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19777200000028

第28章 武术舞蹈(3)

什么是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也称杨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流派,是由河北邯郸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后人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杨露禅是陈家沟太极拳名家陈长兴着名弟子之一,是太极拳的第七代传人。杨露禅在北京授拳时,因弟子多为王公贵族,他们生活奢侈而体弱多病,又不耐艰苦。杨露禅考虑到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保健需要,将太极拳老架中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如跳跃、跌叉、震脚等,改作不跳、不跌、不速、不震,或缩小动作,使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易练,既适合穿长衫、留辫子的人练习,又有益于健身,后被推崇为“杨式太极拳”。在此需注意的是,杨氏太极拳分为养生架子与技击架子,因此在习练时应当注意。

杨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杨氏太极拳通过改善我们的大脑功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活动,对于白领亚健康产生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头痛、过度疲劳等疾病,有着显着的健脑去病的作用。而且太极拳要求我们全身要放松,使得人体的血管阻力减少,能够加速我们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太极拳的呼吸是采用的腹式深呼吸,气沉丹田,能够对五脏六腑有着良好的按摩保健作用。

什么是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由吴全佑所创。吴全佑是杨式太极拳名家杨班侯的弟子,习练太极拳以柔化着称,架子斜中寓正、松静自然、大小适中。推手时,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

吴鉴泉是吴全佑的爱子,又名爱绅,自幼和父亲学习太极拳。民国元年,吴鉴泉在北京体育研究社教授太极拳,他对家传的太极拳加以充实和修改,去掉重复和跳跃动作,修改定型,自成一家,形成了一个松静自然、架式紧凑、缓慢连绵、不纵不跳、长于柔化、独具风格的新型拳术,人称“吴式太极拳”。

什么是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太极拳流派之一,由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所创。是在陈武老架和陈式新架太极拳基础上演化而成,后经李亦舍、郝为真修改定型。

武禹襄是赵堡太极拳名家陈清平着名弟子之一,太极拳第八代传人。在钻研赵堡太极拳架的基础上,结合《太极拳谱》之精华,通过自身练拳体会,融会贯通。经数年研发,他创编出一套“圈小劲捷、紧凑灵巧、势简技繁、术法分明、古朴典雅、端庄洒脱”的新型拳术,后人称为“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人称干枝老梅、朴实无华。其理法原理丰富完整又邃密细腻,“以求太极(内形)为主,走内劲,以意行气,练精、气、神三者合一”。其技艺特点是“因敌变化、借力打人”,用意气的变换来支配外形的运动,强调走内劲而不露外形,达到人为我制,而我不为人制的神奇境界。手高不过眉,远不出足,双手各管半个身子,互不逾越,讲究内外三合,进退须有折叠,内潜之气支配外形,行云走架,双足如在大地上写书法,一笔一画严守格律,与人交手,不重招数,注重接劲打劲。此拳架式紧凑简洁,开合明显,动作舒展柔缓,步法小巧灵活,虚实分明。胸部、腹部在进退旋转中始终保持中心,出手不过肩,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

武式太极注重虚实变换和内气潜转。武式太极拳的身法主要有含胸拔背、裹裆、护臀、提顶、吊裆、沉肘、尾闾中正。运动时注重动作的起、承、开、合,讲究“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需有转换”。

什么是赵堡太极拳

武当的赵堡太极拳是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的汉族传统拳术。赵堡太极拳,主要是流传在河南省温县赵堡镇一带。赵堡太极拳以明朝山西王宗岳为师尊,早期传人为陈清平,一共是六代单传。赵堡太极拳内容十分丰富,有拳、械、推手等,拳架就有十几种。

赵堡太极拳的起源公认为传自武当,祖师王宗岳传道给蒋法。蒋法将太极拳带回赵堡镇,并开门收徒,后传邢喜怀,传张楚臣,传陈敬伯,传陈清平,传陈英明等历代传人经数百年的辩理、习技传下来的赵堡太极拳。

赵堡太极拳大架七十二式,小架郑悟清拳法有拳架七十五式,式式皆为画圆,走圆,是本拳种的核心与特征,整个拳架是从先转大圈后小圈,犹如春蚕抽丝连绵不断,里有顺圈逆圈组成,以身而言,有以手化圆,以肘化圆,以胸腹化圆,以膀化圆和以胯化圆。丹田转动,此乃一圆化太极。

赵堡太极,在走技方面擅长拿、跌、掷、打、靠诸艺,又有各种擒拿与反擒拿动作,融于套路中,使其技击特点甚为突出,在推拿方面,以二人立步推手,绷、履、挤、按、之动作,活步推手,以练采、列、肘、靠、之法。外三合和内三合是练赵堡太极拳的要求。外三合是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膀与胯合;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盘与骨合。练法要求不撒不停、不流水,手、脚身体要互相配合,周身合成一劲。做到刚柔相济,招招清楚,式式法明。

赵堡太极拳有完整的四十八法,即上、中、下三盘秘法。上盘功夫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攥、扣、锁、撅、跌、挫、扯、掷;中盘功夫起、落、进、退、腾、闪、园、转、含、拔、通、挺、环、管、吞、吐;下盘功夫缠、跪、挑、撩、劈、壁、挂、蹬、勾、掰、截、点、绷、趾、滚、蜷。其上乘功夫要求凌空劲的无形弹放。真正做到以静制动,使犯者应手即扑。

赵堡太极拳架轻灵柔活,动作舒展大方,演练时,步活圈圆,环环相扣,无明显发力动作,套路贯穿,有柔有刚,在掌握套路后,即逐步化圆为圈、由简到繁,提高技巧,难度,在演练过程中,练至数趟,一经启动,旁人观之、见走圆画圈,却找不到头与尾,犹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

什么是花拳

花拳是汉族传统拳术之一,相传是清代雍正年间甘凤池在江浙一带传授的汉族拳种,属于少林派系。

花拳在起势前,先以左拳心外向,右掌心贴左拳背,双背成环形,于胸前自右向左划半弧,名为“请手”。花拳,化也,非华而不实,虽花而不花。花拳有散手一百二十字、七十二擒拿法、三十六腿、二十四势。花拳练习实打之法,有抄手、抄腿、肘击、肩靠、股插等法。花拳动作风格沉着朴实,严紧完整。出手快速敏捷,迅速连珠。劲力充实劲整,刚柔相济。定势形神一致,要求手疾眼快。内劲意气相合,气沉丹田。花拳有长拳的快速有力,节奏鲜明的特点,还具有刚中蓄柔形神兼备,硬如铁,软如棉,身似杨柳臂如鞭的独特风格。

花拳的打法分上中下三盘。短打跌法有88个势名,都是身手足配合以跌人之法。花拳要领主要在于“打拳喜怒哀乐,虚势则喜,着力则怒,过势则哀,逼门则乐”。同时气入丹田使内壮而加强抗击力和爆发力;以腰为一身之本,盘旋转侧,形如虎相,步动如飞,眼到手到,步到身到;交手时,两手必须保护心口和裆部,眼斜视,侧身而进。

花拳在近代传习不广,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

什么是余门拳

余门拳是四川省汉族传统拳术之一,起源于四川简阳县余氏。最早的来源是华佗的“五禽戏”,不断发展,形成于明代中叶,具有手法多变、短手寸劲、提砍砸压等特点。

余门拳在全国很有名,后被载入了《四川武术大全》,主要分布在湖南,重庆开县、云阳,四川达州、宣汉、万源等地。相传,“余门拳”由东汉末年着名医学家华佗创造的“五禽戏”演变而来,经历代相传,不断吸取各代名师的精华,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拳术。明朝中叶已成为东乡县余氏家族世袭拳术,传到余有福已是余氏第八代了。

作为优秀的汉族武术拳种之一,余门拳基本功、铁掌功、铁肘功等功夫,共有80余路。余门拳主要基本功之一是桩功,桩功分站桩与吊桩等。站桩以马步桩为例:四平大马站立,双手伸开,两掌心相对约1米,呼吸缓慢细长,双目内视。呼气时两掌拉近,吸时两掌拉开还原位。练功要循序渐进,时间逐渐递增。

清乾隆四十年,余有福继承了“五禽戏”中的绝妙功法,他还向其他门派名师求教,勤奋琢磨苦练,融会贯通,成为当地武艺卓绝的武林高手,闻名于宣汉。余有福既精于内、外两科,又是东乡县武术开派人物,当地向他拜师求教者甚多。因此,余氏家族世袭相传的武功,始传外姓,人称“余门拳”。

峨眉武术有哪些特点

峨眉武术是以中国名山峨眉为发祥地的汉族传统武术流派之一,流派包括世间流传的“五花”:即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青城山的“青城派”、金堂云顶山铁佛寺地区的“铁佛派”、四川丰都地区青牛山“青牛派”、四川涪陵点易洞地区“点易派”、四川荣昌及隆昌两地“黄林派”;“八叶”:在世间流传的赵门、僧门、岳门、杜门“四大家”以及洪、化、字、会“四小家”。

峨眉武术架式工整,舒展,动作快速勇猛,比如要求打拳即与人较技的赵门拳;虚步高桩,刚劲有力,技艺上重擒、拿、挤、靠,贴身近打,腿不过膝的僧门拳;有以擒拿为主,配合功法打“草龙桩”“沙袋”,操“滚筒”;杜绝,阻止对手攻击的杜门拳;有软缠脆打,刚软相济的“不画圆不成拳,对方手来无法拦”的岳门拳;有动作刚猛,沉脚重手,并辅以发声助威的洪门拳;有以挂、拿、探、巴手法为主,手轻脚快的化门拳;有以字形取意,每式一字,以字练拳,以单操为主,运拳时以鼻呼气配合,发声助力的字门拳;有以意识运动肢体,以肢体进行攻防的慧门拳;有攻守进退皆侧身取势,身型中正,身法讲究吞、吐、沉、浮步法多闪展侧进;技击来说究以快制慢,顺势借力的黄林派等。

在峨眉派拳术技艺的发展过程中,拳师们不断地吸取各技艺流派技击精华,充分发挥了四川人机智灵巧、顽强勇斗的精神,打法则以偏侧滚进、单边攻防、以巧制化、以小制大为特点,从而使其技艺不断创新、不断发展。这种在继承中华武术固有的攻防技击性和运动形式基础上,充分发挥四川人拳术技艺独特打法、使之扬长避短,从而使峨眉派拳术技艺既有中华武术的普遍属性,又具有四川地方拳术的特殊属性。

峨眉武术拳理技法和南方拳术以及北方拳术有所区别,具有独特之处,而这种具有南北交融的技击风格也逐渐得到了广大武术研究者的认同。

什么是峨眉十二庄

庄是指古代四通八达的道路,十二庄的创源地是四川峨眉山。据传峨眉山高僧白云禅师开创了峨眉十二庄,属峨眉临济宗气功中的十二套修持气脉内景功夫练法。据说这种招数能使祛病强身者锻炼文势与小练形法及大练形法,体健者可直接锻炼文武两势之大练形法。此功夫不仅为他人诊治疾患,也可以御敌制敌。

十二庄分别以十二个字标名,又可分别称为天字庄、地字庄,之字庄,心字庄、龙字庄、鹤字庄、风字庄、云字庄、大字庄、小字庄、幽字庄、明字庄。其中间四庄以词冠庄称,前后八庄皆以字冠庄名。十二庄字虽可互为反正和互相连系,但是在练功或应用时须按序相联。

十二庄图,讲动静功修炼。其排列顺序是天地之心,龙鹤风云、大小幽明。练功的人手途径,始于道家而归于佛家的四智如来境界。所谓的四智如来,即转识得智。瑜伽行派认为通过特定的修行,使眼耳舌鼻身五识转为摆脱烦恼得“作事智”,意识六识得“观智”,未那识七识得“平等智”,阿赖耶识八识得“境智”。具此四智,即达到佛果。佛果即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如”亦名“如实”,《智度论》卷廿四谓:“如实道来,故名如来”。即真如(真空),循此真如达到佛的觉悟。

十二庄博大精深、融汇中医、气功、武学、禅修等方法,千锤百炼,由浅入深,可以强健机能,保持悦乐。同时对各种慢性疾病具有神奇的疗理保健作用。除此之外,习武练功者可迅速加深功境。坚持修炼,可证禅无我境界,身心离苦,得生活艺术大自在。

什么是梅花桩

梅花桩,又名梅花拳,是立于桩上练习的一种拳术,也常用来作为基础功练习,是汉族传统武术拳种之一。梅花桩起源于明末,最初以家传形式流传于民间,到清乾隆年间始向外界流传。

梅花桩所用木桩,直径3-5寸,下半截埋在地下,上半截高出地面3尺3寸,桩与桩之间的距离前后为3尺,左右为1尺5寸。随着功夫不断增进,桩要不断加高,有的加高到5尺;也有人以砖块代桩,先在平砖上练习,再站横砖,进而站立砖。布桩讲究上应天象,下合地时,中合节气。如“北斗桩(又名七星桩)”“三星桩”“繁星桩”“天罡桩”“八卦桩”“五行桩”“九宫桩”等。

梅花桩因立于桩上练习,故有别于诸拳。不同于南拳中的梅花桩拳套,其难度远非地面练习可比,练起来要求式正势稳,要建立严格的动力定型。梅花桩最适合两人以上的集体练习,众人围成一梅花状,忽开忽合,伸缩无定,饶有兴味。其套路除五式固定外,无一定型,其势如行云流水,变化多端,活而不乱。梅花桩分大架小架两种。桩势分为五势:丹凤朝阳;大鹏展翅;二郎担山;猕猴攀枝;霸王卸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