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看来,运用什么语言进行交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语言,也是一个技巧问题。这在运用普通话还是方言的问题上同样适用。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应付得来就不用翻译,更不要轻视对方的语言能力,在使用语言中麻痹大意。下面是一个这方面的例子。
有一家广东公司和一家北方公司商谈生意,并有很多交往。他们一向都是用普通话交谈,因为对方声称他们对广东话一句都听不懂,广东公司的人也就信以为真,总以为自己在语言上占了便宜,所以在商谈交际之间,遇到问题自家就用广东话交谈。后来渐渐发现,对方在很多方面都比自己领先一着,对自己的情况很熟悉。原来,这家北方公司的人对广东话一点不陌生,会听会说,只是不让对方知道而已。
这广东的公司当然是犯了粗心大意的错误。
除此之外,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语言也是一种技巧。例如,在酒桌上和在正式商谈中就不相同。在非正式情况下使用某种方言,不仅能沟通双方之间的感情,而且也能表示自己对对方文化尊重和了解,显示了自己的修养。这就使商务交际更具有人情味,而不是冷冰冰的光讲利益。
巧妙应对刁难
工作和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处处和你为难,一有机会就出难题刁难你,意图使你陷入难堪的境地。这时候就需要你在维护自己尊严的情况下,运用技巧来轻松化解。
当对方提出的问题使你实在无法回避、又难以做出正面回答时,不妨顺着对方的话茬往另外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引申。这需要作出回应的一方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使间接回答的结果出乎对方的意料。
20世纪30年代,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访问美国时,被一位反对他的美国女议员诋毁:“如果我是您的妻子,我会在您的咖啡里下毒药的。”对此,丘吉尔并没有勃然大怒,而是不露声色地回答说:“如果我是您的丈夫,我一定会喝下那杯咖啡。”由于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次发表演说主张与苏联共同抵抗德国纳粹的侵略。在记者发布会上,一位记者尖声问道:“您为什么要替斯大林说好话?”这个问题涉及两个不同体制的国家,对此,丘吉尔从容地回答说:“假如希特勒侵略地狱,我也会为阎王爷讲好话的。”这两个事例中,丘吉尔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不是直接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用幽默含蓄的方式,把自己的观点寓于其中,语言充满耐人寻味的魅力,让听者自己去体会他的观点,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回击了对方不友好的态度。
与对方的换位思考可以使自己的论据更为充分、合理、贴切,这种化解自己窘境的方法大都是对问题单刀直入,语言直接,使对方难以招架而被击溃。
维特门是美国哈佛大学毕业的著名律师,并当选为加州议员。有一次,他从农场回来,因为时间的缘故,穿着一身农场工人的衣服赶去参加一个聚会。他一进入房间,就不断地听到那些绅士淑女们在议论他,言语间十分不尊重乡下人。没过一会儿,那些绅士淑女们便围坐在维特门周围,向他提出各种各样的怪问题,企图嘲弄他,让他出洋相。
维特门站起身来,对这群庸俗的人说:“女士们,先生们,请允许我祝愿你们愉快和健康!在这个快速前进的时代里,难道你们不可以变得更有教养些吗?你们穿着如此高贵,言辞却如此刻薄无礼,你们是虚伪的。而我,一直以为你们是真正的绅士和淑女。其实,我们都错了。”当这群自以为是的人正要向他发作的时候,从外面走进来主人,恭敬地对他说:“维特门先生,您好!刚刚怠慢了,他们没想到是您。请您到书房来,我还有些问题要向您请教呢。”维特门对那群呆若木鸡的人们说:“再见了,祝你们玩得愉快!”维特门的反辱相讥简短直接,噎得那些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伪绅士、伪淑女们哑口无言,顷刻间,就把对手的嘲讽、责难一扫而光,更突显了自己人格的高贵。
应对刁难以智取胜。当对方提出的问题使你实在无法回避又难以做出正面回答时,不妨顺着对方的话茬往另外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引申。
巧妙拒绝自己做不到的事
领导委托你做某事时,你要善加考虑,这件事自己是否能胜任?是否不违背自己的良心?然后再作决定。
如果只是为了一时的情面,即使是无法做到的事也接受下来,这种人的心似乎太软。纵使是很照顾自己的领导委托你办事,但自觉实在是做不到,你就应很明确地表明态度,说:“对不起!我不能接受。”这才是真正有勇气的人。否则,你就会误大事。
如果你认为这是领导拜托你的事不便拒绝,或因拒绝了领导会不悦而接受下来,那么,此后你的处境就会很艰难。这种因畏惧领导报复而勉强答应,答应后又感到懊悔时,就太迟了。
领导所说的话有违道理,你可以断然地驳斥,这才是保护自己之道。假使领导欲强迫你接受无理的难题,这种领导便不可靠,你更不能接受。
尽管部下是隶属于领导,但部下也有他独立的人格,不能什么事都不分善恶是非都服从。部下并不是奴隶。倘若你的领导以往曾帮过你很多忙,而今他要委托你做无理或不恰当的事,你更应该毅然地拒绝,这对领导来说是好的,对自己也是负责的。
此外,限于能力,无论如何努力都做不到的事,也应拒绝。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即是否真的做不到,应该确实地衡量一下,切不可因怀有恐惧心而不敢接受。经过多方考虑,提出各种方案后,是否再加上勇气可突破它?都需要考虑清楚。考虑后,认定实在无法做到,始可拒绝。
当然,拒绝更要讲究方法,采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上司接受,这里面也是很有学问的。
甘罗的爷爷是秦朝的宰相。有一天,甘罗看见爷爷在后花园走来走去,不停地唉声叹气。
“爷爷,您碰到什么难事了?”甘罗问。
“唉,孩子呀,大王不知听了谁的挑唆,硬要吃公鸡下的蛋,命令满朝文武想法去找,要是三天内找不到,大家都得受罚。”
“秦王太不讲理了。”甘罗气呼呼地说。他眼睛一眨,想了个主意,说:“不过,爷爷您别急,我有办法,明天我替你上朝好了。”
第二天早上,甘罗真的替爷爷上朝了。他不慌不忙地走进宫殿,向秦王施礼。
秦王很不高兴,说:“小娃娃到这里捣什么乱!你爷爷呢?”
甘罗说:“大王,我爷爷今天来不了啦。他正在家生孩子呢,托我替他上朝来了。”
秦王听了哈哈大笑:“你这孩子,怎么胡言乱语!男人家哪能生孩子?”
甘罗说:“既然大王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
甘罗的爷爷作为秦朝的宰相,遇到了皇帝要求的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却又找不到合适的办法拒绝。甘罗作为一个孩童,能如此得体地拒绝秦王,并让秦王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无理请求,实在是大出人们的预料。也正因为如此,秦王才有“孺子之智,大于其身”的叹服。后来,秦王还封甘罗为上卿。现在我们俗传甘罗十二岁为丞相,童年便取高位,不能不说正是甘罗的那次智慧的拒绝,才使秦王越来越看重他的。
努力避免争论
一天,几个人冲进美国第25任总统威廉·麦金利的办公室,向他提一项抗议。为首的是一个议员,他的脾气很大,开口就用难听的话咒骂总统。而麦金利却显得异常平静。他知道,现在作任何解释,都会导致更激烈的争吵,这对于坚持自己的决定很不利。他一言不发,默默地听这些人叫嚷,任他们去泄尽自己的怒气。直到这些人都说得筋疲力尽了,他才用温和的口气问:“现在你们觉得好些了吗?”
那个议员的脸立刻红了,总统平和而略带讥讽的态度,使他觉得自己好像矮了一截,他仿佛觉得自己粗暴的指责根本站不住脚,而总统可能根本就没错。
后来,麦金利总统开始向他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做那项决定,为什么不能更改,这位议员并没完全听懂,但他在心理上已经完全服从总统了。他回去报告交涉结果时,只是说:“伙计们,我忘了总统所说的是些什么了,不过他是对的。”
麦金利总统凭着他的自制力,在心理上打了一个胜仗。
不成功人士喜欢仅仅为了争论而争论,并挑起争端,或者使其他人失去心理平衡。那些挑起争端的人也许会想,此刻朋友们和同事们会对他们的机敏与智慧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其实不然,美国众议院著名发言人萨姆·雷伯说道:“如果你想与人融洽相处,那就多多附和别人吧。”他的意思不是说你必须同意别人所说的一切,而是说你不可能一方面无休止地激恼别人而另一方面又指望别人来帮助你。结束了一天工作后的人们不喜欢把时间花费在无休止的争论上,如果此刻你挑起争端,他们会回避你,而你将会发现,你已被其他好争辩的失败者们所包围。
林肯早年因出言尖刻而导致与人决斗。随着年岁渐增,他也日趋成熟,在非原则问题上总是避免和人发生冲突,他曾说:“宁可给一条狗让路,也比和它争吵而被它咬一口好。被它咬了一口,即使把狗杀掉,也无济于事。”我们在遇到某些不讲理的人时,如果不争论也无关紧要,不存在大是大非的问题,那么就跟林肯学习,容忍一下算了。
在工作中,避免和同事争论,可以节省你的大量时间与精神,使你投入到完善你的观点和实践你观点的工作中去。你完全没有必要浪费太多的精神去干那种没有结果也毫无意义的事情。少去了面红耳赤的争论,只会使双方彼此尊重,从而增进友谊,有利于思想交流、意见的转换。
以退为进巧妙劝说
成功的劝说,往往能消弭误解,更能达到谈判的目的。危机谈判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双方的坚持而陷入僵持的局面,这时就不妨“以退为进”,暂时挑开话题以消除对立的立场,使场面冷静下来,待情势较缓和时,再晓以利害,因势利导,否则双方面互不让步,则谈判可能因此而终止。
春秋时,赵国的赵太后刚一执政就遭到秦国的猛攻,只好向齐国求救。齐国愿意援助,但要求赵国把长安君送来做人质。赵太后心疼儿子,怕有个闪失,不肯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谏她以国家安危为重,答应齐国的要求,而太后却很生气地说:“有谁敢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我一定唾他一脸!”
眼看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左师触龙挺身而出,愿意去说服太后。去时,太后仍然怒气冲冲地。触龙一见,做出快步走的姿势,却慢慢地挪动着脚步,到了太后面前谢罪说:“老臣脚有毛病,行动不便,很久没来看您了。我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适,今天特来看望您。”太后说:“我也行走不便,全靠坐车走动。”触龙问:“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吃点稀粥罢了。”触龙说:“我近来很不想吃东西,自己只勉强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就慢慢地稍微增加点食欲,身上也比较舒适了。”太后说:“我做不到。”这时,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些。
触龙又说:“我那贱子舒祺,排行最小,不成器。而我总还是疼爱他。希望能让他在黑衣侍卫队伍里凑个数,为保卫王宫出点力,我今天特意来把这个请求禀告太后。”太后说:“行,我答应您。他年纪多大了?”触龙回答说:“十五岁了。虽然他年纪还小,但我希望趁自己还没死就把他托付给您。”太后不解地问:“男人家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触龙回答说:“并不比女人差。”太后笑道:“一般来说,妇道人家最疼爱自己的小儿子。”触龙说道:“我私下认为您老人家对女儿燕后的爱,胜过对小儿子长安君的爱。”太后道:“您错了!我对燕后远不如对长安君那般疼爱。”触龙说:“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得深远一点。老太后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抱着她的脚哭泣,是想到她就要远去,也是够伤心的了。送走燕后以后,您并不是不想念她,每逢祭祀,您都为她祈祷。您难道不是从长远考虑,希望她有了子孙可以在燕国代代为王吗?”太后说:“是这样。”
触龙说:“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珍宝,而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我觉得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因此我认为您疼爱他不如疼爱燕后。”太后一听,若有所思,慢慢说:“好吧,就听凭您的意思安排他。”于是为长安君备好了一百乘车马,到齐国做人质。齐国就出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