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你事事不肯“放下”,就会心事不断,愁肠百结。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学会平静地接受现实,学会对自己说声顺其自然,学会坦然地面对厄运,学会积极地看待人生,学会凡事往好处想。学会放下,远离的是苦恼、怨恨、痛苦和忧愁,留下的是快乐。
始于“放下”,终于“快乐”
何为快乐?快乐其实是一种心情,一种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一种重负顿释的轻松惬意,一种拨开云雾见到朝阳的惊喜,一种洞悉人生真谙的大智慧。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会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纯洁圣地,快乐就隐居于此,她操纵我们每天的心情:时而像万里晴空中的朵朵白云悠然自得,时而又像雨后的彩虹绚丽夺目,时而感受春风送来的问候,时而享受白雪皑皑中的那份宁静。
然而,身居闹市的我们越来越发现,我们的心情越来越难以驾驭,承载她的那块圣地正在渐渐地脱离我们的身体,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却是整天被名缰利锁缠身,陷入你争我夺的境地。我们不断地追求名誉、金钱、权势,不停地为自己描绘着自以为前程似锦的美好蓝图。就这样,我们在名利的诱惑下,一天天地在世俗的旋涡中挣扎,但越陷越深……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千山万水也未找到,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这时,一位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为何没有快乐呢?”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擦着汗水说:“快乐也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呀!”富翁恍然大悟:是啊,自己背着沉重的珠宝,既怕人偷又怕人抢,还怕被人谋财害命,整天提心吊胆,快乐从何而来?于是,富翁放下财宝,并用它接济当地的穷人。从此,富翁不再担惊受怕,忧心忡忡,反而因为帮助了穷人,得到了穷人的感激和爱戴而快乐起来。
放下压力,活得轻松;放下烦恼,活得幸福;放下自卑,活得自信;放下懒惰,活得充实;放下消极,活得成功;放下抱怨,活得舒坦;放下犹豫,活得潇洒;放下狭隘,活得自在……
人生其实就是要生活得很幸福,不一定有辉煌,不一定有地位,却一定要有“放下”的智慧,让心灵释荷。放下曾经的辉煌,放下昔日的苦难,放下对旧日恋情的回忆。卸下身上所有束缚我们前行的包袱,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放下。
懂得放下,快乐生活
古语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句话就道出了“放下”的快乐,而作为现代人,我们为何不像他们一样,学会“放下”来给自己增加点儿心理弹性呢?学会“放下”,你就会在生活中少一分烦恼,多一分快乐。
我们常说做人要洒脱,要拿得起放得下,但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下”却难。所谓“放下”,是指心理状态,就是遇到“千斤重担压心头”时能把心理上的重压卸掉,使之轻松自如。
在现实生活中,“放不下”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比如子女升学啦,家长的心就首先放不下;又比如老公升官或者发财啦,老婆也会忐忑不安放不下心,怕男人有钱变坏了;再如遇到挫折、失落或者因说错话、做错事受到上级和同事指责,以及好心被人误解,于是心里总有个结解不开、放不下,等等。总之如果你不懂得“放下”,就会想这想那,愁这愁那,心事不断,愁肠百结。长此以往,势必产生心理疲劳,乃至发展为心理障碍。
我国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养生学家孙思邈,享年102岁,他在论述养生良方时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勿把愤恨耿耿于怀。”他指出这些心理负担都有损于健康和寿命。英国科学家贝佛里奇也指出:“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事实也是如此,有的人习惯于将一些事情压在心里放不下来,结果在心里刻上一条又一条“皱纹”,未老先衰。
所以,当你生活得无精打采、心理疲劳时,就要懂得“放下”。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被高昂而光彩的词句弄昏了头,以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精神坚持死不认输、死不放弃,结果,最终输掉了我们自己!如果能对忧愁放得下,那就可称是幸福的“放”,因为没有忧愁的确是一种幸福。
总之,懂得放下,你才能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人生的一切得与失,才能快乐地生活。当你把自己的这种快乐带给别人时,你会觉得其实在这个地球中还是有许多快乐的事情的。
微笑面对生活
一种人拥有阳光却感觉不到阳光的存在,一种人远离阳光却知道自己给自己造一轮太阳。
有一个叫艾美的美国姑娘,出生时两腿没有腓骨。一岁时,她不得不截去膝盖以下部位。以后一直在父母怀抱和轮椅中生活。后来,她装上了假肢,凭着惊人的毅力,她训练得能跑能跳,甚至还能滑冰。她还经常在女子学校和残疾人会议上演讲,做模特,频频成为时装杂志的封面女郎。她说:“我虽然截去双腿,但我和世界上任何女性没有什么不同。我爱打扮,希望自己更有女人味。”艾美的坚强和乐观,实在令人感动。
在一所大学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位失去了一条腿的残疾学生,她拄着双拐,无论遇到谁,无论跟谁说话,都是一脸的灿烂。每次见到她,我的心里都会不自觉地萌生一种敬意,感受到一种生命的鼓舞。这使我想起许多身康体健的她的同龄人。他们面色阴郁地走在校园里,有脚却步履沉重,有手却难得潇洒地挥一挥,他们拥有太阳,却整个人生活在漫漫长夜里。为什么?因为他们自己挡住了自己的阳光!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生活着这么两种人:一种人拥有阳光却感觉不到阳光的存在,一种人远离阳光却知道自己给自己造一轮太阳。结果可想而知,后者反而比前者生活得更好。因此,无论你是幸运还是不幸,无论你生活在顺境还是逆境,你都没有理由不记住下面这句激励过千万人的名言:“我们总是为没鞋穿而苦恼,有的人没有鞋却在街上微笑!”
宽容一点快乐多
在人出生的时候,上帝给了每个人一颗快乐的种子,这颗种子留在人们的心中。如果人们一味地埋怨生活,会煮熟这颗种子;只有换一种心境,它才会发芽。其实,大千世界处处有美丽,处处有快乐:涓涓的溪流,风中的绿叶,黄昏的彩霞,舒卷的白云,飘洒的雪花……
那么,我们该如何让我们心中的这颗快乐种子发芽呢?无疑我们需要给它施肥,而在所有肥料中,最重要的就是“宽容”。那么,宽容是什么?宽容是豁达人拥有的胸怀,宽容是知心人给予的理解,宽容是睿智人持有的忍耐,宽容是快乐人所独有的心态。就像这句话:“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上,这就是宽容。”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并未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而归,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因为他知道,宽容是无声的教育。宽容别人,也就是宽容自己,远离忧愁烦恼,让快乐如影随形。假如他批评他的弟子,那么,首先他不会快乐,再者他的弟子不会快乐。如果他的弟子有逆反心态,则老禅师的批评则起了不好的作用。所以以宽容之心宽容弟子,自己及弟子心中原有的快乐也会有所升华,何乐而不为?
如果世上没有了宽恕,生命将被永无止境的仇恨和报复控制。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愈是睿智的人,愈有宽广的胸襟。忍耐是痛苦的,但他的结果是甜蜜的。不会宽容别人的人,也难得别人宽容,但谁能说自己不需要宽容呢?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自家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含蓄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很多时候,宽容就像清凉的甘露,浇灌了干涸的心灵;宽容就像温暖的壁炉,温暖了冰冷麻木的心;宽容就像不熄的火把,点燃了冰山下将要熄灭的火种;宽容就像一只魔笛,把沉睡在黑暗中的人叫醒。学会宽容,世界会变得更加广阔;忘却计较,人生才会永远快乐。生活像一片汪洋,宽容是扁舟,泛舟于汪洋之上,才知海的宽阔;生活像一座山峰,宽容是小径,循径而上,才知山的高大和巍峨。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不管现在的你有多“丑”,请用你自信的声音告诉世界你是最棒的!出生于“乒乓之家”的邓亚萍,很小就进入市队,并显示出了过人的运动天赋和能力。但因为个子矮,多次被省队和国家队拒之门外。有一次,她被省队选中了,不久又被省队以“没有培养前途”为由退回来。但她在做教练的父亲的支持下,始终没有放弃对乒乓球运动的热爱。最终,饱含委屈的邓亚萍因为在数次比赛中表现出了惊人的霸气和实力,当时的国家队教练张燮林力排众议,硬是把她选调到了国家队。时隔多年以后,张燮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986年郑州比赛回来之后,我又跟教练们提起邓亚萍,他们好像有点儿不耐烦了,就说,老张你怎么搞的,老提邓亚萍。有位女教练告诉我说,老张啊,我们以前的世界冠军上台领奖,形象都很好,像童铃、曹燕华。这个小邓个子太矮,好像有损我们中国运动员的形象。
上帝真是个爱开玩笑的怪老头,多数专家和教练认为没有培养前途的邓亚萍,却连续15次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成为世界乒坛的巨无霸;恰恰是这个当年被认为影响中国运动员形象的矮个子女孩,后来却与杨澜等人一起,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奥形象大使”。
结束自己的运动员生涯后,连26个英文字母都写不完整的邓亚萍,在对知识的强烈渴求下,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之后,她又获准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从乒坛女皇到剑桥博士,从一名普通的运动员到奥组委官员,邓亚萍酣畅淋漓地书写了一篇女性人生的美丽宣言。一位记者说:“从连26个英文字母都写不完整,到用英文撰写硕士论文;从一个乒乓球运动员,到英国剑桥大学博士,这些看似不可能发生的奇迹都被邓亚萍实现了。”
还有什么值得自卑呢?身高不足1.5米的矮个子姑娘可以拿奥运会冠军,连26个英文字母都写不完整的运动员留学生只花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可以用流利的英语演讲和写作,这些真实的奇迹正好道出了梦想与成功的真谛。丑小鸭也可以成为白天鹅。不管现在的你有多“丑”,请用你自信的声音告诉世界,你是最棒的!
清扫心灵,去除烦恼
聪明的人总是随时清扫心灵,该丢弃的就丢弃,不让心灵背负太重的负担。这样才能轻松赶路,快乐做事。
你一定有过年关前大扫除的经验,当你一箱又一箱地打包,你是不是很惊讶自己在过去短短几年内,竟然累积了那么多的东西?你很懊恼,埋怨自己为何没能在事前花些时间整理,淘汰一些不需要的东西?否则,今天就不会光是为了清理这些箱子,累得你连背脊都直不起来!
人生做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做事的过程中,每个人不都是不断地在累积经验和知识?在这些累积的过程当中,有的早该丢弃而未丢弃,有的则是早该储存而未储存。
很多人都喜欢房子清扫过后焕然一新的感觉,当你拭掉门窗上的尘埃与地面上的污垢,把一切整理就绪之后,整个人好像突然得到一种释放。
其实,在人生诸多关口上,我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得做“清扫”,念书、出国、就业、结婚、离婚、生子、换工作、退休……每一次的转折,都迫使我们不得不丢弃该丢弃的,尽管有些东西我们仍然留恋不已,但不丢掉又会成为负担,会拖拽你向前的脚步。
多年来,朱怡始终坚持一个习惯:每个礼拜六早上,利用别人不上班的时间,把自己的办公室彻底清理干净,连一张纸都不留。平常下班回到家后,她也会在梳妆台前花一点时间,反省一天中发生的事,顺便计划明天该做的事。
朱怡很喜欢这种“向过去说拜拜”的清扫方式,与从前的自己做一个了结,然后,迎接一·个全新的开始。
朱怡自创业以来,每年的业绩都是维持高增长。通常,人一旦站在高峰,总是很容易得意忘形。朱怡不是,她总是告诉自己:“一定要让自己随时放空,重要的不是回头看,而是往前看,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她知道,有一天假使荣景不再,过去所有的辉煌都会一笔勾销。
几年前,朱怡有过一次深刻的搬家经验。由这次搬家,她真正体验出人要随时懂得“舍”。譬如,有些当初爱不释手的摆饰,等换了新房子之后,却和新环境格格不人,甚至变成最碍眼的累赘,连味道、风格通通都走样了!
这个体验让朱怡产生很大的警惕:原来,人是会变的。以前认为不能丢弃的东西,并不保证自己会珍爱一辈子,不论是过去的收藏、衣服、品位、嗜好、成就、地位、财富,最后都可能不再属于你。
朱怡常常被人问及:“你事业做得那么好,如果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做一个选择,你要选择哪一样?”她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除了家庭以外,我什么都可以放弃。”
对朱怡而言,“回家”就是最适合进行心灵大扫除的场所。她很反对一些人,下了班之后到处找乐子、找地方狂欢,好像非得把所有的精力耗尽才罢休。她很怀疑,这样的人没有足够的休息,疲累没有得到充分的缓解,将如何面对明天?
的确,心灵清扫原本就是一种挣扎与奋斗的过程。不过,你可以告诉自己:这一次的清扫,并不表示是最后一次的清扫。而且,没有人规定你必须一次扫干净,你可以每次扫一点儿。但至少在目前,你必须立刻丢弃那些会拖累你的东西,才能留出更多的空间去容纳更有用的东西,才能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知足才能常乐
身贫而心富,知足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最快乐的人。
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一个人经长途跋涉去寻师求教。但是,师傅却给他一个杯子,让他倒满茶。求教者奇怪地问:“这个杯子是满的,如何再倒茶进去?”师傅说:“你的心里装满了执著,如何听得见道理?”
另一个故事:一位韩国游客在印度旅游时路逢一个乞丐,当这个韩国游客正在犹豫留给乞丐多少钱时,乞丐主动开口了,他说:“放下的愈多,得到的就愈多。”
是啊,面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帮助得越多,他们就得到越多,同样我们自己也会得到更多心灵上的满足。这两个故事都告诉我们,越是想得到的东西越不容易得到,只有放下了,你才可能获得更多。就像是生活中,我们急需找一样东西,但越急却越找不到一样,因为你没放下,所以你才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