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为人做事不讲究方法,将会碰得头破血流,寸步难行;一个人如果过分圆滑,八面玲珑,事事都想占便宜,必将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人生的巧妙就在于能方能圆,方圆合一,这样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掌握生活的主动权,赢得广阔的生存空间。
学会收敛性情
一山还比一山高。人不可自视过高,眼高于顶,必须懂得谦虚为怀的道理。因为一个人若高傲自大,心中自然狂妄,不屑他人作为,必然遮住了他的眼,捂住了他的耳,无法接受别人的意见,尽管金玉良言也听不进去,真理事实也看不到了。只要是人,总会有弱点的,又何须骄傲自大,而阻碍了自己与他人交谊、切磋学问的通道呢?这对自己来说,虽然空有一壳,却损失了自己进步的机会,实在是不明智的。
大海因为能容,所以能纳百川。一个谦卑虚心的人,勇于处处向人请教,在课业、学问上自然获益匪浅。同时,由于他的谦和,自然容易获得他人的友谊,增加自己学习、上进的机会,也练就了更多的才能,陶冶了更好的德行。
有一汉子,有一天他扛着一根长竹要进城去办事。他兴冲冲地赶到城门口,先把竹竿竖着拿,两头顶着城墙进不去,想了想又横着拿,两边又顶着城门,还是进不去。汉子急了,气喘吁吁抓耳挠腮地想了老半天,不知如何才能拿着竹竿进城。正在此时,有一位白发银须的老者慢慢踱来,见此状况便热心地对汉子说:“鄙人不是圣人,然所经历的事亦不少,像这点小事倒还知道怎么办。我教你怎么办吧,你何不取一锯将其从中间锯断之后再进城呢?”汉子恍然大悟,笑嘻嘻地借了一把锯刷刷就给锯断了,对老者左揖右谢,欢欢喜喜地拿着锯断的竹竿进了城门。
这位汉子固然十分愚蠢,只知横拿竖拿竹竿,不知还可以直着拿竹竿进城;可是那位老者则更为可笑,虽然自己谦称“非圣人”,但又说“经历的事亦不少”,显示其见多识广,完完全全可以教这个蠢材如何拿竹竿进城。可是他教人的方法却是更愚蠢的“取锯中截而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生活中有许多人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博学多才,经验丰富,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而且若不能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别人或教诲别人,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心中颇难受。这些人认为,不对人指指点点,自我的“博学”“经验”又怎么显现于人们面前呢?又怎么赢得其他人的赞美和敬佩呢?
知识无穷无尽,一个人所知再多也不可能知道全部。这样,一方面你可以为人师,而另一方面你就只能做学生。因此,“好为人师者”首先不能“好”,既要能当老师,也要能当学生。同时,即使你在一方面能够“为人师”,也要看人家愿不愿意学,人家要是厌学,根本不愿受到你的教诲,那又何必聒噪不休、制造噪声呢?经验在人的脑子里是不会变质的,对能接受的人可以施教,对不能接受的人就可以不说。收敛性情,保持沉稳的风度,自然而然受到人们的崇敬。
平心静气,不怠不躁
人生就是很玄妙,怠也不成,躁也不成,不怠不躁是一种立世和行事的尺寸。掌握了这个尺寸,在社会上行起事来,就不会因迟缓怠惰而贻误良机,也不会因急于求成而举措失度。只有把握了不怠不躁的尺寸,才能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
有一个男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把蛹捡起来带回家,要看看蛹是怎样化为蝴蝶的。
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个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子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小孩以为几小时之后,蝴蝶的翅膀会自动舒展开来。可是他的希望落空了,一切依旧,那只蝴蝶注定要拖着臃肿的身子与干瘪的翅膀,爬行一生,永远无法展翅飞翔。
大自然的道理是非常奥妙的,每一生命的成长都充满了神奇与庄严,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蝴蝶一定得在蛹中经过痛苦的挣扎,一直到它的羽翅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出。小孩善意的一剪,反而害了它的一生。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体会“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的真谛。煎熬、磨炼、挫折,这些都是成长必经的过程。急于成功的人,别忘了日本名将德川家康的一句名言:“人生必须背负重担,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总会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是那走得最远的人。”
人们常说,一口不能吃成个胖子,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刚刚创业的生意人,也适用于急于在人际关系中站稳脚跟的年轻人。任何公司、任何生意、任何成功,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踏实地走过来的。
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经辍学在父亲朋友的电脑公司干活,积蓄了一定的资金后和几个朋友共同投资创办了一家小小的电脑公司,现在微软公司已成为电脑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对于一般的商人而言,都是利用手头有限的资金,从小本生意做起,通过艰苦的创业,灵活的经营,才逐步把事业壮大起来。为人处世也是如此,也有一个由小到大、苦心经营的过程。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性急喝不了热锅粥。凡事不可操之过急,只有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这才是通向成功的现实出路。
怎样使自己变得有耐心、有韧劲,在紧张的情况下也能心平气和、对情绪有所控制呢?
急性子的人大都不愿浪费时间,因此他们把时间安排得紧紧的,工作的时间都安排得恰好,不容许有什么延误或出什么差错。不过,要想万无一失,最好还是留有一定的余地,你所参加的约会越重要,预留的时间就应越充裕。如果是一场必不可误的约会,那就应该留出大量的时间做回旋的余地。
你如果感到十分烦躁,请运用你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深深地潜入一个宁静的身心环境,进入一个稳定、美妙的境地。一位朋友说:“当我感到纷乱的时候,我就努力想象小河岸边那宁静的风景胜地,它常使我的紧张和烦躁情绪消退许多。”
如果,你的急躁情绪仅属偶然,你的烦恼便自会消失。如果,你总是怒火中烧,粗鲁无礼,那就应该认识到你把自己看得过重了,以至于对任何人或任何事都不愿等待。
幽默有时也能帮助你保持心平气和,想方设法将难堪的场面化为幽默的故事,以便使对方感到有趣可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观察力敏锐的人,因为这样有助于你抑制急躁情绪的产生。
做个有耐心的人不容易,做到平心静气是一种境界、一种气度和一种修养。
为苹果增值
人们不可能只为了居住而购买住房,他们购买的还有归宿感和安全感;人们不可能只为御寒而购买服装,他们购买的更是信心与形象。人们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商品价值究竟在哪里?这是个永远在发展、永远研究不透的课题。
一所学校开设了经济管理班,请了一位经济管理专业的老师来上课。这门新开设的课程,吸引了很多学生的注意。第一次上课,教室里坐满了人,还有一些其他专业的学生来旁听。
老师手拿一个苹果走进了教室。学生们凝神注视着老师,更吸引他们眼光的则是老师手里的苹果。老师举起手里的苹果对学生们说:“这个苹果价值3角钱。我们需要用智慧为它增值,将它以30元的价钱卖出,谁能够说出怎么做?”
台下的学生哄堂大笑,他们议论纷纷,说老师是痴人说梦。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这不就是一个普通的苹果吗?难道它是吸油长大的?你说得也太没谱了,总不能靠骗来增值吧?”
老师并没有理会学生的嘲笑,而是将苹果放在课桌上,认真地说:“一块木板,单纯地卖,不过值那么几元钱;可是,如果做成课桌,就可以卖到几十元;如果再雕刻上精美的花纹,甚至可以卖到几百元。难道这个苹果就不能大幅增值吗?”
学生们再次议论起来,不过这一次是为了怎样回答老师的问题而讨论。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说:“如果给它加个漂亮的包装,肯定会多卖一些钱,如果在苹果上印上福、寿等吉利的字,也会多卖不少钱。”
受这位同学的启发,其他的学生也开始积极发言。一位学生说:“给苹果加上一层包装纸,贴上美丽的标签,在标签上给苹果起一些美丽的名字或是写上一句富有情趣的诗词,这样也能卖个好价钱。”
“装进果篮,做成探视病人专用的礼品,也能够使它增值。”
“分析一下它的营养成分,在这一点上做宣传,也会吸引人们的注意,也能为它增值。”
“我知道这种苹果,它是我们这里的特产。英国一位内阁大臣来这里访问时,曾经给过它极大的赞赏,并亲手栽下了一棵苹果树,这同样可以作为一个卖点。如果这个苹果恰好是英国内阁大臣亲手栽的果树上长出来的,那么把它拿到大商店里卖,应该不止几十元。”
“我们还可以为这个苹果制造一定的轰动效应,请名人为它签字,有奖销售,或者把它的种子带到太空中去试验。”
老师赞赏地看着台下的学生,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一个人在经济领域能否有所建树,靠的不仅仅是勤劳,还有头脑。为苹果增值是一件很小的事,可是这里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的商业智慧和赚钱意识。”
苹果是有价的,而为苹果增值的智慧是无价的。当我们拥有了为苹果增值的意识时,也就是为自己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财富,可以让我们最大限度地为有价的商品创造出无价的财富。
幽默豁达,魅力无穷
豁达是幽默中蕴涵着的一种重要品质。
凡事乐观,即使身陷囹圄也看到希望,而不是整天悲悲戚戚,其宝贵的思维模式是“大不了就……”,而不是斤斤计较,过分认真;多想自己的缺点和无能,经常自我嘲笑,而不是老子天下第一,盲目逞能好胜。这就是豁达。
豁达往往意味着超脱,但又没发展到虚无,所以它仍是一种积极因素,是一种美好的人性的表现。
《中国人的软幽默》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位电影导演,20世纪60年代去四川农村深入生活,中午遇雨,见有小茅屋可避,便奔去破门而入,正碰见一对老夫妇在床亲热,遂急退而出,尴尬万般,去留不定。不想老翁出门热情相邀,边微笑边解释说:“下雨天没得事子哟。”老姐亦插言道:“也省得肚皮饿哟。”
《精选雅笑》中有如下一个故事:一个人对客人夸耀自己的富有,“我家无所不有。”他伸出两个指头说:“所缺少的,只有天上的太阳、月亮了。”他还未说完,家里童仆就出来说:“厨房柴禾已用完。”这人又伸出了指头,说:“缺少太阳、月亮和柴禾。”
以上这两则幽默中的主人公通过对自己的尴尬或困境的取笑,使得他们潇洒地从尴尬境地中解脱出来,这正表现了他们的豁达风度。我们试想一下,除此而外,他们能有什么好办法呢?
站在自己之外欣赏自己的创伤,就能产生一段时间的快乐。一位名叫海伍德·布洛思的人曾把40年的积蓄投资于股票市场,在1929年的危机中全部损失。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反应并不是失声痛哭,也不是大喊大叫,而只是说:“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夜之间便丧失了,不能不说“去得快”,但真的“来得快”吗?不,我们知道那是他40年的积蓄。显然,他这是跳出了自己的灾难之外来嘲讽自己。
《启颜录》上有这样的故事:刘焯和他的堂侄刘炫都很有学问,因犯法而被捕。县吏不知道他们是大学问家,全给他们上了枷锁。刘焯说:“整天在枷(家)中坐着,就是回不了家。”刘炫说:“我也是终日负(妇)枷(家)而坐,就是不见妇。”
比起布洛思来,他们的自嘲更见情趣,也更讲究技巧。不见家人和妻子的孤寂而凄凉的生活也似乎显得并不严重。和布洛思一样,他们嘲笑了自身的悲剧,实际上就是战胜了悲剧。
心胸狭小、斤斤计较以及顽固不化的死心眼往往是豁达豪放的大敌,因而,他们在幽默中常常受到讽刺和挖苦。请看:
唐纳德在首都度了一天假后回家,老是抱怨说那一晚住的房间租金贵达六镑之多。他的朋友说:“这不算什么,我相信你在那里观光是挺惬意的。”唐纳德说:“哪里!我一点风景也没有看到过!你们以为我会交那么多的房租而不充分利用房间吗?”
唐纳德的得失是一目了然的。这颇有些像中国作家高晓声笔下的陈克生,进城晕倒,被送进高级宾馆。结账时,价钱高得使他吃惊。他立刻回房间,在席梦思和沙发上恣意卧坐并猛跳几下,以充分利用那房间。陈克生和唐纳德都成了作者嘲笑的对象,由此可见,豁达之重要。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我嘲讽时要超脱,而不应尖刻和感到屈辱。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尊重这个问题似乎是一个很古老的问题。虽然大家都知道,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对于“尊重”两个字,我们不光要知道,还必须要做到。这样可以提升自己的品行和修养。当一个人尊重他人的时候,得到的应该是他人的尊重。当一个人不尊重他人的时候,那他自然得到的是侮辱。这就是种瓜得瓜的道理。
在一堂思想课上,一位教师告诉她的学生,他们是如何重要,来表达对他们的赞许。
这位教师将学生逐一叫到讲台上,然后告诉大家这位同学对整个班级和对她的重要性,再给每人一条蓝色缎带,上面以金色的字写着:“我是重要的。”
之后这位老师想做一个班上的研究计划,来看看这样的行动对一个社区会造成什么样的冲击。她给每个学生3个缎带别针,让他们出去给别人相同的感谢仪式,然后观察所产生的结果,一个星期后回到班级报告。
班上一个男孩子到邻近的公司去找一位年轻的主管,因他曾经指导他完成生活规划。
这个男孩子将一条蓝色缎带别在他的衬衫上,并且再多给了2个别针,接着解释,“我们正在做一项调查,我们必须出去把蓝色缎带送给自己感谢、尊敬的人,再给你们多余的别针,让他们也能向别人进行相同的感谢仪式。下次请告诉我,这么做产生的结果。”
过了几天,这位年轻主管去看他的老板。从某些角度而言,他的老板是个易怒、不易相处的人,但极富才华,他向老板表示十分仰慕他的创作天分,老板听了十分惊讶。
这个年轻主管接着要求他接受蓝色缎带,并允许他帮他别上。一脸吃惊的老板爽快地答应了。
那年轻人将缎带别在老板外套正上方的位置,并将所剩的别针送给他,然后问他:“您是否能帮我个忙?把这缎带也送给您所感谢的人。这是一个男孩子送我的,他正在进行一项调查。我们想让这个感谢的仪式延续下去,看看对大家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那天晚上,那位老板回到家中,坐在14岁儿子的身旁,告诉他:“今天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在办公室的时候,有一个年轻的同事告诉我,他十分仰慕我的创造天分,还送我一条蓝色缎带。想想看,他认为我的创造天分如此值得尊敬,甚至将印有‘我很重要’的缎带别在我的夹克上,还多送我一个别针,让我能送给自己感谢、尊敬的人,当我今晚开车回家时,就开始思索要把别针送给谁呢?我想到了你,你就是我要感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