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19097500000085

第85章 以退为进,无为而有为

与其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撤退倒不如主动地进行战略转移,把损失下降到最低限度,以图在其他方面另谋发展。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暂时的退让是为了将来的进取。在生意场上,不能死抱住一些眼前的蝇头小利不放,图小利大事不成,有时应该为了长远目标而放弃眼前利益,尤其是在情形不利时,更要善于退避三舍,只有善于退让的人,才能赚到大钱。

胡雪岩在做上海的市面时,费尽心力地介入朝廷与洋人的争端,试图在朝廷与洋人之间充当调停人的角色,让各方握手言和,团结协作,共同把上海的“市面”做好做大。胡雪岩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他深知:

要在上海创下除销洋庄以外的更大的事业,比如在上海设立阜康分号,在上海做房地产生意,在上海开米行,甚至还想在上海开戏院、茶楼……这些靠他一个人是做不起来的,需要朝廷和洋人各方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如愿。

但实际情形是,上海当时很不安定。一方面虽然因为外国人曾经接济过小刀会,租界因此并不受战火影响,但小刀会起事以后占领县城,终成掣肘之患。另一方面,由于洋人接济小刀会,与太平军从事军火交易,惹恼了朝廷,朝廷于是决定对洋人在上海的生意采取限制措施,颁布了禁止丝茶运往上海的禁令,并决定在上海设立内地海关,增加关税。洋人与朝廷的关系弄得很僵。

有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上海的进一步安定与繁荣自然也就要受到影响。不过,这时也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能够回旋的关键,实际上在于洋人和朝廷都不想长久僵持下去。对于洋人来说,如果一定要与朝廷僵持,他们在上海的生意就将全面受到影响,比如他们急需的丝茶,因为货源断绝,就只能在上海高价购进;而朝廷主要也是恼恨外国人资助小刀会和卖给太平军军火,才发出禁令。从实际利益来说,假如真正断了洋商的生路,朝廷也断了一道财源,起码关税就要少收许多。禁制之举,实在也是万不得已。

正是因为这些情况,坚定了胡雪岩要充当调停人的角色。胡雪岩一旦决定这么做,他的利益或多或少要遭到损失,但他此刻想到的却是尽快在朝廷和洋人之间斡旋,“把彼此发生争端的原因拿掉,各让三分,叫官场相信洋人,也叫洋人相信官场,这样子才能把上海市面弄热闹起来”那时开戏院、茶楼也好,买地皮也好,都会无往不利。

于是,胡雪岩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他决定把自己囤积的生丝尽快脱手。这本来是他准备用来控制市场、垄断价格的一批丝,他要这个时候脱手,无非是要向洋人做出一个友好的姿态,因为洋人要在中国做生意,一般来说还比较重视中国商人的态度。胡雪岩这样做,等于之前囤积居奇的心思都白费了,但胡雪岩看中的显然不是这点小利。另一件事则是去苏州拜见时任苏州学台的何桂清,想搭上官场的路子,在官场找到人来出面调停。在胡雪岩看来,如果有得力的人出来做这件事,平息朝廷和洋人之间的争端,也会容易得多。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胡雪岩的努力,朝廷与洋人共同休战,握手言和,共同协作维持上海“市面”的稳定和繁荣。

“商场如战场”在战场上要有必要的撤退,在商场上也要有退一步的打算。但是对于“做事会算计的人”来说,仅仅为了保全自己的撤退,太过消极,是一笔亏本的买卖。因此,即使是退,也要为进埋下伏笔。比如说胡雪岩抛售生丝,明明是一笔亏本买卖,但却给洋人留下了好印象,为以后的大买卖打开活路。

所以,那些欲成大事者,千万不要一味地想着进,有时也别忘了“撤退”这一招。那么在哪些情况下需要撤退呢?

一是因为偶然因素的作用,使原定战略目标失去了意义。

二是出现了更好的机会,根据获取最佳效益原则,舍此而就彼。这是一种战略重心的转移。

三是局部性的撤退,以保证战略重点的实现。

四是对手的势力过于强大,不足以与之争风。

五是要想保持现有市场占有率,投入将不堪重负。

在上述情况出现之时,与其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撤退,或在被对手强行逼出角逐场情况下撤退,倒不如主动地进行战略转移,以把损失下降到最低限度,以图在其他方面另谋发展。

胡雪岩之所以能成就大事业,皆因他懂得以退为进之术,懂得“今日不生效,明日又来,今年不生效,明年又来”的精要所在,所以他才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