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族音乐欣赏
1927600000038

第38章 滚滚珠江水 悠悠南国情——广东音乐

我国器乐合奏的形式,在唐以前基本上是在宫廷和上流社会中流行,先秦的“钟鼓乐队”、汉代的“鼓吹”乐、唐代的燕乐中,都有器乐合奏。到了宋代,商业发达,商业城市也大量兴起,随之而起的在茶楼酒肆、勾栏瓦舍中表演的节目也越来越多,其中也有器乐合奏类的节目。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当时在民间表演的器乐合奏节目中使用“细乐”,区别于宫廷等使用的“大乐”。“大凡动细乐,比之大乐,则不用大鼓、杖鼓、羯鼓、头管、 琵琶等,繁只以箫、笙、筚篥、嵇琴、方响,其音韵清且美也。”

这种主要流行于民间的器乐合奏形式,在明清时期得到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有多种地方风格特色的乐种,如陕西鼓乐、山西八大套、冀中管乐、十番鼓、十番锣鼓等。这些乐种大部分到现在仍然流行于各地。到近代,则又有广东音乐、江南丝竹,以及河北吹歌、河南板头曲、 辽宁鼓乐、山东鼓吹、潮州锣鼓等。

在介绍广东音乐之前,首先得向大家介绍几种特色乐器。

在广东音乐中,早期的“硬弓乐队”中有二弦、提琴、三弦、月琴、横箫(笛子)以及喉管、椰胡等;后期的“软弓乐队”,则有高胡、扬琴、秦琴、阮、三弦、喉管、横箫等。在这些乐器中,有一些几乎只用在广东音乐中,如提琴、喉管、椰胡等,有的则逐渐被其他乐种所采用,如秦琴、高胡等。

广东音乐中所用的提琴,不是西洋乐器中的大、中、小提琴,而是一种形制和板胡相似的拉弦乐器,它大约在明代就已经出现,清代的《皇朝礼乐图式》卷九中有提琴的图,从图上看,它是一种形制和京胡相似的四弦拉弦乐器。后来广东音乐中使用的提琴,琴筒用竹或椰壳制作,再嵌上薄薄的桐木板。提琴是中音乐器,它的声音圆润悦耳,被称为硬弓乐队中的“音乐胆”。

秦琴,本是广东音乐特有的乐器,后来,由于它的音色很美,所以,潮州大鼓乐以及许多地方戏曲和民族管弦乐队中都使用到它。

秦琴和月琴一样,都是从阮发展而来的,不过,月琴的琴杆越变越短,而秦琴的琴杆则越变越长,而琴箱则变得小了。秦琴的琴箱一般呈圆形,也有梅花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的。秦琴的琴杆上有音品,多为二弦或三弦,也有四弦的,不过用得最多的是三弦的秦琴,有十九个音品,定弦为五度音程,一般音高为g、d1、a1,音域从g-e3。秦琴的音色明亮而又柔和,非常美,而且在和其他乐器合奏时,能融合得很好。在广东音乐中,它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乐器之一。

还有一种秦琴,琴箱上不是蒙桐木板,而是蒙上蟒皮或牛皮羊皮,使用琴马。这种秦琴的声音响亮,残响时间长,很有特色,在广东也很流行。

喉管,是一种在管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吹管乐器。最初,它是广东街头小贩叫卖时吹奏的乐器,20世纪20年代末,被广东音乐和粤剧所采用,并很快在两广地区流行开来。

喉管最初是在管子的下面加上一个碗而成的。喉管由哨子、管身和碗子三个部分组成。哨子的形状与唢呐和管子相似,是用芦苇做成的。管身可用竹、乌木、红木、杂木乃至塑料和金属制作,但以竹制的音色最美。碗子由薄铜片制作。喉管的音色高亮而又醇厚,20世纪50年代初,加粗加长管身,制成中音喉管和低音喉管。早期的喉管由于不能超吹,所以音域很窄,只有一个八度,限制了喉管的表现力。20世纪60年代,喉管的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制成功加键喉管,可以自由演奏半音,音域也扩大到两个八度,丰富了喉管的表现力。

广东音乐的前身是粤剧和潮州剧的过场音乐和动作表演时演奏的小曲,又叫“班本”或“过场音乐”、“过场谱子”,长的叫“大过场”,短的叫“小过场”,如著名的《 柳青娘》《一锭金》《梳妆台》《哭皇天》等。到20世纪20年代,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器乐演奏形式,以演奏“小曲”为主。由于它特有的艺术魅力,很快流传到全国,也就被大家称作“广东音乐”。

早期的广东音乐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有二弦(又称“头架”)、提琴、三弦、月琴、横箫( 笛),俗称“五架头”,还可以加上长喉管或短喉管(俗称“长筒”或“短筒”)、大笛或小笛(大唢呐或小唢呐),独奏则多用琵琶或扬琴。这种乐队组合的演奏风格比较雄壮刚硬,因此被称作“硬弓乐队”。它的演奏具有非常浓郁的广东地方音乐色彩。

1926年,广东音乐家吕文成因二胡受潮蟒皮塌落,蒙上一块新的蟒皮并把它加紧之后, 又把丝弦换成钢丝弦,因而制成了高胡。它的出现立刻引起了广东音乐的一场革命,它很快取代了二弦和提琴,成为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乐队的组合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高胡和扬琴作为主奏乐器,加上秦琴,被称作“三件头”,再加上椰胡、洞箫,构成了近代广东音乐的鲜明特色,后来还加上小提琴、大提琴乃至萨克斯管等西洋乐器。由于这种乐队组合音色柔美秀丽,所以被称为“软弓乐队”。

广东音乐在近代曾盛极一时,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有演奏广东音乐的乐队,他们在戏曲的过场中,在茶楼酒肆及街头卖艺时,在民间的婚丧嫁娶时,在丰收之余或赶会贺岁之时,都会演奏广东音乐。20世纪20年代,放映的还是无声电影,许多电影院都有乐队,在开映之前和放映过程中,都要演奏广东音乐。这种由乐队演奏的音乐又被称为“八音”或“行街音乐”、“座堂乐”,而且很快风靡全国,并在东南亚华侨中有很大的影响。

广东音乐早期的乐曲,大多是民间长期流传的无名氏的作品,它们的旋律比较简单,节奏变化也不是很大。到20世纪初,广东出现一批杰出的音乐家,他们不仅一生从事广东音乐的演奏,而且还改编创作了许多乐曲,使广东音乐的艺术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其中最著名的有严老烈、何柳堂、丘鹤俦、吕文成、易剑泉、何大傻等。他们共创作了五百多首乐曲,使广东音乐成为地方乐种中的佼佼者。

名曲欣赏

雨打芭蕉/方汉 改编

《雨打芭蕉》是一首优秀的广东音乐曲目。它最早见于1921年丘鹤俦所编的《弦歌必读》中,后来经过多次改编。20世纪50年代初,在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时,广东代表团在演奏此曲时加入了笛和碰铃,使乐曲更有生气。后来,方汉又用一些新的作曲技法加以改编,使它更为优美动听。

南国的广东,气候温暖潮湿,很适合一些阔叶的热带植物生长,芭蕉就是那里很常见的一种。它的叶片很大,既可遮阴,又可观赏,人们常常在院子里种植它。

南国多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拂去暑热,滋润万物,淅淅沥沥,朦朦胧胧,别有一番情趣。雨不但可观,而且可听。宋诗人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词人吴文英《风入松》说:“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而雨打在荷叶、梧桐叶、芭蕉叶等上面,那又别有一番情趣。唐诗人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说:“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李后主《长相思》词中说:“秋风多,雨如和,帘外芭蕉三两窠中,夜长人奈何。”而元代徐再思的散曲[水仙子]《夜雨》,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雨打芭蕉》所描写的,正是这样一幅别有韵味的雨景。

乐曲一开始,是流畅明快的旋律,表达了人们在春风化雨、春雨潇潇之时的一种喜悦的心情。接着,一连串的分裂性的短句,节奏鲜明,好像听到了淅淅沥沥的雨点,打在婆娑摇曳的芭蕉叶上,发出悦耳的声音。乐曲的旋律优美而明快,由于使用了加花等技法,很富有变化。最后,乐曲在欢乐的快板中结束。

金蛇狂舞/聂耳 曲

1934年聂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易名《金蛇狂舞》。乐曲取材于民间器乐曲《倒八板》,采用循环体结构,旋律昂扬,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力,渲染了节日的欢腾气氛。

《倒八板》是广泛流行于我国的民间器乐曲《老六板》的变体,它将后者的尾部变化发展,作为乐曲的开始,故俗称《倒八板》。

乐曲是三段体结构。

第一段,乐曲一开始,就以明亮上扬的音调不断地呈现出欢乐、昂扬、奔放的情绪,让人耳目一新。

第二段,由两小节打击乐器引出的更加热情昂扬而且流畅明快的旋律,充满生命活力。

第三段,作者巧妙地借鉴了民间锣鼓点中“螺丝结顶”的结构形式。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速度逐渐加快,加之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器的节奏烘托,使情绪逐层高涨,直至欢腾红火的顶点,生动地再现了民间喜庆时巨龙舞动、锣鼓喧天的欢乐场面,洋溢出鲜明的民族性格特色和生活气息。

全曲以激越的锣鼓伴奏,更渲染了热烈欢腾、昂扬激奋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