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想的人会朝着理想一步步地前进,对于他们来说,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有目标,他们每天都朝着目标前进,因此日子也过得十分充实。没有理想的人每天都没有目标,他们只是过着惯性的日子,在习惯中过每一天,最后到老了一无所成。
人生要有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个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个年度的目标,一个月份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越直接,他进步的越快,对社会也就会越有益。有了崇高的目标,只要矢志不渝地努力,就会成为壮举。
人在一生当中精力旺盛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在追求目标的时候,多数人是不考虑时间的,只是在一味地追求新的目标,不管它是否适合自己,只要看到新的东西、新的目标就要追求,于是就非常盲目地把自己很多宝贵的时间都浪费了,所以我们在新的目标出现的时候,选择最适当的目标,然后痛快地做出决定,做好取舍,把不重要的目标丢弃,这样我们会明确我们的目标。从而全力以赴,直到成功,这也等于延长了生命。
★避免“羚羊思维”
如果有人问你“今年一年里及未来五年中有什么明确的目标”时,你会怎么回答?假设你的回答是:“我没有想过,我不清楚。”那么你未来的发展,就陷入了泥沼。
大多数人对于未来都是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很少有人会认真地思索,总认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其实这种看似乐观的想法,换一个角度看完全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想要坚定地走在人生旅途上,越过那些障碍,你必须有目标。
为了达到你的目标,你必须避免那种被美国心理学家考克斯称之为“羚羊思维”的东西。
一次,考克斯和约翰一起进行了一次凌晨穿越伦吉提大平原的飞行。景色非常优美,他们能看见大象、狮子和大群羚羊席卷穿过整个平原。
“羚羊的数量这么大,真是一件好事啊!”他们的非洲导游注意到他们正盯着那一大群羚羊沉吟时说道,“否则,这个物种很快就会灭绝。”
考克斯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笑了,然后指着一头停止奔跑的羚羊说:“你将会注意到那头羚羊跑不了多远了。它停下来不是因为意识到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思考,也不是因为它累了,是因它太愚蠢以至于忘记了当初它为什么要奔跑。它发现了天敌,本能地逃开,开始向相反的方向跑。但是它忘记了是什么促使它奔跑,甚至有时候是在最不适当的时候停下来。我曾经看见它就停在天敌旁边,有时甚至向某个天敌走过去,似乎它已经忘记了这是否就是同一种在几分钟以前让自己惊慌失措的动物。它就差冲上去说:‘嘿!狮子先生,你饿了吗?在找午餐吗?’如果不是有一大群羚羊的话,我想这整个种群将在几个星期之内被消灭干净。”
当时,考克斯在热气球上很容易去嘲笑那些羚羊,而在这次飞行结束以前,他发现自己有了一个很有趣的想法——在现实的商业世界中,他曾经见过同样的问题。
是不是有许多人有规律的举动让你想起那些羚羊呢?他们有不错的主意,他们为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而且为这个目标努力了一天或者仅仅半天。也许他们只是谨慎地四处溜达了40分钟罢了。40分钟以后,他们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目标。然后他们就会对自己说:“嘿,这太难了。这比我想象的难多了。”接着他们就会永远停在那里一动不动。
为了避免羚羊思维,你必须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坚持不懈地向它努力。你不想在路上停下来,而且当你的天敌逼近的时候,当然更不想停下来。当每天结束的时候,你必须好好总结一下,并且问自己:“距离我为自己设定的主要目标,今天我又走近了多少?”如果你对这个问题的真实答案是,今天你没有为达到目标做出什么有意义的行动,也就是说今天你停在路上,那么你必须决心从明天开始让自己振作起来。
★找准目标你再奔
年轻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的人在单位里能创造出很高的效率,而有的人忙忙碌碌却最终一事无成呢?关键在于他没有注意到所做的事情的方向性,他把精力消耗在偏离方向的不重要的事情上,从而做了一些无用功。他们在羡慕他人成功的同时还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失误到底在哪里?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18世纪后半叶,欧洲探险家来到澳大利亚,发现了这块“新大陆”。1802年,英国派弗林达斯船长带船队驶向澳大利亚,想最快地占领这块宝地。与此同时,法国的拿破仑为了同样的目的也派阿梅兰船长驾驶三桅船前往澳大利亚。于是,英国和法国进行了一场时间上的比赛。
法国先进的三桅快船很快捷足先登,占领了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并将该地命名为“拿破仑领地”。随后他们以为大功告成,便放松了警惕。他们发现了当地特有的一种珍奇蝴蝶,为了捕捉这种蝴蝶,他们全体出动,一直纵深追入澳大利亚腹地。
这时候,英国人也来到了这里,当他们看到法国人的船只,以为法国人已占领了此地,非常沮丧。但仔细一看却没发现法国人,于是,船长立即命令手下人安营扎寨,并迅速给英国首相报去喜讯。
等到法国人兴高采烈地带着蝴蝶回来时,这块面积相当于英国大小的土地,已经牢牢地掌握在英国人的手中了,留给他们的只是无尽的悔恨。
法国人虽然提前到达了目的地,但是他们在没有完全达成目的时不小心偏离了自己的方向,导致功亏一篑,前功尽弃。这个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必须注意行动的方向性和有效性。这样不仅节省时间,同时也有成效,从而避免忙忙碌碌而又毫无所为。一个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经常问一问自己,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的所作所为对实现目标是否有益?直到你达成这个目标为止。
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善于把握方向。无论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把目标看得很清楚才开始行动。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一味的蛮干,是决不会获取成功,达到理想的彼岸的。一个人最重要的成功原则就是,要时刻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和要做什么样的事情。
如果拼命的在错误的事情上浪费精力,努力工作,即便是做得十全十美,那也只能是南辕北辙,不会给生活带来成功和快乐。
很多人在生意场上或是在工作中,大都以赚钱或是获得名誉为唯一的目标,并且把这一目标无限的扩大,使自己总是处于紧张、繁忙和无序的状态下,很少考虑他们的职业技能、生意天赋、兴趣爱好等其他方面的问题。在行动的方向上,总是处于盲从的状态,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来考虑问题,这样的结果,会使自己对工作失去乐趣和激情,最终将会摆脱不掉失败的结果。
保持自我是很重要的,忠于自己的梦想和克制随波逐流的欲望,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意识到,你的生活选择是你自己的。
如果你不满意你现在的状态,你想让你的住房更大些,或是你想拥有一部你做梦都想要的汽车,那么你就要为你的梦想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在你的生活中有一些改变,某种程度上,你要付出的更多一些,多思考,改变工作方式,更聪明的工作,你总会得到你想要的。
有很多的改变都是前进路上的方向标,虽然这些改变看上去很细微,但是它们的作用要比速度重要的多,在人生的路上,就好像是一次旅行,可以有不同的速度,但首先要明确方向,大多数人在匆匆赶路的时候,不考虑方向的问题,结果去了一些根本不值得去的地方。没有了方向,速度就失去了意义,要记住,方向永远比速度更重要。
“跛足而不迷路的人能赶过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根据自己的才能特点,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选择适当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快出成果,早日走上成功之路。
没有目标的努力,有如在黑暗中远行。
决定方向的因素有很多,要在生活中对它们进行严格的审视,比如你选择什么样的人做为朋友、你的时间安排、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热情、对工作的态度等等。不要小看每一天的生活状态和快乐指数,这些可能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对事物的看法,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付出勇气和行动,为驱动力加油,这的确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成功方法。
事实上,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会有很多障碍,即使你运用了比较轻松而有效的工作方法,要想获得的更多,还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要时刻提醒自己,在成功的路上,一定要表现出耐心和对困难的挑战,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了你在生活中从来没有过的金钱,那样的快乐和满足感,是会比生下来就富有的人高出几百倍,这种生命的体验不是更有成就感吗?
年轻人,关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你是否已作出规划?也许你仍在学校里继续深造,但这不会影响你为自己设计未来的美好蓝图,有了这蓝图,你才不会浪费过多的时间,因为“时间就是金钱”;也许你已是一个“社会人”,那就更应该了解:有一个目标会使你少做很多的无用功,能更轻松、更快捷、更高效地实现它。
其实,年轻人需要懂得的是,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很好地掌握好方向性,即目标性。没有方向,漫无目的地去干,那样就等于是在白白浪费时间,根本就不会有什么高效率可言。
★善待你的渴望
渴望之力动用其掌握的一切可能的力量,并催促一切心理和生理的机制运转起来。渴望之火点燃了头脑的每一官能,无论是意识还是潜意识的,它们不会自行活动。当它们活动时,就意味着有欲望之力的存在和驱动。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你一定产生无数个冲动和渴望。你对某个特殊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激发了进一步获得成功的渴望。然后你注意到与此对象有关的人和事奇怪地进入了你的视野——有时甚至显然是强加于你。同样,你发现自己被某个方向所吸引,而你并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与你渴望的对象相关的人和事、相关的信息以及对象本身所处的环境。
渴望,具有奇特的吸引力。你发现仿佛是你将这些吸引过来的,或你被吸引到了它们面前。
当你真诚对待你的渴望时,你会发现那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你会发现周围冒出的全是与你渴望的对象有关联的事件,与之有关的书籍和与之有联系的人,对象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环境等等。你会发现,一方面你好像位于一个引力中心,将它们全部吸过来,或者另一方面,你被吸引到了某个引力中心。简言之,你会发现自己启动了某些微妙的力量和原则的运行,使你与所有与此对象相关的事物产生了关联。你还会发现,如果你对此特殊对象保持了相对长时间的兴趣和渴望时,它便成了一个中心。它将不断地扩大影响范围,将相关的人物、事件、环境卷入其中。这便是为何你为你的渴望和兴趣开始行动之后,事情会渐渐变得容易的原因之一。在那些凡是激起并保持了强烈的兴趣和持久的渴望而积极地投入某项工作的人之中,这是极为普遍的经历,几乎无一例外。
渴望不仅能使你具备实现渴望的品质和力量,它还能相互吸引你和与渴望相关的一切事物。换言之,渴望之力不仅通过各种可行的方式充分地表达自我,而且还通过你达到它的目的——最大可能程度上的满足和实现。当你在心中激起了全部的渴望之力,并且为之创造了一个强大、积极的影响力中心时,你便使自然的强大力量在潜意识中无形地运作起来了。
其实,你会有你想要的一切——只要你善待自己的渴望。
★可以有点野心
野心(这里指的是一种积极状态下的野心)可以使一个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至,可以逼得一个人献出一切去排除所有障碍,它们能使人全速前进而无后顾之忧。做人有时要保持着一种野心,不要把它们丢掉。
法国一位年轻人很穷,很苦。后来,他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迅速跃身到法国50大富翁之列,成为一位年轻的媒体大亨。不幸,他因患上前列腺癌,1998年在医院去世。他去世后,法国的一份报纸刊登了他的一份遗嘱。在这份遗嘱里,他说:我曾经是一位穷人,在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跨入天堂的门槛之前,我把自己成为富人的秘诀留下,谁若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而猜中我成为富人的秘诀,他将能得到我的祝贺,我留在银行私人保险箱内的100万法郎,将作为睿智地揭开贫穷之谜的人的奖金,也是我在天堂给予他的欢呼与掌声。
遗嘱刊出之后,有48561个人寄来了自己的答案。这些答案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绝大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当然是金钱了,有了钱,就不会再是穷人了。另有一部分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最缺少的是机会,穷人之穷是穷在背时上面。又有一部分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技能,一无所长所以才穷,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迅速致富。
在这位富翁逝世周年纪念日,他的律师和代理人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打开了银行内的私人保险箱,公开了他致富的秘诀,他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在所有的答案中,有一位年仅9岁的女孩猜对了。为什么只有这位9岁的女孩想到了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在接受100万法郎的颁奖之日,她说:“每次,我姐姐把她11岁的男朋友带回家时,总是警告我说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于是我想,也许野心可以让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谜底揭开之后,震动法国,并波及英美。一些新贵、富翁就在谈论此话题时,均毫不掩饰地承认:野心是永恒的“治穷”特效药。野心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穷人之所以穷大多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无药可救的缺点,也就是缺少致富的野心。
英国新闻界的风云人物,伦敦《泰晤士报》的老板来斯乐辅爵士,在刚进入该报时他不满足于赚90元周薪的待遇,也不满足于人人称羡的《伦敦晚报》,最后当《每日邮报》已为他所有的时候,他还妄想取得《泰晤士报》,不过最后他终于达到了目的。
他一直看不起胸无大志的人,他曾对一个服务刚满三个月的助理编辑说:“你满意你现在的职位吗?你现在每周50元的周薪吗?”当那位职员想了一下,答复说觉得满意,他马上把他开除,并很失望地说:“你应了解,我不希望我的手下以每周50元的薪金便觉满足,而终止他前途的发展。”
平庸的人之所以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太容易满足,一旦得到舒适安逸的位置,便停止了自己的努力。这样,他一生只会盲目地工作,争取勉强温饱的薪金,以静待死神的光临的命。他怕因为不满足而感到痛苦,所以竭力抑制自己的欲望,推卸自己的责任。
这些人安于现状,一心一意想要继续维持下去。然而,“想维持现状”的想法是采取“守”的态度,终究会演变成消极的态度,而失去以前所拥有的积极及前进的动力,成长便会停顿。不要满足于现在的自己,成功有时只需要一点野心。
★别让“自我设限”扼杀你的梦想
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然后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反复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
跳蚤变成“爬蚤”,并非它已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最可悲之处就在于,实际上的玻璃罩已经不存在,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玻璃罩已经罩在了它的潜意识里,罩在了心灵上。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很多人的遭遇与此极为相似。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幼年时代,遭受外界(包括家庭)太多的批评、打击和挫折,于是奋发向上的热情、欲望被“自我设限”压制封杀,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与激励。既对失败惶恐不安,又对失败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犹疑、狭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精神面貌。
这样的性格,在生活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随波逐流。与生俱来的成功火种过早的熄灭。
成功是每一个人的梦。这个梦与生命同在,至死方休。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生来就有“做伟人”的欲望。“做伟人”其实就是“成功”的集中表现。弗氏之后的一些心理学家经过研究,也得出一个相似的结论:不论民族、文化、历史、家庭、性别和年龄,人天生就有爱受赞美、喜爱人尊重的强烈愿望和倾向。这是“人”的共性。因此,可以这么说,成功的渴求与生俱来——因为,成功是获得赞美与尊重最有效的途径。
正如美国的约翰·杜威所认为,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是“希望有重要性”。以至于有些罪犯自述,他之所以纵火、杀人,就是为了让人们知道他,亲眼目睹别人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如同五雷轰顶,那是他最感满足之处。
追求成功是人类的本能。人为成功而来,也为成功而活。绝大多数人能坚韧不拔地走完人生历程,就是因为成功的渴望始终存在。把它称做信念也好,使命也好,责任也好,任务也好,总有期盼和牵挂,总有要完成的欲求。否则心有不甘,难以瞑目。成功意味着富足、健康、幸福、快乐、力量……在人类社会里,这些东西总能获得最多的尊重和赞美。人人追求成功。普天之下,贫富贵贱,有谁会站出来说,我不想成功,我不愿成功?!
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要解除“自我设限”,关键在自己。西谚说得好:“上帝只拯救能够自救的人。”成功属于愿意成功的人。成功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你不愿成功,谁拿你也没办法;你自己不行动,上帝也帮不了你。成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蛋糕,数量有限,别人切了,你就没有了。不是那样,成功的蛋糕是切不完的,关键是你是否去切。你能否成功,与别人的成败毫无关系。只有自己想成功,才有成功的可能。
洛克菲勒曾对儿子说:“西恩,我记得我曾对你说过你在现在这种年龄,务必做好的事情就是想好10年之后从事什么工作,你对将来必须具有想象力。”
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环境,你要在心里问自己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将来想成为什么人?无论是否有人对你说过“这是不可能的”,这对你来说并不重要;在你的生活中是否还有这样的人存在也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一点,如果有一个人不同意这个说法,那这个人就应该是你自己。
你绝不能认定你的生命已经“过去了”。因为,如果你不抓住自己的梦想,那就没有人会这样做了。扼杀你的梦想的还有另一个陷阱,这就是那种认为眼下还不能追求自己梦想的想法,也就是说现在还没到适当的时候。你要相信,根本不存在开始一件新事情的最佳时刻。每当你推迟开始做一件事情时,你离它也就又远了一步。
★以你的方式来生活
有人想为自己的假期定一个电视计划、一个戏剧计划和一个旅游计划……他想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但是,如果速度比方向更重要的时候,不是很可笑吗?一边争分夺秒,一边却在大把大把地挥霍着岁月,甚至正在埋葬自己的梦想,这种做法难道不危险吗?这是因为他对于自己想要前进的方向考虑得太少的缘故。因为他不相信自己明天可以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做着与昨天和今天完全不同的事情。
我们的梦想和目标足以成为一种磁石,吸引万物和所有的人,使我们能逐渐将它变成现实。的确,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可是每一位成功人士都有类似的经验。
但是仅仅偶尔做一做梦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将自己的目标纳入自己的思想中。我们必须不断地想着自己的目标,相信它能实现。这里有一个简单的窍门:我们想象着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这就是说,我们不光在思想上实现了它,并从感情上去享用它。
每当我们以这种方式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的梦想上的时候,我们就在现有的起点与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每一次的想象都会加深我们的梦想成为现实的必然性,这种确信会转化为促成成果的实际行动。自信也会在此过程中得以加强,从而激励我们去寻找可行的方式和机会。
吉尔贝特·卡普兰在25岁的时候创办了自己的第一份杂志。他是一个完全醉心于工作的人,在15年的时间里,他把自己的杂志办成了发行量巨大的知名杂志之一。他几乎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可是在他40岁的时候,他突然出售了自己的企业,出什么事了?
有一天,他听了马勒的第二交响曲,乐曲深深地吸引了他,唤醒了他内心深处沉睡已久的东西。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认为应该重新演绎马勒的第二交响曲,他觉得缺了点什么,他听到的演奏不符合马勒的原意。
他出售了自己的企业,决定要成为一个指挥家。所有的专业人士都一致认为他的做法是一次希望渺茫的冒险。因为卡普兰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做过指挥,也根本不会演奏任何乐器。一个甚至连乐谱都读不懂的经理——40岁——当指挥,这简直可笑极了。可是,这些批评意见动摇不了卡普兰的决心,他甚至将目标定得更高了:他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演绎马勒的作品。
然后他就开始学习,他向最优秀的指挥家求教。他请了老师,不断地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只过了两年,他的梦想就成为了现实。1996年,吉尔贝特·卡普兰就演奏了美国最成功的古典作品集,在同一年里,他作为一名受人仰慕的指挥家出席了萨尔茨堡音乐节的开幕式。
诺曼·文森特·皮尔一针见血地说:“大多数人不愿意相信他们本身具备着所有可以让梦想成真的素质。因此,他们试着满足于那些与他们不相配的东西。”本杰明·迪斯雷里也说过:“对于那些为了实现自己的誓言甚至不惜拿生命去冒险的人来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摧毁他们的意志。”
为什么有的人能让别人为自己工作而另一些人却甘愿为别人卖力呢?区别就在于我们追求自己梦想的程度。当两个人相遇的时候,通常那个作出了真正的决策,并竭尽全力要实现自己的目标的人总是能最终影响另一个人,而且或多或少地让他跟随自己的脚步前进。我们将梦想抓得越紧,我们就会越坚强,连上天都似乎在以一种神秘的方式帮助那些目标明确的人。
生命中没有比实现自己的梦想更让人满足的了。从另一方面说,世界上也没有比背叛并最终放弃自己的梦想更令人沮丧的事情了。
聪明的年轻人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停下来问自己:“我是在体验我的梦想,还是在畏惧不前?”他们知道,他们作为自己生活的设计师,可以创造自己梦想中的未来。他们为自己规划与自己匹配的生活蓝图,他们懂得,过去以及现在都不等同于未来。即使手中握有的始终是同样的画笔,我们也能每时每刻描绘出一幅新的画卷。但丁说过:“熊熊烈火是从微弱的火苗中产生的。”
你要以你的方式来生活。就像弗兰克·西纳特拉在歌中唱到的那样:“更多、甚至更多的,是我以自己的方式来行事。”西纳特拉先生是这样生活的,也是这样辞世的。因此,美国总统在他的葬礼上说道:“他以自己的方式而行事。”
我们有这样的选择:要么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要么我们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一位母亲在临死前对她的儿子说:“答应我:成为一个伟人。”亚伯拉罕·林肯向母亲作了保证。成功者懂得:人的一生太短暂,不能碌碌无为。
快速成长的两个要点
人在成年之后,除了睡眠和娱乐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工作。如果不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生活就显得艰涩乏味。调查发现,有百分之八十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就很难有成功的事业。于是,不喜欢工作和得不到成功,演变成恶性循环,造成职业生涯上的困局。
喜欢自己的工作是发展出来的,不是天生的。也许你目前勉强为生计而工作,但经过规划和努力,就可以发展成自己喜欢的工作。
一位年轻人在公司里从事业务工作,但醉心于教育训练。他先与该部门的主管建立关系,设法让他了解自己的兴趣和长处。最后终于有机会转到教育训练部门,施展他的才干。许多年轻人,边工作边进修,步步为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有了更多发展和晋升的机会。
工作必须认真,每经过一个职位,就该扎实学会其中真本事才行。所经历的工作,无论喜欢与否,都要切实学会它,在肯干、实干中学到真本领。这些本事将来都会用得到:本事越多,越能胜任未来的工作。因此,不能有一段时间敷衍塞责,那会失去成长的机会。
快速成长有两个要点,一是不要抱怨,二是不要埋怨。
不要抱怨加班。天天加班固然是错误的工作态度,但为需要而加班是不可避免的。要把作息时间安排好,并同意在必要时,心甘情愿加班,才能使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如果对目前的工作不尽满意,那就培养一个新的专长,以便调节心情,让你支撑下去。第二专长越来越有心得,就能增进自信和自尊,维持积极的工作态度。或许有一天,第二专长结合或取代第一专长,发展出全新的工作和事业,那时你便会春风得意。
不要埋怨工作和上司,而要把负担和磨炼化作成长的资粮。老实的工作会带来更多学习和领悟,从而累积经验和智慧,总有一天,会获得丰硕的报偿。
想发挥工作潜能,并透过工作找到快乐吗?归纳以上得到几个重点:
你需要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朝着它不懈努力。
要认真的工作,从中学会真本事。
必要时应心甘情愿加班,并将它化作成长的资粮。
注意培养第二专长,有了它,你会增加信心和发展新工作的机会。
人若快乐地工作,就能过充实愉快的日子。反之,消极、抱怨和散漫的工作态度,会令人泄气和失望。把握上述要领,就能获得充实而快乐的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