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职场心疗: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19619200000009

第9章 赶跑职场中的不良心理(5)

过于敏感的人都有一种自贬自责的倾向,一个小小的挫折都往心里去,随即开始怀疑自己的全部。于是,所有外界的批评都是有道理的、应该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很快就变成了:我自己一无是处,太平庸了,是个傻瓜……其实,搞清楚敏感的根源之后,再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稍微进行一下自我反省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对自己进行全面检讨,继而全面否定。

过于敏感的人的弱点在于他们缺乏自信心,总是在寻找抱怨的理由。结果是,即使别人发自内心的赞扬也不足以让他们往好处去想。而这往往使他们的好心情变坏。过度敏感往往是不成熟的表现,不仅对工作有害,对自己的身心也有害。那么,如何克服敏感的心理呢?

1.培养自信心。每个人都应当看到自己的长处,培养起自信心,相信自己会与周围处理好人际关系,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样,当我们充满信心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时,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也不会随便怀疑别人是否会挑剔、为难自己了。

2.用理智力量克制冲动情绪的发生。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敏感心理,提高修养是关键。要有爱心,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胸怀要宽广一些,学会关心别人和体谅别人。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3.及时沟通,解除疑惑。世界上不被误会的人是没有的,关键是我们要有消除误会的能力与办法。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同你“怀疑”的对象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以便弄清真相,解除误会。

4.学会自我安慰。一个人在生活中,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流言,与他人产生误会,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在一些细节上不必斤斤计较,可以糊涂些,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烦恼。如果觉得别人怀疑自己,应当安慰自己不必为别人的闲言碎语所纠缠,不要在意别人的议论,这样不仅解脱了自己,而且还取得了一次小小的精神胜利,产生的怀疑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与敏感心理类似的是,职场中有许多人都陷入了猜疑心理的怪圈,让自己苦恼不已。

袁小姐是一个很吃苦、很上进的人,她进入公司后,很快就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老板提拔她为公司里的高层主管,她的年轻和高薪为公司职员所羡慕。然而,在这高薪和高职的风光背后,却有另一面:袁小姐升职后总是失眠,头发变干枯了,皮肤也变差了很多,每天无论在办公室或家里,都得喝很浓的咖啡。袁小姐向好友诉苦,“因为烦,因为心情不好。”那么为什么呢?

原来,在升职后,虽然有很多恭喜的声音,但也有一些令人不快的杂音。而袁小姐对此很是恼火,由于原本就比较敏感多疑,升职后,猜疑的心理也加重了许多。

那天,袁小姐和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一起开会,出来后发现一个下属站在门口,身体弯着,头贴在门上。袁小姐的第一反应是他在偷听,于是将其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质问对方为什么偷听。

下属很是惊讶,告诉袁小姐他是在倒水,不是在偷听。这时,袁小姐才记起门边恰好是饮水机的位置,而下属的姿势显然是在接水,而且袁小姐也想起当时对方手里的确是拿着一只水杯。猜疑的心理既影响了袁小姐下属的工作情绪,也影响了袁小姐自己的工作。

后来,公司里又引入了几名高学历人员,袁小姐发现老板似乎对那几个高学历人员格外热情,自己似乎处处被忽视、被冷落,袁小姐心中的不安感更加强烈了。袁小姐的失眠情况更严重了,并出现了头疼、头昏、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虽然看了病,但症状却越来越严重。

其实袁小姐的消极心理,主要是其敏感猜疑的心理暗示导致的结果。随着工作、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职场中人在心理上也承受了较多的紧张、压力、焦虑和危机感。同时由于工作上的彼此竞争,同事之间产生了诸多的不信任感。猜疑心理是一种完全凭借着自己的主观臆断而对他人产生的一种不信任心理,是经常伴随自卑心理而出现的一种自我暗示心理。

职场中具有猜疑心理的人,往往会先在意识中形成一个结果,如担心自己被别的人从职场中挤下去,再根据结果来取舍自己所接受的信息。如果信息不能支持结果就排斥,能支持结果的,便表示接受,以自圆其说,不断地给自己的心理加压。时间越长,已形成的结果经过不断地强化,会使自己更加深信不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具有猜疑心理的职场中人往往带着固有的成见,通过设想、猜测,把一些无关的事件凑合在一起,或者制造出某些事件来证实自己的成见。这样的情况很容易把别的同事或上司无意的言语、行为,误解为对自己怀有敌意,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以致与他人之间产生隔阂,使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坏。所以,对于职场中人来说,猜疑的最大特点就是把能够帮助自己的力量冷落在一边,导致出现孤军奋战的艰苦局面,以致使成功离自己越来越遥远,也使得工作的心情变得越来越恶劣。

猜疑心理形成后,比较顽固,难以尽快消除。由于猜疑心理不仅是针对别人,有时也是针对自己,对职场中人的日常工作、人际交往等,都有很大的破坏作用。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职场中人消除或减轻猜疑心理呢?

1.加强人际交往,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现代职场是一个需要合作的时代,而猜疑往往是因为彼此不了解,掌握的有关信息过少的结果。所以,当产生猜疑心理后,最重要的是要主动地增加接触,千万不要有“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样的陈旧观念。在交往过程中,你可以客观地观察、了解、把握被怀疑对象的有关情况,最好能与对方开诚布公地交谈,往往就能发现自己的猜疑,可能就是一句不经心的玩笑引起的误会,或一些流言蜚语。经常地交流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产生信任,消除猜疑。

2.树立自信心。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其实人也是一样,每一个人都应当看到自己的长处,培养自己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与周围人处理好人际关系,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不是老在心里想:“别人怎么看我呢?别人又想什么呢?”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愉快地接纳自己,不要总是受别人评价的约束,应该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

3.正确对待别人的怀疑,学会自我安慰。多疑的人往往缺乏安全感,容不得别人的冷淡和议论。然而,俗话说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在职场中,被人怀疑和议论,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特别是在升职后。所以,对于职场中的一些流言或怀疑,要正确对待,暗示自己不要为别人的闲言碎语所困扰,不要过于计较,以此来自我解脱。另外,还可以用事实来打消对方的怀疑。

4.加强积极的自我暗示。当发现猜疑之心越来越重时,要运用理智的力量进行急刹车,控制住自己的猜疑之心。同时,引进正反两个方面的信息,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怀疑的对象,当条件允许时,可作一些调查,澄清事实真相;也可以请信得过的朋友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推翻自己不符合实际的假想与推测。同时,也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这样心情会豁然开朗,也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矛盾。

5.保持宽容的心态。其实,有时候不是别人对你有成见,而是猜疑使你产生了别人对你有成见的错觉,而这又会反过来影响你对别人的情绪和看法,从而真的使别人对你产生看法。因此,在职场中,要心胸开阔,凡事洒脱一些,不要处处苛求。这样即使有隔阂也很容易消除,猜疑心理也会逐渐得以消除,坏心情也就自然没有了。

第八节 找准自己的位置——避免自负与自恋

自负心理就是盲目自大,过高地、不切实际地评估自己的能力,以致失去自知。心高气傲的人,有的自视过高,总爱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很多;有的固执己见,唯我独尊,总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在明知别人正确时,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

自负者习惯沉浸于虚无的胜利幻想中,他们常常因为一次的成功就自我满足,眼前显现的永远是早已逝去的鲜花与掌声。他们把别人给予他们的荣誉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不能静下心来想一想如今自己都做了些什么,都收获了什么。自负者总认为曾经的成功能长久,总认为别人只会甘拜下风。所以,他们自视清高、目中无人,更有甚者非但自己不思进取,还伺机嘲讽别人的努力,最终导致了心理的扭曲。

职场中常有存在自负心里的人,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高,而对别人的能力评价过低,工作中喜欢强调个人的作用,而忽视他人或集体的力量。即使有人对他的缺点做出指正,他也未必能听得进去,这样我行我素,势必会在自己的工作中、与同事的沟通中甚至是在和领导的接触中处处暴露自视清高的迹象。

职场中有自负心理的人,一般很少关心同事,与他人关系疏远。他们经常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太顾及别人,对人缺少热情,似乎人人都应为他服务,结果落得门庭冷落。这种情况下,一旦工作出错,就陷入孤家寡人的地步,甚至都不会有人站出来为他说话,最终的结果极可能会是被开除走人。

那么,职场中人怎样克服自负心理呢?

1.接受批评是根治自负的最佳办法。自负者的致命弱点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不愿通过接受别人的批评来改变过去固执己见、唯我独尊的形象。

2.与人平等相处。自负者视自己为上帝,无论在观念上还是行动上都无理地要求别人服从自己。平等相处就是要求自负者以一个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与别人平等交往。

3.提高自我认识。要全面地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认识自我不能孤立地去评价,应该放在社会中去考察,每个人生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都有他人所不能及的地方,同时又有不如人的地方,与人比较不能总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不足,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4.要以发展的服先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过去,又要看到自己的现在和将来,辉煌的过去并不能代表现在,也不能预示将来。

与自负心里相似,但略有区别的是自恋心理。自恋心理是一种自我陶醉和自我欣赏,对于自我投注了过多的关注,并且经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在职场中,有很多正在自恋的人和因为自恋而前途暗淡的人。

张先生所在公司的规模很大,相对的工作比较繁忙、琐碎,张先生做得也十分辛苦,所以很希望能获得公司认可,能够早日升迁到自己满意的位置。但由于公司规模大,各种能力强的人也非常多,所以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张先生始终没有得到较大的升迁。

关于自己没有升职的原因,张先生总结为是因为自己的上司是个权力欲和控制欲都很强的人,喜欢独占功劳;而同事则嫉贤妒能,生怕自己得到升迁。比如,每一次公司策划会上,张先生都觉得自己提出的方案是最完美的,但同事们却始终不肯赞同。所以,虽然自己做的工作很好,但一提到升职,却总是无缘。

更让张先生不满的是,上司对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培训计划,更没有要提升自己能力的意图,也就是说,做这份工作没有前途。这让各方面能力都不错的张先生产生了“屈才”的感觉。终于,张先生受不了了,最终选择离开公司,并且还在心里设想,自己走之后的公司会陷入一种混乱之中。当然,事情并非如他想象的那样,张先生走后,公司一切正常。

职场中确实不乏这样的人,他们会认为自己表现得非常好,在公司每天都很拼命地工作,总觉得自己一个如此优秀的人,上司是不是瞎眼了,为什么总不能慧眼识明珠,发现我这一个如此显眼的栋梁之材呢?

其实,这样的心理大多是自恋心理的体现。它的主要特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在工作中主要表现为不愿接受批评,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词,对成功、权力和荣誉有过分的幻想,喜欢指使他人,认为自己应该有特权,缺乏同情心,爱嫉妒他人。

对此,专家认为,其实在职场中,很多人自认为的“表现好”,未必是领导认可的,反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的自我感觉要远远高于公司对他的实际评价。而且,表现好和升职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

自恋心理是一种自我意识压倒潜意识的心理现象。自恋的人固守于一种狭隘、片面的主观意识,缺少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缺少客观理性的态度。自恋的人是只爱自己的人,其实在内心里是极度自卑的,其会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智,沉湎于无限成功、权力和理想的爱情幻想中,是因为如果不这么做,其就无法认同自己是被别人需要的人。在与人共事时,自恋的人会表现得骄傲、傲慢,喜欢和别人辩论并一定要取胜,会不合理地要求赞扬、特殊的优待,希望别人顺从他,却从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如别人比其优秀时,会妒忌;别人不赞同其时,会认为别人在妒忌,认为自己只能被同样特殊的人所理解。

可想而知,这样的人怎能和他人合作并相处呢?而在要求合作的职场中,如果不能学会与其他人共同合作,而是轻视、鄙薄、嫉妒他人,只会使同事、上司感到反感,自己在公司中感到无趣、乏味,没有激情。因此,过度的自恋,只会让你一头撞入自毁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