇刺杀董卓,可见其豪勇;当局势变化,能够镇定自若,随机应变,脱身而去,可见其机智。曹操的胆识难能可贵。这段情节可谓活灵活现,写得非常精彩。

曹操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史书评论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在汉末离乱的时代,曹操最终成就了一番丰功伟业。小说中对他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除马腾,最终统一北方,特别是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都有精彩的描写。

小说中的曹操对身边的人才充满了猜疑和欺诈,但也鲜明地表现出他是个非常重视人才的君主。在曹操的身边聚集了大批谋臣战将。小说中的曹操集团在各大军事战役中,特别是在和刘备集团的各次战役中,好像总是损兵折将,总是打败仗,但是曹操这一方的将领好像总是打不完,越打越多;而刘备这一方,好像总是打胜仗,但每次上场的就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魏延(最后还叛变了)那么几个人。可见,刘备“三顾茅庐”以后,后来的人才发展战略远远赶不上曹操。曹操对人才的敬重和诚心并不逊于刘备,这由他对关羽敬重有加、百般挽留的态度可见一斑。再比如在官渡之战中,敌将许攸来曹营,曹操连衣履都来不及整理好,就赶忙相迎,使许攸感动至极而降服。在许攸的帮助下最终使官渡之战成为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范例。

历史上的曹操是个卓有成就的文学家,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对他的文采小说中有所表现,比如第四十八回写曹操在大战前夕“横槊赋诗”(槊音shuò),长矛)。赤壁之战前夜,明月皎洁,曹操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曹操大醉,手拿长矛立在船头,慷慨而歌。歌辞是文学史上那首著名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诗气魄宏伟,感情充沛,豪气逼人,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之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和进取精神,被誉为“千古绝调”。从这首诗可以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该诗品格极高,作者的人格也应该不差,应该是个很有情趣美的大气豪迈之人。但小说中对这位写出如此绝调的率真文豪却极力丑化,将“横槊赋诗”这一充满浪漫气氛的风流之举硬加进了不协调的因素。欢宴之上,曹操竟当众无耻地说道:

吾今年五十四矣,如得江南,窃有所喜。昔日乔公与吾至契,吾知其二女皆有国色。后不料为孙策、周瑜所娶。吾今新构铜雀台于漳水之上,如得江南,当娶二乔,置之台上,以娱暮年,吾愿足矣!

说这话的曹操,给人的感觉是无耻好色,粗俗不堪,也看不出有什么雄伟大志、文韬武略来。而且在欢庆的气氛中乘醉用手中的槊(长矛)刺死了进言的刘馥,大杀风景。

《三国演义》全书贯穿着明显的“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所以小说中极力突出曹操的各种劣迹,渲染他的奸诈和残暴,却难掩他的雄才大略和令人钦佩的英雄本色。

(3)关羽

关羽是小说中作者着力描写的一个人物形象,他忠贞神勇、义薄云天。他熟读《春秋》,深明大义,文武双全。《三国演义》所写武将如云,而关羽则以他特有的气质和精神“绝伦逸群”,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三国演义》风行,关羽的形象在中国家喻户晓。他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人称“美髯公”。书中描写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可谓气宇轩昂,英武伟岸。

关羽义重如山,忠于汉室,忠于刘备,特别是对刘备的忠心感人至深。关羽对刘备的忠义在“下邳被围”和“千里寻兄”这些故事情节中得到了极大的渲染和深刻的表现。关羽带着刘备的二位夫人在下邳城外被曹军围困,曹操爱关羽英才,派张辽来劝降,关羽不得已只好暂时归入曹操帐下,但他提了“降汉、保嫂、寻兄”三个条件:“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

这三事,首先说“归汉”,然后说“保嫂”,最后说“寻兄”,既有原则,又有策略;把降汉不降曹列为首事,毫无妥协。而当时,为了保护二位嫂夫人,为了等待刘备的消息,他只能暂归曹操。在暂归曹操之后,关羽无一日不思寻兄,确确实实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尽管曹操爱他英勇,百般殷勤,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送美女,赠锦袍,赐良马,封官加爵,极尽利诱之能事,但这一切都不能动摇关羽寻兄的意志。曹操送来的金银财宝,关羽都送给二位嫂夫人收藏;送来的美女,关羽让她们服侍二位嫂夫人;赠送的绿锦战袍,穿在原来的旧袍里面,因为“旧袍乃刘皇叔所赐,某穿之如见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曹操赐关羽赤兔马,关羽破天荒地下拜称谢,曹操很纳闷,就问:“为什么我以前赠送美女金钱,你从不下拜称谢,而我今天送你一匹马,你就这样的高兴,一再地下拜称谢呢?为什么你看轻人而看重牲畜呢?”关羽答道:“因为我知道这匹马能日行千里,一旦我知道兄长的下落,就能骑着这匹马,很快和我的兄长见面了。”曹操听了这些话,后悔郁闷死了。

一旦关羽得知了刘备的下落,立刻“挂印封金”,辞别曹操,保护二位嫂夫人,直奔刘备而去。于是就有了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以寡敌众、所向披靡的英雄壮举。关羽为见到刘备并保护好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走单骑,一路拼杀,无人可敌,无人可挡,过五关斩六将,神勇威猛,惊世骇俗。“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千古闻名。关羽忠贞不贰、光明磊落的义士形象深入人心。

关羽的神勇,乃万人之敌,小说还通过“温酒斩华雄”、“赚城斩车胄”、“斩颜良诛文丑”、“擂鼓三通斩蔡阳”、“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等故事情节将之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比如“温酒斩华雄”(第五回)这个故事: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诸侯豪杰大战华雄,无人能胜,连孙坚这样的大英雄也败给了华雄。两军对阵,短时间内,华雄连斩四员猛将,令在场诸侯胆寒,众将心惊,形势十分紧迫。关羽自荐杀敌。书中写道: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里没有实写关羽如何和华雄交战,但关羽的神勇和超群的武艺豁然在目。

白马坡前的斩颜良之举,更是神速惊人。书中这样写道:

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这简直是一刹那间的电闪雷鸣。颜良,这位被袁绍称为足以拒华雄的上将,就这样命装黄泉。由此可见关羽的神武不凡。

“单刀赴会”表现了关羽过人的才智和身处险境之中凛然不可侵犯的神威。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刘备从鲁肃手中借得荆州暂居,不愿再归还东吴,还派关羽镇守。但东吴始终没有放弃夺回荆州的想法。不得已,鲁肃只好设计宴请关羽:如果关羽赴会,就和他谈判要回荆州,如果他不同意还回荆州,就在席间埋伏刀斧手将他杀了;如果关羽不赴会,就利用这个理由派兵夺取荆州。关羽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提着宝刀,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席间,关羽装醉,不和鲁肃谈荆州的事。借着和鲁肃好久未见叙旧为由,关羽一手持刀,一手拉着鲁肃的手不放。埋伏的刀斧手怕伤到鲁肃,不敢轻举妄动。关羽一直拉着鲁肃,走到船边,放手登船,和鲁肃合乎礼节地作别而去。

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表现了他非凡的英雄气概,历代传颂。书中写道:“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者,皆掩面失色。关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华佗说:“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战场上的神勇与战场外的英雄气概、超人的顽强意志,相得益彰,使得关羽这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尽显英雄本色。刮骨疗毒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将这一形象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关羽义重如山,恩怨分明,知恩图报。在关羽身上,“义”的观念特别突出。当不得已暂归曹操帐下时,为报曹操礼遇之恩,在万众之中,斩袁绍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而后来的“华容道义释曹操”可以说是关羽“义”的延续。

《三国演义》中“义”的观念特别突出,“桃园三结义”、“义释曹操”等成了“义”的经典表现。“义”,其实是一种民间观念,作者是用民间的想象来描写三国时期的某些人物,并将这种观念作为一种道德品质集中地表现在刘备、关羽、张飞身上。义,使他们变君臣为兄弟,平等相待;义,令他们相互救困扶危、同心协力;义,让他们舍己救人、知恩图报。特别是关羽成了“义”的化身,虽然关羽身上的“义”被绝对化,而产生了重私情忘大义的弱点,但总的来说,并不损害他忠肝义胆、光明磊落的形象塑造。关羽的“义”切合了民间心理。

《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了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三国演义》后,关羽就成为完全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在民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者曾经几次封其为“大帝”,到处为其立庙。这就清楚地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其实,小说中关羽的形象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以个人恩怨为重,模糊敌我界限。“华容道放曹”,报恩的思想模糊了国家大义。

他居功自傲,自高自大,刚愎自用。在集团内部的人际关系中,他一味争胜好强,藐视他人,缺乏大局意识。武艺超群的马超投降刘备,他不是欢欣鼓舞,而是不顾荆州要防,立即要入川和他比试高下。刘备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上将”,年老的黄忠入选,引起了他的愤怒,说出了“大丈夫誓不与老卒为伍”这样过分的话,好像他知道自己永远不会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