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十三学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著名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的诗句。诗中提到的“箜篌”,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非常优美的一种弹弦乐器。
箜篌有卧、竖两种,《世本·作篇》说:“空侯,空国侯所造。”又说:“空侯,师延(纣的乐师)所作,靡靡之音也。出于濮上,取空国之侯名也。”但是师延所弹的是琴,在先秦时的其他典籍中也还没有看到有关箜篌的记载。所以《旧唐书·音乐志》就说:“或谓师延靡靡乐,非也。”
卧箜篌的出现大约是在西汉武帝时,据说是汉武帝令乐人侯晖(一说侯调)依琴而制。《史记·封禅书》说:“(武帝)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始。”东汉应劭《风俗通》说:“空侯,谨案《汉书·郊祀志》:‘孝武皇帝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人侯调依琴作坎坎之乐,言其坎坎应节奏也。侯以姓冠章耳。’”当时的箜篌,形制和琴、瑟相似,五至七弦,有柱(琴马),只是用拨子弹奏,和琴、瑟不同。唐杜佑《通典》一四四说:“旧说一依琴制。今案,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也。”
在汉魏著名的“相和(歌)四引”中,第一个就是“箜篌引”。《古今乐录》引张永《技录》说:“相和有四引,一曰箜篌……箜篌引歌瑟调,东阿王(曹植)词。”魏晋南北朝时期,箜篌是代表“华夏正声”的“清商乐”的十五种伴奏乐器之一,在各种场合的乐舞演出中被广泛地使用着。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卷六记载:“魏高阳王雍美人徐月华,能弹卧箜篌,为《明妃出塞》之声。”大约在汉魏时期,箜篌就已经传到朝鲜。
崔豹的《古今注》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坠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坠河而死,将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坠泪饮泣。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
竖箜篌则是东汉时期由波斯(今伊朗)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隋书·音乐志》说:“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之旧器。”它本来是一种角弓形的弹奏乐器,形状像竖琴而小,本是便于在马上弹奏的。传入中国以后,也被称作“箜篌”,为与中国原有的卧箜篌区别,就被称作“竖头箜篌”或“胡箜篌”。宋陈旸《乐书》卷一二八说:“竖箜篌,胡乐也。其体曲而长,其弦二十有三。植抱于怀,用两手齐之,俗谓之‘擘箜篌’,亦谓之‘胡箜篌’。”“植抱于怀”中演奏的应该是小箜篌,还有一种大箜篌,是放在地上演奏的。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三说大箜篌“高三尺许,形如半边木梳,黑漆缕金装画台座,张二十五弦。一人跪而交手擘之”。还有一种箜篌是东晋初年从天竺(印度)传入的,由于雕有凤首,所以称为“凤首箜篌”。《隋书·音乐志》载:“《天竺》(乐)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即其乐焉。……乐器有凤首箜篌……等九种。”它的形制和大箜篌基本相同。
竖箜篌传入中国以后,受到中土人士的喜爱。《后汉书·五行志》就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在唐代,它是燕乐、清乐、西凉乐、高丽乐、百济乐、天竺乐、高昌乐、龟兹乐、疏勒乐、安国乐以及俗乐的重要乐器(包括卧箜篌和竖箜篌)。唐咸通中,教坊第一部有张小子善弹箜篌,冠于古今。还有中唐时的李凭。连深通音律的唐明皇,也喜欢弹箜篌,教坊谢大善唱歌,尝唱《乌夜啼》,明皇亲自弹箜篌和之。唐人诗歌中有许多吟咏箜篌的名篇,如题头所引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再如张祜的《楚州韦中丞箜篌》:
千重钩锁撼金铃,万颗真珠泻玉瓶。
恰值满堂人欲醉,甲光才触一时醒。
到宋元时期,箜篌的使用都还相当普遍,但是到了明末,它的使用却渐渐减少,到清代则基本失传了。
20世纪30年代,上海大同乐会曾按古制制作了大箜篌、小箜篌和凤首箜篌,但未能传下来。新中国成立以后,曾根据竖琴的原理,参照古史的记载和图片,研制出了一架竖箜篌。1980年,沈阳音乐学院的张琨又研制成功了雁柱式仿唐箜篌。这架箜篌外形富丽堂皇,黑亮的弓形琴身,金色的凤首。它有双音箱,七十二弦,按C大调音阶排列,音域从A1-a3共五个八度,而且具有像竖琴一样的转调功能。它的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成为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件珍品。这架仿唐雁柱式箜篌随西安歌舞团的仿唐乐舞在日本、中国香港等地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名曲欣赏
汨罗江幻想曲/李焕之 曲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箜篌协奏曲。
汨罗江在湖南境内,是湘江的支流,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学史上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这倒不是因为它山清水秀、风光绮丽,而是因为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投江的地方。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人,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和政治家,他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二十五首诗歌。年轻的时候,他曾经得到楚怀王的信任,任楚国的左徒,为了国家的安危,民生的疾苦,他费尽了心力。但是后来受到群小的谗陷,被排挤出朝廷,流放到沅、湘、洞庭一带。他仍然心系怀王,为祖国的安危而奔走呼号。他把自己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对祸国殃民的群小的愤怒,都写进了他光照千秋的诗篇之中。当秦国的军队攻破楚国的首都郢都那一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怀着满腔的悲愤,怀石投江,自没汨罗,用生命去殉了他亲爱的祖国。从此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被定为端午节,每到这一天,人们都要悬挂艾蒿、菖蒲,吃粽子,还要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汨罗江幻想曲》就是以屈原充满浪漫色彩的悲剧人生作为素材而创作的。
沅、湘、洞庭的景色是非常美的,这里还流传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唐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就为我们勾画了一幅非常美丽的湘江美景: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乐曲一开始,在低沉的弦乐伴奏下,竹笛奏出一个幽远的乐句,接着,弦乐和弹拨乐缓缓地加入,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明山秀水的汨罗江畔,这里山似佛头,花如人面,沅、湘无波,江水安流,我们的思绪也被带到远古时分。箜篌在低音区奏出一段徐缓而略带忧郁的旋律,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峨冠博带、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老人,拖着一条长长的竹杖,在江边慢慢地走着,满头的白发在风中飘扬。他一边走,嘴里一边还吟哦着新写成的诗句。他就是三闾大夫屈原。
音乐变得明亮起来,屈原似乎回忆起风华正茂的青壮年时期,自己身居高位,“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列传》),那是怎样的春风得意啊!音乐逐渐转为激昂,象征着屈原与卖国群小的激烈斗争。屈原最终失败了。他幻想驾着飞龙瑶象之车,遨游于天上地下,在理想的世界里去寻找希望。这时,音乐变得轻灵缥缈。
接下来是一个热情的乐段,乐队奏起节奏明快的节日气氛的旋律。我们好像看到盛装的人们来到汨罗江上,欢歌笑语打破了江上的寂静,清清的江面上龙舟竞渡。这时,箜篌的声音从乐队中飘出,我们好像感觉到屈原的英魂从云端飘下,加入这欢乐的海洋之中。
曲终人散,一切又复归平静。尾声是一段轻柔的抒情性乐段。我们仿佛独自徜徉在汨罗江畔,一任瑟瑟的江风拂面,我们仍然沉浸在屈原伟大的悲剧人生带给我们的心灵的震撼之中,仍然沉醉在这英魂永在的大自然美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