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19777200000038

第38章 传统技艺(5)

莱芜锡雕的表现内容与形式分为花、鸟、鱼、虫、龙凤、走兽、吉祥物、人物、诗词歌赋、传说故事等,多达100种以上。

莱芜锡雕借助地域文化故事传说、瑞兽花鸟、诗词等来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愿望。

什么是莱西雕刻葫芦

莱西的葫芦雕刻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衰落于清末及民国时期,二十世纪中期再度发展,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莱西的葫芦雕刻的原料主要有大瓢瓜,大丫丫和扁圆葫芦三种。葫芦雕刻的选料,要求是皮壳光洁无疵,造型匀称,雕刻前先用铅笔起稿,然后刻线,最后镂空。刀具有平刀、斜刃刀、三角刀和刺针等。

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是镂空工艺,艺人们又亲切的称为“镂花”。它是受莱西花边抽纱工艺的启发,而创作出来的。无论是瓢瓜或是丫丫,都取三个镂空带,排生出三个开光面,开光面的处理或彩绘、或浮雕或烙画,大丫丫葫芦的雕刻分上下两个镂空区,上区一般出“满花镂”。

在装饰上有的或把镂空部位用大红颜色铺盖,或用花青颜色铺底,上边扫金,出现仿古铜色。此外还有线刻敷彩、剔地着色等技艺,工艺特色鲜明,别有风格。

莱西的葫芦雕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传统的吉祥符号、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祀福纳祥和镇宅避邪等,颇受人们的欢迎。

什么是藏书澄泥石刻

藏书澄泥石刻据史料记载始于三国时期。早期制砚区域在镇东部山蒦村,采用灵岩山太湖水域特有的澄泥页岩制作砚瓦,所制砚台称山蒦村砚,也称灵岩石砚。因其砚质与山西绛县等地所产的陶制澄泥砚相仿,又称仿澄泥砚。

澄泥石乃太湖水域特有的岩层间的澄泥,经千百万年自然风化而成,石质硬而不脆,因此成形容易,贮水不易干涸,哈气成汁,发墨快而不损笔。由于澄泥石雕材质独特,精工考究,极具苏州地域特色。与中国传统书画文化紧密结合,具有欣赏、艺术、科学、人文、经济、收藏等众多价值,故成为砚中珍品。又因材质好、雕工精,作品品位极高,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喜爱。

藏书澄泥砚造型古朴,图案简雅,线条挺括。有古朴大方的九棱砚、古瓶砚、长方回纹砚、香瓜含露砚等;有形象逼真的古钱砚、蘑菇砚、竹节砚、树桩砚等;有形神兼备的九龟荷叶砚、兰亭砚、蟹砚、牧牛砚等。

其实藏书澄泥石刻最具代表性的是近代开发的澄泥石壶。艺人们将澄泥砚雕刻工艺与陶壶的设计制作技巧相结合,运用深浅浮雕、镂刻等技法,创作出树桩壶、盘龙壶、提梁壶、八仙壶、竹节壶等百余种新品。

藏书澄泥石雕业到了近代逐渐衰落,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开始重新兴盛起来。经过老一代艺人的努力发掘,新一代艺人的继承创新,藏书澄泥石雕业再次名声大振。作品形式从单一的砚台向茶壶、仿动物雕、仿植物雕、屏风等发展。尤其是石壶,这两年蜚声海内外,成了石雕业中的当家产品。2011年4月,英国王室“钦点”澄泥石雕作为威廉王子大婚礼物。

什么是厦门漆线雕

厦门漆线雕,又称泉州漆线雕,是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漆线雕源于泉州,是闽南地区的汉族传统工艺。漆线雕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庄重,画面栩栩如生,堪称艺苑奇葩,中国一绝。漆线雕是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汉族民间手工艺精品,目前可考的有1400多年的历史。而后在泉州流传多年。

自唐代彩塑兴盛以来,漆线雕便被应用于佛像装饰,俗称“装佛”。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文化。泉州地区宗教信仰丰富多彩,大小寺庙林立,为佛雕工匠提供了良好的艺术施展空间。佛雕艺人用熟桐油、大漆、砖粉等原料经反复舂、捶、揉、捻,成为富有韧性的漆线土,再用手工搓成细如发丝的“漆线”,运用盘、结、绕、堆等工艺,在佛像坯体上饰出各种图案。

早在几百年前漆线雕像就随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驰誉中外,远销东南亚各国。漆线雕是以精细的漆线经特殊的制作方法缠绕出各种金碧辉煌的人物及动物形象,尤以民间传统题材,如龙凤、麒麟、云水、缠枝莲等为多。过去,漆线雕大都只限于木本,漆篮和戏剧道具上。它具备了本土、民族的最基本内涵。民国时期的收藏家曾着书言明:漆器之中尤以雕漆为最高贵,也以雕漆为最有艺术意趣。“漆线雕”的命名,源于泉州佛雕技艺工艺之一的“漆线开金”。据说,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泉州同安县的蔡水况老先生有一定的渊源。十多岁起,蔡水况就跟随父亲蔡文沛学习漆线装佛技艺,并从1956年起开始做“金木雕”,“****”中这种技艺被打入冷宫。直到1973年,蔡水况首创在蛋壳、瓷盘和瓷瓶上创作设计漆线妆饰图案获得成功,并在当年的广交会上大受欢迎。同年,蔡水况重新将其命名为“漆线雕”。

近年来,漆线雕已发展到装饰在盘、瓶、炉等瓷器和玻璃器皿上,琳琅满目。目前,厦门工艺美术厂把漆线雕与陶瓷结合起来,创作、生产了线条陶瓷作品。如线条瓷塑《郑成功》,参加了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并被选送到日本展出,获得好评。小件漆线雕工艺品用绫缎制成盒子包装,小巧玲珑,便于携带,是旅游纪念、馈赠亲友的佳品。但由于成本的提高,近年来,厦门的漆线雕多为来自泉州地区艺人所代工的产品。

南京金箔锻制手艺是怎样传承的

南京金箔锻制业是江苏地区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发源于南京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曾是明朝制作真金线的官营作坊。当今中国许多着名寺庙及古建筑上都运用了南京金箔。除在佛像、建筑物、工艺品上贴饰金箔外,历史上将金箔更多地制成金线用于皇家贵族的服饰上,金线和蚕丝织成绫锦称为“织金”,即今南京云锦的一种;金线与彩色丝绒合在一起进行刺绣的绣金即今宁波金银彩绣;金箔贴花有今宁波朱金漆木雕。

最早记载金箔生产技艺的文字见于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现在在南京等地,金箔的生产过程仍然沿用古代传下的十多道工序,技术要求很高,锻制过程系用真金经过十几道工序锤炼而成。其中打箔最为辛苦,两个人面对面打,要打上万次。经捶打出来的南京金箔,薄如蝉翼,软似绸缎。其工人之辛劳、工艺之精绝可见一斑。尤其是金箔技艺最核心的乌金纸秘方,更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1983年,一场百年不遇的长江洪水使金箔制造业严重受挫,金箔艺人被迫改行,金箔锻制技艺后继无人,打金箔的关键衬纸乌金纸几乎断绝,金箔工艺技术甚至失传。1984年,我国改革开放开始进入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全国的寺庙修复、古老建筑的修复、现代高级建筑的兴建,使金箔需求量大增。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家决定大修天安门,需要40万张“大九八”金箔,任务下达到江宁金箔厂。1995年,金箔锻制改变了传统家庭作坊模式,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江宁金箔锦线厂开始规模化生产。2000年,企业改制,成立南京金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集中了全国70%的金箔生产量,全世界60%的金箔生产量,成为世界最大的真金箔生产基地。南京金箔集团公司投资6000万兴建了中国金箔艺术馆。

在近些年的发展中,******也将栖霞区文化局申报的名称“金线金箔制作技艺”改为“金箔锻制技艺”,经过申报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推荐,南京金线金箔总厂手工打箔艺人葛义根被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批准为南京金箔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陕西凤翔彩绘有何特点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是一种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汉族传统手工艺美术品,当地人称“泥货”或者“耍货”。泥塑是由民间艺人手工制作,以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它是将黏土和纸浆搅拌成塑泥,先制好模子,翻成胎坯晾干,上白色底粉,随后涂彩,绘画和上光即成。泥塑大都是空心圆塑体,也有浮雕式的挂件,既是儿童喜爱的玩具,也是陕西的旅游纪念品。

凤翔彩泥偶讲究用色,虽然常用的颜色只有大红、大绿、桃红、品黄、品绿等几种,但是经过艺人们精心调配,可以得到所需各种颜色,能制作出多种多样色彩浓艳鲜明的作品来。其特点是造型浑厚饱满,形象生动诙谐,勾画浪漫,富于夸张想象,装饰意味浓厚,似像非像的感觉具有酒香醉人的艺术魅力。

凤翔彩泥偶品类繁多,大致可分挂件、摆件、手玩件。其大小尺寸不等,大的有30-40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它取材立意较广,既有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戏剧人物;又有吉祥图案,乡俗生活,鸟兽虫鱼。代表作有虎面挂盘、卧虎、卧狮、卧牛、小狗、孙悟空、福禄寿三星等。凤翔泥塑共有17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有半人高的巨型蹲虎、虎挂脸,也有小到方寸的小兔、小狮;制作中使用黑黏土、大****、皮胶等,有模具定性,造型洗练、夸张,装饰华美富繁,色彩艳丽喜庆,形态稚拙可爱,在中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20世纪60年代前,六营村及周边村有300多户农家生产泥塑,现在只有胡深、胡新民、胡永兴、韩锁存、杜银等艺人利用农闲时从事泥塑创作与生产。

凤翔彩绘泥塑,造型优美,生动逼真。彩绘泥塑用色不多,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以黑墨勾线和简练的笔法涂染,给人以明快醒目的感觉。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大红大绿的色彩,酣畅淋漓的线条,浪漫神奇的文饰而令人称道。其形态逼真、粗狂、夸张、寓有镇宅驱邪、赐福降祥、永保太平之意。

瑞昌剪纸有哪些特色

瑞昌剪纸是一门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间风俗密切关联。瑞昌地处南北交会处,经过千年的南北文化相互浸润与渗透,瑞昌剪纸融进了南方的花巧和北方的粗犷,渐渐形成了粗细有致、刚柔并济的艺术特色。瑞昌剪纸采用阴阳交互、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并采取“非镂空”的反常技法,使作品含蓄而不失典雅,神秘而又深刻。

瑞昌剪纸题材十分广泛,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劳动生活场景应有尽有,神话故事、戏曲人物也是常见的题材。

瑞昌剪纸口授手传,代代相承,主要应用于宗教、祭祀、婚丧、制衣等领域。

瑞昌民间有“无户不剪纸,无女不绣花”的说法,足见剪纸的涉及面之广。瑞昌的剪纸高手随处可见,仅凭一把剪刀就可信手剪来,无需画稿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剪出复杂多变的造型。现代文明与时代文化由浅入深地浸透着的瑞昌民间剪纸艺术家们,他们突破传统,大胆革新,采用新技术,重在反映现实生活和富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情境。现代瑞昌剪纸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手法出新,有套色贴花,甚至还受到北方剪纸民俗影响,将绘画融合创作视野。他们不仅师法古人,还要师法自然,师法现代生活,将现实生活中诸多情致意趣运用于现代艺术造型,勾勒、描绘民俗变化的现代意味。

瑞昌剪纸和其他艺术一样,来源于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其内在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道德观念,性格特征以及审美态度均是在时代的关照下得以呈现的。充分利用其自身独有的艺术特征,结合人们返朴归真的现代审美需求,把剪纸艺术直接反映在各种服饰和日常生活用品中,更具体地将民俗功能性与现代文化的物质追求亲密结合。

什么是广灵染色剪纸

广灵染色剪纸是一种流传于山西省广灵县的汉族剪纸艺术形式,是国内少有的以阴刻为主的点彩剪纸之一的一种剪纸艺术样式,也是中国民间剪纸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国的剪纸艺术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广灵染色剪纸以其独特的风格、艳丽的色彩、生动的造型、纤细的线条、传神的表现力和细腻的刀法独树一帜,自成一派,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

广灵剪纸当地俗称“窗花”,大部分出自世世代代不知名的农民艺术家之手,作品取材于戏曲人物,鸟虫鱼兽,还有对农村现实生活的描绘等。广灵剪纸是汉族民间礼仪活动剪纸中的一种主要类型,表现人们在不同岁时节令和人生礼仪的民间风俗。广灵剪纸文化底蕴深厚。纸是刀刻宣纸、品色点染而成的彩色剪纸,在中国三大剪纸流派中属华北流派,且是华北流派的点睛之作,除具有剪纸艺术共同的特性:写意性、象征性、意象化、创新性、时尚性之外,还具有其独特性。以刀刻为主,剪裁为辅,阴刻阳镂结合,刀法细腻,深浅色相间,冷暖色调对比。

因为剪纸的制作工具是刀而不是剪子,所以作品的制作效率高。用剪刀一次只能剪一层、几层,最多十几层,而刀刻一次就有十几层、几十层,多则可达约80层。染色剪纸用色自如,要什么色就可以调什么色、染什么色。颜色可调出五六十种,而点染一幅作品用色最多可达30余种,因此彩色剪纸可以达到绘画与剪纸的双重效果,染色时,可以做深色在浅色之上或不同色块之间互不干扰的处理,在酒剂作用下能达到自然的烟染效果。

广灵染色剪纸艺术风格鲜明,想象力生动,表现力传神,用料与染色考究,包装制作精细,在世界剪纸艺术长廊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