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鲁东
一
人类自从有了家的存在形态,家庭就一直担负着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义务和责任,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在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最根本、最持久、最有影响力的,甚至能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轨迹。因为当一个新的生命诞生时,迎接这个幼小生命的第一个世界就是家,在家的呵护下,孩子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行走,生命成长的第一步从家开始了……
在家庭当中,父母是与孩子直接相处的人,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言行举止,为孩子做出最好的榜样。傅雷说:“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池田大作说:“能否正确地教育引导孩子,归根结底,并不是教给孩子什么东西之类的教育技术问题,而是父母本身作为一个人,能否正确履行职责的生活方式问题。”托尔斯泰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我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易经·蒙卦》中有这样一句话:“蒙养以正,圣功也。”《大学》有云:“所谓治国必先治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黄宗羲曾经说过:“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这些都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家庭教育还要有正确的方法。
提起孟母教子的故事,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吧。孟子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他的母亲。孟子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的抚育儿子,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属于典型的中国良母。
孟子自幼丧父,孤立无援的孟母决心以自己的力量,把独生儿子培养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平时生活中,孟母不但关注儿子起居冷暖,还不厌其烦地以“言教”和“身教”来完善儿子的人格。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基本人格是在六岁以前基本形成的,从此根深蒂固。六岁以后,随着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原本已经塑造完成的脆弱人格模式,遭逢强烈的试炼和考验,这时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那句“环境改变人”的话。孟母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曾经三次迁居。
孟家原来住的地方,周围有很多坟墓,孟子和村中儿童不时看到丧葬的情形,于是也三五成群地模仿大人们的礼仪,扮演丧葬的过程。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明白,要想让儿子远离这种环境,惟一办法就是变更居住环境。
经过一番周折,孟家母子迁到十里外的庙户营村,这里紧挨着一个交易集市,孟子每天目睹小商小贩在集市上讨价还价的场面后,和小伙伴玩时也学着小商小贩那样锱铢必较。孟母既不愿儿子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更不想让儿子沾染惟利是图的市侩气。她发誓要选择一个适合儿子成长的环境,于是,她又把家搬到一座学宫附近,虽然房子简陋不堪,但学宫附近常常有读书人来往,高雅的气韵、从容的风范、优雅的举止与循规蹈矩的礼仪行为,都给附近居民不少潜移默化的影响。初谙世事的孟子,常和孩子们群集在大树底下,演练学宫中揖让进退的礼仪,有模有样,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孟母远远地看着,欣慰地笑了。
儿时的孟子也有一般幼童共有的怠惰贪玩的习惯。有一天,孟子逃学到外面玩了半天,回家时看到母亲用剪刀将织成的一段锦绢拦腰剪成两段,孟子惊愕不解地问母亲为何剪布时,孟母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剪断织绢!一个君子学以成名,问则广知,所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你今天不读书,就不可以离于祸患,今后永远就只做一些蝇营狗苟的小事,中道废而不为,怎么能衣其夫子,而不乏粮食呢?”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可谓用心良苦。“断织督学”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且惧的鲜明印象,从此以后,他在学业上孜孜不倦,日夜勤学不息,最终学有所成。
幼时因急中生智破缸救人的宋代历史学家司马光,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慧光早现的“神童”。其实,司马光的成长与他父母对他得当的家教是分不开的。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是一位胸怀大志的知识分子,他没有沉湎于几十万家产之中,而是专心读书,锐意进取。成家立业之后,以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质朴作风来待人处事、培养子女。司马光的母亲聂氏,也是一位知书达理,才德俱佳的女子。在这个书香门第和富贵之家,司马光在严父慈母的直接影响和教育下,六岁开始读书。起初,他对所学的东西不能理解,背书总记不住。父亲知道后,就告诉他:“读书不能只是机械地背诵,还要勤于思考,弄懂意思,诵读与理解并重,才能记得牢固。”在父亲的指导下,司马光养成了边思考边学习的好习惯。
父亲不仅关心他的学业,在做人上更是严格要求,以培养他的优秀品格。有一天,六岁的司马光想吃青核桃,姐姐替他剥皮,却怎么也剥不开。姐姐走开后,一个女仆把青核桃放在开水里烫了一下,皮很容易就剥了下来。姐姐回来一看,便问是谁剥下来的,司马光说是自己剥的。这个过程恰巧被父亲知道了,见他撒谎,就严肃地告诫他:“撒谎是不诚实的表现,以后再不能撒谎了!”这件事虽然很小,但却给司马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从此,无论是为人处事,还是学习,他总是十分诚实,不敢有半点虚假。
在父母的教诲下,司马光15岁便“于书无所不通,文辞醇深,有西汉风”。而且,学到的知识都很扎实,以至“终身不忘”。后来,他经过19年的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篇幅浩瀚、纪事广博的编年巨著《资治通鉴》。
不但在古代,就是在现代,我国也有许多名人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革命老前辈林伯渠为儿子取名“林用三”,并给儿子解释说:“所谓,‘用三’者,就是,一要用脑筋想问题;二要用双手创世界;三要踏实地干些事情。”
著名作家老舍有一套与众不同的教子“章程”:一是不必非考100分;二是不必非上大学不可;三是应多玩,不失儿童的天真烂漫;四是要有个健壮的体魄。老舍认为:孩子将来做一个“诚实的车夫”,或者凭手艺吃饭的工人,比做贪官污吏强得多。所以他明确要求孩子不可虚荣,不可贪得,诚实虚己,自劳自力。这种朴实的道德品质教育,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
同样,在国外的教育思想中,家庭教育也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世界著名科学家爱迪生一生拥有1200多项发明。他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他母亲的教育是不分开的。他母亲教育最成功之处就是善于发现、挖掘、保护孩子的天赋,以及对孩子的事业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这给我们做父母的启示应该是十分深刻的。
爱迪生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般人眼里他是怪孩子,在老师的心里他是糊涂虫,只有母亲认识到这是孩子的天性,是最宝贵的品质,这也是爱迪生所呈现出来的“趋势”。爱迪生母亲紧紧抓住这些“趋势”,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针对孩子好问好思考的特点,进行循循善诱地开导,注意开发他的潜能。
当爱迪生由于爱问问题被撵出学校的时候,母亲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在家里独自挑起教育孩子的重担。亲自给他讲课,让他读古典名著;当母亲发现爱迪生对自然科学感兴趣时,就借来一些浅显的自然类书籍供他阅读。正是在自然科学书籍中,爱迪生被伽俐略通过实验来探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所吸引,并对伽俐略的科学精神所折服。从此,“实验”一词一直没有离开过爱迪生的脑海。在母亲的支持下,他们家的小阁楼成了爱迪生的实验室。
正是在母亲正确的教育下,爱迪生的聪明才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他凭着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痴迷,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实验,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沃尔顿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他的成就的取得,也是得力于良好的家庭教育。沃尔顿的父亲是一个牧师,是爱尔兰理教会的主持人,在爱尔兰政教界颇有威望。他对子女要求很严,他不允许孩子们有任何越轨的行为。平时在家中,这位父亲以身作则,用良好的品行来熏陶孩子们,这对沃尔顿都有深刻的影响。沃尔顿的母亲是一个出身贵族、富有修养的女性,为人慈祥可亲,而且知识广博。她很疼爱孩子,但从不娇惯孩子,在学习上和品德上更是严格要求孩子。
小时候的沃尔顿很聪明,但因为在学校里结交了一些不大爱学习的富家子弟,沃尔顿受他们影响,也不喜欢学习,所以成绩并不好。母亲了解情况后,为沃尔顿选择了一所管理有序、学习空气浓厚的学校。沃尔顿在这里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影响,再加上母亲的耐心教育引导,他排除了来自外界的干扰,安心学习,没有多久,学习成绩就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