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19777200000011

第11章 楹联妙对(2)

原来王羲之在大门上贴了这样的一副对联,上联为:福无双至,下联为:祸不单行。那些原本准备偷对联的书法爱好者,一看到如此不吉利的对联,只能摇头长叹离去。他们很不理解,王羲之为了防止有人偷对联,竟然在自家大门口贴这样晦气的对联。

然而到了大年初一的早晨,王羲之提笔在门口的对联上添了几个字,便成了一副全新意义的对联。众人再看他家门口的对联时,发现上下联已经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无不拍手称赞,感叹王羲之才华横溢。

虽然从严格的考证上,春联在五代时期才真正出现,但王羲之妙联传说的故事,仍然为后人津津乐道,可见对联不仅有值得鉴赏的艺术性,而且还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苏东坡与苏小妹的风月绝对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着名的文学家,他的父亲和弟弟也都是当时有名的诗人和古文家,就连他的妹妹也是一位文化造诣颇深的女子,苏东坡经常跟妹妹在一起进行文辞切磋。传说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晚上兄妹二人在庭院乘凉,苏东坡出了一个上联,让苏小妹花一夜的时间对出下联。他的上联是:“水仙子持碧玉箫,风前吹出声声慢。”

在这句上联中,“水仙子”“碧玉箫”和“声声慢”都是词牌名,要想对出下联,必须也要有三个相对的词牌名,同时还要描绘出当晚的意境和情景,难度确实很大。苏小妹坐在庭院里冥思苦想,想了很久也不能对出来。正在她不甘心认输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名婢女在月光下端酒菜送来,苏小妹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她的下联中,“虞美人”“红绣鞋”和“步步娇”都是词牌名,与苏东坡上联中的“水仙子”“碧玉萧”和“声声慢”完全相对,而且“美人”对“仙子”,“绣鞋”对“玉萧”,“步步”对“声声”。词性、颜色、物件、意蕴都完美契合,并且用这些词牌名描绘出婢女踏月而来的即时场景,堪称为一副绝对,让苏东坡也不禁称赞妹妹才华过人。

孟姜女庙楹联有何渊源

从古至今的中国百姓都膜拜英雄人物,喜欢为历史上的英雄贤者建庙立碑,用这种习俗表达对英贤人物的敬仰和追思。传说中,孟姜女本是秦始皇时期的一名普通女子,当秦王嬴政强迫百姓修筑长城时,孟姜女悲愤寻夫,哭倒长城,以柔弱之躯刚强之心赢得了百姓的尊重与敬仰。

孟姜女是一位敢于对抗封建压迫,对残暴统治表示不满和抗争的杰出女性,千百年来,全国各地许多地方都建有孟姜女庙,以纪念她的勇敢和不屈。其中山海关孟姜女庙建筑古朴典雅,依关面海,别具一格,更以前殿着名的一副对联而名闻天下。山海关孟姜女庙的奇巧楹联这样写道: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朝有“zho”和“cho”两种发音)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长有“chng”和“zhng”两种发音)

相传这一副对联是南宋状元王十朋所撰,运用汉字的通假借读、一字双音、一字多义的特点,以叠音叠义的方式,描绘海水潮长潮落,浮云起伏长消的自然景象,展示出自然界变幻多姿的景色。同时,这副对联充满趣味性,其深刻意义可以加深人们对此对联的印象。

这副对联的喻意令人深思,在山海关的孟姜女庙门前陈列出来,更是有特别的含义,让人们联想到历史的海潮起起伏伏,有些人和事犹如浮云一般淡去,但有些东西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这副对联的断句妙趣无穷,重重叠叠,耐人寻味,出现了很多种读法,虽然类似一种文字游戏,但其中不乏许多真趣。

孔府对联“富”字为什么少一点

孔府是中国古代第一圣贤宅邸,位于曲阜老城的中心,主宅建筑坐北朝南。大门黑漆红边,在门正中的上方悬挂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在门旁的两根明柱上,悬挂一对蓝底金字的对联,此联被后世许多人称为“天下第一联”。

这副对联写道:“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由于孔府的布局很特殊,前面是官衙,后面是内宅。隐藏这副对联的上联写的是官衙孔家衍圣公府的府邸,下联写内宅是圣人之家,其中又包含有喜乐、吉祥、福禄的含义。对联的大意解释为:尊崇荣耀的衍圣公府第与国家同在,文章道德的冠绝圣人家与天地并存。

这副对联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大才子纪晓岚所撰,纪晓岚当时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四库全书馆总纂官,文采和学问堪称天下翘楚,对联文佳字美,意韵非凡,对仗工稳,尽显才华。

但是这副对联被刻出来悬挂之后,人们却发现其中的“富”字缺少了上面一点,而文章的“章”字,下面“早”字的一竖向上通到“立”字。这让人们颇感不解,孔府大门的对联“富”字为什么少一点,而“章”字为什么笔画上下贯通?要弄清这个缘由,还得从孔府本身说起。

孔府是孔子后裔子孙居住的地方,始建于西汉景帝年间,到了明清两代才完成如今的庞大规模。孔府总计面积16万平方米,有楼堂、厅房共463间,分左中右三路布局,前后共有九进院落,甚是整齐肃穆,格局壮观。

自从孔子的第46代孙孔宗怨被宋神宗赐封为衍圣公,孔子的每代长子长孙都被尊称为圣人。因此孔府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家”,孔家子弟享有一般贵族文人无法企及的许多特权。在封建社会里,这样的庞大家族当然希望富贵永无止境,因此将“富”字去掉一点,意思是“富贵无顶”。“章”字一竖通到上面,叫“文章通天”。可见,此对联不仅在内涵上极为宏达,而且在书写镌刻上也独具匠心,寓意不凡。

这副对联是中国古代典型的残字妙联,这种残字妙联现象是古人在撰写对联时故意而为,有时为了满足某种特殊的需要,某个特定的字不写全,或故意写错,显得意义深远,耐人寻味。

五品官和六味丸是怎么回事

传说清朝末期,扬州有一个卖药的老板,名叫陈见山,他非常擅长做买卖,家中的药铺越开越大,赚了很多钱。陈见山眼见自己赚的钱多,心中便觉着只当个药铺掌柜不够风光,因此很想当官。但是他大字不识一个,怎么能当上官儿呢?但是当时的晚清政府为了筹集官银,允许百姓花钱买官儿当,称为“捐官”。

陈见山花了很多银子买了个五品的同知,同知一官相当于如今的厅长级别,已经是不小的官员了,因此他得意扬扬,每天穿着天青褂的五品补服,悠闲地在城里逛来晃去。如果赶上城里有喜庆宴会,他就穿上五品天青褂,高高在上地坐在明显的位置上,结果引来很多人的反感。

有一次,一个富贵人家举行宴会,陈见山穿着官服又来了,他一进屋就大模大样地坐在酒席中间位置。一名书生实在看不惯他的做派,心里非常生气,但他又惹不起官老爷,于是他脑子一转,对众人说:“我有一个对子上句,请诸位对个下句。”他大声说出上句:“五品天青褂。”

众人当中有一名年轻人顿时明白书生的意思,马上大声接出下句:“六味地黄丸!”

众人顿时哄笑满堂,因为这副对子不仅工整,而且滑稽有趣,内容是在讽刺身穿“五品天青褂”的大老爷,其实只不过是卖“六味地黄丸”的药铺掌柜罢了。

苏东坡对联逗长老是怎么回事

苏东坡是北宋着名的大文豪,有一次他去拜访一位熟悉的寺院长老,长老当时正忙着煮饭,他刚把煮的鱼端上桌,听到小和尚禀报:苏东坡来访。

长老怕把吃鱼的事情暴露,于是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匆忙出门迎接苏东坡。苏东坡随长老到禅房喝茶,却闻到一阵阵鱼香,他环顾四周,看到桌上有一个反扣的磬,便明白一切。

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但苏东坡见这磬在桌上反扣着,里面必有蹊跷。长老怕苏东坡发现吃鱼的秘密,赶紧开口说道:“苏居士今日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苏东坡见长老神色紧张,更确定了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于是他有意跟老和尚开玩笑,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个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友人出了一个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在下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老和尚不知这是苏东坡的计谋,欣然说道:“苏居士才高八斗,博学多才,今日却怎么如此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东坡不由得哈哈大笑道:“既然长老已经说了‘磬(庆)有鱼(余)’,我就来大饱口福吧!”

长老一听,知道自己落入苏东坡设的圈套,只得红着脸,把鱼从磬里拿出来款待苏东坡。

王安石如何作对联成双喜歌

相传在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王安石家住抚州临川,他年仅二十,经过十年寒窗苦读,不仅青年意气风发,而且已是饱学之士。这一年他踌躇满志,赴京赶考,晓行夜宿赶往东京汴梁。

有一天他来到了江宁的马家镇,只见这里热闹非凡,一打听才知道是镇上的首富马员家外举行征联招婿。这马员外家有万贯钱财,但膝下只有一女,马小姐不仅容貌俊美,而且自幼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更是无所不通。马员外视女儿为掌上明珠,因此依照女儿的意愿,以对联择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