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往往如此:拥有的越多,烦恼也就越多。因为万事万物本来就随着因缘变化而变化,凡人却试图牢牢把握住让它不变,于是烦恼无穷无尽。倒不如尽量放下,烦恼自然会渐渐减少。
话虽如此,又有谁能放下呢?许多人都有贪得无厌的毛病,正因为贪多,反而不容易得到。结果患得患失,徒增压力、痛苦、沮丧、不安,一无所获,真是越想越得不到。
有个孩子把手伸进瓶子里掏糖果。他想多拿一些,于是抓了一大把,结果手被瓶口卡住,怎么也拿不出来。他急得直哭。
佛陀对他说:“看,你既不愿放下糖果,又怎能把手拿出来呢?还是知足一点吧!少拿一些,这样拳头就小了,手就可以轻易地拿出来了。”
在生活中,要学会“得到”需要聪明的头脑,但要学会“放下”却需要勇气与智慧。普通人只知道不断占有,却很少有人学会如何放下。于是占有金钱的为钱所累,得到感情的为情所困……
懂得“放下”,是一味开心果,是一味解烦丹,是一道欢喜禅。只要我们能够适时地“放下”,何愁没有快乐的春莺在啼鸣,何愁没有轻快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没有美丽的鲜花在绽放?
藏锋敛迹,不会成为众矢之的
人各有志,每个人各有自己的品性与特点,适时适度地展露自己的锋芒,可以获得一些机会并使自己脱颖而出。然而物极必反,过分地外露自己的锋芒会招致他人的嫉恨与陷害。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历代功臣帮主子打江山时,各路英雄会聚一起,个个锋芒毕露,大显身手。但当天下已定,建立宏图霸业时,虎将功臣的杰出才华就成为主子的极大威胁。锋芒毕露者,不仅得不到重用,而且还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所以,置身于复杂的社会中,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苏东坡年轻时,聪明而富有才华,就因为如此,他有时会表现出一副恃才傲物、锋芒凌人的架势。
有一天,王安石与苏东坡在一起讨论王安石的著作《守说》,此书主要是把一个字从字面上解释成一个意思。当讨论到“坡”字时,王安石说:“‘坡’字从土,从皮,‘坡’就是土的皮。”苏东坡闻言笑道:“如果照这么说,‘滑’字就是水的骨啦。”王安石又说:“‘鲵’字从鱼,从兒,合起来就是鱼子。四匹马叫‘驷’,天虫写作‘蚕’。古人造字,自有它的含义。”东坡故意说:“‘鸠’字是九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王安石一时想不起来该如何对答,但是他不知道苏东坡是在开玩笑,连忙虚心向他请教答案。苏东坡笑着说:“《毛诗》说‘鸠鸠在桑,其子七兮。’加上它们的爹妈,一共是九个。”王安石一听解释得很妙,心中暗暗欣赏苏东坡的聪明才智,但是他又觉得苏东坡有些轻狂。
不久,苏东坡遭到贬谪,由翰林学士削级降职,被派往湖州做刺吏;尽管苏东坡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可是他锋芒太盛,过于自负。他知道,自己得意之余改诗,触犯了王安石,无奈之下,只得领命。王安石惜才,只给了他一点小小的惩罚,如果是冒犯其他人,可能会受到极大的打击与报复。
也许有人认为,如果藏锋敛迹,就永远没有让人知晓的机会,其实只要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还是应该把握住这个契机,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样自然会得到他人的赏识。所谓“真金不怕火炼”,有才华的人终究不会被埋没,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机会来临时,应该把握好展现才华的度,适度的低调会使自己在不显山不露水的情况下脱颖而出。
风头出尽散人气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浮于众,众必毁之。”若想要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做到保全自身、适者生存,就应该懂得适时低调。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够冷静、务实地做人,这也是低调做人的必备要求。
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不但要战胜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狂妄、咄咄逼人的张扬行为,还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凡事低调一点,才能够避开意想不到的冷箭;不露锋芒、不抢风头,才可以在“林”中独秀一枝,才可以解得开天地所布下的罗网。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天,国王与许多人一起出游,他们穿过一片茂密的森林,来到一座景色迷人的大山上,山上住着很多小猴子。
国王与随行人员沿着小路踏上山来,小猴子们见到行人后便纷纷向四处躲藏起来。然而,却有一只小猴子不但不逃走,反而跟随着国王,从一棵树上蹦到另一棵树上,好像是在引起国王的注意。
国王没想到会有小猴子在身后跟着他,他走着走着,突然决定在此打猎助兴。国王拿出弓箭,拉满弓,然后向远处射。没想到这只小猴子竟然跳了起来,朝着国王射出弓箭的方向冲了过去,它恰好接住了那支箭。
国王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又拿出一支箭,搭到弓上,选了一个距离猴子比较远的一棵树,上面站着一只红嘴巴的鸟。
国王的箭迅速地朝着红嘴巴的鸟射去,但是小猴子的反应非常灵敏,几乎是与箭同时腾空而起,向箭的方向迅速飞跃过去,不偏不倚,恰好又把箭抓到了手里。小猴子用手举着国王的那支箭,摇晃着脑袋,满脸的得意,似乎在向国王挑衅。
国王看着这只淘气的小猴子,很生气,他召集随从们一起准备好弓箭,然后一声令下,随从们向着小猴子的方向万箭齐射,小猴子来不及躲闪,被乱箭射死。
国王看着被射死的小猴子,沉思了片刻,然后说道:“这只猴子本来很有灵性,动作灵巧、敏捷,若是再多修炼几年,必成大气,但是遗憾的是,它总想炫耀自己,这是过分炫耀自己的下场。”
树大招风,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他们不会处处显示自己比别人有能耐,特别是关键时刻,都会小心谨慎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以避免惹火烧身,这样做人才不会吃亏。
好多人往往追求个性张扬,喜欢率性而为,不懂得委曲求全,结果却处处碰壁,甚至惹祸上身。做人处世,适度地保持生命的低姿态,对于许多事情,要明白一些轻重,分清一些主次,学会内敛,少出风头,可以避开一些无谓的纷争,避开意外的伤害,更好地保全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后退是一种策略
当前面的路被一座山挡住,我们只能绕过去。这样虽然要多走一些路,但却能保证到达目的地。因此,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不懂得后退是不行的。后退是一种策略。不懂得后退的人,往往难以达到目的,还可能碰得头破血流。
后退就得有牺牲。中国象棋中有“丢车保帅”一招。丢了帅,就等于认输,因此为了保帅,丢车是在所不惜的。
东汉末年,汉献帝被叛军软禁在长安。他利用一个机会逃了出来,奔向洛阳。叛军骑兵紧追不舍。此时老臣董承提议把身上所带的金银财宝都扔到路上,最后连皇后的首饰都扔掉了。追兵看到地上的财宝,都跳下马来拾取,军官叱责也无用。因为他们拾到的财宝足够用一辈子了。这样汉献帝得以保全生命,逃到洛阳。
命与财宝相比,当然是命更重要,因此这个牺牲是值得的。
后退是为了造就自我进取的资本。身处竞争时代,首先应要造就自己进取的资本。如何造就,那就是靠一种坚韧和执著,用知识和学问来武装自己的心灵,苦练坚韧之功。
曾国藩平生爱好学习,从少年至老年,没有一天不读书。他受书籍的影响非常大。他所说的:“心灵不牵执于物,随遇而安,不为以后的事操心,专心过好现在,对于已经过去的事不常依恋。”即使放在今天,仍然是很高明的处世之道,而曾国藩竟然能在读《易经》时体会出来。曾国藩受书籍的影响,实在是非常深。
对于人生的进退,最易造成两种错误的行为,一是盲人骑瞎马式莽撞,一是自暴自弃的沉沦。曾国藩虽善于忍让,但也有不愿退却的时候,如拒交关防一事,则看出他也有争的一面。
曾国藩在处理进退关系问题上,则是该进时进,当退时退。在曾国藩不得已启程赴两江总督任之时,途中观者如潮,家家香烛、爆竹拜送,满城文武士友皆送至下关。申刻行船时,遂将郭嵩焘所纂《湘阴县志》阅读一遍,以抑制自己复杂的心情。睡后,则不能成寐。“念本日送者之众,人情之厚,舟楫仪从之盛,如好花盛开、过于烂漫,凋谢之期恐即相随而至,不胜惴栗。”后二天,他每日只看《湘阴县志》,并将此志寄还。从第四天开始上半日处理文件,见客:下半日与晚上便开始抓紧时间读《国语》、《古文观止》。告别了他经营多年的江宁,离开自己血脉相承的胞弟,怅怅如有所失,内心十分不安,只企望旅程之中能在自己喜爱的书籍中得到安慰与休憩。同治八年(1869年)一月九日,曾国藩行至泰安府,忽然接到新的寄谕,所奏报销折奉旨“著照所请”,只在户部备案,毋须核议。这等于说,一些人原抓住曾国藩军费开销巨大,要审计查账,现在一纸圣旨就将此事一笔勾销,不再查他的账了。曾国藩为此大受鼓舞,认为这是清政府对他的特别信任、空前恩典。谕旨使他“感激涕零,较之得高爵穹官,其感百倍过之”。因而便又有点心回意转,虽虑“久宦不休,将来恐难善始善终”,但不再要求辞职了。这样一来,曾国藩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而且看书的劲头更足了,轿中、宿店的旅途之中,他将《战国策》、《左传》反复阅读,目的是在进见皇太后、皇上之时,陈述自己的中兴大业之策。
曾国藩一生中几进几退,但每次面对困境时他都能冷静面对,从容找到出路,这大概就是他之所以能在官场中纵横数十年的资本吧!
善于分享荣耀,躲避麻烦
在荣誉面前,正确的对待方式应该是:感谢、分享、谦卑。与人分享荣耀,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一项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