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不满足于现状,所以整日追求理想,追求我们想要的东西,岂不知我们追得越紧,目标离我们越远,快乐也就离我们越远。其实在我们的人生中,总会有些东西能让我们心动,让我们留恋,让我们感叹,可是它们也许并不属于我们。对于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除了在心底留下一份温馨的记忆之外,就是要学会放下。当无法走近的时候,不妨静静地欣赏它;当无法欣赏到它时,不妨静静地憧憬它;当无法拥有它时,不妨把那一份美好尘封在心灵的最深处。学会放下可能很难,它需要拥有一份洒脱的胸怀。懂得放下的人会找到一份轻松,懂得知足的人会找到许多的快乐,懂得珍惜的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牛奶瓶碎了,不能让牛奶重新流回来;磨完的面粉,不能再变回麦子;锯木头剩下的木屑,不能再变成木头。不要为了失去了的东西悲伤。
人们常说:好了伤疤忘了疼。这么说是对那些善于遗忘者的挖苦。殊不知,遗忘正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人之所以能成为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记忆上人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忘记大多数事情,有选择地记住一些事情。这种能力能让人及时摆脱那些不愉快的、可能会影响心情和身体健康的回忆。让这种遗忘维持下去,是一个人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关键。
无论你的理想是怎样的,你最终的追求永远是快乐,所以做到了快乐和高兴,就是最大的成功。“失去就失去了,过去属于过去。”有些人总愿意活在回忆中,回味那无穷而又除不掉的苦味,其实那并不是真实的生活。在那里接触不到未来,永远都只是过去,没有你想要的未来,幻想的未来是不存在的。学着放下,放下包袱去生活,会感觉很轻松。该想的,该计划的,该考虑的,在它发生前都要考虑到,怛应只是记下来,不要背负着,让自己轻松、快乐地活着。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把包袱丢掉,快乐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近。
当忍则忍,当让则让
当忍则忍,当让则让,这无疑也是快乐人生的准则啊!
一位女孩,在网吧上网的时候,与旁边的另一个女孩发生口角。女孩的男友正好在场,抬手就给对方一记耳光。对方哭着跑出去,很快就把自己的男友叫来了。那女孩的男友是在社会上混的,他带来一把大砍刀,几刀就把那一对恋人砍成重伤。原本可以轻易化解的一场小小的口角,却因两位不理智的男人的加入而酿成大祸。结果是,一方换来皮肉之苦,一方得来牢狱之灾。
这件事情,让我想起“六尺巷”的故事。据说清代中期,当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京城,要张英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做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事情就是这样: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有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飞机在高空中盘旋,目标紧紧咬住装载紧急救援物资的卡车,就在这危急时刻,前面出现了一个桥洞,且洞口低于车高几厘米,问卡车如何巧妙地穿过桥洞。答案是:给车胎放掉一部分气。
我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退一步,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当忍则忍,当让则让,这无疑也是快乐人生的准则啊!
远离烦恼,获得快乐
人来到这个世界,就与烦恼结上了生死之缘。或许,人生之所以多姿多彩,或绮丽曲折,或平静如湖,或汹涌如海,正是因之有了紧张,因之有了烦恼。情感犹如画家手中的画笔,将枯燥苍白的理性世界涂抹得艳丽多姿,风韵迷人。然而,这终归还是理性统治的时代,情感虽然狂野,却也只能长时间地充当理智的奴隶。这就是人们内心的等级世界。
人们宁愿割舍“对情感的尽情体验”,而去追逐那“压抑了的生命延伸”。而这正是文明发展的必然方向。感受文明,我们得学会消除生命的障碍,而我们既然赋予了“烦恼”以贬意,当然它便是我们毫无疑问要清除的对象。
美国棒坛老将康尼·麦克曾毫不讳言地声称:“我如果不停止烦恼,早就进棺材了。”在纷繁芜杂的社会中,在曲曲折折的人生旅途,我们难免磕磕碰碰,烦恼在所难免,伴随而来的是精神肉体的高度紧张。特别是在如今已转得疯狂的社会大转盘里,紧张与烦恼更是在所难逃,人们因而耗尽了精力,消瘦了肉体,处罚了生命。
萧伯纳说:“悲哀的秘诀,在于有余暇来烦恼你是否快乐。”在此,“余暇”实巳失去其意义,成为对“悲哀”者最无情的嘲讽。放松时,恰恰就是你精神肉体上最为紧张烦恼的时刻。萧伯纳道出了“烦恼”者的悲哀。
在中国的道教学派,追求的大都是“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味无味”的人生境界。其目的便是要舍却尘世凡事的扰乱,正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烦恼因凡事而起,故而退而以求“无为”避免争端之起,以求得心灵的明净。佛敎与道教虽似各奔东西,实则殊途同归,佛教所谓“去七情、断六欲”并将之作为入门首要戒条严加监察。实则正是以避开尘事来求得心灵的空明。我们与其把“逃避现实”看做一种价值判断,不如把它看成是“寻求快乐”的另一种解说。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53岁时便患了神秘的消化病症,头发全掉光了,甚至连眼睫毛都一根不剩,为他写传记的约翰·温克勒说他“活像个木乃伊”。驰骋沙场,风光无限,却终日缺乏起码的安全感。他拥有大笔财富,却疲于捍卫、增长财富。忧虑烦恼使他53岁时便被判了“死刑”。
死神之门已经向他敞开,回想惊心动魄的一生仍能感到那阵后怕悸动。医生建议他退休,他非常不情愿地接受了医生的建议。退休后,他成立了洛克菲勒慈善基金会。捐钱让他感受到赚钱所无法获得的满足和愉悦,即使当他旗下的标准石油公司因《反托拉斯法》的颁布而被课以“历史上最重的罚款”,他也只是对他的律师说:“不要担心,约翰逊先生,我本来就打算好好睡他一觉,晚安!”而洛克菲勒的逝世,已经是45年后的事了。
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会为如何去聚敛财富和权力而烦恼,而一旦拥有了这些,又会为如何去捍卫所拥有的一切而烦恼,于是烦恼总是无处不在。人生匆匆数十年,如果把时间都耽搁在这些烦恼上,那活着还有何意义可言?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懂得放下,学会放弃烦恼,你便得到了“余暇”;学会放弃烦恼,你便释放了紧张;学会放弃烦恼,便获得快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世界奇妙无比,在人的一生中,能意想到和意想不到的事情会不断地出现,不知道它们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默默无声地来到你身边。有大喜,有大悲,有让你快乐的、幸福的、满足的、兴奋的,但也有令你沮丧的、悲哀的、失落的、痛苦的。所以,无须担心境遇不如意,也勿妄自得意安逸美好的现状,因为快乐与痛苦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如影随形。
战国时,塞外住着一位老翁。有一天,老翁家里养的一匹马无缘无故走失了。在塞外,马是负重的主要工具,所以,邻居都来安慰他,这位老翁却很不在乎地说:“这件事未必不是福气!”过了几个月,走失的那匹马居然带了一匹胡人的骏马回家,这真正是赚了,邻居都来庆贺。这位老翁却说:“这未必不是祸!”几个月后,老翁的儿子骑这匹胡马摔断了大腿骨,邻居们在佩服老翁料事如神之余也赶来慰问,而这位老翁却毫不在意地说:“这倒未必不是福!”事隔半年,胡人人侵,壮丁统统被征调当兵,战死沙场者十之八九,而老翁的儿子却因为摔断了一条腿免役而保住一命。
塞外老翁这种透过长远时空、利弊并重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自然产生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睿智的典型。这种平常心带来了生活中的和谐,宽容之心不也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