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说过,“由他暴风飘雨紧,自有光天化日来。”
1949年9月27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阅读点睛:郭沫若说,田汉是我们中国人应该夸耀的一个存在!他的生命一定是无穷永远的。这是对田汉的肯定。用田汉自己的话说,一个人的死常常容易考验他生前给人印象的深刻程度,但凡你忠心为人民服务,人民就是那样忘不了你,始终记忆犹新地纪念你。田汉是为艺术献身的,所以他的生命才显得高贵,他是为追求而付出的,所以成就才显得巨大。
罗丹:残缺和悲苦也是一种的美
刘东伟
罗丹,法国雕塑家。代表作《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和《巴尔扎克》等。
1840年11月12日,罗丹生于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务信使,母亲是穷苦的平民妇女。罗丹从小喜爱美术,其它功课却很糟糕。在姐姐玛丽的支持下,失望的父亲不得不同意把他送进巴黎美术工艺学校。姐姐玛丽靠自己挣得的工钱来供给他食宿费,因此罗丹从小就深深地敬爱他的姐姐。
14岁时,罗丹随荷拉斯·勒考克学画,后又随巴耶学雕塑,并当过加里埃·贝勒斯的助手,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塑五年。
报考巴黎美术学院时,罗丹一连考了三年,都落选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给罗丹下了定语:此生无才,继续报考纯属浪费。罗丹绝望了,心灰意冷后,他进入了修道院,从此,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有一天夜晚,罗丹坐在修道院的门口,久久地望着星空。突然,一颗流星从空划过。罗丹喃喃地说:姐姐,是你吗?那时,罗丹的姐姐因病去世,罗丹正沉浸在痛苦之中,每每坐下来,就不免想起姐姐。这时,有人走到罗丹的身后,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膀。罗丹回头一看,是修道院的院长。院长望了他一眼,说:孩子,我看的出来,你揣着许多心事。罗丹惭愧地说:请原谅我无法静下心来。院长说:你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事吗?罗丹说:我有两件事放不下,一是对姐姐的怀念,二是对艺术的追求,虽然我知道放不下也是一种痛苦,但是,除了痛苦,我真的不知道还能拥有什么。院长深深地望着罗丹的眼睛,许久才说:走吧,上帝希望你用艺术为悲苦的人说话。
不久,罗丹离开了修道院,一边打工,一边自学。罗丹的脑子里有许多浪漫的浮像,虽然很模糊,但他希望用自己的手,将它们变成世间最辉煌的作品。但是,罗丹清楚地知道,这一切是不可能的,因为悲苦和贫穷是一对难兄难弟,他请不起高贵的模特。
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罗丹在海滩上漫步。晚风习习,一抹抹晚霞映在人们或卧或坐的身上,泛着一层古铜色的光晕。罗丹突然觉得这是一幅难得的画面,他用手指在沙子上划动着,不多时,一幅颇有立体感的沙画诞生了。突然,一个华贵的女人走来过来,用脚扫乱沙画,厉声说:穷小子,滚开。罗丹低头跑开了。他跑到一条街道口,坐在墙边痛哭。在他的对面,有一个乞丐。乞丐望着罗丹说:你有什么愁苦的事吗?罗丹叹道:我热爱雕塑,却没有人肯当我的模特。乞丐说:你看我行吗?罗丹望了他一眼,见他眼睛不大,鼻子塌陷,样子很是丑陋,从外表上看,是很难诠释艺术美的。但是,乞丐的目光是和善的,像阳光一样,让他心里荡漾着暖流。罗丹想起了那个华贵的太太,无疑,华丽太太很美,但是,她的心灵却是肮脏的。
罗丹的心猛地一动。一直以来,他以为只有看上去美好的东西,才会让人赏心悦目,才能成为艺术的素材。现在,他隐隐感到,由内心滋生出的美,才是永恒的。于是,他以乞丐为模特,从其被岁月耕耘的脸上,刻画出生活的悲苦,从其纯朴的目光中,映射出善良的内心。终于,一幅《塌鼻子的男人》诞生了,它以无声的语言和肢体内涵,冲击着人们的视觉,为罗丹成为雕塑界的大师奠定了基础。
之后,罗丹终生以悲苦和残缺为作品的主旨,抒发自己对底层大众的关注和怜悯之情,用艺术之手,雕刻着内心世界的美。他的《思想者》成为世界性的雕塑标志,留给后人无尽的沉思和启迪。
对于现代人来说,罗丹是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刻家,又是现代主义时期最初一位雕刻家。他一只脚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内,另一只脚却已迈过现代派的门坎儿。可以说,罗丹用他在古典主义时期锻炼得成熟而有力的大手,用他不为传统束缚的创造精神,为新时代打开了现代雕塑的大门。
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罗丹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人以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
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阅读点睛: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在失去的同时,往往带有获得。上帝给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又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生活固然存在着残缺和悲苦,但是,其残缺和悲苦之下,也存在着永恒的美。
从“零”口才到励志演说大师
侯爱兵
安东尼·罗宾,排名世界第一的励志演说大师。
安东尼·罗宾曾是世界上演讲费最高的人,他在世界各国的演讲场场爆满,一小时演讲费用高达8万美金。不仅如此,他还是全世界多位国家首脑、企业家、世界冠军运动员的私人顾问,更是华人成功学大师陈安之先生的老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英国王妃戴安娜、南非领导人曼德拉、前苏联戈尔巴乔夫、网坛巨星阿加西、拳王泰森等,都曾接受过他的辅导。美国最近几届总统在电视上发表竞选演讲也是由安东尼·罗宾辅导的。
然而,1960年2月29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安东尼·罗宾,成功之前根本说不上有什么口才。
十七岁那一年,安东尼·罗宾从家里“滚”了出来,高中还未毕业。他开始摆过地摊,当过餐厅服务员,跑过推销,最后在一家银行担任洗厕所的工作,那时候他全部的家当就是一辆价值九百美元的二手旧车——“金龟车”。他只能睡在“金龟车”里面,当然他也交不起“昂贵”的停车费,所以每天晚上必须跑到“7-11连锁店”门口睡觉,因为这家商店门口是二十四小时免费停车。
直至26岁时仍然住在仅有10平方米的单身公寓里,洗碗盆也只能在浴缸里洗,生活一团糟,人际关系恶劣,前途十分黯淡。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他听了美国著名励志演说大师吉米·罗恩的一次演讲,从此下定决心练习演讲,并且抱定了“要成功就必须跟成功者在一起”的信念。他费尽周折,终于如愿拜吉米·罗恩为师,开始了他的演讲事业。
演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开始不懂演讲的安东尼·罗宾就从模仿老师开始,他相信别人能够做到的,自己同样也能够做到。他首先从拷贝吉米·罗恩大师的精神、信念开始。他总结吉米·罗恩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信念、什么样的心态来演讲,如何站在台上面对观众。通过总结,他发现,原来吉米·罗恩能够很自信、很轻松、很流畅地演讲,是因为他在心态上对自己的演讲百分之百的自信。而之所以站在讲台上,是因为自己有着非常棒的成功的方法与资讯,迫不及待地想要和更多的人分享、交流。所以,他演讲起来,就不会有很大压力,心态上就会很放松。
然后,他又模仿吉米·罗恩的演讲策略。演讲策略,即是演讲时所运用的技巧。安东尼·罗宾在模仿学习中不仅认真揣摩吉米·罗恩的演讲意图,而且仔细分析其语言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以深谙其中的道理,透彻理解吉米·罗恩的演讲是如何环环相扣,充满悬念的。分析他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说的好处在哪里,尽可能完整地学习对方的优势。
不仅如此,他还“借鉴”吉米·罗恩演讲时的肢体动作。包括表情、语速、语调,甚至是一些相关的习惯。安东尼·罗宾除了尽力“借鉴”这些肢体行为达到“形像”外,还深入分析吉米·罗恩他为什么要这样来安排这些动作,以做到形神俱似。比如,安东尼·罗宾现在一上台就表情丰富,“手舞足蹈”,嘴里不停地大声喊“YES”,现场与听众互动充满活力。这都是从吉米·罗恩大师那里学来的。
此外,安东尼·罗宾还从吉米·罗恩大师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时间管理等方面去模仿。安东尼·罗宾原来很少阅读,知识贫乏,当他了解到吉米·罗恩每年要读300本书时,他也开始了大量阅读,甚至通宵达旦地读书学习,积累了大量演讲素材和案例,这为他后来脱口而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东尼·罗宾原本情绪低落,说话胆怯,而且说话语无伦次,不着边际,但经过不断地学习锻炼,他不仅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激情和力量,而且能够很好地组织演讲材料,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将无数个励志故事编织在一起,讲起来口若悬河,声情并茂,充满了天才般的思维和智慧,35岁时就跻身于美国最成功的励志演讲大师行列,成为亿万富翁。
1995年安东尼·罗宾当选为“美国十大杰出青年”;1994年获评杰出人类活动家与“布莱恩·怀特公正奖”;1993年被评为“全球五大演说家”;1995年,被授予其最高奖项“金锤奖”。
安东尼·罗宾的著作在全世界已有十数种译本,受益的人不计其数,主要著作有《激发个人潜能Ⅱ》、《激发无限的潜力》、《唤起心中的巨人》、《巨人的脚步》和《一分钟巨人》等,这些著作在美国或已有译本出版的国家或地区,都已成为最佳畅销书,他的CD教材更是个人成长类产品的第一名。
阅读点睛:常有人问安东尼·罗宾为什么你这么会演讲。他说,就我看来,跟成功者在一起,学习模仿成功者是通往卓越的捷径,也就是说如果我看见每个人做出我心羡的成就,那么只要我愿意付出时间和努力的代价,也就可以做出相同的结果来。如果你想成功,你只要能找出一种方式去模仿那一些成功者,便能如愿。是的,要成功就要与成功者在一起,向成功者学习,只有第一名才能教你如何成为第一名。