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过度学习。达到长时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过度学习。不少学生在背诵课文时,一旦成诵便不再继续。虽然当时测验的效果不错,但长时记忆的保持量并不太多。如果能在成诵后继续背诵,适当地过度学习,效果更佳。曾有实验证明,对于必须记忆的材料,虽说5~6遍后即能达到准确记忆,但记忆的近期和远期的保持量都不太大。为了达到较长期的记忆保持,必须做过度的练习。但是在大量过度练习时,会出现一个“报酬递减率”。增加的练习,对于“保持”所节省的时间越来越小。
吴军在高三复习中,采用的是适量的“题海战术”,因为有些东西就得在做了好几次之后逼迫自己记忆,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但过了适当的量,多的题就是浪费时间了。
②及时复习和定期复习。对于需要长时记忆的学习材料,除了过度学习可以提高其远期保持量以外,及时地、定期地进行复习,也有不错的效果。吴军在背历史时,采用的是不断地巩固旧知识的复习法,即往前看了几章后再回过头去背以前背过的那几章,这样,到最后能做到整本书烂熟于胸。除了及时复习,定期的复习也很重要。大量的事实证明,最初的复习要及时,离开学习的时间要短,但以后可以逐渐拉长,过二周、二月、半年复习一次。这样可以使记忆维持很长的时间。这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过度学习,只不过是过度学习的时间已经分散。所以说,分散进行的过度学习,其效果要比集中进行的过度学习为好。
③对记忆的材料,要有持久保持的意向。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间应该体会到,对于某些学科中的原理,一旦真正为我们掌握,通常难于遗忘。而那些术语、符号、具体事实反而容易遗忘,这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原理时对潜意识中的持久保持的缘故。说持久保持,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解掌握精髓,二是在潜意识中督促自己。吴军在高三复习时,采用的就是这种复习方法。
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理解跟记忆有相通之处,但差别也很大。一般来讲,能理解的东西不一定能记住,在高三的复习中,吴军采用了如下的记忆复习法。
①只需要理解无需要记忆的复习法。这主要是在数学这门学科上,在高三,有人喜欢逐条逐条地背数学定理,一般来说,这样做并没有多大的效果。背数学定理很明显是无效的,但在复习中很多人常常犯这种错误,最明显地在某些历史的理论及政治中,尤其是价值理论那一章。很多同学自以为背得滚瓜烂熟,实际上不得要领,最后考试往往在大问题上栽跟头。那么如何做到理解呢?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
概念是从具体的事实中抽象出来的,能更本质地反映事物。由于概念是抽象作用的结果,所以必定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基本成分。概念的学习使学科的知识简约化。运用学科的概念,使学科的基本事实抽象升华,从而使学科的各类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系统化。每一个概念总包含着大量事物的共性,通过概念的学习,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各科的知识得以进一步的扩充。吴军在高中学习时,十分注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从而事半功倍,对整个知识体系的理解也就更加容易记住。
②只需记忆无需理解的复习法。这其中一方面包括事实记忆,如历史中大量的事实,语文中的一些知识点,有些东西的确谈不上“理解”二字,为了应付考试就是了;另一方面包括实在理解不了的东西,不得已而为之,即使理解不了也需要去记忆。
③通过理解才能记忆的复习。这是理解与记忆关系的核心,也是最主要的内容。考试要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恐怕也是最关键的一条。现在的考试,既考事实、史实,也考应用,但考得最多的,是有关两者结合的那些试题。绝大部分的内容,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记住;也只有既能理解又记得住才能熟练应用、灵活解题。很多内容,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记忆的过程。
对于一门学科内容的各个方面,理解的层次不尽相同。对于学科的基本事实,一般能有所认识,知其意义即可;对于学科的概念,则应达到加以判断和解释的水平。对于学科的原理,不但能够做出解释,还应该在新的情景中加以应用。要真正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达到了理解和记忆的较高境界。理解有助于记忆,还体现在理解的分类功能上。一门学科总是有分类的,有纲有目、有条有理,总比乱七八糟的东西好记忆的多。理解的功能,就是能使你了解学科内容的精要与阐述的顺序与层次,从而使这学科在你前面成了一个有序的系统,而非大量的事实。
下面再谈一谈吴军高三复习的方法。吴军很重视归纳事实的重要性,即把重要的、相似的事件放在同一栏目中,特别是在历史复习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同一学科,有许多归纳整理的方法,不过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书前的目录,目录才是最好的归纳。吴军在高三复习时就是利用目录归纳法来记忆的。
一是对英语的复习。吴军是放在大量的阅读上,以此来积累大量词汇和语法。课本和笔记更是复习的基础,因为高考考查的语法和词汇主要来源于课本,只是有时将某些知识点深入和拓展了。除了对课本和笔记的学习,还应该从课外吸取养料。在高中吴军订阅了很多杂志,杂志上的一些专题分析、英文小品之类是很不错的。从长远来看,能培养他对英语的极大兴趣。
二是对于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吴军都是先将目录烂熟于胸,对整个学科内容了解个大概,知道了来龙去脉,这样记下来的东西就好比是混凝土放在钢筋骨架内,牢固的很。光有钢结构,固然不行;只有一堆混凝土,也盖不起高楼大厦。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既有钢性且又有韧性,支撑起知识的殿堂。归纳整理的方法虽以目录为主,但绝不能局限于此。在历史中,其他多种归纳方法,如许多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专题的归纳,国内外相似事件的比较归纳等等。这些都有助于记忆,甚至在解题时也能“沾光”,因为现在很多题都是综合归纳型的。
这些就是吴军所谓的记忆“秘诀”,掌握了这些“秘诀”,才让他在高三复习时从不熬夜,每晚都坚持在11点钟睡觉。而且他始终保持沉稳的学习态度。在高考数学考试中,他说做到中间的一道题目时,他感到棘手了,做了很久也不成功,后来又假设性地猜着做,还是不行。当时他感觉好乱,根本不想做题。可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及时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重新镇定下来,仔细回忆数学目录中的类型,后来记忆越来越清晰,思路越来越开阔,很快做出了这道题,并对下面的题目也渐渐地得心应手了。
刘鲁东点评
何谓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夸美纽斯也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有了兴趣的引导,人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乐于去做,而且积极主动,甚至废寝忘食。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就消极应付,不去完成。学习也一样,孩子对某个学科有了兴趣,通常记忆得又快又牢。对不喜欢的学科,学起来当然也就不认真了。所以,要想让孩子有良好的记忆,家长要先将他的兴趣唤醒,然后再让他去记忆,寓学于乐,会使孩子的学记效果凸显,这样他学起来会更愉快、更轻松、更省力。
从古至今,凡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有所创造的人,都有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或者为了解决人生的疑难,或者为了探索自然的奥秘,或者为了挽救当时社会的危机,从而致力于理论问题的探讨。因为名人都倾注了全部热情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所以才有效增强了对感兴趣事物的记忆。
经验告诉人们,兴趣也要靠后天培养,有一个研究红楼的专家,原来对《红楼梦》不感兴趣,因为“文革”不能研究别的,只好研究《红楼梦》,他越研究越感兴趣,越研究越有收获,最后成为红楼专家。
对于孩子而言,家长最好在兴趣的基础上培养他的志趣,这样更能提高他的记忆力。志趣是孩子为了自己的志向而培养的兴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摘取哥德巴赫猜想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先后对英、俄、德、日四种外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在志趣的动力下,他记忆外语的速度出奇的快,记忆力也非常好。因此,家长在引导孩子学习时,最好从以下几点去做:
第一,激发孩子对记忆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孩子对有兴趣的东西能表现出很强的记忆力。因此,要激发孩子对记忆的兴趣,父母首先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温馨的氛围,让孩子在心情舒畅中来记忆。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孩子在精神放松的状态下进行记忆不仅记得快,而且记得牢。父母要想办法诱导孩子高高兴兴地去学习,而不要一边责骂孩子,一边呵斥孩子去学习,这时的记忆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同时,父母也可以教育孩子运用一些方法,把枯燥无味的知识进行特殊的加工,从而变成感兴趣的东西让孩子来记。
第二,教给孩子提高兴趣的方法。当孩子在开始学习自己不喜欢的课程时,家长要帮他寻找其中的乐趣,比如,让他预先体会想像学习的快乐,然后让他微笑着对书本说:“我好喜欢你!我会快乐的去学习的!”如果孩子主动表现出一系列的形体动作和精神的兴奋,这样的效果更好。
第三,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所谓“欲要记,先要懂”,说的就是记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毛泽东说:“感知的东西不一定能理解,但理解的东西则一定能更好地感知到。”理解记忆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进行感知和思维加工。有些材料,如概念、定理、法则、历史事件、文艺作品等,都是有意义的。记忆这类材料,最好让孩子先理解其基本含义,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而使所要记忆的内容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保持在记忆中,而不要采取逐字逐句死记硬背的方式。孩子只有理解了学习过的内容,才能较快较牢地记住。
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在充分理解学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如果孩子对所学材料不是很理解,父母应该担负起老师的职责,耐心地给孩子讲解,及时帮助孩子弄懂。如果父母受文化所限,不能给孩子帮助,要让孩子及时向老师请教。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状元基本资料
姓名:许芸
年龄:19
专业:新闻
特长爱好:音乐、演讲、写作
籍贯:昆明
状元母亲基本资料
姓名:唐女士
年龄:50
教育程度:大本
职业:医生
特长爱好:无
记者:许芸成绩那么好,她有什么学习秘诀吗?
母亲:俗话说熟能生巧,许芸平时做题时注重对题目熟练程度的训练,严格控制自己的做题时间,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通过对时间的控制,培养她在考场上对时间的把握能力。在做题的过程中,如果她碰到一些难题,这时她会先独立思考,如果还是想不出来,就会和班里学习好的同学一起讨论,或者是请教老师。不会钻牛角尖,把时间浪费在难题上。
状元父亲基本资料
姓名:许先生
年龄:50
教育程度:研究生
职业:大学老师
特长爱好:读书
记者:听说许芸的成绩好是因为她有良好的记忆力,您能不能给我们谈一谈她的记忆秘诀?
父亲:对各科记课堂笔记。她在做作业之前,都要将笔记翻看一下。平时,她哪一科学习感觉比较吃力,哪一科就要多花一些时间做好相应的笔记。课后再适当花费一些时间整理一下笔记,这样老师当天上课的情境就会重新浮现出来,对当天所学的知识的理解便会更加深入,不懂在哪里也很清楚,对不懂的问题,她会及时请教老师的。在我看来,许芸记忆好的原因是多做笔记,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吧。
注意某一方面的事物,就可以提高对这方面事物的记忆力。
——秦牧
俗语云:“处处留心皆学问”、“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这表明人们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多留心,多做笔记。因为一个人记忆力再强,时间长了,要记的内容多了,总会遗忘一些。如果一边读书,一边把认为很精彩的内容摘录下来,不仅能避免遗忘,而且翻阅起来也很方便。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做读书笔记。这是因为记笔记可以帮助记忆。知识越丰富越好,知识的丰富是由积累而形成的;读了就忘,知识是丰富不起来的。必须记住,读书笔记便是帮助记忆、积累知识的最好途径之一。
北大状元许芸既是中考状元,又是高考状元,在谈到她的学习秘诀时,她的父母说是笔记的功劳。从初中到高中,许芸记录各科的笔记足足有一大箱子。下面,就请她的父母谈一谈许芸是如何做笔记的。
状元家长手记好笔记成就中考状元
为人父母是人一生中最完美、最愉悦、最幸福的事情。从许芸出生的第一天起,我们就热切期盼着她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期盼着她早日获得成功。所以,在对许芸的教育中,我们倾注了不少心血。
许芸能在高考中取得省文科第一名的好成绩,被北京大学新闻学专业录取,除了她自身的努力之外,也和我们对她的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在这里我就把我们的教育心得讲出来,希望能给广大家长提供一些参考。
许芸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培养她的学习能力,为了让她读书,我们经常给她“批书”来看,每次都是十几本,从小时候的幼儿磁带、幼儿故事书等,到长大后她喜欢的各种书籍。我觉得,每一个孩子都喜欢书,关键是看父母如何去引导。
作为家长,要想让孩子喜欢看书,首先得让孩子自己在每一个阶段有明确的目标,同时,家长要保证孩子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在平日的生活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孩子遇到什么烦恼事情,帮着孩子去分析问题,帮着他认识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另外,家长要努力去了解自己的孩子,要在平日的生活中留心观察自己的孩子,要学会和孩子沟通,以便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喜欢和父母沟通、诉说。同时,家长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有个好的心态,学会与人沟通,学会体谅父母、宽容别人,让孩子从小有时间观念。
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教育许芸的。记得在让她初次接触学习时,为了让她记得牢固,我和她一起,坐在桌前看书。我边看书边在本子上写读书笔记,她当时年纪小,虽然还不会写字,仍然向我要了本子和笔,像我一样边翻书边在本子上乱画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