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坚持的成本意识
有个叫毕吉尔的年轻人,在刚从事保险业的时候,事业一帆风顺。出色的推销能力,让他在这个行业里左右逢源。
当他满怀激情与抱负,梦想着在保险业里大展宏图的时候,却第一次遭遇了所有保险业职员都会遇到的问题--业绩“瓶颈”。
为了能让自己的业绩得到迅速的提升,毕吉尔开始比以前起得更早,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完毕后就去跑业务。可以说,他使出浑身解数争取不错过每一个潜在的客户,并说服他们购买自己推荐的保险。为了争取到每一个可能成交的业务,他经常要三番五次地登门拜访。可令他沮丧的是,虽然已经非常努力却收效甚微---虽然他付出了比往常多出几倍的汗水,可业绩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那段时间,他异常沮丧,整天郁郁寡欢,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也对前途丧失了信心,甚至想要放弃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职业。
一天早晨,从噩梦中醒来的毕吉尔,仍然有些沮丧和不安。不过很快,他就平静下来。他开始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不断问自己:为什么最近的工作效率越来越低了?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平日里工作的情景,很快闪现在他的脑海里:许多时候,在他多次登门拜访,万般努力下,客户终于答应下来购买他的保险,但总在最后的关头,客户常常反悔,并说:“让我再考虑考虑,下次再谈吧。”这样,他最终不得不遗憾地离开,再花时间去寻找新的业务。
接下来,他开始随手翻阅自己近年来的工作笔记,并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希望从中能够找到答案。很快,他就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里闪现,令他自己都感到意外。
之后的日子里,他一改往日的工作方法,开始采用新的推销策略。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他创造了一个奇迹---在很短的时间内,他的工作效率比以前翻了一倍多。当年,他新接待的保险业务,第一次突破百万美元大关,一时间引起业界的轰动。
凭着自己出色的头脑和独特的推销策略,毕吉尔迅速成长为保险业的推销巨头。
后来,毕吉尔向世人公开了自己成功的秘诀。原来,当年他从自己的工作记录中发现了这样一组奇特的数据,从而改变他对推销工作的认识:在他一年所卖的保险业绩中,有七成是第一次见面成交的,有两成左右是第二次见面成交的,只有不到一成,是在第三次见面以后才成交的。而他花费在那不到一成业务上的时间,几乎占用了他所有工作时间的二分之一。
于是,他采取的新推销策略是,果断放弃那不到一成的利益。这样,他就可以腾出大量时间用于新业务的拓展。于是,他成功了。
成功有时候就这么简单--果断放弃你人生的那“不到一成”的部分。很多时候,我们在强调逆商的时候,一味的认为坚持就能胜利,然而当坚持的成本太过于昂贵时,它就会耗费我们大部分精力,当最后我们发现,我们得到的是如此之少,才会意识到我们走进了误区。
生活中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有很多。如果我们一味地纠缠那些毫无意义的东西,到头来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说执着是一种精神,那么放弃则是一种勇气和境界。匆匆的生命有限的人生,不允许我们四面出击,过多的分散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在大好的时光中忙忙碌碌终无所成。所以在提高逆商的同时,我们要培养坚持的成本意识,当我们做出最理智的选择后,便会明白自己意志的支点,到那时一切都会变得单纯而明朗。
坚持就是胜利?不否认,胜利是需要一定的恒心与毅力才能达到的。但这句话并不意味着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胜利!当面前的路被团团烈火封住,你是否还要坚持沿这条路走下去?这就是高逆商的人所具备的毅力吗?不,世界在变、环境在变,我们也需要不断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调整自己的思路和行为,而不是一味的“坚持到底”。一个生命背负不了太多的行囊,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人生的大道上,我们注定要抛弃很多。面对生活清醒的选择,放弃那些本该放弃的东西,才是真正的高逆商,才能真正走出逆境,走向成功。
2.自己还能输多少
前面我们说了很多,提高逆商,有始有终,然而做事有成败之分,成功固然好,但要是失败了该怎么办?所以在做事前要给自己留条后路,问问自己还能输多少,别把后头的“路费”都输光了。
“妈妈,我要走了。”“等一等,孩子你千万要记得,别把路边的吃光了,这样,万一你失败了,还能顺着草回来。”“知道了,妈我走了啊。”虽然临走时羊妈妈再三叮嘱,可是心急的小羊根本没当回事,它一心只想穿越沙漠。
一阵阵飞扬的沙子伴随着小羊沉闷的蹄声,不一会儿,以速度快见长的小羊就离家很远了。
由于正值炎夏,太阳像个大火炉一样当空照着,地面上热气腾腾,而且这里又是沙漠地区,所以温度非常高。不一会儿,小羊的体力就透支了,它饥渴难耐,浑身乏力,喉咙快冒烟了。它甩了甩被汗水粘在一起的毛发,不经意间瞥见了路边的小草。心里顿时大喜,心想:“真是天不亡我,看来我命不该绝。”它像看到救星似的,径直向小草奔去。
本来稀疏的小草哪能满足饥渴难耐的小羊的肚子。小羊边吃边走,直到吃了十多里路的救命草,还没吃饱。它本来还想吃,可是前边没草了。小羊顿时慌了神,进退两难,心里想,是继续走呢,还是回去呢?如果继续走,如果在没穿越沙漠之前肚子又饿了,而又没食物,该怎么办;如果选择回去,自己把路边的草连根都吃了,哪里还知道回家的路。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小羊还是决定,碰一碰运气,看能否找到回家的路。
凭着印象,小羊开始向“家的方向”走去,可是它终究还是没找到回家的路。小羊在沙漠中迷了路。渐渐地,小羊感到力不从心了,它仿佛闻到了死亡的气息,不知过了多久,小羊终于倒下了,在弥留之际,它流下了两行悔恨的泪。
由于小羊生前没做坏事,它得以升上天堂。在天堂,上帝问它:“你为什么临死前哭得那么伤心呢?”小羊说:“我是在恨自己的愚蠢,为什么没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上帝说:“看来你知道错了,放心吧,这一世你已经得到了教训,下一世你将投胎做人。以后你做事一定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啊!
是啊,凡事都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给自己留条后路,就是给自己重新再来的机会,就是给自己生的希望,就是给自己摆脱困境的退路……
一般来说,倾尽全部身家,破釜沉舟,需要很大的勇气,而成功或多或少还需要运气的成分在里面。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不妨问问自己还能输多少,审视一下自己到底有多大的能量。成功不是跟自己赌气,跟别人怄气,它需要的是智慧和勇气。
森林中,动物届在举办一年一度的比“个儿大”比赛。老牛走上台,动物们高呼:“大。”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也欢呼:“更大。”这时,台下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它一下子跳上一块巨石,拼命鼓起肚皮,同时神采飞扬地高声问道:“我大吗?”
“不大。”台下传来的是一片嘲讽的笑声。
青蛙不服气,继续鼓着肚皮。随着“嘭”的一声,肚皮鼓破了。可怜的青蛙,到死也还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有一位登山队员,一次他有幸参加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到了7800米的高度,他体力支持不住,停了下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我们都替他惋惜,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再往上攀几百米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爬到顶峰呢?“不,我最清楚,78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也不为此感到遗憾。”他说。
青蛙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受到了命运的惩罚;登山队员了解自己的能力,所以他安然无恙。了解自己,是高逆商的终极体现。
现代人都有一种通病,那就是不了解自己。我们往往在还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经验之前,便一头栽进一个过高的目标--这个目标是比较得来的,而不是了解自己之后定出来的,所以每天要受尽辛苦和疲惫的折磨。
人贵在了解自己,根据自己能力去做人做事,那才有真正的喜悦。如果一味地同别人比较,总是希望获得他人的掌声和赞美,博取别人的羡慕,那么,他就会慢慢地迷失自己,否定自己。一个成天乞讨获得别人的掌声的人,他的生活必然是空虚的。久而久之,他的生活就变成了负担和苦闷,而不是充实和享受。所以,人彼此都不相同,有的人聪明,有的人平庸;有的人强壮,有的人羸弱;每个人的性格、能力、经验也各不相同。我们只有依照自己的潜能去发展,才会有真正的成功。
不过,你真正了解自己吗?你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吗?
做人,需要了解自我之“短”。“知不足而改”同“知错能改”一样,都是成就自己最好的美德。但是,常有一些人,做人或则只知自己的长,从未明白自己的短;或则虽知自己的短,但却时时护着,而不知其短之害;还有些人视“短”为“长”,甚至孤芳自赏。传说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少有大志。他的叔父项梁要他读书,项羽没学好,又去学剑术,又没学好,叔父怒斥他,项羽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故,不足学,学万人敌。”意思是说自己将来要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名垂竹帛,不学书、剑又何妨。项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短处,情有可原,但他不知短的危害,反而视“短”为“长”则是一个大错误!这也正是他后来虽有雄心,而无雄才,终至事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了解自己的短处不容易,了解自己的长处也是如此。虽然有不少人自恃其长,炫耀于众,但也确有不少人不知己长,只看到自己的短处,有的甚至将短处夸大,进而悲观失望,全盘否定自己。
那怎样才能了解自己的长短呢?答案是:通过我们自身的行为表现来了解自己的长短。一般来说,我们表现的行为都与对自己的了解有关系。如果你自认为有表演的才能,你就会找机会在人前显露一下;如果你自认不是当领导的料,你就会乐于接受别人的指挥。对自己的了解越明确,你所表现的行为将越适合其本身的情况;你的表现也会越自然,越能给予旁人一个正确的印象,也能给自己的境遇一个最公正的判断。同时旁人根据那些印象来与你交往时,将不致引起什么困难。就你自己来说,对本身有一个明确了解时,你等于也有了一个做人的准绳;尽管在不同的情况之下,你还能表现颇为一致的姿态与行为模式,别人也知道该怎样和你来维持适当的关系。
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人们去做、去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有出色的人、有成功的人、有委琐的人,还有输不起的人。最重要的是先了解自己没有没底气,如果没有资本,没有应该拥有的勇气,也就没有大叫的权利。同时,如果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就不要实施孤注一掷的做法,而应掂量掂量自己能否输得起,这才是终极逆商力。
3.坦然接受被证明的结果
有一个人请教哲学家如何得到大智慧。哲学家告诉他:你到森林里找到一座城堡,进去,门上会有字给你提示。?
这个人来到城堡的第一扇门前,上面写着:改变世界。
按照这一提示,他开始努力,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根本完成不了。于是就去找哲学家,哲学家说:你有没有推开门去看一看里面是什么呢?
那人推开第一扇门,来到第二扇门前,上面写着:改变别人。
他依旧照门上说的,试图说服、影响身边的人,但仍然发现很难,别人各做各的事,根本不去理会他。哲学家告诉他,再去推门进入。
第三扇门上写着:改变自己。
既然改变不了世界,改变不了别人,自然只能改变自己。这个人于是学着改变,可是他很快发现,自己连改变自己都很难。难道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吗?第三扇门就是尽头,这回,连哲学家都不知道该怎么解答了。
这人茫然地走着,路边的樵夫看到了满面愁容的他,问起原委,他告之。樵夫笑道:别的我不清楚,但既然第三扇门就是尽头,那你有没有掉头往回走,也许门的背面也有什么话呢。?
这人回到城堡,在第三扇“改变自己”的门的背面,果然有一行字:“接受自己”。他继续往回走,又发现第二扇“改变别人”的门的背面,写着:“接受别人”;第一扇门“改变世界”的背面,则是:“接受世界”。
年轻的我们多少有点像故事中的这个人,有时候总是热血澎湃,一心想着能改变世界,但随着时间的变迁,心智的成熟,渐渐地,从“改变世界”变成“改变别人”,最后只能想着改变自己。而让我们真正走进成熟的第一步,则是学会接受。或许是尴尬的现状、或许是残酷的现实,或许是曾丧失的尊严……总之,接受吧,只有先接受,才能改变。
比尔·盖茨曾忠告过那些还在奋斗中的年轻人:许多残酷的事实,我们是无法逃避和无所选择的,抗拒不但可能毁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也许会使自己精神崩溃。因此,人在无法改变不公和不幸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它、适应它。
过去已成定局,无可改变,我们只有牢牢地把握现在,勇敢地去开创未来。因此,与其停留在昨日的叹息中,不如趁自己还年轻,还能自由行动,还能思考,多走一段路,多听一些话,多看一场风景,多想一点人生的美好……不走不动,不看不想,哪会有希望?哪会有现状的改变?
林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许多的‘不可能’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现在的必然不一定就是将来的必然,事在人为,一切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面对失败,悲观者只会叹息,乐观者便会微笑地接受;面对失败,愚蠢者只会选择逃避,智慧者则主动改变命运。
项羽接受不了失败,所以命运留给他的是末路的悲壮叹息;慕容复没能正视现实,所以他给人们留下的只是失败者的绝望;贝多芬接受了耳聋的现实,所以他有勇气继续谱写留给煌煌巨作;张海迪接受了命运的挑战,并以凡人难以想象的勇气与命运抗争,所以在她的身上闪耀着人类不向命运屈服的耀眼光辉。
台湾散文家王鼎钧有一隽语:“不能改变的事,接受它;不能接受的事,改变它。”人与人的纠纷,多半出自此言前半句的反调;不能改变的事,改变它。人间的悲剧,多半起因于后半句的悖论:不能接受的事,接受它。
大至天气,风俗习惯,传统,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小至一个人的体态身高,脾性,口味,眼皮是单是双,有没有走八字步,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或者说,改变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又极其缓慢。所以对这些,我们最好容纳它,适应它。因此,我们不要讥笑怪异的长相,不要歧视残障者,不要贬抑智商较低的人,不要埋怨你那理工出身的男朋友背不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当学会并接受改变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那些顽固、不能改变的东西并不可怕。面临已近被证明的结果,我们可以学会改变,学会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