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说,他是前东德财政部的公务员,也许还是当年的共产党员。撇开意识形态因素,他的重约定而轻情义让我这个东方式思维的中国人有些失望和感伤,但及至在帕萨同他分手并领教另一位司机的不讲卫生、懒惰和粗疏后(悄悄在车内抽烟、有时迟到、搬运行李不出力或者野蛮装卸,有同事当场就开玩笑怀疑他“是否德国人的干活!”),我又怀念起机械刻板的他及其行事风格来了。
其实,冷静地想一想,拿钱干事、践约守信,人家是对的。约定内的事,你给了钱,他就一丝不苟地做出让你满意的服务,约定以外的,他没有做的责任和义务,除非你以金钱为筹码同他再约定。他不是中国式的“马列主义老太太”,也不应该主观先验地想象着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务员就应该成为白求恩、成为活雷锋。
据说,德国法律规定,只要4年一次的体检和2年一次的资格考试能够过关,在德国开车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如果是这样,我乐于以美好的心情祝愿这位不愿给儿孙添麻烦的令人尊敬的卡罗大爷在自己所喜爱的岗位上再快乐工作20年、30年!
新纳粹与帕萨警察局长遇刺
2008年12月12日(星期五)6时许,我们抵达德奥交界处的美丽城市帕萨。傍晚时分,古雅的街面一如既往地整洁和静谧,而在几个小时前,帕萨的警察局长直接指挥驱散了新纳粹组织在这里举行的街头游行。
第二天早晨,该局长在上班途中遇刺,重伤入院。据说,行刺的是一个年青的新纳粹组织成员,行刺后即逃往希特勒的出生地奥地利去了,警方正在捉拿中。
消息传出,在德国和整个欧洲引起不小的轰动,全欧各主要媒体都纷纷作了持续数天的报道。
新纳粹组织到底咋回事?
客观地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对希特勒纳粹的罪行的清算是彻底的,一直高度重视消除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在这个注重保护历史遗存的国家,当年希特勒同张伯伦、达拉第签订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的楼房改成了一所音乐学院,那间签字房则改为了会客厅。在慕尼黑北郊的小城达豪,希特勒纳粹建立的德国第一座集中营至今还保留着(先后关押了20万人,害死了3万多人),并建立了纪念馆,出口处是赫然醒目的警言:“忘记过去就会重蹈覆辙”,时刻告诫着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在汉堡等地,路边供人歇息的长椅背面,亦可见到用油漆写的“纳粹分子滚开”等标语,它既宣示了德国普通民众对希特勒纳粹的立场和态度,又在提醒着人们要对新纳粹分子保持警惕。1971年,德国总理布朗特在波兰向二战中的死难者下跪,赢得了世界的理解和谅解,还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那以后,连任四届共16年的科尔总理也曾下跪认错。迄今为止,在对待纳粹的问题上,德国的法律是禁止的,德国政府的态度是鲜明的。
1990年德国统一后,新纳粹组织活动有所抬头。目前,德国的光头党、共和党等新纳粹组织约有2万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至今仍相对滞后的前东德地区。这些新纳粹组织奉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为圭臬,接受希特勒所主张的黑格尔的国家权力至上、尼采的超人哲学(种族优越论)、叔本华的唯意志论、瓦格纳的仇犹排犹思想,奉行一党专政、民族主义、国家生存空间三原则,纳粹活动也猖獗表现。
1992年莱比锡的“哈勒”杀死5个越南人,焚烧了其餐馆。土耳其人开的多处烤肉店也被焚烧。柏林有一个叫“德国抉择”的新纳粹组织,其首领普瑞姆因成立武装组织而被捕。据其供认,他们建立组织的目的是要“清除德国境内的外国人”,扬言要用喷火器“照亮”国会。有一对德籍律师夫妇,由于掌握了一批新纳粹分子的组织活动竟惨遭暗杀。当然,这次新纳粹在帕萨公然与警察为敌并刺杀警察局长的行动更表明了个别新纳粹分子的嚣张,值得人们深思。
帕萨警察局长遇刺引起的强烈反响,表明了欧洲社会对德国新纳粹分子的担忧。尽管德国和欧洲各国在二战后都认识到战争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联合发展、走一体化的道路德国和欧洲才会有美好的未来(有历史学家认为,这方面的认识和行动,实际上是德国和欧洲20世纪的最重大的变化,也是欧洲从公元纪年后2008年来的最重大的变化),但德国新纳粹分子活动的抬头,这不能不引起欧洲人民的普遍担忧和警觉,因为德国既是过去两次世界大战的加害者,又是今日名副其实的“欧老大”——经济总量、人口、国土面积等均为欧洲第一。
离开德国前一天的深夜,德国电视有一个频道在播放反映二战期间希特勒纳粹迫害犹太人的著名影片《辛德勒名单》。听不懂德语,但那由小提琴演奏的深沉凄美得令人心颤的音乐和音乐烘托下那令人惊骇的屠戮画面,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全世界有哪一个国家在四分之一世纪里两次发动世界大战,给自己、给欧洲、给全世界带来如此巨大的灾难?德国,只有德国。
“忘记过去就会重蹈覆辙”。20世纪应该是德国最难忘记,也最不应该忘记的世纪。
世界关注“中国梦”
出国前,听了外交部欧美司副司长李先平先生对欧美特别是德国的简要介绍,到德国后便格外注意收集相关信息,想验证一些有关“欧洲梦”、“美国梦”与“中国梦”的看法,作出一些自己的判断。
可由于语言障碍,我难以完全如愿以偿,但从零星看到的中文报刊所披露的信息中,仍能强烈地感受到德国、欧洲和世界好像比我们自己更加关注中国模式、中国力量和“中国梦”。
12月22日的《欧洲时报》这样讲述“中国梦”:
中国人用整整30年时间托起了完整的“中国梦”。认为1978年的12月18日,对于13亿中国人和数千万海外华侨华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象征着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从此中国人的命运随之而发生巨变,这个日子因其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将永垂中华民族发展之史册。
“中国梦”首先是由一系列让世人难以置信的数字组成。欧洲有人统计,中国改革开放这30年,4亿人脱离了贫困,GDP增长了67倍,世界排名跃升到第4位(实际上已超过德国,次于美、日,位列第3),国家财政增长了45倍,2007年时已达51322亿元,而且到2008年9月成为美国最大债权国,拥有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日本的2倍。这些令人目眩的奇迹般的数字,有欧洲人把它们计算成相当于美国速度、欧洲速度、日本速度的倍数,认为中国人用30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至少100年的发展道路。
身在异国他乡,于华人报刊上读到这类文字,真是有“家书抵万金”的感觉。《欧洲时报》是法国报纸,我不由得想起了90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顾维钧。这位留美国际法博士外交官于困厄之境舌战群雄,以中国不可一日无孔子恰如欧陆不可一日无耶稣之喻而语惊四座,他力争国家利益的策略和技巧不可谓不优秀,但最后的结局是弱肉强食的丛林原则决定一切,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利益悉数由日本强盗沿袭,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国为刀俎、人为鱼肉,任由列强欺辱。外交才俊顾维钧的报国无门,是积贫积弱的中国的失败,印证的是“弱国无外交”的铁律。
光阴荏苒,时移世易,这90年以降,特别是近60年和近30年以来,这个世界可谓是“换了人间”。
一篇文章讲了某个日本右翼大佬的故事。说这位大佬在北京、上海、重庆等中国城市转了一圈,回国后在一个日本右翼精英会上讲:由于中国一开始不肯学习,后来又胡乱学习,而日本则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学习,所以日本过了100年好日子;现在日本的好日子到头了,因为中国也开始学习并上了轨道了,只要中国不犯大的错误,就算小错不断,其崛起也是必然的。日本所能做的,就是现阶段努力诱使中国犯错误,以延缓中国崛起的速度,但也要做好另一种准备,就是在实在遏制不了的时候“归顺”。
“中国梦”因中国速度已不容置疑,它让敏感的日本右翼大佬感到震惊应不算意外,日本要想像在“巴黎和会”上那样肆意欺辱中国,那只能是梦中追忆的事啦。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梦”象征着自由平等与社会福利,“美国梦”则象征着充满机遇与点石成金,“中国梦”呢?
如果“中国梦”只是要成为日本右翼分子的梦魇,那定位就太低了。
据说,美国外交思想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在许多问题上存有分歧,但在一个重要观点上的认识则高度统一,这就是:未来世界的稳定将取决于美国和中国能否抛开分歧,理顺建设性的合作。两位著名的政治学家共同承认,金融危机使美国的政治手段和经济模式不再被世界所接受,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些思想,其中之一就是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相对)的中国模式;他们承认,由于中国切实取得经济成果和对它将以最小损失摆脱危机的预期,中国在世界政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其实,中美建交30多年彼此关系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力量的迅猛发展。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12天,中美建交,中国不久即派出50名留学生赴美国求学,而今呢,美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出去的留学生中有六分之一返回国内找工作;1979年,两国贸易额不足25亿美元,2007年则迅速发展到3021亿美元,增加了120倍;美国驻华使馆外交官由不到50人,发展到现在的1100人。美国已经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技术进口来源地;中国则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最近,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和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联合撰文称:世界经济要想复苏,美国和中国这两个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必须合作,并成为20国集团的引擎;世界经济的复苏,取决于中美合作。
联合国《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测,今年美国和其他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将会出现衰退。中国如果能维持8%的增长,对全球增长贡献将近50%。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本身就是对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国际社会也高度评价中国政府的举措,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的重要希望。
何谓“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应当说,通过30年改革开放的创造性实践,中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正确发展与进步的道路,并将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行,而不会“改旗易帜”、“照抄西方”。“中国特色”似乎与西方所期待的渐行渐远,在这个过程中,形象模糊的“中国梦”正变得越来越清晰可见,它不仅包括了业已成真之“梦”,更包含了以前所未有的自信憧憬未来之“梦”的方式。
当然,把业已成真之“梦”除以13亿人口,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肯定还远不如今日德国的舒适与精致,但我们毕竟进入了中国特色的快车道,而且正呈加速度地向前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和最终实现,必将给世界文明以新的希望,带来美好和谐,必将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世界是如此地关注和看重中国,我们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