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7天让你读懂生活心理学
19123200000015

第15章 社会与自我——定位自己的角色与地位(3)

这些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人总是有惰性的,单独一个人时,无所谓输赢、好坏,没有人看见,没有人和你比较,你就觉得怎样都可以。当出现第二个、第三个人,甚至更多人,你的感觉就大不相同,你会感到有人在看着你。你会情不自禁地想:“他们也可能正在评论我干得怎么样呢,我一定要好好干,让他们瞧瞧。”在任何社会环境中,人们害怕被抛弃,总想要别人喜欢和接受自己。很明显,当你与别人在一起时,这些动机更为强烈,当别人在身边时,你总认为别人可能正在观察自己。也许,你根本就不认识身边的人,但你却可能认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对你进行着评价,而社会中的我们又是很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所以就不安起来,也会更加把劲了。如果对方碰巧和你做着同样的事情,就会让你感到一种竞争的存在,人都是好胜的,谁也不想被别人比下去,你于是想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效率。

总而言之,当有旁观者或是同行者在身边时,容易激发起个人本能的反应,他们提高运动标准或努力展示自己,他们的工作就会进展得很顺利。他人的存在对工作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被称为社会性促进。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促进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的,或者说它的发生是有条件的。

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在哈佛大学曾领导过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他选择了几种难易不同的工作,由简单到困难的排列是:划掉报纸上所有的元音字母,编排词的联想表,演算简单的乘除法算术题,反驳他人的哲学观点等。这些作业都要求被试(大学生)在两种情况下去完成:单独一个人做和五个人在一起做。结果发现,除反驳他人哲学观点的复杂作业外,其余几项作业,五个人在一起做都比单独一人做效果更好。当然应该注意,所谓社会促进作用,仅仅是由于他人的在场或参与便提高了个人的行为效率,而不是由于人们之间有竞争意识或接受他人的帮助的结果。

这个实验说明,在做比较简单的事情时,身边有人在场,容易发生社会促进。相反,做比较复杂的事情,比如上面实验中的“反驳他人的哲学观点”,有其他人在场,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社会促退”。

39.社会促退实验——有人看着效率未必会高

有旁人在场,是不是都会引起社会促进呢?并不是的。社会促进并非总会发生,有时,身边有别人在场,会引起我们效率的下降。这种现象叫做“社会促退”。

凡是到过日本京碧寺的人,都会见到寺门匾额上的“第一议谛”四个大字。这几个字写得龙飞凤舞,灵韵非凡,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欣赏。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幅字还有一个有趣的来历。

大约两百余年前,洪川大师来到京碧寺,庙里的和尚请他写这四个字。洪川大师每写一字,都要精心构思,反复揣摩,真可谓呕心沥血。可是替他磨墨的那位和尚,是个颇具眼力而又直言不讳的人。洪川的每一勾一捺,只要有一点点瑕疵,他都会“挑剔”出来。

洪川写了第一幅以后,这位和尚批评道:“这幅写得不好。”

“那这一幅呢?”和尚又摇头说:“更糟,还不如刚才那一幅。”

在一边的香客悄悄地对方丈说:“大师不在状态,会不会是嫌润笔费给得少了呢?”于是方丈向洪川委婉地提出了增加润笔费。

洪川本来是位一丝不苟的人,见此情景,也不说话,耐着性子先后写了84幅“第一议谛”。遗憾的是,没有一幅得到这位和尚的赞许。

最后,在这位“苛刻”的和尚离开如厕的空隙,洪川松了一口气,在心无所羁的情况下,一挥而就这四个大字。那位和尚从厕所回来一看,翘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神品!”

洪川开始时写不好字,就是社会促退的作用。

关于社会促退,心理学家皮森在1933年的实验中进行了证明。他发现,有一个旁观者在场,会减低被试者有关记忆工作的效率。心理学家达施尔也提出,有观众在场时,被试者即使是做简单的乘法,通常也会出现差错。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看来社会促进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对于那些做简单工作的人来说,有他人在场,会激发个体竞争的动机,而增强的动机有利于个体加快做事的速度。但如果这项工作对个体来说是新接触的,还很不熟悉,或个体还很难做好,还需要动很多脑筋,这时候,旁人在场会引发动机的增强,从而导致个体的紧张和焦虑,个体更容易表现得手忙脚乱,反而做不好。

比如老师让几个同学到黑板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在黑板上演算几何题。如果题目是刚讲过的,比较简单,学生往往能很快做出,比下面的同学完成得快;但题目如果是很难的,站在台上的学生由于紧张发懵,其演算速度与结果往往不如下面的同学。

还比如当一个员工面临难题正苦于无计可施时,如果上司死盯着他不放,他就会感到很大的压力而无法专心工作。在教室里学习时,教室里如果有很多人,乱哄哄的,我们便很难保持高效率的学习。或者我们在背课文或记忆英语单词时,也喜欢一个人找个安静的地方背。

了解了社会促进和社会促退的原理,管理者在工作中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员工的工作。像打印上司交待的文稿、装订材料、核对账目这样的工作,员工已经做得相当熟练了,管理者可以将他们的办公桌和工作台放置在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地方,或让许多人在一起工作,这样就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如果需要完成的是一件技术难度很高的工作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当事人集中精力思考,此时他人的存在会妨碍当事人的工作,就不应该让他感觉到有人在注视他,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一项简单的工作,从一开始就存在社会性促进。而对于一项稍微复杂一点儿的课题,在大家尚未习惯时,可以让员工在封闭的环境中单独练习;而当他们可以胜任工作后,就可以让他们在一个公开的环境下共同工作,以发挥社会性促进作用。

40.权威效应——谁说的话更可信?

著名空军将领乌扎尔·恩特的副驾驶员在飞机起飞前生病了,于是临时给他派了一名副驾驶员做替补。和这位传奇式的将军同飞,这名替补觉得非常荣幸。在起飞过程中,恩特哼起歌来,并把头一点一点地随着歌曲的节奏打拍子。这个副驾驶员以为恩特是要他把飞机升起来,虽然当时飞机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起飞的速度,他还是把操纵杆推了上去。结果飞机的腹部撞到了地上,螺旋桨的一个叶片割入了恩特的背部,导致他终生截瘫。

事后有人问副驾驶员:“既然你知道飞机还不能飞,为什么要把操纵杆推起来呢?”他的回答是:“我以为将军要我这么做。”

航空工业界有一个现象叫“机长综合征”,就是在很多事故中,机长所犯的错误都十分明显,但飞行员们却没有针对这个错误采取任何行动,最终导致飞机坠毁。上面这个故事就是“机长综合征”的一个例子。

这个故事同时揭示了心理学上的一个规律,就是人们对权威的信任要远远超出对常人的信任。

每个人都对身边的人或者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影响力的大小各有不同。一般来说,权威人物容易对其他人产生更大的影响。

假如你眼部不适,到医院就诊,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有一位眼科专家和一位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大夫供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个呢?相信你一定会选择专家。

一篇医学论文是被推荐到联合国的某个组织去报告,还是刊登在普通杂志上,这种反映医学成就的信息,其影响肯定是不同的。

这些都说明,权威对我们的影响力要超出常人。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证明了权威的力量。

美国某大学心理系的一堂课上,一位教授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位来宾——“施米特博士”,说他是世界闻名的化学家。施米特博士从皮包中拿出一个装着液体的玻璃瓶,说:“这是我正在研究的一种物质,它的挥发性很强,当我拨出瓶塞,它马上会挥发出来。但它完全无害,气味很小。当你们闻到气味,就请立刻举手。”

说完话,博士拿出一个秒表,并拔开瓶塞。一会儿功夫,只见学生们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都依次举起了手。但是后来,心理学教授告诉学生们:施米特博士只是本校的一位老师化装的,而那种物质只不过是蒸馏水。

这个实验中,人们宁可相信权威,而不相信自己的鼻子,是多么荒唐啊!

权威也许有更多的经验和资历,但是我们应该时刻记住的是,权威也是人,虽然他对我们来说可信度也许比一般人高,但是在倾听权威的意见时,永远也不要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其实,如果总是相信权威,人类社会根本就不会取得进步。

洛德·卢瑟福是英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因对元素裂变的研究获得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断言:“由分裂原子而产生能量,是一种无意义的事情。任何企图从原子蜕变中获取能源的人,都是在空谈妄想。”但数年后,用于发电的原子能就问世了。目前原子能已经成为主要的发电新能源。在法国,原子能的利用率甚至已占各种能源的40%。

在科学大发现的时代——19世纪,当牛顿发现宇宙定律、伦琴发现X射线后,有科学家曾断言:科学的路已走到头了,以后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尽量使实验做得更精确一些。但不久,爱因斯坦就发现“相对论”,给了科学界一个新视野。

权威是相对的,我们自己如果有足够的努力,也可以从非权威变成权威。所以对权威永远不要盲目地服从。

41.名人理论——名气与社会影响力

《韩非子》中记载: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王袍,因而全国的老百姓都穿紫衣,弄得紫布紫绢大涨价。齐桓公问管仲该怎么办。管仲说:“你若要阻止这种风气,只能自己不穿,再跟别人说你讨厌紫色。”齐桓公这样做,果然没多久老百姓都不穿紫衣服了。

为什么齐桓公的喜好会领导全国的风潮呢?并不是因为齐桓公更精通服装的设计,而是因为齐桓公是名人,而且是当时齐国最大的名人。

人们不仅对权威,对名人也容易有超乎寻常的崇拜和信任。名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是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是社会的宠儿,拥有比一般人更大的影响力和权利。这就是名人定律。

美国有两位大学生打赌,他们寄出了一封不写收信地址,只写“居里夫人收”的信,看它能否寄到居里夫人手里。结果,这封信真的寄到了居里夫人手里。试想,如果换了一个普通人,信还可能寄到吗?

人们对名人的追随有时比对权威的盲信更加缺乏理性。因为权威毕竟是在某个领域里达到较高造诣的人,而人们对名人的遵从往往和他的专业能力并无关系,而仅仅是因为人们把名人神格化了。

中国自南唐李煜起欣赏女人的小脚,以至于此后世代兴起缠足风,直延续到民国时期。究其原因,只是因为李后主宠爱的名妃为了可爱的小脚,用绫子缠足,结果这种风气蔓延到全国,乃至对后世的无数中国女性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

歌德失恋后写出了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轰动一时。小说是一部悲剧,其主人公维特最终因失恋自杀,写得非常逼真感人。没想到,小说发表后不久,社会上青年人自杀的比率骤然升高。这都是受到小说中主人公的感染,在心情悲观的时候模仿主人公而导致的。当然只有像“维特”这样的“名人”才会引起这样强烈的模仿效应,如果是一个普通人自杀了,肯定无法引起这种大面积的模仿,以至于当局不得不一度将此书列为禁书。

上面这两个例子中对名人的追随和模仿都是非常盲目和不理性的,而且可以看出对名人的追捧是古已有之。

有很多时候,人们还会利用名人效应为自己服务。比如明朝年间,江西吉州地方有个名叫欧阳伯乐的秀才到省城赴考时,在行李担上插了一面旗,上写:“庐陵魁选欧阳伯乐”,以标榜自己是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后代。众考生见此便赋诗一首加以嘲讽:“有客遥来自吉州,姓名挑在担竿头。虽知你是欧阳后,毕竟从来不识修(羞)。”

借名人光的现象在今天也决不少见。企事业单位以及商场、酒店、学校、娱乐场所,大都愿意请党和国家领导人或名人雅士题写名称;很多书籍也喜欢请名人题签;有的药品、保健品的宣传资料上,常常见到政界高级知名官员的题词和接见董事长、总裁的照片。就是因为名人更容易让人们买账。还有许多人初次见面,总爱向对方夸耀自己认识某某大人物,一提到那些官居要职的人,即便攀不上亲戚之类,也一定要说成是自己的熟人,或曰“朋友”,或“朋友的朋友”。这些人都是想“狐假虎威”,借名人之名为自己捞取好处。

其实作为名人,如果只因为自己有点名声,就以为自己是拥有特权者,是高于公众的人物,简直“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狂妄自大,只能为人所不齿。如我国某著名影星,走路都要别人让道,只因为她是明星;或者有的名人以为自己拥有特权,人家如果不知道他是谁,他还感觉特别不可思议。相比之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现任美国国卿希拉里则表现出谦逊的、平民化的风范。希拉里和朋友在一家酒吧喝酒,到打烊的时候,兴致正浓,但是酒巴服务人员不管你是谁,到点了都得走人。作为第一夫人,希拉里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没有要求任何特殊待遇。

实际上,世间每一个人从本质上看,都是普通人。每一个人的成就,都不可能纯粹是自己的成就,背后都凝结着许多其他人的劳动,只不过名声碰巧属于你而已。而且名声也不一定是永久的。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的人,不仅被人瞧不起,而且迟早要栽跟头。

42.旁观者效应——是什么导致集体冷漠

2005年12月28日,家住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的熊某和妻子一起骑自行车出门上班,谁知途中竟被人追杀。当熊某身中数刀,趴在地上呼救时,围观的数百人竟然都作壁上观,无人出面制止,也无人拨打电话报警。还比如,2005年4月25日下午,一个19岁女孩被一男子尾随追进公厕,惨遭20余分钟的蹂躏。尽管女厕内不断传出痛苦的嘶喊声,但围观的40多名市民无一人制止。

孔子说过:“见义不为,无勇也。”见义勇为一直被我们当作美德,可是在今天的社会中,见义不为,冷漠旁观却成了经常发生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社会上当然是一片道德谴责之声,却不能减少它发生的频率。

这种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在国外也时有发生,只不过国外的心理学家从心理学的层面,挖掘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