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质是他的社会性,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独处的你与群体中的你未必就是同一个人,群体中的我们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感到陌生,难以置信的行为与态度其实是神秘的心理因素使然。
这一章,我们将带你一起来探索“社会中的自我”。
31.社会化的人——狼孩的启示
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他人。许多科学事实已经证明,离开了他人,人成不了人,即使成了人,也很难生存下去,更谈不上幸福。
正因为如此,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把“在世界中生活”作为人生存的最基本状态。这里所谓的“世界”并不只是使用工具与物打交道的“周围世界”,而且也是与人打交道的“共同世界”。
1920年,一个名叫辛克莱的牧师,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发现两个狼孩。这两个和狼生活在深山老林自然环境中的女孩,大的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辛克莱把她们救回送到孤儿院抚养,并给大女孩取名卡玛拉,给小女孩取名阿玛拉。阿玛拉入院后第二年死去。卡玛拉表现出了奇怪的生活习性:习惯用四肢行走,用双手和膝盖着地歇息;她害怕强光,白天喜欢蜷伏在黑暗的地方睡觉,睡觉以腰臀着地;夜间潜行,夜视敏锐,午夜嚎叫,闲逛游荡,企图寻找出路,逃回丛林;她用鼻子四处嗅闻,寻找食物,嗅觉特别灵敏,不吃素食,喜欢吃生肉,不吃人手里的,只吃扔在地板上的肉,舔食流质;她怕火,也怕水,从不让洗澡,即使天气寒冷,她也撕掉给她穿上的衣服,摆脱给她盖上的毯子。
辛克莱为了改造卡玛拉的动物行为,对她进行了细心照料和耐心的教育。但她进步非常缓慢,两年后才学会站立,六年后才学会独立行走,但在快跑时仍四肢并用。卡玛拉智力发展尤为迟钝。八岁时她只具有相当于六个月婴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四年后学会六个词;到七年后才学会四十五个词,能用手吃饭,用杯子喝水。十七岁时,卡玛拉死去,当时她的智力发展水平仅相当于正常的三四岁的儿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心理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方式来说,是脑的反射活动,即客观事物作用于人所引起的高级神经活动;但是就其内容来说,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狼孩”之所以具有人脑而没有人类的心理活动,就是因为她们没有人类的社会实践。可以说,一个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即使有一副正常的人脑,也不会形成和发展成人类的正常心理。
人是社会关系网中的一个结,人必须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中而不能逃离它。就像马克思说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必须面对各种关系,如家庭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等。这所有的关系形成一张巨大的网,而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或大或小的结。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霍尔巴赫有一句名言:“为了使自己幸福,就必须为自己的幸福所需要的别人的幸福而工作;因为在所有的东西里,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这句富有哲理的名言深刻揭示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联性,揭示了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内在的一致性。
在传统社会,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狭隘性使人们尚可以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在某些特殊的情形下甚至单个人也可能孤独地生存下去。但是,即使在传统社会人们最终也离不开他人,只是单个人还能在低层次上养家糊口。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人类控制自然和社会的能力极大地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但是,在人类获得今天这样的幸福和自由的同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也在日益一体化,个人越来越严重地依赖他人和社会。在今天这样的现代化社会里,每一个人与社会和他人的联系如此紧密,以致于离开了他人和社会,个人就会马上衣食无着,寸步难行,根本无法生存下去。也就是说,今天的人们,社会化和对他人依赖的程度比过去更高了。这个社会上,对于各种社会角色有不成文的规范,谁不遵守这个规范,就会在社会生活中举步维艰。
32.社会角色规范——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角色”,原是戏剧、电影中的名词,指剧本中的人物。在戏剧、电影中,角色是独立于个人而存在的,它有两层含意:
第一,不管是谁,只要他担当某一特定角色,他就要按照这个角色的行为规定来行事;
第二,扮演某一角色的演员会消失,但这个角色一直存在,即使这个演员不存在了,将来别的演员仍然可以扮演这个角色。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角色概念,就是借用这种含义,表明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某种地位所规定的一套行为模式。
人类社会犹如一个天然大舞台,人类社会的种种活动都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剧。每个人都在这“社会剧”中担任一种或数种职务,按照一定的行为模式,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串演着一出出绚丽多彩的社会话剧。
卫国有户人家娶媳妇。婆家借来两匹马,加上自己家里的一匹,用三匹马驾着车,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十分隆重地去迎接新娘子。到了新娘家,迎亲的人将新娘子搀上马车。一行人告别新媳妇的娘家人之后,就赶着马车往回走。
不料,坐在车上的新娘指着走在两边拉车的马问赶车的仆人说:“边上的两匹马是谁家的?”驾车人回答说:“是向别人家借来的。”新娘又指着中间的马问:“这中间的马呢?”驾车人回答说:“是你婆家自己的。”新娘接着便说:“你如果嫌车走得慢,要打就打两边的马,不要打中间的马。”驾车人有些奇怪地看了看这位新媳妇。
迎亲的马车继续前进,终于到了新郎家。伴娘赶紧上前将新娘扶下了车。新媳妇却对还不熟悉的伴娘吩咐说:“你平时在家做饭时,要记住一做完饭就要把灶膛里的火熄掉,不然的话会失火的。”那位伴娘虽然碍着面子点了点头,心里对这个新媳妇的多嘴多舌不太高兴。
新媳妇进得家门,看到一个石臼放在堂前,于是立即吩咐旁边的人说:“快把这个石臼移到屋外的窗户下面去,放在这里妨碍别人走路。”婆家的人听这个新娘子的话没有分寸又讲得不是时候,都不免在心里暗暗发笑,认为新娘子未免太爱讲话又太不会见机讲话了。
其实,这新媳妇所说的三件事,对婆家来说都是有好处的。可是她刚踏进婆家门就俨然以主妇自居、多嘴多舌,这种做法却引起了旁人的反感。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人说话、办事,首先要考虑自己所处的位置,再根据这个位置的要求来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如果不顾时机、不分场合,不顾自己的社会角色,即使是好话、好事,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会引起别人的讥笑。
开放性的社会系统,是一种社会角色的网络结构。社会是角色系统,个人是角色系统中的子系统,社会就是由角色构成的一根连续的“链条”,每个人都是这根链条中的一环。一根链条,只要其中的一环出了毛病,整个的运转就会受到多米诺骨牌似的影响。这就像戏剧中的生旦净末丑,只要一个角色越俎代庖,比如生演成丑,全剧就得乱套。因此,想要得到人际关系的和谐,每个成员都得留意自己此时此地的角色规范。
在人类社会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绝不是简单的相互间的刺激与反应,而必须为一定的角色规范所导演。角色规范是公认的,大家共同掌握的,而不是个人单独创造的。角色行为中的角色规范成分,使他人能够了解你的角色动机、角色情绪乃至个性特征,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故事中的新娘子,就是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新媳妇,应该遵守哪些行为规范,而做出了好像进门很久的媳妇做的事。初来乍到,毕竟还算不上这个家庭的主人,就俨然以主人自居,管东管西,显得很可笑。尽管社会上的人千差万别,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但由于角色规范的存在,指示着人们需要满足的方式和提出相应的行为目标,使个人了解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从而才能使社会机制得以正常运转。否则,人类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社会也不成为社会了。
33.社会角色冲突——卧室门外的女王
每个人都要在社会中扮演属于自己的社会角色。当个人在所履行的两个或多个社会角色之间或角色与人格之间,有难以相容感,就发生了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也可发生于个人遭受来自不同群体的不可调和的压力,或出现在角色定位模糊之时。
角色冲突可导致焦虑、紧张、苦恼、效率下降,或使个人为解决冲突而从一个或多个不相容的角色中撤退,重新定位或通过协调减轻对立诸方的压力。
维多利亚女王一次和她的丈夫吵了架,丈夫生气闭门不出。
女王来敲门,丈夫问:“你是谁?”
女王理直气壮地回答:“英国女王。”屋里没有声音,女王又敲门,声音平和了一些:“我是维多利亚。”里面仍是悄然无声。最后女王柔情地说:“亲爱的,开门,我是你的妻子呀。”门悄声地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时刻惦记着你的地位和权力,每个人在不同时候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人的一生会扮演各种角色:领导、职员、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女儿……角色与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当他(她)成功扮演各种“角色”时,既满足了社会的期望,也满足了个人的需求,所以他(她)能过正常的生活。反之,那些不能胜任各种角色的人,则很可能在不同的生活处境中遇到困难,其中经常碰到的就是不能适应不同角色冲突带来的麻烦。
如果我们不能在需要的时候,自如地转化自己的角色,那么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行为上都会感到不自在。换言之,为了使日常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这种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即敏锐地观察出我们在各种情境下应扮演的角色并做出相应的角色行为。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角色转换会自发进行,但为了有备无患,我们还是多加注意为妙。
角色冲突是使人紧张的一个源泉。研究证明,总是生活在角色冲突中的人,会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角色紧张”。角色紧张对社会及个体的身心健康都非常有害。消除角色冲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具体方法:
1. 学会角色换位
考虑和处理问题时,不要老是站在自己的角色的位置上,而应当换个角色位置,即站在他人角色的立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体验不同于自己的别的角色的需求、遭遇和感受。比如丈夫站在妻子的角度,妻子站在丈夫的角度,下级站在领导的角度,领导站在下属的角度,这样自然就能消除角色冲突,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2. 搞好角色调度
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权利与义务。我们在角色转换后,应当及时对所承担角色的权利与义务有明确的认识,对该角色应有行为做出清晰的理解,以求顺应变化,尽早进入新角色,转换角色行为。
3. 避免角色混同
角色的权利与义务是各不相同的,不能混为一谈,应当区别对待。如在异性交往中,男性要把妻子、女朋友、女同事区别开来。同样道理,女方也要把丈夫、男朋友、男同事区别对待。如果将异性对象混同为一种角色,那就会出现很多矛盾和冲突。比如,在单位时是领导,习惯于发布命令、指挥别人,但回到家里,履行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职责,就不能一味严肃正经。
34.熟人链效应——世界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美国有人分析,如果随意挑出两个美国人来,例如:罗伯斯和约翰,那么,他们相识的可能性只有二十万分之一。但是罗伯斯认识某人,某人又认识另一个人,另一人又认识约翰。这种可能性却要多达一半以上。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所谓的“熟人链效应”。
这条“熟人链”无始无终,如同经纬线一样网罩着整个地球。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这“熟人链”上的一环。
有一天,一个未过门的女婿准备去拜见丈母娘。他路过一家食品店,看见一条长蛇般的队伍延伸而出,原来是人们在排队购买脱销已久的一种名牌火腿。他忽然想起,“心上人”不是说她妈妈最喜欢用火腿煮汤喝吗?既然这种火腿特别可口,何不买几个,去讨她的欢心呢?于是,他使出浑身解数,插到了队伍的前列。一位大娘看不惯,批评了他几句。他恼羞成怒,脱口便骂,把那个大娘气得怏怏离去。他心里想,反正茫茫人海,谁也不认识谁。
当他提着火腿,敲开“心上人”的家门时,一下子惊呆了。
前来开门的正是那位大娘。“什么?你,你就是我小女儿的男朋友?!”她目瞪,他口呆……
事后,他愧悔交加:“早知她是谁,我哪能干那事啊!”他的父亲听到后,厉声斥道:“难道不是你未见面的丈母娘,你就可以那样无礼吗?!”
有时现实生活中就是会发生这样巧的事情,本来“陌路相逢”,自以为会“分道扬镳”,谁料又“殊途同归”了。还有的时候,你在一个陌生的角落遇到一个陌生的人,闲聊几句后竟然发现你们有一个共同的熟人,于是你不由感叹:世界真小!长时间以来一直流行着一种通俗心理学理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人只要通过五六站中间关系,就可以属于一个共同的熟人圈。你没想到你会成为朱丽娅·罗伯茨或爱斯基摩人的熟人吧?只要你尝试,通过熟人的熟人的熟人的介绍,最多不会超过五六站这样的熟人链,你就会成为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任何一个人的熟人圈子里的一员。这一理论曾流行一时,据说是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提出的。
勿庸置疑的事实是,现代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灵活、开放。社会系统的开放性,使如今普天之下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村庄”即“地球村”。
在唐代,古人借长江三峡急流放舟,“千里江陵一日还”已使李白惊叹不已;而今天,现代交通工具使大洋彼岸相隔数万里之遥的美国,不用一天就能到。电子计算机的网络和终端设备,还使你只需把高见输入电脑,“地球村”里的任何一个需求单位及“公民”立即就能“近在眼前”,现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在瞬息之间传播到任何别的地方,就如从一个村庄的东头传到西头那么容易,那么迅速,甚至更容易、更迅速。由于“地球村”的出现,传统的时空观念受到了冲击,普通人的视野第一次真正地超过了国界的限制,遥远而神秘的异国他乡已变得近在咫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你,是这个“地球村”里的一位“村民”。“熟人链效应”在这个“地球村”里,在整个“开放的宇宙”里,其活动和作用的范围是大可任君想象的了。这正是社会系统开放性的一种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