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韫对张作霖印象不错,感觉他知书达理、温文尔雅,是个谦谦君子,完全不像传说中的土匪模样,便在心里接受了他。增韫便向他的上级盛京将军增祺报告,得到了批准,回来便让张作霖整理部武,带到新民听候点编。
收编成功,张作霖真是喜出望外。急忙回到八角台,积极招兵买马,扩充队伍。不招不行啊,当初为了让增韫重视自己,他可是夸下海口,说自己有一营人马,其实才百十来人,顶多一个加强连而已。增韫允许他组建一支250人左右的队伍,这是一个正规营的标准人数,他便乘机开展组编活动。他吸收了辽西一些小股匪帮,后来赫赫有名的张作相和薄振声等,都是在这时候加入张作霖的队伍的。
人数够了,他就率队到新民府接受点编,成立了新民府巡警前路游击马队,张作霖被任命为帮办(副营长),队伍还驻扎在八角台。
‘
第二年也就是1903年7月,张作霖所部和新民街巡捕队合并为巡防马步游击队,人数达到485人。张作霖升任管带(营长),张景惠为帮办(副营长),中哨哨官(哨官相当于连长)由张作霖兼任,前哨哨官为张作相,左哨哨官为汤玉麟,右哨哨官为王立有,后哨哨官为赵五把什。
这支政变后的队伍移驻新民府,负责地方治安兼剿匪的任务。就这样,张作霖由一个民团武装头目,摇身一变成为政府军军官。这是他人生中一个极为重大的转折点。
打土匪,我有招
获得了合法身份,张作霖渐渐展露出了自己的政治才华和军事才能。
在政治上,他知道自己的身家性命和未来的前程都系于增韫一人,于是把争取增韫的信任摆在首位。自己不多的俸禄,多数都让他以各种名目孝敬给了增韫,同时对增韫表现出绝对的服从和恭敬,取得了增韫的信任。
对于新民府这个新地盘,他也知道自己初来乍到必须取得地方上的头面人物的认可,于是便想方设法笼络绅商,安抚百姓。对自己的部下严加管束,不许他们骚扰百姓,这得到了新民府上到知府下至黎民百姓的一致拥护。
新民府有个巡警局,局长王奉廷在此盘踞多年,交际很广,手下又有一百多人的弟兄听候差遣,是一个实力派人物。他对张作霖怀有戒心,怕张作霖抢走他的威风,便处处排挤,但他哪是张作霖的对手,张作霖感到自己要想在新民府这一亩三分地上有所作为,必须搬掉这块绊脚石,于是他略施小计,不费吹灰之力就挤走了王奉廷,从而真正意义上完全控制了新民府的军事实权。
1904年2月,东北大地上爆发了日俄战争。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东北展开厮杀,而腐败的清政府竟然宣布辽河以东为战区,以西为中立区。外国人在中国土地上打仗,中国人反而成了看客,这也是世界政治一大奇观。日俄军烧杀淫掠,百姓遭殃。张作霖既要维持新民府的地方治安,还要盘算着如何扩大自己的实力。看来看去,他觉得俄国似乎更强大一些,便选择站在了俄国人一边,接受俄军的枪械和金钱,帮助俄军。后来战争结果大出意料,日本人获胜,张作霖因为帮助俄国人而被日本人抓住,差点丢了性命。在多方打点后,他获得释放,随即他就倒向了日本人,同日军签订誓约,“立誓援助日本军”。1905年日俄战后,他的部队不但没受损失,反而扩编为3个营。而因为他维持治安有功,新任盛京将军赵尔巽和新任新民府知府沈金鉴下令,将张作霖的部队由3个营扩编为5个营,张作霖当上了统管5个营的统带(就是团长)。
从此,张作霖以这支武装作为基础,渐渐声名鹊起。名声的第一步,就是张作霖剿匪。
张作霖本来就是土匪出身,当然了解土匪的特点和活动规律,加上他带兵有方,部队战斗力强,很快辽西地区的大小匪帮就被他一一扫除。不是被剿灭,就是被招安。然而,张作霖剿匪虽然厉害,但还有比他更厉害的,那就是辽中杜立三匪帮。
杜立三盘踞在辽中县青麻坎,手下有一千多人,声势浩大,兵强马壮,割据一方。杜立三自诩为马上皇帝,马上功夫了得,能双手使枪,弹无虚发,且城池坚固,徒众凶顽,关卡林立。在自己的地盘上,杜立三基本上就是一个土皇帝,甚至封官许愿,人称“杜大人”。当然,这个大人是自封的,不像张作霖是正规的政府军。
由于杜立三闹得太大,几乎等同于地方政权了,这就引起了清政府的极大不安。盛京将军赵尔巽曾下令“严密访拿”,几次派兵进剿,但都败下阵来。徐世昌当了东三省总督后,也决意要剿灭这股土匪。为了除掉这个心头之患,特别派知县殷鸿寿到新民府协助张作霖剿灭杜立三。
张作霖与殷鸿寿昼夜密谋,仔细计划。张作霖认为,杜立三城池坚固,易守难攻,杜立三本人还极其狡猾,如果派兵强攻,恐怕事倍功半,难以奏效。商量的结果,他们一致决定智取!
张作霖派人到辽中县送上一封贺信,祝贺杜立三被奉天省招抚,当上了大官,官位比张作霖还高,让杜立三速到新民府来面谒省里的招抚大员,以便到奉天向徐世昌总督致谢。
杜立三接到这个消息,心生怀疑,不敢贸然行动。他的母亲及兄弟商量都认为风险很大,凶多吉少,都不主张他去。于是杜立三婉拒了这一提议,没有去新民府报到。
怎么让杜立三相信这是真的呢?张作霖左思右想,终于想起了一个人,黑山秀才杜泮林。杜泮林是张作霖的义父,而他又是杜立三的族叔。杜立三十分信任杜泮林,平时对他是言听计从,十分尊重。他的话,杜立三应该不会怀疑。
张作霖马上赶到黑山,把杜泮林接到新民府,并把他引见给省城大员殷鸿寿,以证明确实是省里招抚,并非虚构。又在新民街上为杜泮林另设招待处,请杜泮林在招待处休息,等杜立三来到之后一同去省城。
杜泮林是个忠厚之人,并没有张作霖那样的花花肠子。他看着身边的一切,怎么看都不像是假的,也不禁为自己的族侄能有一步好前程高兴。便写了一封亲笔信,劝他接受招安,谋一个仕途出身,将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杜立三本来就不太相信,但又愿意相信。正处在矛盾之中,恰在此时接到了族叔的亲笔信,疑念顿消,决定前往。
1907年6月6日,杜立三率13人作为随身护卫,奔向新民府接受封官去了。他哪里知道此去是有去无回了。张作霖为了不出意外,事先做了周密布置。
杜立三也不简单,虽然相信了,但防人之心还是有的。在进屋后晋见殷鸿寿时,他坐在背靠墙壁面对别人的位置,同时两手插入兜内,紧紧握住手枪枪柄,观察周围的动静。
殷鸿寿知道杜立三此时警惕性很高,所以他也不着急,一面跟到场的人嘘寒问暖,并宣讲一些政府政策什么的。说完这些,转身对杜立三进行了单独的表扬,说他劳苦功高,为了地方治安出了很大的力。现在朝廷一起录用,将来前程远大等。杜立三只是客客气气地听着,嘴上礼节性的表示哪里哪里,但双手仍然没有从兜内抽出来。
谈话完毕,殷鸿寿开始招呼手下人送客,杜立三起身告辞。为了显得隆重,殷鸿寿亲自将杜立三送到了内客厅的门口。到了这一步,杜立三已经开始大部分相信了,绷紧的神经逐渐放松。到了门口,杜立三实在不好再不有所表示了,人家那么客气,自己竟然一点表示都没有,显得自己太没有教养。再说将来当了官,跟这些人还是同僚呢,低头不见抬头见,所以在走到门口的时候,杜立三终于将双手从兜里抽了出来,双手打躬作揖说: “不敢劳驾,请回请回!”
殷鸿寿也就便托住他的手说: “希望先生尽快办妥交接手续,尽快进京面圣”等话,将他的手与衣兜隔开了。刹那间,汤玉麟等几个壮汉一拥而上,死死地按住了他,迅速将他的枪下了。事不宜迟,当晚就把杜立三在新民府西门外枪决了。
在此之前,张作霖已派张景惠率人马绕道八角台,做好进击杜立三老巢的准备。得到处决杜立三的消息后,张景惠等迅速出击,猛攻杜立三的老巢。杜立三不在,土匪们都是群龙无首,乱了方寸,很快就被击破,死的死逃的逃,杜立三匪帮从此烟消云散。
得此消息,总督徐世昌喜出望外,上报清廷,为张作霖请奖。清廷除赏银五千两外,将张作霖升为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旅长),管辖马步5营。其他还有中路、左路、右路、后路等4路统领。张作霖成为东北旧军5个举足轻重的武装力量之一,势力更加壮大了。
当然,这还不足为奇,张作霖还先后剿灭了为祸多年的蒙匪,也就是外蒙一带的土匪。
这可不简单。因为当初蒙匪之所以肆虐多年,政府军多次清缴一无所获,就因为蒙匪很特别。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他们熟悉地形,了解民情,精于骑射,出没无常。他们行踪无定,多用奇袭,打了就跑,渺无踪迹,而且他们一个人乘两匹马,骑一匹、备一匹,力量足,跑得也快。所以张作霖清剿蒙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张作霖很快就显示出了自己“剿匪专家”的实力。他采用了强攻和智取两手策略,同时他不断地总结剿匪的经验教训,摸索出一套可行的规律。他派人打入蒙匪内部,取得情报,而逐渐扭转了劣势。
经过多年的战斗,这些匪徒逐一被他击破。最有名的有三个悍匪,就是白音大赉、牙仟和陶克陶胡。最后的结果是白音大赉被杀、牙仟被生擒、陶克陶胡被张作霖一直赶到了俄国境内。
一直危害东北边疆多年的蒙患解除了,打击了蒙古分裂主义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张作霖此功是不可没的。
在多年剿匪中,张作霖出力卖命,但多次功亏一篑,就是因为人数不够。徐世昌看到张作霖的兵力不足,便给他扩编,增强他的实力。把5个营扩编为7个营,又将驻扎在洮南的孙烈臣部划归张作霖部。这样,张作霖的部队增至3500人,成为东北的一支劲旅。
农民工进城
1911年10月10日,著名的武昌起义爆发了,这就是辛亥革命。一石激起 千层浪,为了响应武昌起义,推翻满清统治,各省纷纷响应,脱离清政府, 宣布独立,就连远在东北的奉天也不例外。
奉天革命党人张榕、宁武、商震等一直在寻找最佳机会暴动,而新军中 部分将领如吴禄贞、蓝天蔚等也在积极策反其他军官和士兵共同举事,反对 满清王朝。当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群情振奋,欢呼雀跃。他们终于等到了 反对满清的第一声枪响,为了响应武昌,牵制清廷,蓝天蔚准备发动他的新 军第二混成旅反正举义,宣布奉天脱离中央独立。
当时的东三省总督是赵尔巽,辛亥革命爆发时,他正在外视察,得到消 息,便急忙赶回奉天,并连夜开会,研究对策。可是手下密探报告,手握重 兵的蓝天蔚等革命党人正在酝酿起义。赵尔巽一听,顿时吓得不知所措,准 备逃跑。因为他清楚,新军第二混成旅是奉天唯一的一支正规军,而且是一 支新式军队,战斗力很强。他们要是反了,那就等于直接宣布奉天易主。
乱了方寸的赵尔巽唯一想到的就是逃跑,但就在此时,奉天省咨议局副 议长袁金铠提醒了他,劝他重用巡防营旧军,这个建议让他茅塞顿开。因为地方巡防营的将领都是忠于他的守旧军人,同革命党人没有任何联系,于是他立即命令后路巡防营统领吴俊升,让他立即率部队来奉天。
这是个军事秘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外人是无法知晓的,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张作霖第一时间得到了这一重要情报。
其实张作霖还是很有眼光和头脑的,他知道要想出人头地,待在这么个小地方根本就是鬼混,所以他一直在观察奉天省城的动静。还派各营管带张景惠、汤玉麟、张作相去奉天讲武堂学习时密切关注省城的军政动向。
得到这个重要消息,他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不可错过,这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他当机立断,立即亲率所辖步骑7个营的全部人马,从洮南出发,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直奔奉天。
路过辽源(郑家屯)时,吴俊升还特意出城迎接他。此时吴俊升还没有接到赵尔巽的军令呢,张作霖居然比人家还快。不过他并没有告诉吴俊升实情,只是说部队拉出去例行训练。
到达奉天省城后,张作霖马上晋见赵尔巽,装作诚惶诚恐地说: “现在形势万分紧张,我听说有人要暴动,对总督您不利,就也来不及多想,赶紧带人来勤王护驾。要是总督您生气我擅自行动,我情愿接受处分。”张作霖又信誓旦旦地说: “只要我张作霖还喘着一口气,我是愿以生命保护恩师,至死不渝。”
赵尔巽正是抓瞎的时候,逮着根稻草都不会放过,这时候有人来保护他,他都恨不得感谢人家八辈祖宗。处分?亏他张作霖想得出来。结果也证明他的冒险是完全正确的,张作霖不但没有受到惩处,反而得到夸奖。赵尔巽马上给他补发调防令,命张作霖兼任中路巡防营统领,以加强忠心耿耿的张作霖的军力。这样,张作霖就统率15个营的兵马了,也就是差不多两个师的兵力,实质上已经是奉天省现有部队最大的军事力量的首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