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方式叫以退为进
1928100000011

第11章 进退之间有诀窍(2)

聚会上小美说话时露出了幸福表情,眼神发亮,手舞足蹈,志得意满。可很少有人知道,她光彩的背后充满艰辛。当初小美刚辞职的时候,交完了学费后积蓄巳所剩无几,由于专业的转变,前半年小美不得不投入全部精力进行专业学习,那段日子过得很拮据,但她精神上很富有。

就这样,小美朝着她的完美生活奔去了。如果当初小美没有“退”进学校给自己“充电”,没有再次的失业,或许现在她还在办公室里想着每天的柴米油盐呢!

人生的际遇很奇妙,人生的抉择更像一场足球比赛,战术的改变或许会改变全局喔!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在对局中,有些外部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但也有些是不可改变的;或者外部条件固然可以改变,但在特定的时空限制下,己方的能力不足以改变它。对于这些不可改变的条件,为了避免其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成为阻碍,就必须避开这些时空条件,另辟蹊径。

北宋真宗年间,雄州知州李允则打算修筑城池以防御北方契丹大军的突然进犯。但是当时契丹与北宋签订了和约,公开修城筑墙,契丹会以此为借口进行武装挑衅。由于契丹强而北宋弱,北宋朝廷一味苟安求和,不愿引起战争。于是,李允则想出了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绕行策略。

雄州城北门外原来有一个瓮城,李允则想修一个大城把它也包括进来。他首先在城北修建东岳祠,用黄金百两购置了许多祭祀器具,同时让吹鼓手们在路旁吹吹打打,以引起当地百姓和北方契丹人的注意。

过了几天,李允则让手下人将东岳祠中的祭祀器具全部偷偷运走,放出风说这些器具被北方契丹人盗走了。李允则像煞有介事地下令捉拿盗贼,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后来,李允则表示:盗贼横行妄为,非筑城围护不可。这样他开始大张旗鼓地筑城,把原来瓮城居住的人,全都纳入新修的大城之中。

每年到了祭祀河神的时候,李允则就在两国界河进行划船比赛,并欢迎北方契丹人随便观看。明里是划船比赛,实际上是在偷偷练习水战。

雄州的北面原来挖了许多陷马坑,还有为数众多的供瞭望用的土堡。李允则对人说:“宋与契丹既然讲和,要这些东西还有什么用?”他命令把陷马坑填平,把土堡拆除,在上面开垦菜田,四周修建矮墙和种植大片荆棘。于是,这个地方比以前更难行走了。

接着,他以理佛事之名在北部建了一个佛塔,方圆三十里的景象可以尽收眼底。李允则还命令边界地区种上榆树,久而久之,这些地区树木林立。李允则对同僚说:“长起来的榆树是最好的障碍物,对方的骑兵来了将没有用武之地。”

李允则筑城设防,真是煞费苦心。他布置种种假象,使敌方认为他的所作所为仅仅是为了百姓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绝无其他企图。在这种迷雾的遮掩下,他筑城设防,在契丹还没明白他的真实意图之时,一座与契丹对峙抗衡的防御堡垒已经建成。

这就是立志如山、行道如水的智慧,正如《淮南子·泰族》所说:“圣人之所以委屈,是为了求得伸展啊;弯曲,是为了求得伸直啊!所以即使出现在邪僻的小道上,行走在幽暗的路途中,也是为了要伸直大道,成就大功!”

不进不退冷处理

不进不退有时是最好的办法。在经历了众多社会变迁、也经历了许多人际交往中的是是非非之后,我们才会明白一个道理:有时候在炙手可热的问题上,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反而十分奏效。

每个时期,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上会有不同的意见。意见不合会转化成矛盾,如果这样的矛盾让大家彼此议论,很可能就会影响整个事态的发展。因为在矛盾激化的时候容易发生过激冲突。而在这个时候,矛盾的双方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却有可能火上浇油,问题不但不能解决,甚至会继续恶化。

人的愤怒和情绪都有一定的惯性,要改变这种惯性需要时间和过程。强迫人马上接受你的观点,或者自己马上做出退让,反而会挑起更激烈的争论。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反对者的赞同,往往在改革者成功之后。”因此,把许多热问题放一放、看一看或换一种处理办法,在这个冷处理的过程中,人们的观点可能会慢慢改变,原先接受不了的事物,就有可能慢慢接受。

面对矛盾和争论的时候,不要急于立即决定是退还是进。这时更需冷静,这样才能客观地分析问题。就像治理洪水一样,不去堵塞它,而去疏导它,排除在不够理智的情形下可能引发的误会。冷静以后思考,即使面对真正棘手的进退问题,自己言行也不会过激,对策也会更科学。生活常常如此,如果矛盾棘手到我们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暂时不要去理会它,等问题自我冷却之后再做决定。

进退之前须冷静分析。一方面,对于问题和矛盾冷处理可以让自己保持冷静;另一方面,对别人进行冷处理,可以让对方在受到冷遇之后,反省自身的错误,这样可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无形之中,就使得自己能进也能退。

杰克实在是叫人头痛的孩子,所有人都说他脑袋聪明,课堂上“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大家都说他以后肯定会有出息,但他却有个毛病——不爱写作业。半年来他的家庭作业只完成过三次。

由于缺乏必要的巩固,他的基础知识很不扎实,做题时总是“一做就错”。每次考试靠他的小聪明对付个“及格”,因为这个毛病使他进不了“优秀”的行列。他的老师不知用了多少方法,可杰克还是毫无改变。

这一次老师又检查学生的作业,杰克一样交了白卷。可奇怪的是这次老师既没有生气地严加斥责,也没有提醒他下次注意改正,而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坐下”就再也不管他了,弄得杰克不知道该高兴还是难过。第二天检查作业,当杰克又怯生生地站起来时,老师干脆理也不理,越过他去检查别的同学,唯独不给他机会。第三天,大家见到杰克的时候他总是低着头,课堂上也收敛了许多。第四天,第五天,老师还是一样不理杰克……

杰克再也坚持不住了,他主动找到了老师。“老师,我错了,以后我一定认真完成作业。”说着双手把前一天的家庭作业递到老师面前。杰克是真的悔过自新了。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重视。还有什么比被别人轻视、受到冷落而更能触及一个人的灵魂呢?有时候,适当的“冷处理”促使其自我反省远比一味的关切更有成效,只是切记“冷”要有“度”,要适可而止,使对方心灵受到的是触动而不是伤害,否则很可能导致对方自暴自弃。

要想进退自如,一定要学会对问题进行冷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冷静处理棘手的问题和矛唐;而懂得对顽固之人进行冷处理,就是给其自我反省的空间,而让其自知对错,冷处理让自己更冷静理智,也让自己进退自如。

放低姿态,以退求进

并不是所有的宝石都能有机会闪烁光芒,有的时候,宝石是被包裹在石头里的,需要等待別人的开采,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宝石都能顺利地得到开采的机会。而我们人就不一样了,总是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不如去给自己创造一个被发现的机会。

一位爱好文学的年轻人,从学校毕业后来到美国西部,他想当一名新闻记者,但人生地不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身上的钱已所剩无几,他有些失望。难道是自己的专业不够好才没有被录用吗?他觉得自己就要走投无路了。于是他想起了他最崇拜的大作家马克·吐温。年轻人给他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

马克·吐温接到信后,马上给年轻人回了一封信,信上说:“如果你能按照我的办法去做,你肯定能求到一席之地。”马克·吐温还问年轻人,希望到哪家报社工作。

年轻人看后十分高兴,马上冋信告之。于是,马克·吐温又告诉他:“你可以先到这家大报社,告诉他们你现在不需要薪水,只是想找到一份工作,好好锻炼一番,你会在报社好好地干。一般情况下,报社不会拒绝一个不要薪水的求职人员。你在获得工作以后,就要努力去干。把采写到的新闻给他们看,然后发表出来,这样,你的名字和业绩就会慢慢被别人知道,如果你很出色,那么,其他报社就会有人聘用你。然后你就可以到主管那儿,对他说:‘如果报社能够给我相同的报酬,那么,我愿意留在这里。’对于报社来说,他们是不会轻易放弃一个有经验又熟悉业务的工作人员的。”

年轻人听后,有些怀疑,而且以年轻人现在的处境来说,这样的工作不是进取而是后退。虽然他得不到大报社的录用,但要找一份有薪水的工作还是没问题的。年轻人思前想后决定还是照着马克·吐温的办法去做,先试试看。

他很快在一家大报社工作了,尽管没有工资。最初,他的工作也只是整理文稿和校对等,根本没有机会写东西。年轻人开始打退堂鼓了,毕竟他的经济状况难以支持无薪的生活。但机会也在这时出现了。由于报社缺人手,他终于有机会出去采编了。他很好地抓住了这次机会,用心写了一份十分精彩的稿子,主编很满意。于是他的工作顺利地变成了采编。更令人高兴的是,他和其他采编有同样的薪水。备受鼓舞的年轻人更加努力工作,所发的稿子越来越多,好评也渐渐多起来。

不出几个月,他就接到了另一家报社的聘书。令人吃惊的是,他所在的报社知道后,主管竟然主动找他,说愿意付高出别人很多的薪水来挽留他。

按照马克·吐温的方法,年轻人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但是比这份工作更重要的是,他学到了做人的一个基本的方法,放低姿态,以退为进。

面对危险,安全后退

硬碰硬地走直线,看上去是一条捷径。但是在没有绝对保证能够走通之前,还是应该尝试一下用别的办法。因为一旦走不通的话,对自己已经造成了伤害和损失。

大和尚与小和尚结伴下山去镇上购买寺院一周必需的粮食。去镇上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远路,需绕过一座大山,蹚过一条小溪,来回近一天的路程;一条是近路,只需沿山路下得山来,再过一条大河即可,不过河上有一座年久失修的独木桥,不知哪天会桥断人翻。

大和尚和小和尚自然走的是近路,毕竟远路太远,一天一来回,费时费力。他们轻松下得山来,正准备过桥,细心的大和尚突然发现独木桥的前端有一丝断裂的痕迹。他赶紧拉住抬头一路走的小和尚:“慢点,这桥恐怕没法过了,今天我们得回头绕远路了。”

小和尚经大和尚的提醒,也看到了桥的断痕,但他甚是迟疑:“回头?我们都走到这儿了,还能回头吗?过了桥可就是镇上了,回头绕远路那还得有多远啊?我们还是继续赶路吧,桥或许还能撑得住。”

大和尚知道小和尚性格倔犟,见他执意要过桥,便不再言语,只是抢道走到了小和尚的前面,并随手捡了块石头在手中往桥上一敲。只听“砰”的一声,腐朽老化的独木桥应声而落,坠入三四丈下湍急的河流中。

偌大的独木桥竟经不起大和尚手中小石块的轻轻一敲!小和尚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继而庆幸自己还没来得及踏上危桥,又暗自为自己的鲁莽无知感到羞愧。

在回头的路上,小和尚感激而又疑惑地对大和尚说:

“师兄,刚才幸亏你的投石问路,要不然,我可要葬身鱼腹了。你说,我当时咋就那么蒙呢?”

大和尚不无深意地说:“只要懂得放弃,其实回头并不难。”

鸟不管在外飞翔多久,最后一定要返回自己栖息的山林;如果不回去就会疲困死亡。为了安全,鸟儿飞向山林与山谷的路线,不一定像准绳一样笔直,而是曲折的,但是它的大的方向却是固定不变的。

如果大的目标能够实现,那么鸟儿绝不会以小的路线上的曲折为憾。所以春秋时大政治家管仲评论这件事并发挥说:“千里长的道路,不可用绳子来加以扶直;万多户的人家,不可用准具来加以取平。”

策略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和保护自己的利益,在面对危险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不是前进,而是如何安全地后退。

学会休息,进退自如

进退需要力量,而休息是一种力量的延续和积累。传说中的上帝在六天创造世界之后,第七天就休息。耶和华在西奈山向摩西传十戒,其第四戒就是星期天必须休息,定为圣日。列宁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休息是人体生理机能的需要,是一种力量的延续和积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换和调整。

人不是机器,可以不知疲惫地工作,即使是机器也有需要增加动力的时候。一个高效的人必定懂得休息,他可以用同样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或者他可以在同样的时间里把事情做得更好。只有学会休息才能学会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