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是当初指使力士投椎刺杀秦始皇的韩国公子。他行刺失败之后逃至下邳(今江苏邳县)。一天早晨,张良独自外出,眺望田野景色。当他走到一座桥上时,忽见一位皓首老翁,身穿黄色大褂,向他走来。行至近前,恰巧老人的一只鞋子掉在桥下。老人对张良说:“年轻人,你下桥去,把我的鞋子捡来!”张良一听,不由动起怒来,心里说,你我素不相识,为何叫我替你取鞋子?可是再一细想:这老人手持竹杖,须眉皆白,少也有七八十岁年纪,如何与他动气?于是便忍住怒气,跑下桥去,把鞋子拾了回来。张良上来正要把鞋子递与老人时,不料老人坐在地上,伸出一只脚,又说:“年轻人,给我穿上!”张良一愣,觉得既是好气,又是好笑,暗想:我既已替他取来鞋子,索性好人做到底吧!于是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给老人把鞋穿上,老人又故意把鞋蹬到桥下,让张良又去捡来给穿上。这样折腾了三次。老人扬起头来,理理胡须,微微一笑,站起身下桥便去。张良不免又是一愣:如此不通情理,竟然连声称谢的话都不说!他越想越觉得这位老人古怪离奇,便跟在他身后,且看他行往何处,作何举动。约莫走了半里多路,老人似已发觉张良还在跟随自己,便回过身来,和颜悦色地与张良说道:“你这娃娃还有出息,可以授教!”张良一听,知道老人有些来历,就赶紧跪在地上,拜了几拜说:“我这里拜师父了!”老人说:“五日以后,天色一亮,你可仍到此处,与我相会。”张良答了声“是”,便目送老人远去。
第五日头上,张良黎明即起,按约定,去原地迎候老人。谁知他到时老人已经在此。老人生气地对他说:“你跟老人约会,应该早到,为何要我等你?今日且回,再过五日,早来会我!”张良不敢多言,当下跪地认错。
又过五日,张良格外留心,一闻鸡鸣,便即前往,哪知老人又已先到,仍旧责他迟到不敬,要他再过五日,准时来会。张良又一次扫兴而归。
过了四日,张良黄昏便去等候老人,直到第二天清晨。不久,老人来到,见张良正在此等候,开颜笑道:“娃娃可教,就该如此!”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书交给张良,谆谆嘱咐说:“你好好读此书,日后可成有学问之人!”
张良小心地接过书来,恭恭敬敬致了谢,尔后问起老人的尊姓大名,那老人也不回答,扭头便去了。等到天亮,张良将书展开一看,原来是一部《太公兵法》(太公,就是周文王的军师姜太公)。从此,张良不分昼夜,苦读不舍,竟把全部《太公兵法》背了个滚瓜烂熟。其后不久,各路义军纷纷扯旗造反,张良见时机已到,结交豪士,拉起队伍,扯起了反秦抗暴的大旗。
谦逊是一种美德,也是每个人走好人生之旅的必备之具。只有谦逊,才会不断地要求上进,才会善采人之长而补己之短,才会兢兢业业,从小处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才会达到事业的成功。张良能够谦待老人,所以得《太公兵法》。
人生本来就是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前进的,攀登事业的高峰就像跳高,如果没有一刹那间的下蹲积聚力量,又怎么能纵身上跃?人生又像一局胜负无常的棋,我们无法奢望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况且,“鹤立鸡群,可谓超然无侣矣,然进而观于大海之鹏,则渺然自小;又进而求之九霄之风,则巍乎莫及”。只有建筑在谦虚谨慎、永不自满的基础之上的人生追求才是健康的,有益的,才是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的,也是会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
知道什么时候该妥协
有的人跪在卫生间的瓷砖上使劲擦地板的时候,强烈地感觉到自己是个可笑的完美主义者,之所以可笑,是因为世上根本没有完美的事物,追求完美实际上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纯属找累。
可是,至少地板的清洁度看起来要过得去。同理,其他事情也要基本看得过去,如果连这个基本都达不到,生活也基本过不下去了。
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家境殷实的犹太富商一家人被德国纳粹赶出原来的豪宅,迁进了指定犹太人居住的旧楼,富商的太太看着破旧的房间,安慰自己说:“事情不会再坏了,还能坏到哪里去呢?”
他们无法想象,也不敢想象将来的命运,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向残酷的命运妥协,他们没有反抗,也不可能反抗。在法西斯的暴力下,他们只能低眉顺眼,俯首哈腰,把自己当做一部没有感觉的机器,做着粗重的工作,忍受恶劣的环境,在那样艰难的时期,在没有人格尊严的环境里,活着,已经是一种沉默的胜利了。
其实,即使在和平年代,生活也要学会妥协。
从小到大,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人群,适应社会需求,不断地妥协,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棱角和个性,很多人的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工作是一种妥协。大多数人做一份工作,不过为了谋生,每天按时上下班,月底领一份薪水维持家用,如此而已,跟兴趣爱好沾不上边,没有复杂的人事纠纷已经谢天谢地。
婚姻也是一种妥协。结婚之后,如果要维系好家庭,增进情感,双方肯定要牺牲自己的一些个人爱好:她中意泡吧,他反对老婆流连夜店,她就要乖乖待在家里看电视;他喜欢抽烟,她讨厌烟味,他每次抽烟就得跑到阳台待着……
这么多年妥协下来,有一天,突然发现,原来那个纯情的、倔犟的、青涩的、充满激情的女孩不见了,现在这个成熟的人,学会了一些妥协,学会了一些圆滑世故,但是一颗心仍然有困惑,仍然有挣扎,骨子里,还能看见那个倔犟女孩的影子。
也许生活中还有更重要的一面,是学习在什么时候不妥协,什么时候该坚持自我,坚持一些理想和信念。知道什么时候该妥协,什么时候不该妥协,人基本就达到了智慧的境界了。
韬光养晦,寻求生存的大谋略
做人不做出头人,韬光养晦是本真。
西汉名将韩信,在地痞无赖面前妥协,后终成大器;孙膑装疯卖傻,最后收拾了庞涓……在人们心目中,妥协是一种美德。在英雄的感召下,善于妥协已经融入到人的性格之中。妥协在人们的心目中扎下了根,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可以发现妥协的精神之所在。
唐肃宗年间有位宰相,家中百余口人合住一处,其乐融融。皇帝看到很纳闷,就问他:“家有百口,矛盾一定会很多,你是怎么处理的呢?”宰相答道:“全靠互相妥协。”
这种能力不仅表现在“和平时期”,也表现在与他人产生矛盾、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从小被教育,一旦发生了矛盾,应该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就会产生“共情”,对于他人的冒犯也更能容忍、妥协。
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可见,孔夫子把忍耐、妥协看做人生智慧。至于越王勾践,更是“忍一时之气,争千秋之利”的典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依谋臣范蠡之计向对手求和,并且入吴国为人质受尽屈辱。勾践归国后,卧薪尝胆,最终灭了吴国。这个故事教育我们,妥协的过程也是磨炼心志的过程,善于妥协的人具有大智慧,更善于把握长远的生活。
虽然妥协是种美德,但需要提醒的是,妥协也应有底线,如果你无论何时都一味地退让,那就不是妥协,而是不折不扣的怯懦了。所以,面对别人的无理要求时,你要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另外,妥协也不是彻底放弃,而是好汉不吃眼前亏,韬光养晦再想长久之计。
直言直语易伤人
其实“直言直语”本来是人性中一种很可爱、很值得大家珍惜的特质,因为也唯有这种直言直语的人,才能让是非得以分明,让正义邪恶得以分明,让美和丑得以分明,让人的优缺点得以分明。但在人性丛林里,“直言直语”却是一个人的致命伤。
老实厚道的李军是一公司的中级职员,他的心地是公认的“好”,可是一直升不了职;和他同年龄、同时进公司的同事不是外调独当一面,就是成了他的顶头上司。另外,别人虽然都称赞他“好”,但他的朋友并不多,不但下了班没有“应酬”,在公司里也常独来独往,好像不太受欢迎的样子……
其实李军能力并不差,也有相当好的观察、分析能力,问题是,他说话太直了,总是直言直语,不加修饰,于是直接、间接地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
喜欢“直言直语”的人说话时常只看到现象或问题,也常只考虑到自己的“不吐不快”,而不去考虑旁人的立场、观念、性格。他的话有可能一派胡言,但也有可能鞭辟入里;一派胡言的“直言直语”,对方明知,却又不好发作,只好闷在心里;鞭辟入里的直言直语因为直指核心,让当事人不得不启动自卫系统,若招架不住,恐怕就怀恨在心了。所以,直言直语不论是对人或对事,都会让人受不了,于是人际关系就出现了阻碍,别人宁可离你远远的,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为静。
喜欢直言直语的人一般都具有“正义倾向”的性格,言语的爆发力、杀伤力很强,所以有时候这种人也会变成别人利用的对象,鼓动你去揭发某事的不法,去攻击某人的不公。不管成效如何,这种人总要成为牺牲品,如果成效好,鼓动你的人坐收战果,你分享不到多少;成效不好,你必成为别人的眼中钉,是排名第一的报复对象。
对人方面,直言指点他人的不当,或纠正他人性格上的弱点,这不会被认作“爱之深,责之切”,而会被看做和他过意不去。
比如甲某认为同事小敏的衣服难看,便马上对她说:
“腿短而粗的人不适合穿这种裙子。”结果,小敏脸一沉,扭头便走,留下甲某发愣。或者甲某当着处长的面指点小张说:“你的稿子里错别字很多,以后要仔细些。”小张也为此恼羞成怒。
实话固然是实话,但不久后却隐约有人传言,甲某惯于在上级面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甲某应该意识到了自己的真诚并不那么受人欢迎,既然这样,又何苦当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