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史上最牛公务员1:美人美人
19390400000020

第20章 心有城府(2)

“米爱卿,看来你珍爱此帖胜过自己的性命啊,朕听说爱卿乃书画大家,笔力并不输于他人,何必要摹学前人的东西呢?这样吧……”徽宗非常不悦,一指旁边的屏风,淡淡地道:“米爱卿,你就在这屏风之上做两行草书吧,要分别藏‘中、秋’二字,一柱香内若做的出来,朕便认你为名符其实的书法大师,否则,就是欺世盗名之辈,《中秋帖》也给朕留下吧。”

“好,微臣接旨。”米芾故意将一个“旨”字拉成了声音,引起徽宗注意,提醒他不要反悔。

接下来,米芾就显露了其书法大家的风采,挥毫泼墨,潇洒而书,写了“中原江水水墨如画,秋色优美美不胜收”两行字,不但藏了“中”和“秋”两个字,字也是气势如虹,让徽宗钦佩的连连点头。米芾见徽宗站在屏风前,沉吟不语,瞥一眼自己的《中秋帖》,小声问:“万岁,臣可以跪退了吗?”徽宗望向《中秋帖》,目光中流露出惋惜的神采。

“万岁,您是堂堂九五之尊,就不要难为微臣了。”米芾看不惯徽宗欲占有他人爱物的心思,但是不得不软言细语,请求徽宗放弃。

“既然如此,《中秋帖》卿就拿回去吧,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这里你喜欢的,可随意拿走,你那里朕喜欢的,也可以随意观赏,是不是?米爱卿的还不就是朕的嘛。”徽宗金口玉言,不便反悔,只有自我解嘲地说了这么一通话。

米芾一笑,顺手抄起刚才磨墨用的端砚,说:“那就多谢万岁了。”徽宗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闭了口,只好任米芾拿了端砚而去。那端砚是徽宗喜爱之物,米芾自然是识货之人,刚才见那砚台色泽青幽,只需点滴便水如乌墨,果然是上等的砚台。徽宗心说,这个米芾,当真和朕一样的脾气,见了好东西就想据为已有,唉,自己原本想留他的《中秋帖》,没想到帖子没得到,还亏了端砚。

圣旨到了杭州后,蔡京马上就起程了。他到杭州来并没带多少东西,等的就是这一天的到来。从京城带来的几个箱子,他甚至连打开也没打开,说了声回,家人将东西箱子抬上马车,他本人将印鉴一交,就回了。

蔡京回到京城西门时,高俅正站在门口接他。

“蔡大人,万岁爷等不及了。”

蔡京抬头望了望“回顾楼”,说道:“好,容我沐浴更衣。”虽然徽宗正坐在宣和殿里等候蔡京的到来,但是,蔡京考虑还是周全的,他这样风尘仆仆地去见驾,不但礼仪上有所失,给徽宗的印象也不太好。他知道徽宗是个文人,又喜欢游山逛水,因此沐浴后,将官服薰了香,这才进宫。

果然,精神满面的蔡京让徽宗眼前一亮,当即拍着他的肩膀说:“蔡爱卿啊,你献给朕的《快雪时晴帖》和绘有《小江山》的扇子,朕都已经收下了,说吧,卿要什么奖赏?”蔡京受宠若惊,古往今来,有几个当臣子的能被皇帝这么亲切地拍打肩膀?或许他蔡京就是前无古人的第一个吧。蔡京偷看一眼徽宗,见他说起书画来喜形于色,暗道,也只有像他这样只喜欢舞文弄墨的皇帝,才有如此的行径。大宋江山,不知在他的手里会变成什么样?管他呢,只要自己投其所好,还愁日后不能升官发财吗?想到这,蔡京赶紧深深施礼,说道:“蒙万岁厚恩,微臣感激不尽,至于奖赏……臣不敢要,只求万岁开心,就是臣之福,大宋万民之福了。”徽宗道:“朕有意要建一座大的宫殿,将所有收藏的书画古玩纳于其中,只可惜,没有得力的人手促成此事,卿可愿助朕?”蔡京忙道:“臣万死不辞。”

“可是,为大兴土木之事,朕征询过朝中大臣的意见,曾布、韩忠彦、王觌等人都出来阻拦,让朕难以决断。”

“万岁太顾虑了,想我大宋江山,现在正是国富民强之时,百姓安居,国库充盈,此时不兴土木,又待何时?”

“爱卿之意甚合朕心,朕就命你为工部尚书,负责建筑一事。”

“微臣领旨。”

蔡京升了官,朝中大臣中没有几个为他庆祝的。蔡京城府深,一般人不敢与这种人结交,生怕哪天被他卖了也不知。当然,童贯、高俅就不同了,这几个人臭味相投,互为利用,谁也离不开谁。蔡京有个弟弟名叫蔡卞,哲宗时,蔡卞任过礼部侍郎,出使过辽国,回来后为龙图阁待制,知宣州,绍圣四年(1097年),蔡卞又拜为尚书左丞,官已经不算小了。徽宗即登基后,拜为资政殿大学士,赶到江宁去当知府了,后又去了大名府。这时,蔡京得宠,就想着把自己的弟弟弄回来。

晚上,蔡京宴请了童贯和高俅。三人开始密谋。童贯和高俅都觉得蔡京大有前途,因为他跟的是文人出身的徽宗,所以频频向他敬酒。蔡京却并不显喜悦之色,说道:“两位,你们觉得工部尚书这个职位怎么样?”童贯和高俅对视一眼,都说:“位列六部,管辖工部,已算是朝廷大员了。”蔡京淡淡一笑,显然对这个职位并不满足。

自隋始,有三省六部制。三省中的尚书省管理政务,设尚书令一人,左右仆射各一人,下设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六曹,每曹设尚书一人。六曹尚书分统三十六侍郎。后来,又改度支为民部,改都官为刑部。左仆射分管吏、礼、兵三部事,右仆射分管民、刑、工三部事。至唐朝,民部又改为户部,相传是“民”字犯了李世民的忌。

按理,蔡京混到六部大员份上,在平常人心里已经是烧高香了,而蔡京,显然还有更大的志向。童贯和高俅还敬了他三杯酒,蔡京一杯也没喝。他表情木然地说:“两位今天来的目的是什么?可否直言。”童贯说:“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找一个大树好乘凉了。”

“但蔡京能给你们什么?本官不过是一个工部的尚书,只负责一些工、农建设、道路桥梁修建的事,各位缺了银子,本官可以给你们挪一点,可是要想光宗耀祖,封公拜相绝对不能。”

童贯和高俅这才看出,蔡京是嫌自己的官小了点。两人均在暗想:此人胃口够大的,怕是把半壁江山给了他,也不满足呢。高俅道:“蔡大人,既然你有这个心,就不愁做不到,你说吧,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童贯道:“是啊,咱们三个虽然目前不算朝廷的重臣,乌纱帽比咱们高的还有不少,但是,咱们都是万岁的宠臣,只要好好地谋划,有什么不能成功的?”蔡京两眼一亮,道:“那好,本官就直说了,咱们要拿韩忠彦和曾布开刀。”“韩相和曾相?”童贯吓了一跳。韩忠彦和曾布一个是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一个是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是当朝的首相和次相,徽宗手下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文职大臣。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不同,而且名目繁多。通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宰相。

宋朝以同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宋神宗元丰年间改制,设宰相二人,首相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政和年间,又改左仆射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右仆射为少宰兼中书侍郎。

再说高俅,不住地给蔡京打气,说:“怕什么,要攻就攻实力最强的。”

“是,是。”童贯擦了擦额头的汗,这才发觉有时候自己的胆子和面前这二位相比,还是差了些。

蔡京缓缓地说:“咱们下一步就要在朝廷上下,京城内外,散发一种两相无用论的谣言,总之,怎么对他们不利就怎么说。”

“还有,要让老百姓都有一种错觉,只有蔡大人起来当相,才能主持好朝政。”高俅道。

蔡京微微一笑,望着童贯:“童公公以为如何?”童贯似乎正在想着自己的心事,闻言道:“此计甚妙,甚妙。”蔡京将手往前一伸,说:“来吧,昔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今天咱们就来一个‘酒场三结义’,以后咱们同进共退,有我有你。”高俅第一个将手搭了上去,童贯微微犹豫,终于和他们握在了一起。

一天早朝。蔡京早就在午门外等候了。蔡京远远地看到韩忠彦的轿子颤悠悠地行了过来,于是迎了上去。韩忠彦下了轿子,抱抱拳:“是蔡大人啊,有什么事吗?”蔡京将韩忠彦拉到一边,说:“韩大人,万岁爷要大兴土木,建造宫殿的事你可曾知道?”

“此事不久前万岁爷在大殿上吐露过,不过,当时由于群臣反对,所以没有决定实施。”

“是啊大人,当前我大宋国库并非充盈,四处尚有饥民,眼下又是雨季,一旦南方遭受大水,怕又是一大笔开支。”

“蔡大人所虑与本官相同,所以,我们要同心协力,劝万岁爷不要有这样的念头。”

“韩相的话不假,可是,最近几天,下官听说曾相……”说到这,蔡京朝左右看了看,低声说:“曾相在暗中鼓励万岁爷开工呢。”

“竟有此事?”

“一点都不假,消息是下官从内侍杨戬的嘴里听到的。”

韩忠彦心道,杨戬乃徽宗的近臣,他的话想必不假,可是,曾布一向反对铺张浪费,这一次为什么鼓励万岁呢?蔡京看了他一眼,说道:“曾相自幼受其兄曾巩的影响,虽然本身在文学上没有什么建树,但是,也有一颗附庸文雅的心,而徽宗又是喜欢文采飞扬的人,所以,他最近常和徽宗谈诗论画。”

如果蔡京编个其他的理由,韩忠彦便会起疑心了。但是,蔡京一提曾巩,韩忠彦就深信不疑。曾巩乃一代散文大家。后人朱右曾将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的文章汇编成一本《八先生文集》,“唐宋八大家”之名便传至现在。当然,唐宋八大家指的是散文领域的成就,如果扩大到整个文学领域,则唐朝颇有成就的诗人一抓一大把。韩愈、柳宗元最大的成就并非留给后人的文学名作,而是其为推动“古文运动”而做的贡献。他们所提倡的文风,革新六朝以来骈丽雕饰、专事浮华的文弊,掀起一股文坛新风,影响了宋朝的欧、曾、王、苏等散文大师,使散文创作达到了一个顶峰。

两人正说着,蔡京见曾布的轿子由远而近,忙对韩忠彦道:“韩大人,下官冒着得罪权臣的危险,也要去力劝曾相,万岁爷那里还望韩大人慷慨陈辞,下官职低位微,不足于影响圣意。”韩忠彦道:“也好,咱们分手行事,为了大宋江山,都尽力吧。”说着,韩忠彦进了朝门,而蔡京迎着曾布就过来了。

曾布从轿子内看到了蔡京,当然也看到了韩忠彦的背影,心中有些不快。俗话说一山不存二虎,很多事是不好搭档的。曾布虽官位显赫,尊为尚书右仆射,但上面还有个韩忠彦。古代左为上,右为下。虽然在分工上,左右仆射通常各管三部,左仆射判吏、礼、兵三部事,右仆射判民、刑、工三部事。但是,左仆射是首相,右仆射只能算次相,在大殿上的站位也要排在首相之后。曾布和韩忠彦属于貌合神离的合作关系。

蔡京见曾布下了轿子,就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曾布淡淡地说:“蔡大人拦住本官,有什么事见教吗?”蔡京看出曾布一脸的不快。他叹一声,道:“韩相这人……”说到这,故意收住话音,望着曾布。曾布忙问:“韩相怎么了?”

“韩大人刚才拦住下官,居然过问起工部的事。”

“这也没什么不妥,人家是首相嘛?”

“可是……下官一直当曾相为顶头上司,曾相才是工部的分管领导嘛。”

“哦,你这么想?”

“曾相明鉴。”

“韩相过问工部什么事?”

“是万岁爷要大兴土木的事。”

“此事本官已经知道了,万岁爷收回了成命。”

“看来曾相也被埋在了鼓中。”

“此话怎讲?”

“据宫内的内侍说,韩相最近经常晋见万岁爷,鼓励大兴土木一事?”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下官揣测,韩相是投其所好,因为谁都知道,万岁爷心中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建一座大的宫殿,囊括天下所有的书画珍品,虽然曾相等大臣们上书劝谏,以下官看,万岁爷是不会放弃兴建宫殿的。”

“你说的不错,万岁爷偏好书画古玩,现在只是暂时劝下他,说不定哪天他就要重提此事。”

“现在,韩相已经提议了,下官以为兴建之事已不可阻止,万岁爷的梦想是谁也打破不了的,为今之计,只有控制住局面,争取将工程费用控制到最低。”

“蔡大人言之有礼,上朝后本官会尽力劝谏万岁。”

“只是……”

“只是什么?”

“曾相一定要记住,工部属于您的管辖范围,韩相刚才便在拉拢下官,因为他知道万岁爷让下官到工部,肯定是主持兴建一事,如果曾相不能将韩相挤到一边,那……工程的浪费就不可计数。”

“这……”曾布有些犹豫。虽然他与韩忠彦不合,但还不至于到了公然敌对的地步。

“为了天下苍生和大宋江山,下官求您了。”蔡京知道成败在此一举,于是俯身给曾布施了一个大礼。曾布热血上涌,忙搀起蔡京,道:“蔡大人放心,本官拼了这顶乌纱帽,也要力谏皇上。”说着,曾布振衣进了朝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