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唐·王昌龄《从军行》
唐代的两位大诗人杜甫和白居易都曾经当过左拾遗,他们都因为向皇帝直言讽谏而被贬官。白居易被贬谪到江州任司马,这是唐代专门安置贬谪官员的闲职,因此,白居易的心情很不愉快。有一次,他到浔阳江边为一位朋友送行,在“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情况下,忽然从江面传来一阵悠扬的琵琶声。弹琵琶的人是一个“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歌伎。在他们的一再请求下,她作了精彩的弹奏,使深通音乐的白居易发出了“如闻仙乐耳暂明”的感叹,并挥笔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琵琶行》。在诗中,他对琵琶的演奏作了非常精彩的描述: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撚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想见,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琵琶的演奏就已经达到了多么惊人的水平。
琵琶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乐器,但是绝对是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
琵琶的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演奏技法多样,表现力极为丰富。它的出现,大约是在秦、汉时期,不过,秦、汉、魏晋南北朝时大概一切不平置于案上而抱于怀中演奏的弹弦乐器都可以叫作琵琶。东汉刘熙载《释名》说:“批把,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可见当时的弹拨乐器都可以称作“批把”,后来才写作“琵琶”。
秦汉时的琵琶有两种,一种是圆形音箱、长柄,可能两面蒙皮,当时叫“弦鼗”,据说是秦时百姓被征去修长城,非常辛苦,所以就在“鼗鼓”(一种有柄、鼓旁边有两根绳子,系着小木球,摇动时小木球敲击鼓面发声的鼓,就是现在的“巴浪鼓”)上安上弦来弹唱。晋傅玄《琵琶赋·序》说:“杜挚以为嬴秦之末,盖苦长城之役,百姓弦鼗而鼓之。”这种乐器后来被叫作“秦琵琶”,可能是三弦和秦琴的前身。
另一种琵琶据说是西汉时遣乌孙公主和番,下嫁昆弥(西北方少数民族),怕她寂寞,叫工人依筝、筑、箜篌等乐器制造了一种便于在马上弹奏的乐器。这种乐器传为四弦、十二柱,可能是木制音箱。傅玄《琵琶赋·序》说:“《世本》不载作者,闻之故老云,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知音者载琴、筝、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乐。今观其器,中虚外实,天地之象也;盘圆柄直,阴阳之序也;柱十有二,配律吕也;四弦,法四时也。以方语目之,故云琵琶,取其易传于外国也。”后人把这种琵琶称作“汉琵琶”。
我们今天称作琵琶的梨形乐器,是由印度传至波斯,在南北朝时期又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在当时被称作“曲项琵琶”。《隋书·音乐志》说:“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之旧器。”
到了唐代,琵琶成为最重要、最受人喜爱的乐器。它的演奏技巧得到很大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改用拨子弹奏为手指弹奏,极大地丰富了琵琶的表现力,使其他仍使用拨子弹奏的乐器相形见绌。在当时,用手指弹奏被称作“
琵琶”,《旧唐书·音乐志》说:“旧琵琶皆以木拨弹之,太宗贞观时,始有手弹之法,今所谓
琵琶者也。”当时演奏琵琶的名手辈出,仅据史籍所载,就有曹妙达、贺怀智、雷海青、段善本、康昆仑、李管儿、曹善才、曹刚、裴兴奴、郑中丞等。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了一个故事:
贞元中(785-805),有康昆仑,第一手。始遇长安大旱,诏移两市祈雨。及至天门街,市人广较胜负,及斗声乐。即街东有康昆仑琵琶最上,必谓街西无以敌也。遂请昆仑登彩楼,弹一曲新翻羽调《录要》(即《绿腰》《六幺》)。其街西亦建一楼,东市大诮之。及昆仑度曲,西市楼上出一女郎,抱乐器,先云:“我亦弹此曲,兼移在枫香调中。”及下拨,声如雷,其妙如神。昆仑即惊骇,拜请为师。女郎逐更衣出见,乃僧也。盖西市豪族厚赂庄严寺僧段善本,以定东廛之胜。翊日,德宗召入,令陈本艺,异常嘉奖,乃令教授昆仑。段奏曰:“且请昆仑弹一调。”及弹,师曰:“本领何杂,兼带邪声。”昆仑惊曰:“段师神人也。臣少年初学艺时,偶遇邻舍女巫,授一品弦调,后乃数易师,段师精鉴如此玄妙也。”段奏曰:“且遣昆仑不近乐器十年,使忘其本领,然后可教。”诏许之,后果尽段之艺。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唐代琵琶之盛和演奏水平之高。
明清时期,琵琶的演奏水平又有很大提高,曲目也更加丰富,出现了张雄、钟秀之、李近楼、江对峰、蒋山人、汤应曾、杨廷果、华文彬等名家。
明代的张雄有很高的演奏技艺,明李开先《词谑》载:
琵琶有河南张雄……有客请听琵琶者,先期上一副新弦,手自拨弄成熟,临时一弹,令人尽惊。如《拿鹅》(即《海青拿天鹅》),满厅皆鹅声也。
明李近楼,能以琵琶模仿各种声音,明沈榜《宛署杂记》载:
李近楼号“琵琶绝”。李讳良节,武骧右卫副千户。中年而瞽,因为琵琶自娱,能于弦中作将军下教场,鼓、乐、炮、喊之声,一时并作。与人言,以弦对,字句分明,俨如人语,或二三人并语。或为琴,为筝,为笛,皆绝似。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两大巨擘刘天华和华彦钧(阿炳)都擅长演奏琵琶,并且都创作了几首琵琶曲。刘天华创作的琵琶曲有《歌舞引》《改进操》《虚籁》;华彦钧创作的琵琶曲有《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
琵琶的曲目相当丰富,据传唐代大诗人、也是琵琶演奏家的王维就创作过《郁轮袍》。唐代著名的琵琶曲,仅据唐诗所载,就有《霓裳羽衣》《六幺》《凉州》《薄媚》《甘州》等。清代华秋苹编辑的《琵琶谱》,是中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琵琶谱集,共收录大曲六套,小曲六十二首。新中国成立以后,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琵琶独奏曲和协奏曲,如《赶花会》《狼牙山五壮士》《彝族舞曲》《瑶族舞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等。
琵琶的表现力非常丰富,既可以表现铁马金戈、狂风暴雨般的磅礴气势,又可以表现小浦夜月、渔舟晚唱的淡远轻柔。所以琵琶曲目也就有文曲、武曲之分。文曲细腻柔和,武曲豪放雄健。清末琵琶演奏家李芳园说:“文曲宜静,宜有余音;武曲宜威,宜雄壮。”(《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凡例》)文曲注重左手的吟、揉等技艺,武曲注重右手的滚、轮、双、扫等手法。唐人所说的“曹刚有右手,兴奴有左手”,实际上所指的也就是他们演奏风格的不同。
琵琶的结构比较复杂,以前使用的六相十三品琵琶,由于不具备所有的半音,因此,在转调上很不方便。现在的琵琶已经有二十一品、二十三品、二十六品,具备了所有的半音,不仅转调方便,而且大大地增强了琵琶的表现力。
和许多乐器一样,由于受地域审美习惯差异、不同师承与传谱的影响,琵琶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也形成了演奏风格不同的众多流派,归纳起来,仍不出南北两大派。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华文彬派、李芳园派、浦东派、汪派、崇明派等。
1818年,华文彬(又名秋苹,字伯雅,江苏无锡人,1784-1859)收集南北两派长期在民间流传的数十首乐曲,编为《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简称《琵琶谱》或《华氏谱》),并编定指法,创定指法符号。他在该书凡例中说:“指法向来只有手传,并无刻本。自余得此真传,特辑录之,以为指法之秘笺,公诸同好云。”使后来学者有规矩可循。谱中所收,有《普庵咒》《十面埋伏》《步步高》《将军令》《霸王卸甲》《平沙落雁》(即《海青拿鹤》)等至今流传的乐曲。以之为依据的流派流行于无锡一带。
平湖派的创始人是浙江平湖人李芳园。他曾经中过秀才,但却以经商为业。到他这一辈,他们家已经有五代人长于琵琶的演奏。他编有一本《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又称《李氏谱》),是《华氏谱》以后的第二部琵琶谱,流传很广,影响也大,尤其是在江浙一带。
江苏浦东地区琵琶流传极广,数百年间,名手辈出,曾经参加过太平天国的陈子敬,是近代浦东派著名演奏家。1926年,浦东派名家南汇沈浩初(1889-1953)编著的《养正轩琵琶谱》刊行,成为浦东派的主要传谱。谱中收录了文套《夕阳箫鼓》《武林逸韵》《月儿高》,大曲《普庵咒》《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平沙落雁》等乐曲。与《华氏谱》和《李氏谱》相比,指法符号有更为详细的介绍,对浦东派琵琶的发展有很大贡献。著名琵琶演奏家林石城继承了浦东派朴实而又多变的演奏风格,是当代浦东派的代表,并培养出了像刘德海这样的演奏名家。
上海汪派琵琶的创始人是汪昱庭(1872-1951)。他是安徽休宁人,早年经商,但热爱音乐,曾师从平湖派和浦东派名家王惠生、陈子敬、殷纪平等学艺,兼得两家之长。他兼善文武套曲,其演奏手法干净利索、流畅明快,从学者甚众,被誉为近代琵琶的一代宗师。他将李芳园谱中的著名文曲《浔阳琵琶》删削改造,使之更为优美质朴,更名为《浔阳夜月》,成为一首现代琵琶名曲,20世纪30年代,被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等改编为民族器乐曲,这就是名闻中外的《春江花月夜》。他的学生中,有著名演奏家李廷松、卫仲乐、孙裕德等。
崇明派又称“瀛洲古调派”,这是因为近代著名琵琶演奏家沈肇洲(1858-1930,名其昌,号绍周)于1916年编印了琵琶谱集《瀛洲古调》,并被崇明派作为主要依据而得名。近代最伟大的民族音乐家刘天华曾向他学习过琵琶。他的弟子中还有施颂伯、徐立孙等,其演奏风格朴实无华。现代最有名的女琵琶演奏家、教育家曹安和是崇明派的代表人物。
除了老一辈的琵琶演奏家外,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琵琶演奏家,如刘德海、汤良兴、何树凤、章红、杨惟等,他们在演奏技艺和表现手法上又有所创新和突破,使琵琶这一古老的民族乐器焕发出青春。
名曲欣赏
海青拿天鹅/古曲
《海青拿天鹅》是中国古代琵琶名曲,大概在宋末元初就出现了。元代杨允孚《滦京杂咏》中有诗说:“为爱琵琶调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鹅避海青。”原注:“《海青拿天鹅》,新声也。”表明这首乐曲在元代已出现,是现今所知流传年代最早的琵琶曲之一。
海青又叫海东青,雕的一种,是一种猛禽,猎人用它来捕猎天鹅等鸟类。此曲描绘勇猛的海青在天空与天鹅交锋,经过激烈的搏斗,将天鹅击落的情景,反映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狩猎生活。
此曲在明代简称《拿鹅》,明代琵琶名手张雄以善弹此曲著名。1818年刊行的华秋苹编《琵琶谱》、1895年刊行的李芳园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均载此曲,称《海青拿鹤》。1926年刊行的沈浩初编《养正轩琵琶谱》所载曲谱较为流行。
此曲属武套乐曲,成为要求运用文套技法较多,左手多用吟挽,右手讲究音量、音色的控制。凡轮子弦带挑缠弦时,将缠弦在品上摆动,表现天鹅哀鸣的声音,并多处运用拼弦、扫弦技法,以描绘海青与天鹅搏斗的激烈场面。
全曲共十八段,除引子、尾声外可分四大部分。
散板的引子舒展平稳,描写辽阔的草原,天苍野茫、风急云卷。
第一部分以生动多变的节奏结合旋律上的调式交替形成色彩变化,表现海青飞翔空中、找寻猎物、抖羽展翅、左右盘旋的姿态。
第二部分着重刻画海青的矫健勇猛。其中一个以切分扫弦演奏的刚健有力的海青主题作为“合尾”多次出现,它与穿插其中的旋律形成对比,互相烘托,从不同侧面塑造了海青的形象。
第三部分运用音区对比的手法,旋律灵活流畅,描写海青穿云破雾、盘旋翱翔。这里,海青主题反复出现,使海青的音乐形象更为鲜明。
第四部分是全曲高潮,琵琶在不同音位上运用拼弦技巧,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海青与天鹅的搏斗和天鹅被扑击时的惊叫声。最后海青主题音调再现,象征海青击落天鹅,取得胜利。
尾声以民间曲牌《撼动山》《五声佛》为素材模仿吹打,描绘猎手带着海青满载而归的情景。
夕阳箫鼓/古曲
《夕阳箫鼓》原名《浔阳夜月》。这首乐曲最早见于1875年的手抄本。平湖派的李芳园对它进行了较大的改动,附会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把它更名为《浔阳琵琶》,又把原来的七段扩展成十段,每段都加上一个很美的小标题,它们是:“夕阳箫鼓”、“花蕊散回风”、“关山临却月”、“临水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李芳园在改动中加入了大量的花音,使其与在民间流传时的面貌大不一样,成为更符合士大夫们的审美趣味的著名琵琶文曲,收录在李芳园《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
上海汪派琵琶的创始人汪昱庭又将其删削改造,使之更为优美质朴,更名为《浔阳夜月》,成为一首现代琵琶名曲。汪昱庭改编删掉了李芳园谱中的许多华而不实的东西,使其接近于民间流传的模样,成为琵琶文曲中的代表性曲目之一。
乐曲描写的是在烟波浩渺的江上,夕阳西下,粼粼的波光中晚霞浮动,三三两两的渔舟在欸乃声中归来,而后月上东山、芦荻回风、渔火点点、渔歌阵阵的江南美景。
乐曲一开始,弱起的散板引子中,传来一阵阵鼓声和箫声,就已经把我们带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迷人的江南水乡。优美的主题,以不同的形式作了多次变奏,我们仿佛也乘上一叶轻舟,荡漾在山色空蒙、水光潋滟的秋江之上,尤其是那些轻柔的泛音,更增添了那“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缥缈空灵之感。
大浪淘沙/华彦钧 曲
《大浪淘沙》是阿炳所传的三首琵琶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的前两段是慢板,舒缓而从容,抒情性很强;第三段取材于十番锣鼓中的《将军令》,铿锵热情。据阿炳本人讲,此曲原是道家音乐《梵音》的合奏曲牌,他后来在琵琶上弹奏,并加进了琵琶的技法。阿炳一生饱尝辛酸痛楚的滋味,因此,他对旧势力有着强烈的不满与怨恨,却又无能为力,他演奏的每首乐曲中都可以感受到深沉压抑、悲愤凄凉的气氛。在悠扬的琴声中透出丝丝的伤感之情,在欢快坚强的音乐中又听到一种坚忍不屈、向往光明、向往美好未来的情绪。
《大浪淘沙》就是阿炳带着这种情绪创作的。
乐曲是单三部结构,全曲由三个乐段组成。
第一段(1-70小节),三个四分音符缓缓奏出,好像是作者发自内心深处的叹息,一下子就把听众带入了对辛酸往事的回忆之中。接下来的旋律发展运用了六度、七度的大跳等手法,旋律时而上行,时而下行;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明亮,时而黯淡。旋律情绪大起大落、如泣如诉,令人悲伤,催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