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代舞的一个特点是手的动作突出。传统安代舞中常以歌相伴,歌唱是安代舞的主要特征。安代舞的动作,舒缓和节奏融为一体,跳到高潮时使人的朝气大发、产生雄伟的姿态,从而有死而复活般的魅力。在安代舞的发展过程中蒙古族人加入了大量的民歌、好来宝、祝赞词等。舞与歌、舞蹈与说唱有机的结合为一体,逐步形成了几十种曲目。安代舞的音乐曲调风格独特,有强烈的感染力,便于歌手根据不同情景表达不同的情感。安代舞的唱词除开场和收场部分因仪式需要基本确定不变之外,其他皆不固定。那些才思敏捷、善于辞令的歌手可以尽情地用诙谐幽默的唱词抒发情感,或赞美,或嘲讽,或嬉笑怒骂,不拘一格。
传统的安代舞从艺术角度来看,是一种以唱为主,并且伴有舞蹈动作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安代舞在广泛普及的基础上随着舞蹈艺术地位的逐渐提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这时的安代舞按舞蹈运动规律,增加了向前冲跑,翻转跳跃,凌空吸腿、腾空蜷曲、左右旋转、甩绸蹲跺、双臂轮绸等高难动作。舞蹈语汇新颖丰富,具备了稳、准、速、洁、轻、柔、健、韵、美、情等审美特征。被各种形式、内容的歌、舞等表演艺术普遍应用,成为比较完善的、能表现传统戏剧心理结构形式作品的舞踏艺术。
维吾尔族萨满舞是怎样的
萨满舞是萨满教巫师在祭祀、驱邪、祛病等活动中的舞蹈。萨满舞表现出原始宗教信奉万物有灵和图腾崇拜的内涵,舞蹈时,巫师服装饰以兽骨、兽牙,所执抓鼓既是法器又是伴奏乐器,有的头戴鹿角帽、熊头帽或饰以鹰翎。动作也大抵模拟野兽或雄鹰。
“萨满舞”在维吾尔族文化中一直流传至今。古尔邦节,大家经过狂欢三日、痛快淋漓的会礼之后,男人们回到家里,家家户户就开始宰牲——“替罪羊”,准备丰盛的节日大餐。
与此同时,艾提尕广场上鼓乐不断,穿着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汇集在广场上,跳起热情奔放的“萨满舞”。这种欢乐的歌舞,维吾尔族人叫作“麦西来甫”。
维吾尔族人生性豪放,能歌善舞,一到节日和喜庆时候,就会情不自禁聚集在一起,欢歌狂舞。在古尔邦节如此盛大的节日时,麦西来甫的规模和花样更是超过平时,除了尽情的歌舞之外,还会增加各种集体游戏和精彩表演:彪悍的汉子头顶盘子、杯子或瓶子跳舞或者玩杂耍;姑娘在高高的桌子上轻捷地旋转;大伙儿一起玩刺激的空中转轮“沙哈尔地”等十分具有民族风情以及民族特色的娱乐内容。
满族东海莽式舞是怎样的
满族东海莽式舞是满族舞蹈的集大成者,通过舞蹈表现出了满族的生产、生活和狩猎等情景,再现了满族的浓郁民族特色。
满族东海莽式舞是满族人家在喜庆的节日里举行的歌舞活动。舞蹈反映了女真族渔猎征战生活的情景。如今,渔猎生活没有了,以其为载体的歌舞自然没了攀援的树干。
满族东海莽式舞又俗称“九折十八式”,是女真时期就已经流传的舞蹈,内容丰富。
九折是九个不同的舞段,可以连舞,也可以单独成舞。九折即:“起喜”“穿针”“摆水”“吉祥步”“单奔马”“双奔马”“盘龙”“怪蟒出洞”“大园场”。
十八式是舞蹈中十八个基本动作。十八式计有手的动作三式:双摆、穿针、划水。其中双摆分前、后、左、右、上、下等不同动作。
据东海莽式舞的传承人孟秀霞介绍,它是满洲诸舞的基础,其中包括了各种舞蹈的基本动作,总歌诀大概是说满族东海莽式舞东海蟒式最为先,九折十八记周全。起式穿针摆水步,身手步肩紧相连。吉祥步稳是关键,每折之间用此连。单双奔马是舞步,弓马刀枪临阵前。怪蟒本为杂耍段,爬抖扭甩翻跳欢。盘龙戏水更出色,恰如丰收******。
目前在中国,能够完整地展示“满族东海莽式舞”,展示萨满祭祀活动的传承人,只有在黑龙江省才有。
什么是热巴舞
热巴舞是由藏族“热巴”艺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是专业民间艺人卖艺求生的一种技巧和难度很大的舞蹈。属铃鼓舞、杂曲、民间歌舞的表演形式,但比较突出和主要的是铃鼓舞。
热巴舞是由藏族“热巴”艺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热巴是一种由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班子,一般来说都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成表演的,以铃鼓为主,融说唱、谐(歌舞)、杂技、气功、热巴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程序,由12个节目组成,全套演出需要5个小时。
“热巴”原先是对民间歌舞艺人的称呼,后将他们的歌舞称为“热巴舞”。热巴队的组成一般以家族为核心,或几家人合作组队,多者二十人,少者四五人,都是能歌善舞又各怀绝技之人。有弦子、鼓、铃铛等乐器伴奏。整场演出完整严谨,其中戏剧及体育内容丰富且有寓意。
热巴舞是一种由鼓钹、锣伴奏的集体大型歌舞,技巧性较强,初时舞姿轻捷,高潮时感情奔放,动作粗犷有力。“热巴舞”内容丰富,有较完整的结构,属水平较高的广场表演性舞蹈。近几十年来,经专业舞蹈工作者加工成舞台艺术节目,很受观众欢迎。
“热巴舞”形式自由活泼,舞蹈时女舞者手持扁鼓——“热巴安”敲击节奏,男舞者手持碗铃——“山”,衬托呼应,时有玄技性的独脚连续旋转,博得众人的喝彩声。“热巴舞”是一种很有健身作用的民族民间体育舞蹈,其高超的表演技艺和完美的艺术风格享誉国内外。
跳热巴舞的原意是为了求佛保佑村寨平安、六畜兴旺和禳灾、祈丰收。唱、舞、器乐、服装等方面的艺人需经事前长时间的培养、训练,方能参加。
什么是壮族纸马舞
壮族纸马舞历史悠久,原为丧葬祭祀舞蹈,伴有鬼脸、狮子、大刀、小刀、手巾、拂尘表演,舞者一般为8人。如今,纸马舞发展为群众性娱乐舞蹈,舞者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上百人,不论婚丧嫁娶、喜庆节日或迎宾接客都可跳。开化镇的壮族村寨几乎都有纸马舞队,全镇有纸马舞队20余支,队员300多人。
壮族纸马舞,是流传于文山、马关、砚山等地的壮族祭祀性丧葬舞蹈。在文山县,又主要流行于攀枝花下寨、水车寨、新平坝、高末一带的壮族土支系居住区。壮族先民崇拜祖先,深受道教影响,每当老人去世,均要组织丧葬祭祀活动,请舞队跳纸马舞,用来超度亡灵、安祖和驱鬼。
纸马舞蹈主要表现驱鬼安魂,动作热烈奔放、仿生性强,以模仿马的奔跑、跳跃、踢蹄、斗嘴、相咬、嘶鸣为主,而笑脸和尚则用各种方法戏弄狮子,两个小鬼来回穿插于舞队之中捣乱逗趣,众武士执兵器跟踪追杀,一直舞到小鬼被赶跑、狮子累趴下、纸马被套住,方告结束。
纸马舞一般由跳纸马舞、舞狮子、赶小鬼等艺术形式进行综合表演,因纸马舞在整个活动中占有突出位置,故称纸马舞。
最初,纸马舞仅用于中老年妇女的丧礼上,后来演变为年节假日的娱乐活动。壮族人家中老年妇女过世后,孝女要请民间艺人表演纸马舞,表达对亲人养育之恩的感激和对死者品德的赞颂。在丧礼上,有的地方只跳纸马舞,有些地方则与狮子舞同时进行。这一舞种已被批准列为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佤族甩发舞是怎样的
甩发舞,佤语叫“稿西尾嘿”,是流传于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永茸寨、班老乡纳勐村的佤族或者是布绕支系的民间女子舞蹈。甩发舞是广泛流传在佤族妇女中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产生年代已久。早年起佤族妇女就酷爱长发,以长发为美,并从小习惯长发披肩。
“甩发舞”以甩摆头发为表演特征而得名,是兰屿雅美妇女传统的舞蹈,据说“有祝愿父母长辈们健康长寿之意”。此舞表演时由十几名妇女排成横排,先散开长发,轻摇身体歌唱,然后相互紧挽双臂,小臂屈于胸前,俯身将头发甩到前面,边歌边进,直至发梢触及地面。随即微屈双膝,仰头用力将头发甩起,使之与身体有瞬间的垂直,再甩至身后,披散开来。反复甩发歌舞直至尽兴。此舞需要很好的体力才能表演自如。雅美少女体质强健,都有一头乌黑秀美的长发,在美妙别致的表演中,更显青春活力。
“发舞”可以和雅美男子的“杵舞”相媲美,同样地显示出她们是海洋文化主宰者的形象。过去,由于民俗禁忌,雅美人妇女白天不跳舞,她们“认为白天舞蹈被男人看到是一种耻辱”,所以多在月夜海滩上跳舞。现在“甩发舞”已发展成为表演性舞蹈,并经常在白天为旅游观光者们表演。
哈尼族棕扇舞是怎样的
哈尼族棕扇舞是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一种传统的特色舞蹈,流行于元江羊街乡那诺街哈尼族聚居地。
舞蹈的起源与古老的狩猎采集生活和祭祀活动有关,从模仿狩猎中的禽兽飞跃奔跑和表现猎人凯旋归来的心情,到表现手拿棕扇驱鬼祭神的场景都有体现。棕扇舞是源于哈尼族古代图腾崇拜的祭祀舞蹈,表演者头戴银光闪亮的鸡冠帽,手持形似扇子的棕榈叶,在哈尼族民间音乐的伴奏下,踩着鼓点翩翩起舞。舞者像一只吉祥的白鹇,棕榈叶象征白鹇鸟羽翼,模拟白鹇鸟在树下嬉戏、漫步、四处窥探等自然形态,举手投足,一招一式,如白鹇展翅,上下晃动,舞出优美的动律,棕扇舞给人以美感的同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哈尼人民崇尚自然的博大情怀,表达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棕扇舞最初主要用于祭祀活动,舞姿不求统一,但每个动作均有象征性,男性模拟动物或鸟类,女性手持棕扇模拟白鹇鸟动作,各自起舞,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和怀念,既庄重肃穆又感情真挚。随着社会的发展,棕扇舞逐渐淡化祭祀成分,发展为今天既可用于祭祀仪式更是自娱活动的舞蹈,不仅在祭祀、丧葬时歌舞,逢年过节、农事休闲时亦歌亦舞。棕扇舞以铓、鼓、钹和唢呐等为伴奏乐器,道具由内装谷子、包谷、荞子、银链、铜币的一对竹筒及若干松枝组成,摆放在竹篾席上。棕扇为女子专用道具。舞蹈有一定技巧性,动作古朴、厚重、风趣,多用脚步颤动,起伏开跨及大小手臂的甩转,部分舞姿与岩画舞图相似。有“老熊洗脸”“猴子作揖”“猴子抱瓜”“老鹰叼小鸡”“老熊穿裤”“猴子搂腰”“公鸡斗架”“猴子掰包谷”“老鹰拍翅膀”“老熊走路”等十多套动作,形态逼真、舞姿优美,民族特征鲜明,有浓郁的地方风味。
棕扇舞主要传承方式为师传,由师傅向徒弟传授舞蹈的主要动作和基本技法。作为哈尼族舞蹈代表作之一,棕扇舞多次在国内获奖,曾赴瑞典、意大利等国家演出。
什么是荷花舞
荷花舞是汉族民间舞蹈之一,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是周先祖公刘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地。周代的遗俗和农耕文化是孕育出民间荷花舞文化的历史人文环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荷花舞”原名“云朵子”“地游子”,又称“地飘儿”“云影子”“地云子”等,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叫“跑花灯”“莲花灯”“荷花舞”。源于周族的赛社祭祀活动,在巫文化的影响下变成一种“祈雨”的巫神活动。西峰区内庙宇较多,道教文化盛行,每逢庙会或春节时,社火队都排演“云朵子”。它是民间社火中长期保留的娱乐节目。荷花舞集曲艺、音乐、纸扎、民间美术于一体,从“云朵子”“云影子”“莲花灯”等民俗观念酝酿成的汉族民间舞蹈,不仅仅是西峰区域历史,也是中国农耕文化源头地的历史遗存,它是中国农业文明在汉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产物。
荷花舞的特征是道具别致,由云盘、云朵、油灯、莲花构成的舞具,民俗意味性极强,反映了周代农耕活动的文化内容。云盘象征甘霖,云朵象征四海太平,油灯象征五谷丰登,莲花象征祥和润泽。由此构成的意念来自周代祭祀中的赛社活动,象征远古农耕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存的企盼,期冀风调雨顺,太平盛世的民间观念。
荷花舞有龙摆尾、燕穿梭、十字套的队形变化,它的艺术价值是壮观中寓柔雅,轻捷中有平稳,所以又称“地飘儿”“地游子”,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不仅表现了农耕民族对主宰降雨的龙的崇拜,还以燕子的穿梭寓意生机和甘霖普降及剪子股的十字花套队形表示太平,表达汉民族文化的心态和灵魂的舞蹈创造,是地方传统文化对远古龙、凤文化的传承,是中国古文化对地方民俗的渗透。
荷花舞的发源、演变传承经历了一个漫长历史。在群众中产生了艺术感染和心理共鸣,同时影响扩展到周边的宁县、庆城县、正宁县等地,方圆几百里。它的着装古雅,色彩大红大绿,足踩黄土地,云朵齐裸骨,一扭一摇一弯的舞步,油灯忽悠不熄不灭的功夫,舞姿把功夫用在以腰带动云盘、荷花的转动上,披纱轻飘,甩袖悠然的轻盈舞姿,如同水上荷花摇曳,这种独树一帜的民间特色舞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