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会说话好办事
1916100000004

第4章 生活需要好口才(3)

在这个故事里,触龙的说话方式就是“以退为进”。他知道太后已对送人质一事产生抵触情绪,还处在愤怒当中,不管是谁,如果直接提出这个问题,必然像太后所说的那样,被吐一脸唾沫。而触龙深谙说话的技巧,先和太后拉拉家常,缓解她的情绪,让好的心理防线松懈。然后,借助太后的女儿作比方,引出长安君,指出太后娇惯小儿子,实际上是害了儿子。这样,终于说服赵太后,圆满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学会夸奖别人

每个人都有自卑情绪,都或多或少喜欢别人的恭维,如恭维他的衣服着装好、办事效率高、精力充沛……总是听得让人高兴。若有人义正词严地告诉你,说他不受恭维,你千万别信他。当你直言批评一番,他表面上虽风平浪静,但心里也许感到有些不是滋味。“闻过则喜”,生活中有几个这样的人呢?

寓言故事《乌鸦和狐狸》是这样讲的:

有一只乌鸦很幸运,不知从哪里叼到一块肉,正站在树上慢慢享用。

树底下,一只狐狸走了过来。他早就被那块肉散出的香气迷住了,垂涎三尺,恨不能立即据为己有。可自己又不会上树,更不会飞翔,想得到这块肉可是难如上青天啊。

但是,狐狸毕竟是狐狸,鬼点子可真多。只见他眼珠一转,就想出一个妙计。他擦了擦口水,冲着树上喊道:“是乌鸦小姐吗?你让我找得好苦呀。”

乌鸦知道狐狸心眼坏,不愿理他。

“乌鸦小姐,听说你的歌唱得可好听啦!我到处打听你的下落,就是为了听听你唱的歌。我知道你是一位高贵的小姐,并不是谁都能听到你唱的歌,但我敢发誓,除了我,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崇拜你的人了。”

听到狐狸的话,乌鸦心里美滋滋的:我的歌声可是动物界第一流的啊,然而又有几个动物理解呢?还是狐狸理解我,是知音啊!心里便对狐狸产生了好感。

“乌鸦小姐,你就唱一曲吧。不然,我可就急死了。急死了我不要紧,最要紧的是你从此就再没有我这样的知音了啊。”狐狸哀求说。

“好吧!”乌鸦说。

于是,她张大嘴巴,哇哇地喊起来,嘴里叼的肉便掉在了地上。她低头一看,狐狸叼起那块肉,跑得无影无踪。

这虽然是一则动物故事,写的却是人。嘴甜的人不会吃亏。事实证明,会说恭维话的人比较吃香,办事儿也就顺利多了。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恭维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虚荣心也得到某种满足,脸上不觉会堆满笑容,虽然口里连声说:“哪里哪里”,心里却比吃了蜜还甜。即使明知对方所讲的是恭维话,却还是没法抹去心中的那份喜悦。

这是因为,人人都有虚荣心,爱听恭维话是人的天性。当人们听到有人吹捧和赞扬自己时,心中会产生一种莫大的优越感和满足感,对别人的建议或要求也会乐意考虑,并很快答应了下来。

在衣店购衣服时,在你试衣时,总是免不了会受到卖主的恭维:“啊,真漂亮!穿起来非常合身,朴素、大方、有风度。你比以前年轻了好几岁。不信你自己照照镜子。”听到这种恭维,本来你是不想买那件衣服的,最后却买了。这就是恭维的力量。

求当权者办事,必须会说恭维话。话说得好听,说得到位,领导便易于接受你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否则即便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很容易办砸。说好话,也叫赞美或者颂扬,世俗的说法即是阿谀奉承和溜须拍马之类。要想把事情办成功,总得捡对方爱听的话说,才有利于解决事情。如果你自视是一个“正人君子”,不乐意恭维领导,这无疑给自己办事设置了一道障碍。

当然,恭维不等于奉承。恭维领导,可以理解为欣赏领导。恭维与欣赏领导的某个特点,意味着肯定这个特点。只要是优点、是长处,对集体有利,你就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你的赞美之情。领导也需要从别人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成就以及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当受到称赞时,他的自尊心会得到满足,并对称赞者产生好感。你的聪明才智需要得到赏识,但在他面前故意显示自己,则不免有做作之嫌。领导会因此认为你是一个自大、恃才傲慢、盛气凌人的人,而在心理上觉得难以相处,彼此间缺乏一种默契。

转换思维,出其不意

苏轼曾赋诗一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告诉人们观察事物要选准角度。谈话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只有选好角度,才有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天,一位顾客在一家饭馆吃饭,由于米饭中沙子实在太多,他只好把沙子都吐在饭桌上。饭店老板看到这一情景,感到非常抱歉,于是走过来关心地询问一句:“尽是沙子吧?”顾客表示理解地笑了笑:“不,也有米饭。”饭店老板和顾客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只不过角度不同而已。一个是沙子的角度,一个是米饭的角度,饭店老板是正话直说,顾客则是正话反说,其话语的幽默深深感染了老板,使他以后更注意自己的饭菜质量。可见,若思维角度转换得好,不但使你的话意表达得委婉,同时也增添了话语的幽默与讽刺特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苏三国在德黑兰举行首脑会议。会议的气氛完全由斯大林控制,通过的决议全是由斯大林提出来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总感到不舒服,他们商量好要戏弄斯大林一番。

一天早上,会议开始前,丘吉尔点燃一支雪茄烟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了全球主宰!”

罗斯福接着说:“我也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了宇宙主宰!斯大林元帅,你梦见什么?”斯大林看了他们两位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对丘吉尔先生的任命,也没有批准对罗斯福先生的任命。”

丘吉尔和罗斯福被这意想不到的回答惊呆了,彼此自嘲地笑了一笑。斯大林的回答妙在转换思维角度,从人对人的控制入手,把握思维方向,倒过来嘲弄了二巨头一番。

在法国一个城市的偏僻小巷里,人们拥挤得水泄不通。只见一位五十多岁的男人,拿出一瓶强力胶水,然后拿出一枚金币,他在金币的背面轻轻地涂上一层薄薄的胶水,再贴到墙上。不久,一个接一个的人都来碰运气,看谁能揭下墙上那枚价值5000法郎的金币。小巷里的人来来往往,最终没有人能拿下那枚金币,金币牢牢地粘在墙上。

原来,那男人是胶水商店的老板,由于他的商店位置偏僻,生意不景气,他便想出了一个奇妙的广告:用出售的胶水把一枚价值5000法郎的金币粘在墙上,谁揭下,那枚金币就归谁。

那天,没有谁能揭下那枚金币,但是,大家认识了一种强力胶水。从此,那家商店的胶水供不应求。

人们常说,思维一变天地宽,有时候我们走进了死胡同,觉得再无路可走;有时候又是在十字路口,不知该走哪条路。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肯转换一下思维,就会峰回路转,蓦然清明顺畅。

活跃气氛消除陌生感

社会地位悬殊或是素昧平生的人初次相见时,彼此交流的最大障碍就是之间的那种陌生感。但会说话的人却往往可以轻描淡写地化解这种陌生感,从而活跃谈话的气氛。

作为领导人,和下属交际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心理距离。要拉近这种距离就要想办法消除陌生感,打消下属心中的顾虑。寒暄是沟通彼此感情、创造交谈氛围的一种交际手段。寒暄是会谈的一个重要开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寒暄的内容可以与实际要处理的事情毫不相干,可以随实际需要随机变化。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这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幽默风趣、才华横溢,很爱拿别人的名字借题发挥。

在20世纪70年代,著名眼科大夫唐由之曾经为毛主席摘除过白内障。首次见面时,唐由之的心情又激动又紧张。毛泽东同志一眼就看穿了他的顾虑,便反复念着他的名字:“由之,由之,……”然后又自言自语地说:“你的名字是出自《论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吧?”又说:“你不要按孔夫子的‘由之’去做,而是要按鲁迅《悼杨铨》中的‘由之’去做。”说罢,便又抑扬顿挫地吟起了鲁迅的诗句:“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毛泽东同志用幽默迅速建立了彼此之间热情友好、轻松愉快的气氛,打消了唐由之心中的顾虑和紧张情绪,也开始了他们后来融洽的交谈。

还有一次是在1976年的1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朱莉和女婿戴维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接见。开始时气氛很沉闷,毛泽东同志见戴维在凝视着自己,便问:“你在看什么?”戴维说:“我在看您的脸,很出色。”毛泽东同志虽然年事已高,但反应仍然很机敏,立即回答道:“我生着一副大中华的脸孔。”接着又说:“中国人的脸孔演戏最合适,世界第一。中国人什么戏都能演,美国戏、苏联戏、法国戏等等。因为我们的鼻子扁,演外国人的戏,只要把鼻子化妆垫起来就能演。但外国人却演不了中国的戏,他们的鼻子太高,演中国戏又不能把鼻子磨扁啊。”

在场的客人都被毛泽东的幽默风趣逗笑了,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了。

寒暄是正式交谈的前奏,应有主动热情、诚实友善的态度。寒暄时选择合适的方式、合适的语句是非常必要的,但这合适的方式、语句的表示,还有赖于主动热情、诚实友善的态度。另外,寒暄应适可而止,要善于从寒暄中找到契机,因势利导,“言归正传”。

人与人之间最难沟通的是情感,最易沟通的也是情感。高明的领导人都会通过寒暄驾驭整个会谈的过程和气氛。因此,一个成熟的领导者,既要有丰富的情感,又要有真情的流露,更要懂得把握感情交流的尺度。

用幽默处理人际关系

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重大的社交场合,都离不开幽默的谈吐。一个人语言修养高,文化知识丰富,对古今中外、天南地北、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都有所了解和掌握,再加上词汇丰富、语言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就能够在讲话时得心应手,就容易生动、活泼、有趣,并产生幽默感,使人忍俊不禁。

幽默语言可以造成欢娱快乐的交际氛围,平添生活情趣。幽默语言创造的笑容是对生活的愉快和喜悦的自豪表现,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特征。通过这样的笑,可激起人们的愉悦感,使人们在笑声中得到情感的释放,获取美的感受。更有甚者,幽默语言也富有一定的哲理,发人深省,让人在一笑之后不忘细细地去品位,从而悟出其中的道理,发现自己的不足;让人在笑中不知不觉地就迈开了人生新的征程,找到人生道路上更明亮的导航灯。用幽默的人生态度化解对抗的情绪,可引导自己与别人看得远些。

但是,幽默远不等于笑,有时两者甚至背道而驰。一般人并非因有幽默而笑,而是借笑来掩饰他们没有幽默。笑的本意,逐渐丧失:本来是幽默丰富的流露,慢慢变成了幽默贫乏的遮盖。不过,我还是要说,笑是幽默的最低标准,笑是生活的润滑剂,正常人的正常的笑是幽默的开端,不能因为笑有“假冒伪劣”,就不准笑,而是多提倡由幽默发出的笑。幽默感发出的笑,一要超越,二要机智。柏拉图认为笑是一种卑劣的感情,因为笑往往是笑他人的小小不幸,或他人稍稍劣于自己。而幽默产生的笑应该超越这些。虽然不能说其中绝对没有批评与否定,但更多的还是同情与温驯。这样引发的笑不是刻薄的、轻薄的笑。

幽默在人际交往中可以发挥如下作用:

一是具有愉悦美化作用,能缓解人的紧张情绪,使人摆脱困境。例如:幽默大师萧伯纳在街上被一骑自行车的人撞倒了,肇事者吓得不得了,连忙向萧翁道歉,萧翁却对他说:“先生,你比我更不幸,要是你再加点劲,那就可作为撞死萧伯纳的好汉而名垂史册啦。”

二是借机反讽,可以用作斗智的有力武器。德国大诗人歌德有一天在公园里散步。冤家路窄,不巧在一小径上碰上了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批评家摆出一副傲慢无礼的样子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机敏的歌德回答说:“而我恰恰相反。”说完闪身让批评家过去。温和地讥讽对方的蠢话,其中蕴涵着说话者善良的气度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三是有消除疲劳的作用。学习、工作疲备时,读一则小幽默,会使你感到轻松;而在登山旅游或长途跋涉中感到精疲力尽、情绪低落时,说上几则风趣幽默的小故事,你就会顿时情绪振奋、感情愉快。

除此之外,幽默还具有批评、教益的作用。在适当的场合,幽默的谈吐可以增强交际的生动性,增加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