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孩子最爱读的好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19119700000058

第58章 提升国学修养的中华成语故事(9)

到了举行典礼那天,蔺相如沉着地向秦王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您如果有诚意,先把十五个城池交出来,我马上把和氏璧给您送来。不然的话,您即使杀我的头也无济于事。因为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义的!”秦王恼怒万分,但又毫无办法,只得放他回国。

因为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下了功劳,赵王封他为“上大夫”。

想一想:后来人们就用:“完璧归赵”这句成语,比喻把原物完整无缺地归还本人。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书中的原文是:“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赵臣请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因为出使秦国,临危不惧,有勇有谋,战胜了骄横的秦王,为赵国立下大功,因而赵王封他为上卿。赵国名将廉颇,屡次战胜齐魏等国,立下不少战功。他见蔺相如官位比自己还高,很不服气。

廉颇到处扬言,说:“我有攻地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不过是口舌劳动,况且又是一个下等人,我在他下面感到羞耻!一定要当面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说以后,就处处躲开廉颇,避免和他见面。蔺相如手下的很不痛快,就问他:“您的官位比廉颇大,为什么还要怕他呢?”蔺相如反问:“你们看,秦王和廉颇将军谁了不起,谁厉害?”他的部下说:“当然是秦王了。”蔺相如笑道:“是的,秦王是一个强国的君主,我都不怕他,何况一个廉将军?但是要知道,别的国家所以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文臣有我,武将有廉将军,如果我们两人不和,互相矛盾,不能团结一致,那么敌人就会乘机侵入我国。个人之间的恩怨是小事,不该计较。国家的利益是大事,必须摆在首位!”

蔺相如的这些话传到廉颇耳里,他知道自己错了,便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中请罪,向他表示赔礼道歉。从此,两人团结一致,一心为国,别的国家不敢轻易侵犯。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成语即由此而来。“负”在这里是背的意思;“荆”,是指荆条,古代用作打人的刑具。“负荆请罪”原意是背上荆条向对方请罪。后来人们用它比喻完全承认错误,诚心请求对方惩罚。

毛遂自荐

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毛遂的人,他是赵国平原君门下的食客。毛遂在平原君主人家里已经住了三年,一直没有表现出什么才能,因此没引起别人的注意。公元前257年,秦国侵略赵国,秦兵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平原君奉命到楚国去讨救兵。他选了十九位文武全才的门客,一同前往楚国。就在出发那天,毛遂突然站在平原君面前,自己推荐自己,要求同平原君一起去楚国。

平原君对毛遂的自荐,感到很惊奇,便阻止他说:“一个具有贤德与才能的人,好比一把锥子藏在口袋里,锥子的尖儿立刻就能看见。可是您在我这里都三年了,还从未听到过您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足见您没有什么才能了。”毛遂反驳道:“如果您若是早一点允许我帮您谋划,那我的才能早就显露出来了。”他坚决要去楚国,平原君只好带他同行。

他们到达楚国,就与楚国商谈联合抗秦的事,可是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谈出结果。毛遂等得不耐烦了,看看机会已到,便冲到楚王面前,一手提剑,一手拉住楚王衣服,慷慨激昂地陈述共同抗秦的利害关系。毛遂的行为使楚王既害怕,又佩服,立刻答应签订盟约,并派出兵将前往赵国解围。

这时候,平原君领略了毛遂的才干,心里非常敬佩,他拉着毛遂的手,赞许地说:“毛先生的三寸的舌头,真是胜过百万大军呀!”

从此以后,毛遂就成了平原君的尊贵的宾客了。

想一想:这个故事记载于《史记·平原君列传》。后来人们从中概括“毛遂自荐”这成语,用以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

邯郸学步

相传在战国时候,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好看。北方燕国寿陵地方,有个青年人,不顾路途遥远,跋山涉水,赶到邯郸来学习当地人走路的姿势。

他整天呆在邯郸的大街上,观看人家怎样走路。他边看边琢磨人家走路的特点,又模仿着做,跟这个人后边走几步,再跟那个人后边走几步。可是学来学去,总是不像,始终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步法。

这个青年人心想,也许多年习惯原来的走法,所以学不好。于是他索性丢掉原来的走法,从头学习走路。从此,他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既要想着手脚如何摆动,又要想着腿脚如何配合,还得想着每一步的距离,把他弄得手足无措。

他越学越差劲,一连学了几个月,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步法,而且把自己的步法也忘掉了。他的钱已经花光了,只好狼狈地爬回去。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秋水》“邯郸学步”这句成语,就是由这个故事概括出来,后人用它讽刺那些自己无主见、无创造,胡乱模仿别人,不但学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也忘掉的人。“邯郸”,是战国时期越国的都城;“学步”是学习走路的步法。这个成语也写作“学步邯郸”。

三人成虎

战国时期,魏国和赵国订立了友好盟约,魏王要把儿子送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作人质抵押,他派大臣茏葱陪同前往。

茏葱担心魏王不信任自己,临走之前就对魏王说:“大王,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你相不相信?”

魏王回答:“我不相信。老虎怎么会跑到大街上来呢?”

茏葱接着问:“如果有两个人对您说,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您相不相信?”

魏王回答:“如果两个人都这么说,我就有些半信半疑了。”

茏葱又问:“如果有三个人都对您说,大街上来了一只老上,您相不相信?”

魏王回答:“如果大家都这么说,我只好相信了。”

茏葱说:“您想,老虎不会跑到大街上来,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只是因为三个人都这么说,大街上有老虎便成为真的了。邯郸离我们魏国的都城大梁,比王宫离街远得多,而且背后议论我的人可能还不止三个,请大王仔细考查。”

魏王点头说:“我知道就行了,你放心去吧!”

茏葱陪同魏王的儿子到了邯郸。不久,果然有很多人对魏王说庞葱的坏话,魏王确实相信了,就不让茏葱再去见他。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魏策二》,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成语“三人成虎”就是从这来的。现在人们用它比喻一句谣言,或一件虚假事物,说的人一多,就能使人认假为真。

南辕北辙

战国时期,魏王想发兵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魏国大夫季梁听说后,立刻从半路上返回来,衣服顾不得换,脸也顾不得洗,匆忙来见魏王。魏王看他这样风尘仆仆、慌慌忙忙赶来,觉得很奇怪,便问:“你怎么走到半路就回来了?难道有什么特别紧要的事吗?”

季梁说:“是啊,这次我从外地回来,在太行山下看见这样一个人,他驾着一辆马车,朝北驶去,但却告诉我说:‘我打算到楚国去’。我对他说:‘您到楚国去,为什么不朝南走反而朝北走呢?难道您不知道楚国在南边吗?’他回答说:‘没关系,我的马好,跑得快!’我说:‘您的马虽然好,可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呀!’他又说:‘不怕,我带的路费多。’我说:‘您有路费多又有什么用呢,这确实不是去楚国的路呀!’他坚持说:‘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他的这些条件再好,如果朝北走去,离楚国只能是越走越远啊!”

魏王听了觉得好笑,就说:“天下哪有这么糊涂的人!”

季梁接着说:“现在,您的志愿是要建立霸业,想当诸侯的首领,一举一动都应慎重考虑。可是您却倚仗国家强大、军队精锐,用打赵国的办法来扩大地盘,抬高威望。您这样攻打别国的次数越多,离您的愿望就会越来越远,这正像那个人要去楚国而朝北走一样啊!”

想一想:这个故事在《申鉴·杂言下》后来人们从中概括出“南辕北辙”一句成语,意思是说往南去的车走在向北去的路上。“辕”,本是车体的一部分,在这里代表车。“辙”,是车轮轧出来的痕迹,这里指“道路”。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做事背道而驰,行动和目的相反。

余音绕梁

传说战国时候,韩国有一个名叫韩娥的歌女,她长得很美丽,她的歌声悠扬悦耳,十分动听。

有一次,韩娥来到齐国的国都临淄城,因为带的口粮吃光了,她只好在西城门卖唱维持生活。只要她一放开歌喉,立刻就有许多人围上来听她唱歌,她优美的歌声使人们张大嘴巴听得出了神,直到韩娥走了很久,听歌的人嘴巴还没闭上。虽然韩娥唱完了歌已经离开,可是她那悦耳的歌声好久也不消失,仿佛仍在屋梁周围荡漾回响,大家以为她并没有走呢。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列子·汤问》,“余音绕梁”这句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里来的,它原来的意思是形容歌声优美,使人回味;现在也用来形容激动人心的话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令人回味无穷。“余音”,是指演唱后好像还留下来的声音。“绕梁”,是指围着屋梁打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